江蘇南京市江浦實驗小學(211800) 韓玉琴
《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教學建議”中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chǔ)?!苯滩闹幸髮W生背誦的詩文是學生積累、感悟和運用語言十分重要的學習內(nèi)容。課堂上,教師精彩、有效的指導,不僅能激發(fā)學生背誦課文的興趣,提升學生感悟和運用語言的能力,還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效果以及學習語文的能力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材中要求背誦的內(nèi)容文質(zhì)兼美。教師在指導學生背誦前,要仔細研讀,發(fā)現(xiàn)其中能夠激發(fā)學生背誦的興趣點。指導時,如果能充分利用這些興趣點,就能極大地激發(fā)學生背誦的興趣。如,指導背誦蘇教版一年級上冊的《秋姑娘的信》,教者在學生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礎(chǔ)上,進行了這樣的教學。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指著黑板上粘貼的小楓樹):這棵楓樹上有好多精美的楓葉,秋姑娘要摘下片片楓葉,給她的好朋友們寫信。誰想當秋姑娘?
生:(紛紛舉起小手)老師我想當,我想當。
師:想當秋姑娘,可不能把信送錯呀。好,趕緊把課文讀熟,會背。誰表現(xiàn)最好,我就請誰當秋姑娘。
(學生非常高興地讀課文,背誦課文)
師:下面我請五位同學上臺來扮演秋姑娘、大雁、青蛙、松鼠和鄉(xiāng)村孩子。(教師把大雁、青蛙、松鼠、鄉(xiāng)村孩子的頭飾分別戴在四個學生的頭上)
師:現(xiàn)在我們四個組比賽背誦,看哪個組背得既正確又好聽。
在秋姑娘和四位表演者創(chuàng)設(shè)的情境中四個組分別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了課文。教者從正確、流利、表情、聲音動聽這四個方面評出最佳表演組。然后,換學生上來表演,男生、女生齊聲比賽背誦和單獨上臺展示背誦,學生一直處于愉悅的練習背誦狀態(tài)中。
請再看教學蘇教版五年級上冊《金蟬脫殼》一課的背誦指導。
師:同學們,第四自然段作者細致地描述了金蟬脫殼的動人情景。請大家認真讀讀,把自己當作禪蟲,邊讀邊做動作,看誰表演得最像。
(學生以極大的熱情投入朗讀和表演中)
師:小宇同學,我看你剛才練習得很好。老師背誦時,你配合表演好嗎?
(在大家熱烈的掌聲中,小宇走上講臺)
師:“開始脫殼了!蟬蟲整個身體來回地抽搐了幾下,背上立刻裂開了一道口子,蟬背露出來了。”
(小宇彎著腰,身體也跟禪蟲一樣來回地抽搐幾下,最有趣的是他把外套有拉鏈的一面穿到后背那一面,不知什么時候隨著身體的抖動,拉鏈拉開了,“蟬背露出來了”)
師:“接著,頭鉆出來了,前面一雙烏黑光亮的大眼睛,像兩顆花椒籽一樣又黑又亮。”
(小宇伸長他的頭,明亮的大眼睛快速地眨巴著)
師:“六只腳出來了,整個身子在慢慢地活動?!?/p>
(小宇俏皮地伸伸手)
師:“最有趣的是蟬尾出殼的情景。未出殼的蟬尾使勁地抖動著,伸著。蟬兒把它已經(jīng)出殼的上半身騰空向后仰去,又敏捷地向前撲來,再用前腳抓住蟬殼用力一抽,又白又嫩的蟬尾就出來了。”
[小宇用屁股當蟬尾,屁股使勁地抖動著,伸著。上半身“騰空向后仰去,又敏捷地向前撲來”,用雙手當作禪的前腳“抓住蟬殼(外套)用力一抽”把外套放在講臺上。脫殼的蟬兒(小宇同學)靜靜地趴在蟬殼(外套)上,過了好一陣子,才依依不舍地離開了蟬殼(外套)]
(學生報以熱烈而持久的掌聲)
師:從小宇同學的表演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背誦秘訣?
生1:我發(fā)現(xiàn)作者是按照禪蟲脫殼時的先后順序來寫的,先是背露出來,接著是頭鉆出來,然后是腳出來,最后是尾巴出殼。背誦時,可以借助我們的身體幫助記憶禪蟲出殼的順序。這樣既形象,又容易記住背誦的順序。
生2:我覺得他說的方法很好。我補充一下,這個自然段作者是按照先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的順序來寫作的。
師:補充得很好。看來大家很喜歡這種表演背誦的方法。下面就請同學們加上自己的肢體語言練習背誦。
(學生都情不自禁地把自己當作禪蟲,開開心心地練習背誦)
教者創(chuàng)設(shè)師生表演背誦的情境,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背誦這一長段課文的興趣;同時,利用肢體語言智慧地解決了金蟬脫殼身體各部位出殼的順序。這樣學生背誦時就很自然地記住了禪蟲是怎樣脫殼的,幫助學生較快地記憶背誦的內(nèi)容,更是通過口、手、腦的協(xié)調(diào)運作把內(nèi)在的語言外顯出來。在邊玩邊讀邊背中,學生輕松、快樂地完成了這一自然段的背誦。
教者充分挖掘文本內(nèi)在表達形式上的特點,根據(jù)兒童形象直觀的認知心理,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學生背誦的興趣,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興趣盎然地練習朗讀,并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這樣既完成了教學任務(wù),又解決學生回家背誦無人指導、督促的問題,實現(xiàn)了減負增效的目的。
在背誦指導中,教師的指導不僅要指向?qū)W生的背誦,還要指向?qū)W生的學習方法及學習能力。指導背誦蘇教版三年級上冊《北大荒的秋天》一課時,教師重點指導第二自然段,幫助學生領(lǐng)悟容易出錯的地方。
師:第二自然段中“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轉(zhuǎn)眼間變成一道銀灰、一道橘黃、一道血紅、一道絳紫,就像是美麗的仙女在空中抖動著五彩斑斕的錦緞”的這句話表示顏色的詞語,很多同學背誦時總是順序出錯。你有什么好辦法幫助大家記憶嗎?
生:我把“一道銀灰、一道橘黃、一道血紅、一道絳紫”這四種顏色縮成“灰、黃、紅、紫”背誦時想一下,我是這樣記住的。
師:橘黃比銀灰顏色深,血紅比橘黃顏色深,絳紫比血紅顏色深,它們的顏色是一個比一個深,這樣想是不是就很容易記住了呢?
生:(迫不及待)老師,我有好辦法記住第五自然段中容易出錯的“這里的田野、山嶺、江河,連同那茫茫的草甸子……”這句話了。在我們很多人看來,田野的物產(chǎn)會比山嶺里多,山嶺里的物產(chǎn)又會比江河的多,江河的物產(chǎn)就又比草甸子的多,這么一想就很容易記住了。
師:你真會學習,你用老師上面講的抓住關(guān)鍵字詞,加以理解和比較的方法,很快就解決了第五自然段的背誦難點。
指導背誦蘇教版五年級上冊《在大海中永生》一課時,教師重點指導背誦第三自然段,幫助學生領(lǐng)悟有排比句的段落的背誦方法。
師:剛才我們學了第三自然段,誰有好辦法最快地記住這段話的內(nèi)容?
生1:這段話我們可以把它分成兩部分來背誦,前面四個排比句是一部分,最后一句話是一部分。
生2:老師,我覺得他的方法很好,我再補充一點:這段話運用了排比句,我們可以首先記住四個“也許,奔騰不息的浪花會把他的骨灰”,然后想送往“萬里海疆、澳門、香港、寶島臺灣”和送向“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表示地域在不斷擴大,鄧小平爺爺?shù)挠绊懺絹碓缴钸h,有層層遞進的意思。這樣理解,不但現(xiàn)在記住了,還不容易忘記。
(學生紛紛鼓掌表示同意)
師:大家的掌聲表示對你的補充非常贊賞。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中你們還會碰到許多構(gòu)段方式是排比句的文章,我們就可以根據(jù)排比句的特點,先找出相同的部分,再找出它們的不同點加以分析、理解和記憶。下面就請同學們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這個自然段,看看誰背誦得又快又好。
背誦的方法有很多,有些文章可以借助肢體語言幫助背誦;有些課文比較長,可以指導學生逐段練習背誦,循序漸進,直到會背全文;有些課文難度大,可以用填空的方式幫助學生慢慢地背誦……背誦不是死記硬背,教者要把背誦教學真正地落實在課堂上,善于分析背誦的內(nèi)容,理清作者的思路以及這樣表達的原因。教給學生背誦的方法,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背誦,不僅記得快,還記得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也是高效課堂的一種體現(xiàn)。
課堂上提供足夠的時間,讓學生練習背誦、比賽背誦、展示背誦,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語文是快樂的。
對有背誦內(nèi)容的課文,我一直堅持在第二天上課時用前5分鐘來給學生展示背誦的成果。在檢查蘇教版六年級上冊《草原》第一自然段的背誦時,我讓學生感受到背誦不是負擔,而是自我學習的一種需要。
(學生端端正正地坐著,充滿自信,準備接受老師的背誦檢查)
師:誰想最先上臺來展示自己的背誦成果?
(學生紛紛舉手,躍躍欲試。教師打開抽簽盒,請一個學生抽取背誦的同學名單。一個學生自信地走上講臺,打開《草原》一課的PPT,音樂響起,開始背誦。教師走到教室的后排,拿起手中的手機進行錄像)
師:誰來點評一下她的背誦?
生1:我覺得她背誦得正確、流利、有感情,可以打滿分。
生2:我也想給她的背誦打滿分,不過還要加個贊,因為看著PPT上的圖片,聽著她的背誦,我似乎聞到了草原的氣息,有種想去草原看看的沖動。
(學生情不自禁地鼓掌表示贊同)
師:同學們時間有限,課后我把這段視頻發(fā)到班級Q群上,大家記得晚上在群上點評、點贊。
課堂上,展示背誦的學生聽到大家對她背誦情況的評價;回家后,看到班級Q群上同學、家長對她的背誦給予的鮮花、大拇指,中肯的點評……能想象出學生的快樂。同時,其他學生也在這個過程中習得了背誦的技巧。5分鐘的展示,給予了學生不可估量的精神鼓舞,激發(fā)了學生極大的學習熱情。
新授課上教師除了要指導學生背誦課文的方法,還要給學生充裕的時間練習背誦。教學蘇教版四年級上冊《九寨溝》第四自然段時,指導學生背誦的方法后,教者讓學生立刻抓緊課堂上的時間練習背誦,準備小組間的背誦比賽。
師:請大家按自己喜歡的動物先后順序先自己練習背誦。
(學生練習背誦)
教師出示:
繼續(xù)向縱深行進,四處__,游人___。注意,這時你已經(jīng)走到__。也許,就在不遠處,有一只
__的金絲猴,正攀吊在一棵大樹上,__的小眼睛向你__。也許,會有一群__的羚羊突然竄出來,還沒等你看清它們,又__。也許,你的運氣好,會在遠處__,發(fā)現(xiàn)一只__的大熊貓,正__地坐在那里咀嚼__的竹葉。也許,你還會看見一只
__的小熊貓,從山坡跑下__,對著湖面__地照鏡子。
(學生練習背誦)
出示:
繼續(xù)__,四處__,__。注意,__。也許,__,有一只__,__,__的小眼睛向你__。也許,__,__,__。也許,__,__,__,正__。也許,__,__,__對著__。
(學生練習背誦)
師:過一會,我們要請一個四人小組上來展示背誦。現(xiàn)在請能背的同學不看大屏幕練習背誦,背誦不熟的同學看著大屏幕背誦或者看著書背誦。
(學生認真練習)
師:哪一個小組上臺來展示背誦?
(第一個小組的四位學生齊聲背誦第一句話。然后,第一個學生背誦描寫金絲猴的句子,第二個學生背誦描寫羚羊的句子,第三個學生背誦描寫大熊貓的句子,第四個學生背誦描寫小熊貓的句子)
教者首先讓學生自主選擇背誦的句子;接著降低難度,按課文內(nèi)容填空,練習背誦;然后讓學生再次根據(jù)自己情況練習背誦;最后以小組的形式嘗試不看書練習背誦。在這個過程中,教者精心設(shè)計練習背誦的形式,學生有充裕的時間練習背誦,并以小組的形式上臺展示,既讓優(yōu)秀的學生得到鍛煉和展示,又保護能力弱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的教學不折不扣地落實了課標要求,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比不指導或者只指導,讓學生課后找時間練習背誦的效果好很多。
在課堂上指導學生背誦優(yōu)秀詩文,引導學生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是每個語文教師的職責。讓背誦成為語文課堂最動聽的旋律,在有趣、有法、有效的背誦指導中學生感到學習語文是快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