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維
我國第一位物理學女博士、中科院第一位女院士、中國第一代核物理學家何澤慧女士,不僅是一位讓人敬仰的科學巨擘,更是一位長壽明星,享有97歲的高壽。曾有記者問她,已達90高齡還擁有這么健康的身體,是不是平時很注意鍛煉身體。何澤慧說:“平常很少去鍛煉,因為沒有時間,只是工作之余走一走,坐一坐,靜靜地使心安定下來。”真乃“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這啟迪我們養(yǎng)生要重養(yǎng)心。
光輝燦爛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一貫主張養(yǎng)生必須動靜結合,以動促靜,以靜主動。動以養(yǎng)身,靜以養(yǎng)心,以靜養(yǎng)為主?!皬埗怀冢奈洳荒芤?弛而不張,文武不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張者,緊張之意,只要在工作,無論體力或腦力勞動,全身就會出力,神精經(jīng)系統(tǒng)就會緊張而有序的工作。弛者,松弛之意,不但神經(jīng)系統(tǒng)要松弛,全身的肌肉也應松弛。只有全身完全休息和松弛下來,心力才會得到恢復?,F(xiàn)代人制定出八小時工作制、雙休日制度,旨在把大量的時間留給人們休息娛樂,給人們靜養(yǎng)心力,這是很科學的。
東晉大詩人陶淵明就極力反對“心為形役”, 即挖空心思去改變軀體的生存狀態(tài)。當時,這位田園詩人因家貧,向家叔求得彭澤縣令,想改善一下拮據(jù)的生活。然而,他僅在縣太爺?shù)奈恢蒙献税耸嗳?,就跑回家中,去過他的“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的悠閑生活。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也主張遠離城市和官場,到山鄉(xiāng)里去悠閑輕松的生活,“窮居而野處,升高而望遠”,找個清幽的住所安身,“坐茂樹以終日,濯清泉以自潔。采于山,美可茹;釣于水,鮮可食。起居無時,惟適之安?!?。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能這樣灑脫地生活。我們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鍛煉身體,及時調(diào)整心理狀態(tài)即可。
(摘自《當代健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