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思
(成都理工大學 四川成都 610059)
日語外來語的發(fā)展及其原因分析
李思思
(成都理工大學 四川成都 610059)
隨著世界文化的發(fā)展融合,日語中的外來語也不斷增加。主要來自英語、漢語、法語等,詞源較為廣泛。本文通過研究外來語發(fā)展的現象去分析和總結。
日語 外來語 發(fā)展 原因
伴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發(fā)展以及世界各國文化交流的不斷深化,日語的外來語有很非常迅速的發(fā)展,可以說在日本人的生活里外來語是無處不在的。分析外來語的日本權的威專家吉澤典男認為:一個國家的外來語的多少能夠反映出一個民族是不是具有生命力的標準之一。國家的經濟發(fā)展的越快、并且國際化的進程越快,那么這個國家語言里的外來語也就會越多。這位專家分析的很明確,戰(zhàn)后日本的經濟取得了長足發(fā)展的同時,日本的外來語也去得了快速的發(fā)展。
外來語被當作是一個國家還有民族除自身的本民族在發(fā)展中形成的詞匯去當作為本土的文化以外,還在其他的民族中去吸收并且引進相關的詞匯當做是日本文化中的一部分,最后和本民族的語言文化不斷的相互發(fā)展的詞語?,F代的日語外來詞匯可以說是近現代以來,日本從歐美以及亞洲等相關地區(qū)去吸收來的詞匯,然后被拿來作為日語詞匯的一部分來使用。
在日本外來語所占的比例是比較大的,主要是以十六世紀的葡萄牙人在日本島登陸開始的,以明治維新為基礎,快速、并且非常明顯地增長到了一個不能夠被忽視的數量上,知道二次的世界大戰(zhàn)之后更是上升為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據統(tǒng)計,1989年日本出版的《言?!分?,外來語詞匯僅410個;1931年日本學者荒川物兵衛(wèi)的《變成日語的英語》一書中,外來語共5,132個。
根據調查顯示,在日本的報紙里外來語所占有的比例大概是占了百分之十,同時外來語在電視還有廣播上所占比例就會更大一些。在日本,在日本一個有著很高社會地位的文化人假如想要有效的去閱讀報刊和雜志,同時收看不同的電視節(jié)目,快速的了解并且掌握相關的信息,那么就需要掌握五千多個種類的外來語,這可以說等于多掌握了一門外語。就算是日本普通的市民,如果為了應對日常生活還有必須的社會中的交往,還需要最低限度的去掌握兩千多個外來語。通過以上的分析表明,外來語目前已經成為了日本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存的工具。
比如,在日本的商品的普通牌子中的牙刷的包裝上有這樣的一句話:“毛先の細 かく分かれた高密集ミラクルキャッチ毛が屆きにくいミクロの隙間 にフィットし、ソフトタッチでやさしく歯 垢を除去します?!蔽覀兡軌蚩闯鲈谶@短短的及句話中已經出現了四個單詞是屬于外來語。
外來語這樣被頻繁的運用不但使我們在進行日語學習的時候,經常會感到疑惑。有時候不止我們,連日本人自己有時也對于外來語的意思不明所以。
伴隨著我們國際化進程的加快,不同國家的語言都已經多出了一部分外來語,可是為什么只有日語外來語能夠得到這樣快速的發(fā)展,它的原因主要可以被總結為以下這幾點:
1.日語的語言本身的特點為創(chuàng)造出很多外來語提供了語言的優(yōu)勢
日語的假名是表音的文字,但是卻不表示意思,所以只要去模仿發(fā)音就能夠簡單的制造出一個比較新的外來語。中文的外來語除了要研究發(fā)音還要顧慮到本身的意思,所以對于外來語的制造時比較花費時間的,比如:可口可樂還有肯德基以及沙發(fā)等詞。所以,和漢語的外來語進行比較的話,日語所引進來的外來語的速度遠遠的超過了我國。此外,日語是屬于黏著語,主要是借助于助詞、助動詞還有詞尾的變化能夠使外來語變成很多種的語言成分。比如:有些名詞的外來語后面加上“する”就變成了構成サ的變動詞,例如:インプットする(輸入)、チャレンジする(挑戰(zhàn));有些外來語的后面加“な”那么就會變成形容動詞的連體形,能夠修飾名詞,例:リアルな表情、ベストなやり方。日語的這樣的特點,有助于大量的吸收外來語。所以,日本的國語學家?guī)r淵悅太郎指出:日本容易引進外來語,這樣的其理由是非常多的。日語的本身結構也適合用片假名去引進外來語。
2.日語有些外來語具有含蓄并且婉轉表達心理活動的功能
熟知日本的人都明白,日本人說話的時候非常的曖昧,比較注重含蓄和委婉,他們不喜歡直接的去表達自己的內心活動。因為外來語在有一些的場合中能夠代替日語中原有的詞匯,起到溫和和委婉的表達的作用,這寫正好符合了日本人在進行說話時比較曖昧的性格上的特征,給外來語的廣泛應用起到了推動的作用。比如:廁所不說便所,用外來語“トイレ;計劃生育不用産 児 制限而是用バ ー スコントロー ル;求婚不用 結婚申し込み而是用プロポー ズ。
3.日本新聞傳媒事業(yè)的發(fā)達為外來語的發(fā)展和推廣提供中有力的傳播方式
日本的報紙和電視以及網絡等傳媒事業(yè)非常的發(fā)達,根據調查顯示,在十幾年前的時候日本全國的報紙發(fā)行量已經超過了四千萬份,這相當是每戶訂閱一份以上的報紙,電視的普及率已經達到了百分之百。另外,根據統(tǒng)計顯示,日語的外來語在報刊中占有百分之十左右,在廣的播電視中占有百分之實務左右。所以,如果一個新的外來語出現之后,就非常的容易在全國進行傳播。
4.日本人自身的外國崇拜的心理給外來語的快速發(fā)展起到推動作用
日本當前的語言學家金田一春彥先生認為:日本人可以說從心底里是認為英美的文化比日本自身的文化更加的優(yōu)越。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心理,日本人總認為中國的漢語要比日語好一些,來自西洋的外來語也比日本的語言更好。日本的放送協會(NHK)在1988年的時候進行了一次語言環(huán)境調查,在里面有一項內容主要是你怎么看待使用外來語還有外語,所接受過問卷調查的很多的日本人都回答說:使用外來語很時尚并且很新潮。在日本,特別是年輕人的一代都覺得對于一些詞匯去選擇用日語的原有的詞匯會顯得非常的俗氣和老套,而如果選擇使用外來語進行交流的話就會顯得很時髦,并且會產生一種有高品位的感覺。日本人都以運用外來語而覺得十分的自豪。例如,生活方式不用生活様 式而經常使用ライフスタイル(lifestyle);約 會不使用逢引而是用デー ト。
總之,語言是一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在吸收借鑒國外先進文化的同時,要繼承和發(fā)揚本民族的特色文化。同時也需要處理好本民族語言與外來詞源的關系。
[1]曾薇薇淺談現代日語中的外來語[J上海翻譯,2013,03(17):23-25.
[2]佟艷雙.淺談日語中的外來語[J].中國校外教育,2014,04(22):99.
[3]姜揚.日語中的外來語現象[J].青年文學家,2012,20(13):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