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全祝
(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qū)黃墩鎮(zhèn)初級中學 山東日照 276814)
初中地理部分類型地圖的識圖指導
辛全祝
(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qū)黃墩鎮(zhèn)初級中學 山東日照 276814)
有關地理圖表、等值線圖、地理位置圖、地形圖、地理示意圖、氣候類型圖、經緯網地圖上經緯度和方向的判別等類型地圖的識別指導。
初中地理識圖指導
地理教學的根本任務是向學生傳授自然現(xiàn)象和社會經濟現(xiàn)象的結構、相互聯(lián)系、空間的分布規(guī)律以及人地關系方面的知識。地圖是記錄和傳遞地理信息的工具,它是地理知識的一種形象、直觀綜合的表達,也是地理學科獨有的一種語言。地圖中包藏了眾多的知識點,許多地理特點規(guī)律都可通過觀察、分析地圖得出。地圖和地理教學始終相伴,這是地理教學的一大特點,它有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不可缺少的特殊功能,地圖是地理教學中最廣泛,最實用的教具。
本文將就初中地理中部分類型地圖的識圖做簡單分析。
地理圖表是地理知識的載體,是地理教學的直接教具,是地理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最好工具。它能反映地理事物發(fā)展和分布的規(guī)律性。閱讀時,不能只停留在表層的地理信息上,更重要的是從表層的信息獲取其內在的聯(lián)系,找出其規(guī)律性。
等值線圖是反映地理現(xiàn)象、數(shù)量分布情況的地圖。包括等溫線圖、等深線圖、等高線圖等,這種地圖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把握:
1.任何相鄰的兩條線其差值是相同的,一般的用等溫距、等高距、等深距表示。
2.分析出數(shù)值變化規(guī)律,看圖中數(shù)值由內到外或由外到內是變大還是變小。在閉合的等值線圖上,要判斷出中心的類型。如在等高線圖上,由外到內變大的是,說明由外到內逐漸增高,數(shù)值較大時可能為山地,反之則為盆地。
3.等值線密的區(qū)域說明該地在這方面變化大,等值線稀的區(qū)域說明該地在這方面變化小。如等溫線密集的地方說明該地氣溫差別大,如等溫線稀疏的地方說明該地氣溫差別小。
在初中地理教材中,地理位置圖占有很大比重,尤其在區(qū)域地理中。閱讀這類地圖要從整體把握,如大洲、國家位置圖等,要從半球位置、海陸位置(所在的大陸方位,頻臨的海洋)、經緯度位置(經緯度的起止,尤其是與特殊緯線之間的關系、所在的溫度帶等方面)三個方面去分析。區(qū)域比較小的,可以省略不必要的內容。
閱讀地形圖,應首先從地勢入手,一般的地形圖,多為分層設色地形圖,從圖中高度對照表,可以看出地勢的起伏狀態(tài)和分為幾大部分。如美國地形圖,很明顯可以看出美國地勢的特點是東西高中間低,從東西方向可以分為四部分。其次,根據(jù)高度可以判斷出不同區(qū)域的地形類型,再記住地形單元(地形區(qū))的名稱。第三,在地形圖上同時還標注了河流、湖泊等,在分析河流時,要注意從河流的發(fā)源地、注入地、流經地形區(qū)、流量(一般來說,線條粗的流量大,線條細的流量小)、流向(一般來說,河流上游線條較細,下游較粗)等方面來著手。對于湖泊,要記住其所在的地形區(qū)。應該說明的是,地理事物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的,應盡可能找出其之間的聯(lián)系。
地理示意圖旨在用簡單形象的圖來說明地理事物的確本質屬性,演變規(guī)律及產生的原因。因此看這類圖時,應重點注意各地理要事物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和因果關系。如大陸的漂移圖、地球公轉示意圖等。
閱讀氣候類型圖時,首先要根據(jù)氣溫的高低確定所屬的溫度帶,再結合降水情況確定氣候類型。
1.熱帶氣候:氣溫很高,最低月均溫也在15攝氏度以上,主要有四種。這四種中全年多雨的是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降水稀少的是熱帶沙漠氣候;降水分兩季,降水少(1000mm左右)的是熱帶草原氣候,降水多的(1500-2000mm)的是熱帶季風氣候。
2.亞熱帶氣候:夏季高溫,冬季最低月均溫在0攝氏度以上,降水分為明顯的兩季,主要包括亞熱帶季風和亞熱帶濕潤氣候、地中海氣候兩種。亞熱帶季風和亞熱帶濕潤氣候降水較多,地中海氣候最明顯的特征是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3.溫帶氣候:氣溫特點是夏季高溫,冬季寒冷,最低月均溫在0攝氏度以下(溫帶海洋性氣候除外),主要包括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三種,其中溫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的最大區(qū)別是溫帶季風氣候降水較多,而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稀少。溫帶海洋性氣候的最大特點是各月降水均勻。
4.寒帶氣候又稱極地氣候,主要分布在極地以內,包括冰原氣候和苔原氣候,初中地理不要求進行區(qū)分,統(tǒng)稱寒帶氣候即可,該種氣候的特點是氣溫極低,最熱月均溫也不會超過0攝氏度,且降水極少。
5.高原山地氣候分布在海拔較高的高原和山地。
1.東西經度的判別。在經緯網圖上,根據(jù)經緯度的變化規(guī)律判斷某條經線是東經還是西經。度數(shù)向東越來越大的是東經,度數(shù)向西越來越大的是西經。尤其要注意圖上東西經度之間是0度還是180度,0度的東側是東經,西側是西經,180的東側是西經,西側是東經,學生往往受思維定勢的影響出現(xiàn)判斷錯誤。
2.南北緯度的判別。在經緯網圖上,向北擴大的是北緯,向南擴大的是南緯。
3.南北半球的判別。北緯的是北半球,南緯的是南半球。
4.根據(jù)經度判別東西半球。如果某條經線是東經的,與160度作比較,大于160度的是西半球,小于160度的是東半球;如果某條經線是西經的,與20度比較,大于20度的是西半球,小于20度的是東半球。
5.南北方向的判別。如果兩點都是北緯,度數(shù)大的在北,反之。如果兩點都是南緯,度數(shù)大的在南,反之。如果兩點一個北緯,一個南緯,則北緯的在北,南緯的在南。
6.東西方向的判別。普通經緯網圖上,如果兩個點都是東經,則度數(shù)大的在東,反之。如果兩個點都是西經,則度數(shù)大的在西,反之。如果兩個點,一個點是東經,另一個點是西經,分兩種情況:度數(shù)和小于180度的,則東經的在東,西經的在西;度數(shù)和大于180度的,則東經的在西,西經的在東。特殊情況是在同一條經線上的兩個點是正南正北的關系,在同一條緯線上的兩個點是正東正西的關系。
根據(jù)前述東西方向和南北方向結合可以判別出兩點的位置關系。
7.在以極點為中心的圖上,首先在0度經線處標出自轉方向,如果極點是南極點,則為順時針,如果極點是北極點,則為逆時針。再根據(jù)0度向東為東經,向西為西經判斷出東西經。如果極點是南極點,兩點中離南極點近的在南,理南極點遠的在北。如果極點是北極點,兩點中離北極點近的在北,離北極點遠的在北。站在極點上看,任何一個點都是正南或正北方向。根據(jù)前述東西方向和南北方向結合可以判別出兩點的位置關系。
應該說明的是在以極點為中心的圖上,如果沿直線從一點到另一點,中間必須改變方向,改變方向的位置在直線離極點最近的位置,判定方向分兩步,方法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