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濤(長春工程學院管理學院,吉林長春 130021)
鄒議獨立學院金融課程改革方向和具體舉措
林海濤
(長春工程學院管理學院,吉林長春130021)
隨著中國經濟水平的超速發(fā)展和國家對獨立學院的大力鼓勵政策的執(zhí)行,獨立學院金融課程改革迫在眉睫,是我國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的核心。獨立學院要立足于培養(yǎng)專業(yè)性金融人才,追求以就業(yè)為中心的金融課程改革方向,通過一系列措施,形成應用性強和興趣性強的雙強金融課程體系。
獨立學院金融課程改革方向具體舉措
中國經濟的騰飛,世界各國有目共睹。獨立學院要立足于培養(yǎng)專業(yè)性金融人才,追求以就業(yè)為中心的金融課程改革方向,通過一系列措施,形成應用性強和興趣性強的雙強金融課程體系。
金融學居于現代經濟學領域的最高層次,是各個高校招生分數最高的學科之一,凝聚著大量高素質的人才。理論界對金融的定義分為廣義和狹義倆種,廣義的金融定義,將所有與金融有關的內容都囊括進來,概括地說就是資金融通的工具。本文將以這一定義為基礎,充分挖掘目前獨立學院金融課程的弊端,從而深入探討金融學的改革方向和具體的改革措施,以期能夠為獨立學院的金融課程改革貢獻力量。
1.理論性強于實踐性,目的性強于教學性
目前,我國獨立學院的教訓水平顯著提高,作為其招牌課程的金融學,更是重點之重點。然而,現今的金融課程理論性強于實踐性,目的性強于教學性。課程枯燥性太強,導致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舉一反三的能力幾乎沒有。[1]忽視實踐環(huán)節(jié)的后果,就是讓中國的金融學多偏向貨幣學和銀行學,完全與國外金融學的課程設置相違背。
2.課程設置重復,內容缺乏連續(xù)性
選課時,學生的反應較好,但真正開始學習后,很多人都覺得有種被欺騙的感覺。主要原因在于,當前很多獨立學院的老師都是從本部聘請過來的,導致很多課程只是名字不同,教學內容卻實質相同。[2]老師走馬觀花地教學,必然導致內容的講解不徹底,不深入。課程交叉性的突出表現,在于獨立學院金融學的課程內容重復性過高,且缺乏必要的連續(xù)性。
3.金融學基礎理論課的知識深度太弱
獨立學院金融課程的另外一大弊端在于,金融學基礎課程的知識深度講解的太弱。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第一,雖然金融學要貼近政治,但宏觀政策的講解遠超學術金融理論。第二,主要集中于銀行和貨幣運行上,對于其他金融機構,如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的提及甚少。第三,對金融界新方法、新思路的介紹幾乎空白。
隨著獨立學院的發(fā)展,對人才的培養(yǎng)更加嚴格。金融學課程的建設要首先明確一點,就是要立足于培養(yǎng)專業(yè)性金融人才,追求以就業(yè)為中心的金融課程改革方向。在堅持與國際接軌的同時,更要基于國內現狀,培養(yǎng)專業(yè)性金融人才。由于獨立學院的經費主要來源于學生,所以追求學生生源是獨立學院的使命。
1.增強實踐性教學,通過案例深入理論學習
傳統理論中多強調案例分析法,以至于將其認為是無所不能的法寶。實踐性教學法分為三個步驟:首先,教學教師應該根據課程內容將基礎性的理論知識點明確,并清晰地講解清楚;其次,將案例發(fā)給學生,讓學生充分研究此案例;最后,在課堂上模擬真實的案例情況,讓學生身臨其境進行實踐。
2.引入專題形式,創(chuàng)學者型教師
金融學課程體系改革迫在眉睫,引入新的教學模式,對于改進金融課程的枯燥與晦澀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作用。雖然傳統的課程改革也一直針對于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與提升,但是一般只是換湯不換藥地改革,并未突破課程內容的局限性。[3]從整體出發(fā),緊扣改革的方向,穿造性地提出了專題講座的模式。讓教師不單單是教師,更是一個學者,一個領域的專家。
3.完善課程評價體系,提供人文性教學
完善的課程體系和優(yōu)秀的教學要得到學生的認可才能真正發(fā)揮光芒。本著教學與服務相結合,相統一的目的,通過課后訪談、問卷調查、匿名評審等各種方式方法建立課程評價機制,讓學生更好地獲得知識,讓獨立學院的明天更美好!
總之,獨立學院金融課程改革,讓學生真正提高自身素養(yǎng)和專業(yè)能力,爭取在以后的職業(yè)生涯中走在前端。獨立學院要立足于培養(yǎng)專業(yè)性金融人才,追求以就業(yè)為中心的金融課程改革方向,通過一系列措施,形成應用性強和興趣性強的雙強金融課程體系。
[1]王玉.金融課程改革的思考[D]浙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12-13.
[2]陳設.高職財政與金融課程教學改革實踐研究.林區(qū)教育[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4:44-48.
[3]徐桂華.高職金融課程教學改革淺析[J].江蘇:科教研究,2014:44-48.
林海濤,出生年份(1972.7-),籍貫:吉林長春,民族:漢,學歷:研究生,單位:長春工程學院管理學院,研究方向:金融創(chuàng)新和宏觀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