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中國書畫的藝術價值與市場價值透視
        ——再論書畫藝術品的市場法則與規(guī)范運作

        2015-02-27 03:33:46劉開云
        學術研究 2015年6期
        關鍵詞:價值藝術

        劉開云

        中國書畫的藝術價值與市場價值透視
        ——再論書畫藝術品的市場法則與規(guī)范運作

        劉開云

        書畫作品的藝術價值與市場價值,理當是對應統(tǒng)一的,但現(xiàn)實生活中,似乎往往又會出現(xiàn)兩種價值相背離的現(xiàn)象。在書畫藝術品市場看似繁榮的背后,存在著許多令人費解的困擾和隱憂。藝術創(chuàng)新與繁榮離不開藝術大師,創(chuàng)造能使更多的拔尖人才脫穎而出的環(huán)境,建立健全藝術品交易的市場游戲規(guī)則,形成一套規(guī)范化的運作模式,對書畫藝術創(chuàng)新乃至文化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至關重要。

        書畫收藏 藝術價值 市場價值 藝術品市場

        在歐洲 “文藝復興”時期,產(chǎn)生了達·芬奇、米開郎基羅、丟勒等多才多藝的巨匠。之后,又產(chǎn)生了塞尚、馬蒂斯、高更、凡高、畢加索等藝術巨擘。當今世界,提到凡高、畢加索的名字,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他們的藝術精品動輒數(shù)千萬美元,甚至過億美元。融書、畫、詩、印于一爐的中國畫,是世界藝林的一枝奇葩。2009年,中國的書法、篆刻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然而,中國的文人畫以及書畫家們也面臨著一些困惑與難題。2005年,筆者曾在 《學術研究》第10期上撰文,就 “書畫藝術品的市場法則與規(guī)范運作”問題提出了一些淺見。10年過去了,筆者擬對這類問題再作進一步的深入探討。而對書畫作品的藝術價值、市場價值與人文精神的透視和解讀,以及對當今中國書畫藝術品市場看似繁榮背后的諸多隱憂的回眸與反思,或許更能有助于我們對書畫藝術品市場規(guī)范化運作、書畫藝術創(chuàng)新與文化產(chǎn)業(yè)發(fā)展等問題的深層思考。

        一、藝術價值與市場價值為何出現(xiàn)背離

        在市場交易中,作為交易主體的買賣雙方,必須遵循既定的游戲規(guī)則,奉行自由、平等、公正、誠信、合法,任何欺詐行為都被視為可恥甚至非法。而交易主體作為納稅人,有義務照章納稅,任何逃稅漏稅行為都被視為違法的。市場的規(guī)范化運作既是其基本的要求,亦是人們期許的理想狀態(tài)。有形的物質商品市場如此,無形的、虛擬的期貨市場及證券市場也如此,藝術品市場同樣是如此。然而,中國的書畫藝術品市場看似繁榮,卻與規(guī)范化運作的格局相差甚遠。

        古董、名家藝術品等不可再生的稀缺品,有其保值、增值、收藏、流通的特殊規(guī)律。在藝術品市

        場,每一件藝術作品都有其藝術價值及市場價值。藝術價值是不可量化的,而市場價值則可以用貨幣形式來量化。書畫作品的藝術價值與市場價值,從理論上講應該是對應統(tǒng)一的,藝術價值愈高則市場價值亦愈高,后者是由前者派生的。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二者似乎往往又會出現(xiàn)相背離的情形,藝術價值的高低,多由同行、藝術權威來做鑒定,而市場價值的高低,則要另當別論。在當今社會,市場經(jīng)濟浪潮帶來的沖擊不斷地改變、刷新人們的理念及行為模式,人們的消費心理與購買行為也在不斷變化。因而,書畫藝術品價值的市場甄別變得撲朔迷離。

        從創(chuàng)作主體來看,中國歷代文人畫家的價值取向乃是 “學而優(yōu)則仕”,他們不談利,甚至蔑視 “孔方兄”。儒家文化的鼻祖孔子曾為中國文人設計了這樣的人生規(guī)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農(nóng)耕社會留下的習俗中,職業(yè)排序是仕、農(nóng)、工、商,似乎只有像清代書畫家、文學家、“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那樣,官運不佳,才會淪落到賣字畫為生的境地。或像明代書畫家、文學家、戲劇家徐渭(青藤),屢試不中,只能靠賣字畫為生。即便如此,他們的作品仍然不失高古、清雅,洋溢出濃郁的人文氣息,力求表現(xiàn)高雅的藝術價值,而并不在意其市場價值。

        作為當代中國的文人畫家,或許不像古代的文人有強烈的當官從政愿望,也或許不必走 “學而優(yōu)則仕”的道路,職業(yè)的選擇早已多樣化了,但金錢的誘惑則會不時地令人浮燥不安。作為畫家,既要為追求生活質量而疲于奔命,又要為追求藝術而孜孜不倦,處于這種兩難處境與痛苦的抉擇。勿庸置疑,現(xiàn)代人的生活壓力和心理壓力顯然是更大了。如今,“無紙化”辦公已蔚成風氣,電腦幾乎取代了大多數(shù)紙質的文字或圖案信息。然而,令人欣慰的是,筆、墨、紙、硯馨香依舊,其執(zhí)著的主人仍然在苦苦守望著那片無際的藝術原野。一大批書畫藝術家潛心耕耘,自始至終探尋藝術的真啼,凸顯追求藝術價值的清高風范,而對市場價值似乎漠不關心,甚至不屑一顧。因此,我們完全可以這樣說,盡管面臨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和挑戰(zhàn),許許多多的中國傳統(tǒng)藝術都已逐漸消亡,但中國的書畫藝術或許不會失傳。

        不難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歷程是一個從鋤到犁,再到機械化直至信息化的歷史過程,每一個社會成員都按社會歷史的軌跡生活著。古人可以住茅草屋,“一簞食,一瓢飲”,搖一搖芭蕉扇即可。但今天的人們?nèi)绻麤]有電冰箱、電風扇、空調(diào)、電視、電話、電腦等,可能幾乎無法生活,如果沒有房子、車子,則似乎談不上富有。而當代一些書畫家,早已過上了有車、有房、有存款的相當富裕的生活。這當然是得益于書畫作品走向市場的結果,也是社會進步的必然結果。從書畫藝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到其商品 (市場)價值的實現(xiàn),以及相關聯(lián)的文房四寶的生產(chǎn)銷售等,可以說是一條產(chǎn)業(yè)鏈,它雖然在整個文化產(chǎn)業(yè)中所占比重不高,但它無疑是堪稱頗具文化底蘊和頗具創(chuàng)意的亮點。書畫藝術大師堪稱該產(chǎn)業(yè)鏈從業(yè)人群中的靈魂人物。毫無疑問,藝術創(chuàng)新與藝術的繁榮離不開藝術大師。在西方畫壇,靈魂人物當推凡高、畢加索,而中國畫壇則首推齊白石、徐悲鴻、林風眠等。

        然而,相對于科技進步、經(jīng)濟的崛起與文化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在市場經(jīng)濟浪潮的沖擊下,當代中國書畫作品的藝術水準似乎正呈現(xiàn)滑坡,大師級書畫藝術家青黃不接,幾乎出現(xiàn)斷檔。著名藝術評論家郎紹君指出:“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徐悲鴻、潘天壽、張大千、林風眠、傅抱石、李可染等大畫家,都是在 ‘五四’前后即前半個世紀成長起來的,‘五四’后出生,成長起來的畫家,再沒有出現(xiàn)這樣被公認的大師級人物?!盵1]而相對而言,市場價值與藝術價值亦不對應,這是一種客觀趨勢。

        書畫作品市場價值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理應是其藝術價值,而藝術價值的高低,又似乎取決于藝術家的名氣和聲望。對書畫藝術這種精神產(chǎn)品的消費,取決于消費者的欣賞水平和藝術偏好,同時也更取決于他的經(jīng)濟實力,后者往往甚至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 “孔方兄”的推動下,一些擅于炒作的藝術家及經(jīng)紀人,不惜重金包裝,推出所謂 “藝術精品”,渲染其市場價值??陀^地講,買畫者并非都十分精通藝術,他們也并非只欣賞藝術價值,他們更看重的是市場價值,期盼保值、增值。在藝術品市場,幾乎很難分清楚誰是真正的收藏家、鑒賞家,還是投資家或投機者?這樣,書畫作品的藝術價值與市場價值 “正相關”的趨勢,似乎出現(xiàn)悖論或二律背反,即往往一些頗有藝術價值的作品無人問津,市場價值

        較低,而一些藝術價值不太高的作品,市場價值反而較高。

        歷代文人墨客大多鄙視 “孔方兄”,始終奉行 “君子言義不言利”的千古儒家信條。鄭板橋在一首題 《柱石圖》的詩中寫道:“誰與荒齋伴寂寥,一枝柱石上云霄。挺然直是陶元亮,五斗何能折我腰!”此詩借寫柱石來贊頌陶淵明的氣節(jié),同時也是頌揚中國文人剛正不阿、堅持操守的高尚品格。[2]這或許也是鄭板橋這位書畫大師個人氣質的寫照。作為創(chuàng)作主體,中國歷代的書畫家的個人才藝、風格和氣質,無不體現(xiàn)在其藝術作品之中,故自古就有書如其人、畫如其人之說。在真正的藝術家眼里,作品的藝術價值永遠是第一位的。

        二、書畫藝術品市場魚龍混雜

        藝術品市場需要繁榮,但如果我們的藝術家個個都崇拜 “孔方兄”,都去追求市場價值,能創(chuàng)作出那么多的傳世佳作嗎?大凡藝術珍品的問世,絕對不會散發(fā)出絲毫的 “銅臭味”,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凡高的 《向日葵》如此,徐悲鴻的 《奔馬》同樣如此,盡管凡高和徐悲鴻的畫作在當今價值連城。徐悲鴻的畫作在當時雖已蜚聲中外,但他并不屑賣畫,他最投入的乃是藝術創(chuàng)作及美術教育。凡高是西方美術史上一位劃時代的畫家。然而,他生前僅賣過一幅畫,窮途潦倒,最后飲彈自殺。具有顛覆意味的是,凡高生前一文不值的畫,死后卻奇跡般地 “變廢為寶”,目前 《向日葵》的市場價格已過億美元!凡高 《向日葵》最后的價值發(fā)現(xiàn),或許是人類迄今為止藝術品定價的一個經(jīng)典案例。[3]

        被譽為中國式凡高的畫家有:八大山人、石濤、徐渭、石魯?shù)?。石?(原濟)為明皇室后裔,清初為躲避官府迫害,隱姓埋名,飽經(jīng)磨難,出家為僧,卻從不放棄對金石書畫的大膽探索和創(chuàng)新。徐渭(青藤)一生命運多舛,受過牢役之苦,飽經(jīng)風霜,貧困不堪,但其對書畫詩文的濃厚興趣絲毫不減。清代書畫大師鄭板橋有一方閑章 “青藤門下走狗”,足可見他對先賢徐渭 (青藤)的崇拜?,F(xiàn)代金石書畫大師齊白石有一首詩:“青藤八大遠凡胎,缶老衰年別有才;我愿九原為走狗,三家門下轉輪來?!饼R白石最為崇拜的三位書畫前輩,就是徐渭 (青藤)、八大山人 (朱耷)和吳昌碩 (老缶)。在當代,長安畫派的領軍人物石魯,原名馮亞衡,因崇拜石濤和魯迅,而改名為石魯,在 “文革”中受到批判打擊甚至入獄,令他備受摧殘并飽經(jīng)精神疾病的折磨,但這些絲毫動搖不了他對書畫藝術的酷愛。傅抱石也是石濤的崇拜者,他原名瑞麟,后改名為抱石。傅抱石喜好飲酒,甚至嗜酒如命,常酒后揮筆潑墨,并將刻有 “往往醉后”的閑章鈐于畫作。如今,這些書畫家的作品,市場行情非常看好。

        應當承認,亞當·斯密所說的市場機制這只 “看不見的手”,對書畫藝術創(chuàng)作和整個文化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無疑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有什么樣的市場需求,就會有什么樣的產(chǎn)品問世,藝術品市場也不例外。經(jīng)濟愈發(fā)達,市場愈繁榮,人們對書畫藝術品這類精神產(chǎn)品的需求就會愈旺盛。自古就有 “盛世玩收藏”之說。從宏觀上講,經(jīng)濟的繁榮必然帶來藝術的繁榮。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用于文化藝術方面的消費支出會不斷上升。顯然,繼股票熱、房地產(chǎn)熱之后,收藏熱正在中國大地悄然興起。無庸諱言,就像投資房地產(chǎn)和投資股票一樣,作為畫商、收藏家、投資者,人們關注的往往是收藏品飆升的市場價值。

        遺憾的是,中國的市場經(jīng)濟體制尚未建立完善,藝術品市場尚不規(guī)范。尤其是,魚目混珠的現(xiàn)象相當嚴重,從假字、假畫、假古董到假拍賣 (自賣自買)、假鑒定等,在市場上屢見不鮮。在北京的琉璃廠、潘家園,幾乎可以買到當代中國任何一位書畫大師的 “作品”,這些假冒的 “名家字畫”,用行話來講,稱作 “高仿”,幾乎可以以假亂真。 “知假賣假”與 “知假買假”在這里早已是一種常態(tài),買賣雙方心照不宣。書畫市場的 “知假賣假”,顯然是由于利益的驅使,而 “知假買假”則是因虛榮心而為。一些 “高仿”之作,經(jīng)過弄虛作假的鑒定,竟然堂而皇之地走進了博物館、展覽會或拍賣行大廳。比如,2008年,一位上海買家以253萬元拍到一幅吳冠中的 《池塘》,后來找畫家本人鑒定時,吳冠中親筆寫下 “此畫非我所作,系偽作”。近些年最為震動的是,2010年,北京九歌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在春拍中,以728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成功拍出名為 《人體蔣碧薇女士》的 “徐悲鴻油畫”,后被鑒定為偽

        作。[4]藝術大師范曾直言道:“現(xiàn)在市面上 ‘范曾’的畫有500萬張,其實我每年也就畫250張左右的畫,照此計算,500萬張我要畫兩萬年,所以市場上99.9%的 ‘范曾’的畫都是假的?!盵5]

        《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第六十一條:“拍賣人、委托人在拍賣前聲明不能保證拍賣標的的真?zhèn)位蛘咂焚|的,不承擔瑕疵擔保責任。”這一條款常被拍賣行充分運用,似乎成為了拍賣贗品的免死金牌。拍賣行是按照拍賣品標的的價值收取一定比例的傭金的,一般為20%,買賣雙方各分擔10%。這樣,似乎從制度上、程序上,為拍賣行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管拍品真?zhèn)位蛑儋u假、假戲真做開啟了一扇門窗,而賣方當然也在客觀上成為了拍賣行的利益共同體。公道、公平、正義、誠信等,在唯利是圖者那里幾乎已蕩然無存。在藝術品市場,除了制假販假、假鑒定,還有些藝術家與經(jīng)紀人、收藏家、畫商共同做局,自賣自買,用天價拍賣 “成交”,營造 “轟動效應”,大獲其利。一場拍賣活動,事實上匯集了拍賣行、賣者、買者甚至還包括藝術家本人或家屬之間的多重博弈關系。這里面,有陽光下的交易,也不乏暗箱操作。它仿佛是一場競相追求市場價值、瓜分利益、各得其所的盛宴。一位曾出版多部紀實作品揭露收藏市場黑幕的文化學者吳樹就曾指出:“現(xiàn)在市場沒有幾個真正的收藏家,只有上家和下家。” “就整個市場來說,九成贗品,都是抬舉了。我的觀點是,95%的人藏了95%的贗品?!盵6]這種狀況,在世界收藏界實屬罕見。

        從理論上講,市場機制這只 “看不見的手”對市場經(jīng)濟行為具有決定性作用,市場需求是商品生產(chǎn)的出發(fā)點和歸宿。然而,目前中國的藝術品市場尚不規(guī)范,在金錢的誘惑下,書畫藝術品市場的假字、假畫、假拍賣、假鑒定等屢禁不止。在一個以被扭曲的價值為參照系的背景之下,一般書畫家、畫商、收藏家所觀察到的藝術價值與市場價值,往往似是而非。其偏離程度,由操縱方的偏好取向和力度大小而定?,F(xiàn)代市場經(jīng)濟是法制經(jīng)濟,任何商業(yè)行為必須在法制框架內(nèi)進行。當前市場上常見的假字、假畫、假拍賣、假鑒定等行為,實屬欺詐,甚至構成違法犯罪,但從以往一些字畫真?zhèn)渭m紛案例來看,懲罰機制幾乎失靈。因而,制假販假變本加厲,大行其道。

        假字、假畫之所以泛濫成災,是因為它有龐大市場,有利可圖。應當看到,當前書畫藝術品市場的種種亂象,如假字、假畫,嚴重侵犯了書畫家的知識產(chǎn)權,并有損書畫家的聲譽,它對書畫家肯定是不利的,對消費者、收藏家當然也不利。它對畫商、拍賣行其實也是不利的,因為甲店賣假字畫獲利,它對賣真字畫的乙店是一種不公平競爭,只會擾亂市場秩序。在書畫藝術品市場看似繁榮的背后,在應運而生的收藏熱的背后,存在著許多令人費解的困擾和隱憂。當今書畫市場的一些風狂地追逐市場價值的丑陋現(xiàn)象,有違于市場的正常秩序,也有違于畫商、收藏家、鑒定專家、藝術家應有的職業(yè)道德和藝術良知。金錢的誘惑、利益的驅動有時會迫使人們不斷挑戰(zhàn)道德底線,極力 “規(guī)避”工商、稅務或法規(guī)等風險,甚至會不惜以身試法。制假販假在中國已司空見慣,藝術品市場的打假勢在必行。

        三、保護書畫家知識產(chǎn)權與保護收藏家權益并重

        書畫藝術品進入市場,似乎難以避免出現(xiàn)贗品。從經(jīng)濟學的角度分析,字畫造假成本低、回報高,堪稱暴利,而懲罰不嚴、不力,違法犯罪成本太低,這是書畫藝術品市場贗品泛濫成災的根本原因所在。對書畫制假販假行為,僅憑道德譴責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必須依靠經(jīng)濟和法律手段去制裁,以使書畫家知識產(chǎn)權和消費者 (收藏家)權益得到保障。

        可以說,古今中外的繪畫藝術大師,無不畢生追求藝術,“不為五斗米折腰”。而正是因為如此,這些藝術家的作品,在后世被視為藝術珍寶,其市場價值也一路看好。從長遠來看,書畫作品的藝術價值乃是決定其市場價值的根本因素,而一味炒作市場價值,忽略藝術價值的行為,則屬本末倒置。所以,我們似乎有理由相信,當前書畫藝術品市場不時出現(xiàn)的藝術價值與市場價值的二律背反現(xiàn)象,或許只是例外而非通例。在西方,達·芬奇的 《蒙娜麗莎》、米開郎基羅的 《大衛(wèi)》、羅丹的 《思想者》、凡高的《向日葵》、畢加索的 《亞威農(nóng)的少女》等,這些不朽藝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過程,當時顯然都沒有與金錢掛鉤。在中國,從東晉的顧愷之,唐代的吳道子、王維,宋代的蘇東坡、米芾,元代的趙孟頫、王冕,到

        明清的文徵明、董其昌、八大山人 (朱耷)、石濤 (原濟)、趙之謙,直至當代的徐悲鴻、黃賓虹、高劍父、潘天壽、傅抱石等,這些藝術大師作品的創(chuàng)作,當時也大多均未與銀兩掛鉤。當然,中國歷史上有許多畫家的確因官運不佳,走向了以賣字畫為生的道路,如唐伯虎、仇英、青藤 (徐渭)、陳洪綬、鄭板橋、金農(nóng)、任伯年、吳昌碩、齊白石等。[7]

        作為后印象派、抽象派及現(xiàn)代派的藝術巨擘,凡高、畢加索作品的藝術價值與市場價值基本達到了高度的統(tǒng)一。這里,當然與東西方文化差異直接相關,也與經(jīng)濟發(fā)達程度、消費能力和偏好、市場經(jīng)濟機制完善程度以及文化產(chǎn)業(yè)的營銷力等緊密相連。鑒于多種因素,中國畫壇的 “質優(yōu)價廉”,與西方畫壇的 “優(yōu)質優(yōu)價”,形成了明顯的反差。著名經(jīng)濟學家于光遠曾指出:“書畫進入市場對我國書畫藝術的推動力量比十所美術院校的作用還要大,美術院校的發(fā)展也需要繁榮的書畫市場的推動”;他對藝術家有如下肯定:“他們創(chuàng)作的推動力,他們創(chuàng)作的靈感,不會是追求金錢,一幅好的字畫應該是意境很高的作品。”但正如他所擔心的是: “如何使藝術家可以擺脫功利的考慮,是一個要解決的并由他人幫助解決的事情?!盵8]于光遠是當代中國極具影響力的經(jīng)濟學大師,他對文化產(chǎn)業(yè)、藝術家和藝術品市場的見解一語中的,令人折服。

        在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書畫家 “不要恥于做商品生產(chǎn)者”,所謂商品生產(chǎn)即 “為賣而生產(chǎn)”。建立完善的書畫藝術品市場,需要委托代理制的建立,需要有畫店畫商,有拍賣行、拍賣會,有拍賣師,有經(jīng)紀人制度,有強有力的策劃推廣手段,有書畫家知識產(chǎn)權保護機制和消費者 (收藏家)權益保護機制等。只有建立并完善規(guī)范的市場運作模式,恐怕才能 “使藝術家可以擺脫功利的考慮”,專心致志地進行原創(chuàng),創(chuàng)作出真正的書畫藝術精品。[9]如此,即為書畫家營造出了可以 “不為五斗米折腰”,一心一意地投入藝術創(chuàng)作的文化氛圍和物質條件。可喜的是,中國拍賣行業(yè)第一個行業(yè)標準 《文物藝術品拍賣規(guī)程》已于2010年7月1日正式頒布實施。這項標準內(nèi)容,它涵蓋了文物藝術品拍賣從拍賣品鑒定到展示、拍賣的全過程,將對文物藝術品拍賣的規(guī)范化產(chǎn)生積極影響,也是中國拍賣行業(yè)自律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關鍵點,同時也為保證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繁榮奠定了監(jiān)管的基礎。[10]

        然而,在中國,書畫家 “自產(chǎn)自銷”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這雖不宜提倡,但似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即直接從書畫家手里取貨,能保證是真品,決無假貨。當年鄭板橋就對外公布了自己的書畫作品潤格 (即價格):“大幅六兩,中幅四兩,小幅二兩,書條、對聯(lián)一兩,扇子、斗方五錢?!痹跐櫢裰?,有一段補充說明:“凡送禮物、食物,總不如白銀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現(xiàn)銀,則中心喜樂,書畫皆佳?!币馑际?,你拿銀子來找我寫字作畫,不僅是真跡,而且是佳作。而素有 “江南第一風流才子”之稱的唐伯虎則自我標榜道:“不煉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閑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意思很清楚:我不修仙求道,不信佛念經(jīng),不經(jīng)商,也不種田。憑自己的才華,賣點字畫,此錢干干凈凈,沒有罪孽,心里踏踏實實。在鄭板橋、唐伯虎這里,書畫作品的藝術價值與市場價值是基本一致的??梢钥吹?,如今在書畫藝術品市場不規(guī)范、假字假畫充斥市場的情形下,作為買者,為避免上當受騙,直接找到書畫家去買字畫,而不是通過經(jīng)紀人或畫店、拍賣行或拍賣會,已成為中國特色。這從需求方促使了書畫家 “自產(chǎn)自銷”行為的流行。但書畫家自己賣字畫,無異于 “自產(chǎn)自銷”的小農(nóng)經(jīng)濟模式,與現(xiàn)代商品經(jīng)濟營銷方式相去甚遠。顯然不利于書畫藝術品市場的培育,不利于整個社會文化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

        順便指出,中國古代的書畫家,大多同時也是官員 (如王維、鄭虔、蘇東坡、米芾、黃庭堅、蔡京、蔡襄、趙孟頫、董其昌、趙之謙等),或曾經(jīng)做過官 (如文徵明、鄭板橋、高其佩、吳昌碩等),甚至是皇帝 (如宋徽宗趙佶)。他們的書畫作品,在當時堪稱一流,在今天則為稀世珍寶。而在當代,一些 “官員書畫家”(多為 “書法家”),極愿展示自己的才藝,可是其作品良莠不齊。但他們卻善于 “自產(chǎn)自銷”,營銷模式多為秘書或家人代理,且收費相當高,其藝術價值與市場價值可謂完全不對等。這種行為,輕一點講,是擾亂書畫藝術品市場的一股不正之風,重而言之,它或許藏匿著洗錢或權錢交易

        行為。在有些書畫和古玩等藝術品的拍賣背后,也會隱藏著洗錢、權力尋租之迷。而書畫家們 (包括“官員書畫家”)“自產(chǎn)自銷”,當然也會存在逃稅漏稅的問題。

        在當代中國畫壇,吳冠中的畫作屢屢刷新拍賣紀錄,但他曾對自己過去的不太滿意的數(shù)百幅畫作徹底銷毀,他還曾把拍賣吳冠中假畫的一家拍賣公司告上了法庭。范曾、吳冠中等藝術大師對假畫泛濫的痛斥和維權行動,以及對自鑒 “廢畫”的主動銷毀等,這種對藝術的執(zhí)著與敬畏,顯然是頗值得贊賞的。在幾乎 “全民皆商”的今天,難得有類似范曾、吳冠中、陳丹青等那么一批 “書生氣十足”的 “另類畫家”。他們不追名逐利,陳丹青甚至把被世人認為無比高雅的清華教授、博導的顯赫頭銜也憤然辭掉,他們乃是令人敬佩的、真正的、純粹的藝術家。

        隨著收藏熱的方興未艾,商業(yè)重槌正猛烈地叩擊著藝術創(chuàng)作的象牙塔之門。但即便如此,金錢的誘惑對于真正的藝術家卻往往是無濟于事。其實,藝術創(chuàng)作需要創(chuàng)作主體心靈純潔,心無旁騖,潛心創(chuàng)作。市場的商業(yè)規(guī)則雖然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甚至每一個角落,但慶幸的是,它似乎決不可能改變藝術創(chuàng)作自身的特殊規(guī)律。真正的藝術家,大多仍自始至終固守于藝術創(chuàng)作的象牙之塔。書畫家與收藏家,如同物質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者與終端消費者一樣,是書畫藝術品市場的最為關鍵的兩大主體,即創(chuàng)作主體與收藏主體。當然,作為中介,流通環(huán)節(jié)的畫商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主體。在成熟的藝術品市場,書畫家、畫商、收藏家分工明確,各司其職,雖存在多重博弈關系,但必須遵循既定的游戲規(guī)則??陀^地講,許多弊端常出現(xiàn)在流通過程,流通環(huán)節(jié)乃是實現(xiàn)商業(yè)利潤,產(chǎn)生增值的主要渠道。追逐利益本無可厚非,問題是,必須合法經(jīng)營。西方有一句古老的民諺:“只要干得合法,賺錢就是一種美德?!泵媾R書畫藝術品市場蔓延的假字、假畫、假拍賣、假鑒定等亂象,尋找依稀逝去的人文精神,召回游離的藝術良知,重塑久違的商業(yè)誠信,僅依靠文化和道德的感召力是遠遠不夠的,同時必須有賴于建構保護書畫家知識產(chǎn)權和保護消費者 (收藏家)權益的市場法制環(huán)境。

        四、結語

        顯然,當代中國書畫家對書畫藝術的偏愛和執(zhí)著追求,無疑秉承了中國歷代文人的氣質和品行,他們乃是藝術荒原的忠實守望者和辛勤耕耘者。這里或許保留的是中國文化和藝術的最后凈土,保護的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而中國書畫作品崇高的藝術價值、真實的市場價值與寶貴的人文精神,或許正蘊藏其中。有了一批純粹的藝術家,有了大師級的創(chuàng)新人才,真正的、原創(chuàng)的藝術精品也就會應運而生。而有了著名的文化藝術品牌,何愁藝術品市場不繁榮,何愁文化產(chǎn)業(yè)不發(fā)達!我們的時代,呼喚著更多的純粹的藝術家的誕生,呼喚著更多的真正的收藏家 (終端消費者)出現(xiàn),更呼喚著規(guī)范的書畫藝術品市場的形成,尤其呼喚著保護書畫家知識產(chǎn)權和保護消費者 (收藏家)權益的市場法制環(huán)境的產(chǎn)生。

        [1]郎紹君:《五四與 “美術革命”》,《中華讀書報》2009年6月10日。

        [2]鐘鳴天:《中國畫詩文題跋》,香港:香港天馬圖書出版公司,1999年,第31頁。

        [3]劉開云:《試論書畫藝術品的市場法則與規(guī)范運作》,《學術研究》2005年第10期。

        [4]張演欽:《徐悲鴻7000萬畫作被指系中央美院學生習作》,《羊城晚報》2011年9月17日。

        [5]范曾:《市場上99.9%的 “范曾”的畫都是假的》,《深圳晚報》2012年11月25日。

        [6]姚冬琴:《中國收藏市場疑九成是贗品 鑒定 “亂花迷人眼”》,《中國經(jīng)濟周刊》2011年9月20日。

        [7]劉開云:《書畫藝術創(chuàng)作與市場經(jīng)濟的碰撞》,《浙江工商大學學報》2005年第5期。

        [8]于光遠:《于光遠短論集》第3卷,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539頁。

        [9]劉開云:《中國書畫藝術走向現(xiàn)代的嬗變》,《寧夏社會科學》2010年第4期。

        [10]葉朗:《中國文化產(chǎn)業(yè)發(fā)展報告2011》,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第3頁。

        責任編輯:張 超

        F719

        A

        1000-7326(2015)06-0080-06

        劉開云,廣東財經(jīng)大學流通經(jīng)濟研究所研究員 (廣東 廣州,510320)。

        猜你喜歡
        價值藝術
        踐行初心使命的價值取向
        當代陜西(2019年18期)2019-10-17 01:48:58
        價值3.6億元的隱私
        華人時刊(2019年23期)2019-05-21 03:31:36
        可愛的藝術罐
        兒童繪本(2018年22期)2018-12-13 23:14:52
        紙的藝術
        一粒米的價值
        “給”的價值
        因藝術而生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58:59
        藝術之手
        讀者(2016年7期)2016-03-11 12:14:36
        爆笑街頭藝術
        對公共藝術的幾點思考
        雕塑(2000年4期)2000-06-24 01:07:36
        无码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妻中字|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天堂| 少妇被黑人嗷嗷大叫视频| 国产免费99久久精品| 手机在线播放成人av| 亚洲午夜无码毛片av久久| 欧美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九| 草草网站影院白丝内射| 无码91 亚洲| 日韩熟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亚洲综合一区中文字幕|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图图等你| 五月婷婷俺也去开心| 99re在线视频播放| 亚洲无码视频一区:| 国产精品美女主播在线| 国产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成人精品无码色欲| 国产成人aaaaa级毛片| 综合网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区免|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不卡| 国产精品va无码一区二区| 屁屁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中文有码字幕| 日本中文字幕有码网站| 日本公与熄乱理在线播放| 国产九色AV刺激露脸对白| 色小姐在线视频中文字幕| 三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在线欧美精品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高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白色白色在线视频播放平台| 亚洲香蕉av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视频在线第一区| 国产午夜精品福利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