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大慧
(嵐皋縣城關小學 陜西安康 725499)
如何讓孩子愛上讀書
楊大慧
(嵐皋縣城關小學 陜西安康 725499)
人類文明的傳承源自一代代對知識的傳播,而知識的獲得與大量的閱讀積累是分不開的。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允許學生各抒己見,尊重學生獨特體驗,不以老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理解已經(jīng)成為當今個性化教學的重要思想,這是因為在當今時代,只靠我們教材中的課文是遠遠不夠的。如何較早引的導學生正確面對紛壇繁雜而又豐富多彩的閱讀世界,博覽群書,開拓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就顯得尤為重要。
唐朝偉大詩人杜甫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俄國偉大作家普希金也曾經(jīng)說過“書籍是人類的精神食糧”。這些都強調(diào)了多讀書廣受益的好處。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引導孩子從小喜歡讀書是我們神圣的職責,也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如果學生愛讀書了,那是作為語文教師最驕傲的事!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越來越多的老師和家長都深刻的認識到課外閱讀給孩子帶來的好處。那么,如何讓學生愛上閱讀,把閱讀變成一種習慣,能夠?qū)㈤喿x內(nèi)容進行分析、匯總、記憶直到運用,是我們每一個語文老師所面臨的一個新問題。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通常,從以下三方面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指導,幫助十分重要。一是抓好興趣培養(yǎng)。趣是最好的老師,是閱讀的內(nèi)驅(qū)動力。二是輸送強有力的動力。學生有了動力,學生就會擠時間閱讀,有滋有味地閱讀。三是突出知識運用。學生能共通過閱讀,從中吸取知識,形成有益于人生的養(yǎng)分,學生自然會多讀書,認真的讀書。
在培養(yǎng)學生讀書興趣的同時,教師符合教給學生恰當?shù)淖x書方法,培養(yǎng)學生逐步形成獨立閱讀能力,讓課外閱讀真正成為學生的自身需求,這是語文教學中課外閱讀教學的重要課題。我的作法是:
一是結(jié)合平時課內(nèi)閱讀教學傳授讀書方法。課內(nèi)閱讀教學是學生獲取課外閱讀方法的重要途徑,因為它的目的本身就是為了讓學生掌握閱讀方法。我們要遵循課內(nèi)帶課外,扶放相結(jié)合的原則,指導學生將課內(nèi)學到的閱讀方法運用到課外,這種方法針對性強,學生容易接受,效果很好。
二是介紹行之有效的課外閱讀方法。根據(jù)閱讀目標的不同,把略讀分為游覽式讀書法和篩選式讀書法。并告訴他們,一般的閱讀順序,即先初讀,感知文章大意,然后精讀品析。粗看一遍再細讀,你是在大致了解了作者的思路、主要觀點的基礎上,帶著自己明確的探求目的去讀的。這好比旅游,面前擺著一張道路雖崎嶇而標志十分清晰的地圖,自己心中十分明確要在哪里粗粗領略,在哪里逗留觀賞,在哪里去追本溯源,在哪里需稍事休息……這樣的游覽一定是時間節(jié)省而又極有興致、極有收獲的。還有一種游覽是見山登山,遇水涉河,攀樹才見葉綠,披草偶見落英。這種游覽雖偶爾也有“曲徑通幽”的瞬間欣喜,但不知錯過了多少好景致、消磨了多少寶貴時間,白走了多少冤枉路。兩種游覽相比,前者去掉了多少盲目性與偶然性??!
三是集體共讀,實地演練。運用鋪設個性化的平臺的方式,重視個性化解讀,教會學生用“自己的思維”來思考,來判斷。如:充分利用中午的午休時間,和學生共讀一本書,交流閱讀體會。在交流中,激勵學生爭先恐后的發(fā)表見解,用書中的句子作為例證,張揚個性,辨清是非,而且還明白了會讀書的人不僅讀懂了書中的趣味,更能通過思考,讀出自己身邊的生活,讀出自己。
學生課外閱讀的成功與否,不僅在于語文老師,更重要的還取決家長。因此,開展課外閱讀必須得到家長的支持與配合。在教學中,采用致家長的一封信等有效手段,將課外閱讀的意義、作用,乃至書目等同家長廣泛協(xié)商,以取得家長的理解、支持與配合。并發(fā)動家長親子共讀,和孩子交流讀書感受。例如,采用《致家長的一封信》的方式,讓家長明白,“閱讀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他像一塊敲門磚,敲開了孩子通向世界的大門”,當學生擁有了良好的閱讀習慣,“他就擁有了面對未來世界的基本條件”。教育家長,不要抱怨孩子不愛讀書,不會讀書。要以正確的態(tài)度追根朔源,讓家長明白,學生不喜歡讀書可能在于你我沒有悉心指導,沒有循序誘導,指導家長朋友要躬下身,和孩子一起讀書,從文章的思想性和詞句的理解和孩子交流探討多了,學生就一定會讀起來,快樂起來。在具體的教學上,充分利用家長會,組織親子共讀的示范課,拋磚引玉,引導家長與孩子共讀。在讀書目錄的選擇上,注重形式多樣性,內(nèi)容豐富性:可以讀科普書籍,做科普實驗;可以讀故事,講故事,演故事,續(xù)編故事,仿寫故事;可以用你來問我來答等形式。鼓勵家長盡可能地為孩子提供有較大選擇余地的閱讀材料。并把這些閱讀材料放到學生容易看到的地方,以便于學生隨時閱讀。并要求每個同學上學時都要帶一本自己喜歡的課外書,課間還要把書放在課桌上。當學生看到這些書的時候,注意力會很自然地被吸引過來,從而在不知不覺中進入閱讀狀態(tài)。
教師要及時地鼓勵學生,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也十分重要。當學生在獲得成功后,他們會體會到閱讀的神奇,也更加堅定廣泛的閱讀行為的正確性,良好的讀書習慣也就隨之形成。其實,個人的進步往往又是同學們效仿的范例,這樣班里就會形成濃厚的課外閱讀氛圍,其意義更加深遠。通過建立班級“圖書角”為孩子們提供展示自己的平臺,鼓勵孩子們把閱讀體會和仿寫的自己的小故事以及好作文,收集編制印制班級“作品”中,并指定負責人把他整理成書籍裝訂成冊,給大家示范,供大家欣賞,這都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必要方法。
積極拓展渠道,為學生的課外閱讀保駕護航,讓學生徜徉在書海中,在書的海洋中去積累語言,親近閱讀,陶冶情操是我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我需要不斷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