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九一八后中國知識界駁斥日本侵華謬論考

        2015-02-26 06:15:24焦?jié)櫭?/span>
        學術交流 2015年9期

        焦?jié)櫭?/p>

        (遼寧大學 歷史學院,沈陽 110136)

        九一八后中國知識界駁斥日本侵華謬論考

        焦?jié)櫭?/p>

        (遼寧大學 歷史學院,沈陽 110136)

        在日本侵華期間,日本學術界有意識、有目的地制造了許多侵華謬論以配合其軍事侵略行動,如為使侵占中國東北合法化而制造的“滿蒙非支那領土”論、為使日本侵略中國具有正當性而制造的“中國系不統(tǒng)一無組織之國家”論、為掩蓋發(fā)動九一八事變的軍事侵略行動而制造的“滿洲事變?nèi)哲娮孕l(wèi)”論等,都是曾蒙蔽過許多世人并在日本實施侵華過程中發(fā)揮過巨大作用的侵華謬論。九一八后,隨著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中日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全民抗戰(zhàn)形成共識。抗戰(zhàn)有多種形式,其中中國愛國知識界基于抗戰(zhàn)愛國意識、運用自身學識和影響力對上述侵華謬論所進行的有針對性的駁斥,可謂針對日本文化侵略的另一種抗戰(zhàn)——文化抗戰(zhàn)。它對國人清晰地認識日本企圖吞并中國的戰(zhàn)略意圖,增強全民抗戰(zhàn)決心,凝聚抗日共識,發(fā)揮了積極作用。

        九一八;知識界;日本侵華謬論;文化抗戰(zhàn)

        學術界對日本侵華言論的研究已取得一些成果。較早研究相關問題的是常城在《近代史研究》1988年第5期發(fā)表的《評伊東六十次郞的〈滿洲問題的歷史〉》,該文對伊東六十次郞著作中所涉東北觀點進行了具體駁議。敖文蔚的《日本軍國主義侵華謬論剖析》(《日本研究》1993年2期)對日本侵華謬論進行了總體概述。沈予的《論戰(zhàn)后日本存在的“皇國史觀”變種——侵略有理史觀》(《抗日戰(zhàn)爭研究》1995年第3期)對日本史學界的侵略有理史觀進行了評價。史桂芳的《試析中日戰(zhàn)爭時期日本的侵略理論》(《抗日戰(zhàn)爭研究》2002年第1期)有針對性地圍繞“東亞聯(lián)盟”論、“東亞協(xié)同體”論和“大東亞共榮圈”論等侵華理論進行討論。孫立祥的《駁中村粲的九一八事變“中國責任說”》(《世界歷史》2005年第4期)重點對中村粲的觀點進行了批駁。王倩的《1930年代日本侵華輿論研究》(2009年華中師大碩士學位論文)討論了30年代日本侵華輿論,但沒有涉及中國輿論界的反擊駁斥問題。黃雙雙的《近代日本知識分子與侵略理論——以三木清為例》(《抗戰(zhàn)史料研究》2012年第2輯)則主要圍繞三木清的侵略理論進行討論。上述先行研究盡管各有貢獻,但大都沒有涉及中國知識界是如何有針對性地對日本侵華謬論進行駁斥論辯的過程。為此,本文主要圍繞日本侵華謬論以及中國知識界對其駁斥的內(nèi)容進行系統(tǒng)考證梳理,希望起到拋磚引玉作用,以推動相關問題研究。

        一、駁“滿蒙非支那領土”謬論考

        “滿蒙非支那領土”論是20世紀初日本學、政兩界出于瓜分并獨占中國東北的需要而有意識制造出來的謬論。日俄戰(zhàn)爭后,日本勢力大舉進入東北,日本野心學者開始研究東北史地問題。其中,白鳥庫吉極力提倡對東北朝鮮進行學術研究“以為侵略東北及統(tǒng)治朝鮮之根本”。嗣后其與“滿鐵”合作。1908年,“滿鐵”公司設置由其主事的“歷史調(diào)查室”,實施其研究計劃。主要成員有箭內(nèi)亙、稻葉巖吉、津田左右吉等人。1913年9月,出版了《滿洲歷史地理》與《朝鮮歷史地理》等書。之后相關業(yè)務劃歸東京帝國大學文科大學繼續(xù)研究。早期代表性人物主要有稻葉巖吉、八木奘三郎、鳥居龍藏、白鳥庫吉等人,他們在相關著述中都或隱或暗地主張“滿洲非支那領土”觀點。其后,繼承白鳥庫吉等人衣缽的稻葉君山,在1914年后相繼出版了《清朝全史》《滿洲發(fā)達史》等書。稻葉君山認為“漢人之于滿洲,至后漢之末期勢力即漸次失墜。東晉以降,滿洲方面,幾絕無漢人之蹤影。至于隋唐,經(jīng)幾次派遣遠征軍之結(jié)果,對于從前之勢力,乃有幾分之恢復,然此乃一時偶然的現(xiàn)象,而并非繼續(xù)存在者也?!?轉(zhuǎn)引自子曰《東北主人起信論(中)》,《黑白半月刊》,1934年第2卷第7期。從其著作的核心觀點來看,無非想表述“東北在歷史上不屬于中國領土”的謬見而已。

        到20世紀20年代,日本學術界公開宣揚東北不是中國領土的謬論甚囂塵上,持此謬論最典型的代表人物為矢野仁一郎、細野繁勝和北川廉藏、井上哲次郎、旭范彥、俊夫淳平等人。矢野仁一郎在1923年出版的《近代支那論》一書中公開提出“滿洲本來就不是支那的領土”[1]27,“支那若希望完成新的國家組織,就要拋棄其力所不及的滿、蒙、藏等這些本非其領土的邊疆地區(qū)”[1]102,公開宣稱東北不是中國領土,并且還要求中國放棄東北,顯得無理而霸道。

        當時,在日本持有“滿蒙非支那領土”謬論之人亦不在少數(shù)。其中,新聞記者出身的細野繁盛為督促政府侵略東北最賣力之一人,其所著《滿蒙管理論》一書中的第二章標題即為“滿蒙非中國”,公開否認東北是中國領土。他還著有所謂《日本并吞滿洲論》的怪著,除繼續(xù)叫囂“滿蒙非中國”“中國非國家”外,同時還惡狠狠地說:“中國之被人侵略,為罪有應得;日本之侵略中國,則為責有攸歸?!薄翱墒沽袕娭苤獫M蒙既非中國復為其脅迫者。同時,證明滿蒙之開發(fā),滿蒙之經(jīng)濟價值,未嘗以中國人之努力而示其成績。”他還積極為日本政府出謀劃策,強調(diào)“日本管理滿蒙,純?yōu)槿祟愓x”,大倡其所謂滿蒙實力解決政策:“所謂滿蒙之實力解決政策者,換言之,即以日本大和政策為基礎之滿蒙管理,更有必要,則占領滿蒙之旨趣,與由人類正義出發(fā)之國際監(jiān)政相同。今日滿蒙事件,即以日本單獨之力亦足以了之?!?引自伍學文《斥細著之日本并吞滿蒙之謬論》,《新聲》,1930年第9期。極力提倡日本侵略、占領中國東北。

        俊夫淳平在其所著《滿蒙問題之法律性與政治性》一文中,提出中國東北“非與中國本土同形之本態(tài)的領土,而為形同質(zhì)變之變態(tài)的領土”*轉(zhuǎn)引自胡伯玄《東北四省建置歷史與民族源流——為辟日人“東北非中國領土”說而作(上)》,《新亞細亞》,1943年第3卷第4期。之邪說,變相地否認東北為中國領土。井上哲次郎在《滿蒙問題與日本》一書中也稱,“滿洲不是支那的領土,自民族上觀察,屬于日本人系統(tǒng)”,“支那人對滿洲,在歷史上,實在沒有何等優(yōu)越權。*井上哲次郎《滿蒙問題與日本》,第86、87頁。旭范彥《日本大陸建國》一書更妄稱,“滿蒙是滿蒙人的滿蒙,支那人不過是侵入的一種流氓。滿蒙人是日本人的同胞,中華民國對滿蒙不正主權者,彼在滿蒙行使主權,是其欺天下辱日本”,“滿洲是無主之家,日本應推翻支那領土權,滿洲領土當歸日本,滿洲是日本的祖國。”*旭范彥《日本大陸建國》,第87頁。以上2條皆轉(zhuǎn)引自李貽燕《日本侵華排外教育的鐵證》,《日本評論》1932年第1卷第1期。言論中侵略指向性明確,明示日本吞并中國東北的野心畢露。上述幾位日本人的有關謬論具有代表性,并為日本帝國主義尋找吞并東北借口提供了“理論”幫助。

        日本軍人政客對于“滿蒙非支那領土”謬論推崇備至。日本首相田中義一對矢野仁一郎等人的謬論大加贊揚。他依據(jù)矢野的謬論,也強調(diào)“茲所謂滿蒙者,依歷史非支那之領土,亦非支那之特殊區(qū)域”。奇怪的是,他還以政府公文的形式討論了日本在外交上錯失了否認東北是中國領土的時機問題,“最不幸者,日俄戰(zhàn)爭之時,我國宣戰(zhàn)布告,明認滿蒙為支那領土。又華盛頓會議時,九個國之條約,亦認滿蒙為支那領土。因之外交上不得不認支那為主權。因此二種之失算,致禍我帝國對滿洲之權益……我國此后如有機會時,必須闡明其滿洲領土權之真相與世界知道,得有機會時,為得寸進尺之方法而進入內(nèi)外蒙古,以新其大陸?!?田中義一滿蒙積極政策奏章(1927年7月25日),《讀書雜志》,1931年第2卷第7—8期。證明日本政府也準備利用“滿蒙非支那領土”謬論,行吞并之實。日本政府在其發(fā)表的對國聯(lián)調(diào)查報告書之所謂的《意見書》中,仍堅持其狂妄之傳統(tǒng)主張,謂“滿洲”非中國領土。“滿洲與中國之結(jié)合,不過一時的偶然的,其連系薄弱曖昧,已因滿清之崩潰而消滅?!薄巴艘徊街v,假定滿清曾與中國一時合并,然一九一六年袁世凱死后,已歸分裂?!?日對李頓報告之意見書,載《中央周報》,1932年第234期。從上述日本外交文書上可知,“滿蒙非支那領土”謬論已成為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東北、獲取其獨占東北合法性的重要“理由”,盡管這是沒有任何歷史根據(jù)的荒誕謬論。

        “滿蒙非支那領土”謬論也體現(xiàn)在偽滿洲國的所謂《建國宣言》中。它公開宣揚東北為與中國不相干的獨立地區(qū),“想我滿蒙各地,屬在邊陲,開國綿遠,征諸往籍,分并可稽?!瓭M蒙舊時,本另為一國,今以時局之必要,不能不自謀樹立?!?《建國宣言》,《偽滿洲國政府公報》,第1號(1932年4月1日),遼沈書社1990年影印版,第1頁。該宣言不承認東北歷史上與中國為一體,與日本的“滿蒙非支那領土”謬論遙相呼應,這是因為偽滿洲國作為一個日本侵略者扶植下的“偽國”,不可能不體現(xiàn)日本人的意志,《宣言》正是日本人“滿蒙非支那領土”謬論的再版和實踐。

        上述為日本吞并中國東北所制造的謬論若不加以批駁,勢必混淆視聽,誤導世界人民。中國學者也不可能不對其進行批駁。在20世紀初就有馬相伯、章太炎曾聯(lián)合宣言,以歷史及掌故證明東三省本屬于中國,可見這個問題在當時就已引起國內(nèi)學者的注意了。遲至二三十年代,更有伍學文、孔祥熙、胡伯玄、傅斯年、陳嘯江、子曰、馬維鴻等人對“滿蒙非支那領土”謬論展開系統(tǒng)駁斥。

        中國知識界對于駁斥日本學界、政界所謂“滿蒙非支那”謬論的緊迫性已形成了共識。

        胡伯玄指出:“近年以來,日本一般學者,亦為號稱‘國策’所支配,妄倡謬說,以媚當軸,跡其動機,已失其純潔;尋其論旨,更為附會穿鑿無根之談。自帝國大學矢野博士發(fā)表《滿蒙非中國領土》之研究而后,東瀛三島,靡然從風,其持論既荒誕不經(jīng),中國士夫,固無不嗤之以鼻,然而日人之狡,初非欲愚我士大夫;彼歐美諸友邦,遠隔重洋,文教互異,對東方問題,原僅能有浮淺之觀察,造作詭詞,淆其觀聽,俾不至再事梗沮,是則日人之本旨也。民國十八年第三次‘泛太平洋國交討論會’舉行會議之前,日方既常有關于東北之數(shù)項建議提出,中有‘中國領土,應以本部十八省為限,其滿蒙新疆西藏當開除于外’之語,司馬之心,昭然若揭矣。”[2]孔祥熙也認為“滿蒙非支那領土”謬論“頗足以淆亂不加深究者之耳目”,必須通過“考證史籍,以辟其謬”[3]。陳嘯江強調(diào),日本前首相田中義一不僅贊賞矢野提出的“滿蒙非支那領土”謬論為“研究正當”,同時還怪“支那學者無有反對我帝國大學之立說也”,陳先生接著說:“我不怪他們那一般御用學者專會創(chuàng)造有利帝國主義的理論,卻怪國內(nèi)許多歷史學者對于這個重大的誣蔑,并沒有起來駁斥,卻讓他們樂得說一句‘支那學者無有反對我帝國大學之立說也’豈不痛心之至!這樣便迫我不得不寫這篇文章了?!盵4]傅斯年指出,“日本人近以‘滿蒙在歷史上非支那領土’一種妄說鼓吹當世。此等‘指鹿為馬’之言本不值一辨,然日人竟以此為其向東北侵略之一理由,則亦不得不辨?!盵5]卷首,1為此,他專門撰寫《東北史綱》一書,用歷史事實批駁日本野心學者的謬論。馬維鴻也說,日本思想界“關于滿洲民族發(fā)展史的曲解與空構(gòu),也是日本帝國主義在思想戰(zhàn)線上侵略滿洲的一支隊”,對此,必須用“思想戰(zhàn)線”來“打擊日本反動理論”[6]。必須打擊日本的侵略氣焰,通過思想戰(zhàn)的方式反擊日本侵華謬論,這是當時知識界形成的共識。

        把東北改名為“滿洲”“滿蒙”,空構(gòu)漢族與滿、蒙各族的區(qū)別,人為割斷東北與中原的文化聯(lián)系,甚至把張氏父子的割據(jù)都解釋為東北與中央政權無關系的無主之地,這是日本野心學者提出“滿蒙非支那領土”謬論的基礎。因此,中國學者也從這一角度進行駁斥。

        傅斯年明確指出,使用“滿洲”一詞指代中國東北,是日本對中國東北別有用心制造出來的名詞?!按嗣~之通行,本憑借侵略中國以造‘勢力范圍’之風氣而起,其‘南滿’、‘北滿’、‘東蒙’等名詞,尤為專圖侵略或瓜分中國而造之名詞,毫無民族的、地理的、政治的、經(jīng)濟的根據(jù)。”*傅斯年:《東北史綱》,國立中央研究院出版委員會,1932年出版,“卷首”第3頁。東北自古既屬中國領土,是該書的核心觀點。關于傅斯年對“滿蒙非支那領土”論的駁斥,筆者已在《從偽滿〈歷史教科書〉看日本殖民當局對歷史的篡改》(《史學理論研究》2008年第3期)、《傅斯年與東北史研究》(《東北史地》2014年4期)等文中進行過相關論述。本文中只簡要介紹。明確指出“滿洲”是日本對此區(qū)域的錯誤稱謂。日本學術界用“滿洲”來指代東北,企圖通過用這種地名稱謂來為其“滿蒙非支那領土”論提供理論根據(jù),是別有用心的??傊瑲v史上的東北應用“建州”代替“滿洲”的地名稱謂。

        胡伯玄也說:“日人以‘滿蒙’二字,概我東北,著書立說,異口同聲,蓋所以離間我整個中華民族之融和與團結(jié),用心實在隱微之際,其意若曰‘滿洲蒙古者,滿洲族蒙古族之滿洲、蒙古,非中國之滿洲、蒙古也?!瘒瞬徊?,國人不察甚或嘵嘵和之,亦曰‘滿蒙’,‘滿蒙’,誠空前之大謬矣。”[7]“自日俄之勢力伸入東北,為專圖侵略或瓜分中國,乃憑空造出所謂‘南滿’、‘北滿’、‘東蒙’,以至于‘滿洲’、‘滿蒙’等名詞,既無歷史根據(jù),更乏地名可假?!盵8]“考所謂‘滿洲’二字無論從任何方面解釋,均為極無根據(jù)無意義且極滑稽之一詞”,“‘滿洲’兩字之語原,無論其出于何音何義,要皆對人之稱,非固有之族名地名與國名。……要之,‘滿洲’一詞,只能承認其在清初為建州人欺世盜名所臆造,與我東北數(shù)千百年之歷史無關也,與我數(shù)千萬方里土地數(shù)千萬人民更無關系?!盵8]而且,東北之稱,見諸史載,由來已久,而東北歷史與整個中國歷史之不能分離,變?nèi)в嗄暧谄潯U\以昔日之東北,為我中華民族之一部人民生息繁衍之地域,今日之東北,又為我中華民國土地人民統(tǒng)制權所構(gòu)成之生活團體?!盵9]總之,中國學者皆異口同聲地指出,用“滿蒙”二字來指代東北地區(qū),乃日本御用學者出于瓜分東北野心而生造出來的名詞。

        針對日本人提出的東北不是中國領土或“變態(tài)的領土”說,胡伯玄斥之為邪說謬論,“日人之處心積慮,自非一朝,為欲熒惑聰聞,遂有‘變態(tài)的領土’之謬論;殊不知遠在數(shù)千年頃,今日之東北,即正式隸我版圖,遼吉黑熱開辟雖有后先,而固皆我宗邦之舊壤?!盵2]為此,他用了大量篇幅論證了東北歷史上既為中國郡縣的事實“依建置歷史言:則舉夫史籍,輿圖,方書,地志之所詳,山川,藪澤,墟鎮(zhèn),道里之所示,東北四省,確為我國數(shù)年千來之舊壤”?!笆莿t東北之土地,為中國之土地;東北之人民,為中國之人民。歷史非武力所可變更,事實非空言所可抹煞?!盵2]筆名為“子曰”者認為,整個東北史可分為二大階段,清初以前為“民族同化階段”,清初以后為“外交失敗”或“外交史階段”。由前者,可以證明“東北之所以成為中國之領土,由后者之史實,可以證明東北之所以遭致目前之危難?!盵9]“東北之為中國領土,中國人之為東北主人,信史有證,鐵案如山,由來久矣,蓋毫無可置疑者也?!盵8]“東北之民族,皆中國民族史上之民族也;東北之文化,亦皆中國文化史上之文化也。舍中國民族,既無東北民族可言,離中國文化,更無東北文化可稱?!盵9]傅斯年通過比較神話學說明歷代東北部族與中國歷史朝代的開創(chuàng)有密切關系。就歷史之系統(tǒng)論,東北與中國為一體,即無論地域還是部族皆為構(gòu)成中國的重要部分。同時,他還從語言學方面入手,對東北與中原的關系進行了考證。[5]31他還用大量古代東北各族用詞與中原所使用的相關詞匯相關對照,證明詞匯內(nèi)在的關連性和演變性,增強了東北與中原關系密切的證明力度。

        上述中國學者各自從不同的角度使用了大量無可爭辯的歷史資料和史事論述了中國東北在歷史上即中國領土的事實,對日本野心學者的相關謬論進行了有針對性的駁斥。

        關于滿、蒙等族屬不屬于中華民族以及漢族是否為開發(fā)東北主體民族問題,中國學者也進行了系統(tǒng)論證,并對日本學者的觀點進行逐條駁斥。胡伯玄指出:“考今日東北之民族為土著及久居移民兩部所構(gòu)成,畛域早除,種界盡泯,同為中國之民,寧有‘華’、‘夷’之別?”[7]認為“東北種族,循流溯源,以明其生本同根,固一家之骨肉”,既使?jié)M蒙二族,“經(jīng)數(shù)千年來漢族之同化,镕鑄搏捖,實以構(gòu)成我居世界第一位龐大復雜之整個中華國族,無論就血統(tǒng)生活,語言,習慣各方面以觀,滿蒙二族之與漢族,早已自然融合,泯然相忘矣?!盵7]傅斯年不僅用考古資料證明早在史前時代中國北部與東北在人種及文化上即為一體,通過諸史中《東夷傳》考證東夷部落在生活習俗方面與中原的同源關系,而且還強調(diào)漢族在古代東北中處于主體的地位。漢族是東北地區(qū)的主體民族,是這個地區(qū)的統(tǒng)治者,并且與其他民族都有血緣關系,與滿族的關系更為密切。這方面在他未完成的著作《中國民族革命史稿》一書中有較詳細的論述。

        矢野仁一郎、細川繁勝為日本公開宣揚“滿蒙非支那領土”謬論的代表人物,自然遭到中國學者的批判。馬維鴻有針對性地批駁了矢野仁一郎的謬論。指出,矢野仁一郎在相關著作中所要解決的唯一目的,即在于論證東北不是中國領土,而且為了證明這一謬論,他費了許多篇幅來討論滿人與漢人的關系。“但全部著作,不是分析而是詭辯”[6]。矢野仁一郎謬論的邏輯前提是,滿族早于漢族最先居住在東北,滿族并未與漢族同化,以此為論點來論證東北與中國本土的關系,從而得出東北不屬于中國的謬論。馬維鴻對此進行逐條駁斥,認為滿族早已漢化,早在19世紀初“滿漢民族間的特殊性也失掉而同化為一民族了”?!敖?jīng)過清朝的后半期,滿族已融化于漢族之中,以舊漢族為中心的中國民族的前提條件,到此已形成起來了,而現(xiàn)在在滿洲所通行的語言乃是北平話與山東話的混合?!盵6]這樣就從歷史和事實幾個方面駁斥了矢野謬說。

        伍學文主要針對細川繁勝的“管理滿蒙”論進行系統(tǒng)駁斥。細川繁勝公然說,日俄戰(zhàn)爭之后日本通過各種方式對東北投資,是以“日本國民之血購得之東三省”。他不僅公然否認東北是中國領土,強調(diào)東北早已是日本的勢力范圍,標榜其對東北開發(fā)有功,同時他還替日本擔心“滿蒙之中國化”。伍學文強調(diào),細川的著述之核心就是為日本軍國主義吞并獨占東北造成輿論攻勢,因此必須用歷史的法律工具對其謬論進行批駁[10]。

        總之,中國學者基于歷史的、考古的學術研究,用大量無可爭辯的歷史事實批駁了日本學者的“滿蒙非支那領土”謬論,剝掉了日本侵華理論的學術外衣。

        二、駁“中國系不統(tǒng)一無組織國家”謬論考

        在20世紀初,日本知識界有關“中國系不統(tǒng)一無組織國家”“中國非近代國家”等謬論甚為普遍。相關謬論具體由誰最先提出的,現(xiàn)在還難以確定,不過矢野仁一郎、長谷川如是閑、鈴江言一等人持此謬論較多,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該謬論在日本人那里有著特別的寓意。其一,意謂中國不是一個統(tǒng)一的國家,是無組織的,是分裂的,甚至是一個有名無實的國家,只不過是一個地名,即“中國非國論”。其二,認定中國不是近代國家,也就是還不屬于國際法上認定的主權國家。宣稱“中國為無政府之國,領土無不可侵性”。因此,這一言論也是為日本侵略中國尋找所謂正當理由的謬論之一,亦是日本放肆侵略中國的理論借口。矢野仁一郎曾妄言,“支那無國境,且非國家,非近代的國家”[1]88,中國“與近代國家有相當?shù)牟罹唷薄I踔琳J為,中國只有限于漢族地區(qū)才能建設成新的國家組織,就是這個意思。

        長谷川如是閑曾說中華民國是“一個例外的國家”,“他在二十世紀的世界,依然保持著唯一的軍事的集團組織。此種集團,在現(xiàn)今找遍全世界也沒有的(除出非洲內(nèi)部好戰(zhàn)的黑人部落)形式,不絕地從事國內(nèi)戰(zhàn)爭;并且還創(chuàng)造了世界上無其類例的暫時的中央政府。這個中央政府,其實不過一個名目,在國內(nèi)各處仍有許多小的國家組織,為中央政府權力所不及。說起來這種現(xiàn)象也是全世界各國的國內(nèi)形勢中所沒有的?!盵11]他還稱“以軍國的統(tǒng)一組織為主的舊國家,必自其軍國勢力之衰退而國家勢力乃失墜……以現(xiàn)代國家的觀點來看,這真是稀有的現(xiàn)象,中世國家的形勢還保存于今日——在某種意義上是可貴的——實是歷史上的古董?!盵12]認為當時的中國還處于“軍國的無政府狀態(tài)”,是“以軍國的統(tǒng)一組織為主的舊國家”,還是一個傳統(tǒng)國家,其宗旨即在于否認中國是近代國家。

        鈴江言一也明確說:“國際聯(lián)盟第三回的理事會在巴黎開幕時,東京政府在十一月十五日曾有訓電給芳澤代表,令其用演說或聲明的形式,申說‘中國不能認為近代國家’。即依東京政府的解釋,所謂近代國家,不消說,是以確立了資本主義的支配關系的今日歐洲諸國為模型的”,強調(diào)“這一認識確是很正確的”,而且還應加上一句“要中國‘發(fā)展為近代國家是絕望的’”[13],“我們應代東京政府對這一句關系重大的話加以說明”。鈴江言一赤膊上陣,要為日本政府的這一謬論進行論證。他認為民國建立,推翻了清王朝,把龍旗改為五色旗,又把五色旗改為青天白日旗,“可是它對于中國的獨立與解放——用新名詞來說,即中國的近代國家化——并沒有給以何等的功績?!盵13]認為中國近代以來歷史的演進并沒有實質(zhì)性地向近代國家邁進。 在鈴江言一看來,中國之所以不能發(fā)展為近代國家的主要原因,是各列強都希望中國始終保持半殖民地狀態(tài)?!霸谥袊@得經(jīng)濟霸權,于過去時代是列強圖謀繁榮的必須條件,于今日卻竟已成為他們圖謀生存的絕對條件了。所以和過去一樣,在今日的列強,為擁護這個絕對的條件,都假神圣條約的名義,對中國繼續(xù)其帝國主義的活躍?!边@樣在中國存在著兩種根本矛盾“(一)為便于活躍起見,必使中國常在次殖民地的狀態(tài)。(二)為使中國成為他們的資本及商品的市場,又必須使中國具有必要的國內(nèi)秩序?!薄八袁F(xiàn)在各國與競爭植民地市場,互相沖突,擴張軍備,同時,對于中國圖謀政治統(tǒng)一的切望常加以深刻的攪亂?!盵14]“中國陷于不斷的混亂狀態(tài)是列強最大的苦惱。同時此混亂狀態(tài)的解決又必須基因于上述二種矛盾的希望,則亦使列強有最大之苦惱。因此之故,中國希望解放的一切努力恐都不免成為滑稽化,成為泡影。”[14]鈴江言一對中國“非近代國家”論的論證貌似很有條理,實則似是而非,無非是給日本軍國主義政府提供侵略中國提供御用理論而已。

        上述言論在當時的日本輿論界很有市場,也為日本軍國主義分子所贊同。日本關東軍石原莞爾叫囂中國人沒有能力建設現(xiàn)代國家,坂垣征四郎在九一八事變前也曾說過中國人能否建設現(xiàn)代國家頗值得懷疑。他們的言外之意是,中國只有在日本人的幫助下才能建設現(xiàn)代國家。

        日本學者的相關謬論還被日本政府采納,寫入到1932年10月27日脫稿的日本政府對于李頓報告之意見書中。*國聯(lián)行政院自1932年11月21日起,開始討論李頓調(diào)查報告書。日本政府隨即于21日上午零時,發(fā)表對于李頓報告書的長篇聲明書,共緒論1節(jié),意見5章?!爸袊F(xiàn)在既為無政府狀態(tài)之國家,將來亦不能期待有永久的中央政府之實現(xiàn)”,“中國自民國以來,陷于無政府的混亂狀態(tài),中國由此演進,只有國家的崩潰,或不能期待永久中央政府實現(xiàn)之到來?!盵15]中國學人對于這一謬說的本質(zhì)看得很清楚,“該意見書之骨干,全在咒罵中國無政府非國家一點?!盵16]“該意見書之主旨,第一在丑詆我國無政府,無組織,非現(xiàn)代國家。”[17]日本此次意見書,其主要用意在于想從根本上打擊中國在國際法上的存在,中國既然是“無政府”“非國家”,那么就不能適用于國際條約,于是就可以任意地侵占中國領土了。日本在侵華的過程中也充分利用了這一謬論為其侵略行徑辯護,聲稱中國是一個沒有政府的國家,而沒有政府即意味沒有主權,其領土是可以侵犯的。在日本人呈交給國聯(lián)的有關中國的意見書中即稱中國本是一個“擴大地域之名稱”,“中國于最后的統(tǒng)一政府之袁世凱之共和政府瓦解后,即已成為無政府之國家”。“夫領土不可侵原則,雖應神圣視之,而無政府之國家則不適用?!敝劣凇案鲊猿姓J南京政府,不過限于其權威所及范圍內(nèi),至滿洲則并未在其范圍內(nèi)?!盵18]在國聯(lián)討論日本侵占東北問題時,日本代表詭辯稱,中國由于軍閥混戰(zhàn),使日本人的權利和利益得不到保障,所以用武力來保障日本人的利益乃是天經(jīng)地義的,“因為中國是一個無組織的政府,也就算不上是國際社會的一員。因為中國根本不具備這一資格”[19]??傊?,日本人所說的中國是個不統(tǒng)一的無政府國家,即散布“中國非統(tǒng)一國家、非近代國家”論調(diào)的直接動機,就是要為日本侵略中國尋找理由。它侵占東北時,就說東北是由軍閥統(tǒng)治,不歸南京政府管理;待它侵略關內(nèi)時,則又說中國不是近代國家。該謬論隱含的意思是:既然中國不是統(tǒng)一的國家,那么日本人就有理由來統(tǒng)一或占據(jù)某塊地方;既然中國人自己不能建設近代國家,那就理應由“先進的”日本人來幫助建設。于是,日本對中國的侵略就變得正當了。顯然這一論調(diào)暗藏日本侵略當局對中國的瓜分禍心。

        針對日本人提出的“中國系不統(tǒng)一無組織之國家”“中國非近代國家”論調(diào),中國知識界給予了系統(tǒng)駁斥。連當時國民黨主要領袖汪精衛(wèi)也認為這是對中國的誣蔑,包藏著不可告人的禍心。他說:“日本方面之宣傳謂中國無組織,無現(xiàn)代國家所具備之能力,吾人對此等誣蔑,多不能承認。即有一二近似者,吾人并不諱言,且吾人現(xiàn)在正努力以改善之矣。惟吾人尚不能無言者,數(shù)十年來中國進步遲滯,其最重要之原因為何,非日本阻礙之力乎。中國艱難獲得之進步,每為日本之暴力摧毀之,務使之夭折而后已。”[20]應該說,他觸及了問題的關鍵。胡適也對日本人提出的中國不是近代國家的言論作出了獨特的回應:“我們的敵人公開的譏笑我們是一個沒有現(xiàn)代組織的國家,我們聽了一定很生氣,但是生氣有什么用處?我們應該反省?!盵21]從反思的角度探討了在回應列強侵略、拯救民族危機過程中如何完善現(xiàn)代組織建設的問題。還有學者稱:“有了幾千年光榮歷史而且具有國家三大要素——土地、人民、主權的大中華民國,老早就給日本小鬼在國際宣傳上稱為‘支那非國家’(chia is dot a nation)矣了。”[22]他還讓國人好好想想,日本人為什么說淞滬一帶的村鎮(zhèn)為“部落”,說我們各自為政,沒有組織,沒有國家觀念,主要還是抹黑中國,為其侵略制造輿論。

        石竹駁斥該謬論時指出,“日本意見書中,污蔑中國之語,不一而足,其著者如:‘中國為非有組織之國家’及‘內(nèi)部陷于混亂無政府狀態(tài)’等是。至謂‘中國雖為曾被統(tǒng)一之國家,而有存在之事實;現(xiàn)在不過一廣大區(qū)域之名詞’,直不以國家待我。而‘長此演進,只有日趨于國家之崩潰,不能期待永久的政府之實現(xiàn)’等語,尤為狂妄無理!”[23]他揭露該謬論的本質(zhì)時說:“在日本之意,以為咬定中國已陷于無政府,則中國自不能享受國際法所賦予之一切權利,亦即日本可以卸卻破壞中國領土行政完整之罪責,而不再受國際公約的拘束,與所謂‘和平機關不能適用于如中國之國家’,實為一貫之主張,詭詞聳聽,令人發(fā)指。”[23]他反問道,如果說中國早已陷于無政府狀態(tài),那么為何九一八事變以后,日本政府屢次欲與中國政府直接談判?何以國聯(lián)行政院通知日本政府之行政院理事名單及通牒中,均有中國政府代表名字,而日本政府從未抗議中國政府之存在?中國政府所派駐日公使,何以未因無政府之故,而使之退回?若謂陷于無政府乃最近之事,日本又何以于去年十月派遣公使,呈遞國書?石竹在做出不辯自明的反問之后,指出日本污蔑中國的“所謂‘無政府’,乃在指明中國‘無組織’‘不統(tǒng)’‘及陷于混亂’”的謬論,顯然是“不能成立”[23]的。他還說,若按政治學以獨立行使統(tǒng)一統(tǒng)治之權可以稱為有組織國家的觀點,那么日本雖然侮辱中國為無組織國家,其實“日本亦不得謂為有組織。如近年之生產(chǎn)過剩,農(nóng)村破產(chǎn),失業(yè)日增,其紊亂程度,較中國有過之無不及?!痹谡紊稀叭毡菊缫巡荒芸刂栖婇y,失卻憲政常軌”[23]。至于從遵守國際條約義務的角度,日本就更不像一個有組織的國家。

        陳養(yǎng)鋒在反駁該謬論時說:“日本慶應三年,薩摩使節(jié)竟當法皇宣告為不隸日本之獨立國家;幕府與新政權之戰(zhàn),各國居然宣言中立。近若軍部內(nèi)閣之齮齕,內(nèi)政行使之紛歧,又寧得謂是一個有組織系統(tǒng)之國家?”[24]他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式指出日本也是一個無組織系統(tǒng)的國家。針對日人說“中國不過一廣大地域之名詞”的謬論,指出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前,日本何嘗不是一個地名呢,“其不長進,遭奚落,正復同之!”“方興未艾之中國,五十年后東方之巨人,夫豈卑賤如日本民族所可平視者!”[24]陳養(yǎng)鋒承認當時中國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特別是對于日本人罵我們?yōu)椤八唷睘椤懊印睘椤袄健钡难哉摚瑖艘矐斪允 ?/p>

        傅斯年在1932年曾明確指出如果說中國不統(tǒng)一,那也是日本長期對中國進行破壞的結(jié)果。他說:“我以為我們政府大可以正面應付日本人訾罵中國非統(tǒng)一的近代的國家之說,而直率的宣布日本在二十年中對這一層之貢獻?!盵25]在他看來,中國建設統(tǒng)一的近代國家面臨著極其惡劣的外部環(huán)境,這種外部環(huán)境主要是由日本造成的,中國在建設統(tǒng)一的近代國家的過程中受到日本的嚴重干擾和阻撓。強調(diào)要揭露日本人自甲午戰(zhàn)爭以來就不斷地欺壓中國,企圖阻斷中國近代化進程的種種侵略罪行。同年,傅斯年又進一步指出,日本很可能仍然用中國不是統(tǒng)一的近代國家的理由在國聯(lián)大會為自己的侵略行徑辯護?!皩⒁浴袊皇墙鷩摇豢谔栆妻D(zhuǎn)世界在東北之視線于中國全部政治上,這卻是可怕的。因為這樣一弄,可以弄得假問題遮蓋了真問題的地位,而東北問題便在左右出岔的局面上僵著。”[26]傅斯年對于日本人所鼓吹的“中國不是近代國家”這一言論的本質(zhì)有著清楚的認識。

        石竹持論也與傅斯年相同,強調(diào)日本破壞了中國的統(tǒng)一:“夫中國之迄未統(tǒng)一,主要原因為受日本之不斷操縱干涉及破壞。此種事例不一而足……均系于中國將行統(tǒng)一之際,利用野心軍人興兵作戰(zhàn),其用意所在,要為企謀中國政治不上軌道,長期混亂,以便肆行侵侮?!盵23]指出日本既有意破壞中國的統(tǒng)一,卻又別有用心地用“非統(tǒng)一”來攻擊中國,這是極其陰險的,其目的在于論證中國的“無組織”進而為其侵略中國辯護并找到所謂的正當理由。

        林肇岐深刻揭露了日本侮辱中國為“無組織國家”謬言的險惡用心,他說,日本自知侵略東北、制造偽國的事實無可隱瞞,于是不得不側(cè)重于詆毀中國,不惜捏造種種事實,以證明其所謂“中國為無組織國家”的謬論,“日本并屢次聲言:國聯(lián)盟約,以及各種公約,均不適用于‘無組織之國家’,日本之意,不啻謂:日本對中國雖有侵略之行為,但中國無受國際公約保護之權利,日本即無受國際公約拘束之義務”[27]。這也是為什么日本政府針對國聯(lián)調(diào)查報告書開始頻頻侮辱中國的深層原因。

        周緯指出,軍國主義的日本“顯然向世界暴露其猙獰之面目,而不復以國家待吾國。期望中國之崩潰,不期永久的中央政府實現(xiàn)之到來。如此蠻橫無禮,推翻全世界文明國之習慣?!毡緡裨谑澜缥幕匚?,幾為之掃地以盡。此種犯法蔑理背約失禮之政策,將來自有伏其罪戾。受其應有之懲治之一日,本不值吾國民之一駁。惟是吾人為維持遠東文化計,為懲御強暴計,亦何能忍此侮辱,而不為正義之聲討?!盵28]

        總之,日本學術界提出的“中國系不統(tǒng)一無組織國家”“中國非近代國家”等謬論,看似反映了當時中國社會的諸多現(xiàn)象,也迷惑了許多中國學者,但這一謬論卻包藏著侵略中國的禍心,其實質(zhì)是為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提供合法性依據(jù)的謬論。這從前述其被日本政府用作為九一八后侵略東北進行辯護的主要觀點,即可知其危害性。這也提醒我們應對日本某些“學術觀點”保持警覺,不要輕易附和接受。可喜的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學者對其所進行的駁斥正中其理論要害,意義重大。

        三、駁“滿洲事變?nèi)哲娮孕l(wèi)”謬論考

        所謂“滿洲事變?nèi)哲娮孕l(wèi)”論,即日本人所強調(diào)的在九一八事變中日軍的軍事行動是“自衛(wèi)行為”的謬論。這一謬論主要是日本軍政兩界所持之論,后被日本學術界輿論界所宣傳而致流毒謬傳。

        還是在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fā)生后的第二天上午7點,日本陸軍省和參謀本部即開會協(xié)商對策,與會人員皆一致同意“關東軍此次之行動全部皆極其正當”[29]。這是日本軍部系統(tǒng)對九一八事變最初的肯定和支持。同日,日軍占領沈陽后,在市內(nèi)張貼所謂的《日本軍司令官布告》,其中就有“昭和八年九月十八日午后十點三十分鐘時,中華民國東北邊防軍之一隊在沈陽西北側(cè)北大營附近爆破我南滿鐵路,驅(qū)其余威,敢然襲擊日本軍守備隊。是彼開始對敵行為,自甘為禍首?!裼雒駠鴸|北軍不但敢犯之,更竿頭進一步,至于對帝國軍隊發(fā)槍開炮,是彼東北軍自對我軍來求挑戰(zhàn)也明矣?!?②日本軍司令官布告,《TRUTH真相》檔案材料。“挽近考察東北方面情勢,對我權益頻繁簇起侵害行為,境內(nèi)到處發(fā)生侮日行動,是決非一時的感情之誘因……(關東軍)因為擁護其既得之利權,確保帝國軍之威信,茲方執(zhí)斷然處置,無敢所躊躇?!雹谶@里不僅把日軍自編自導的炸毀南滿鐵路的行為作為發(fā)動九一八事變的借口,還把發(fā)生九一八事變的責任推到中國軍隊身上,誣陷是中國軍隊對日軍的挑戰(zhàn),日軍的軍事侵略行為是“自衛(wèi)”。

        1931年9月25日閣議決定所發(fā)表之《日本政府關于滿洲事件之聲明書》談到“近年來中國官民之行動,常刺激日國民之感情,尤其在日本最有緊密利害關系之滿蒙地方,最近頻發(fā)各種不快事件,十九日夜半中國軍隊拆毀南滿鐵路,故引起中日軍隊之沖突”,“當時守備滿鐵日軍僅一萬四百人,而四周有中國軍隊二十二萬,事態(tài)俄然告急,故不得不制敵機先,此即無異認為日軍之暴行,純?yōu)樽孕l(wèi)?!?③《異哉日政府之聲明書》,載《安徽教育》,1931年第2卷第9期。日本政府聲明書中明確強調(diào)了引起九一八事變是由于中國官民行為對日本國民的刺激,是中國軍隊的威脅所致。

        日軍侵占東北勢必引發(fā)中國人民的反對,全國形成了反日、抵制日貨浪潮。為此,1931年10月11日,日使重光葵對中國政府提出了抗議書。其中,在談到引發(fā)九一八事變原因時,仍狡辯稱:“此次滿洲事件,乃中國之多年排日思想對我軍隊挑撥的態(tài)度使然,此乃我軍方面自衛(wèi)之措置,日本政府業(yè)已聲明在案,故中國政府對此案,當然須負責任?!盵30]謬稱九一八事變的發(fā)生中國政府應負責任,日軍的軍事行動是自衛(wèi)。

        10月13日本政府對日內(nèi)瓦國際聯(lián)盟會發(fā)表宣言,內(nèi)有“當九月十八日事件發(fā)生時,日本司令官所采之辦法為合法的防御手段,以任何代價避免威脅日本在滿洲地位存在之緊急危險”的表述。10月14日本答復中國政府抗議日軍飛機在錦州拋擲炸彈時又說:“此事因接有貴國方面在錦州糾合軍隊,計劃擾亂滿洲沿線治安之報告,日軍飛機前往偵察,受中國軍隊之狙擊,予以反擊,此乃我方自衛(wèi)上當然之行為?!?0月21日日本代表對參加國聯(lián)理事會各國請日方注意《非戰(zhàn)公約》通牒的答復中也說,“此次滿洲事變,完全由于自衛(wèi)權發(fā)動之措置,帝國政府并無用戰(zhàn)爭手段解決懸案之意思。”10月22日,日本代表于國聯(lián)行政院會議時提出修正案,并沒有得到會場的一致贊同,日本屢次宣稱此次東三省問題,完全起于中國軍隊極烈與含有挑釁性的攻擊南滿鐵路。[31]

        1931年11月21日上午9時,日本代表發(fā)表了《日本政府對于國聯(lián)調(diào)查報告意見書》,其中談到九一八事變時,仍然強調(diào)“帝國政府主張軍事當局之說明,完全正確”,并繼續(xù)重復其“自衛(wèi)”謬論,“日軍一切之行動,不過為備中國方面之攻擊,因慎重準備之計劃之當然結(jié)果,而未出于自衛(wèi)權之范圍,帝國政府關于上開行動之如何,不容為是非之議論。”[32]這時,日本就不僅僅是對于中國,而是針對世界發(fā)表了它的“自衛(wèi)”謬論。

        從上述材料來看,日本軍政當局在關于九一八事變的起因上口徑一致,都強調(diào)日軍的行動是不得已的“自衛(wèi)”,不承認自己的侵略行徑。然而,國際社會并沒有給予這種說法以肯定。恰恰相反,國聯(lián)調(diào)查報告明確否定了日本方面的謬言。對于日軍在九一八事變中軍事行動的性質(zhì),國聯(lián)調(diào)查報告書曾明確地予以表達:“中日雙方軍隊間情緒之激昂,實無容諱,本調(diào)查團曾得一種證明,日方于事前確有充分計劃,以應付中日間萬一發(fā)生之戰(zhàn)爭,此計劃于九月十八日至十九日之夜,見諸實行。迅速證確中國方面遵守上峰之訓令,既無進攻日軍之準備,在彼時或在該地亦無危害日人生命財產(chǎn)之計劃,對于日軍并未集中應戰(zhàn),亦未奉命開火,故于日軍之突擊及其以后之行動,莫不認為詫異,至九月十八日下午十時至十時半,在路軌上或軌道旁發(fā)生炸裂之事,雖無疑義,惟鐵軌縱有破壞,實際上并未能阻止長春南下列車之準時到站,斷不能引為軍事行動之理由,故前節(jié)所述,日軍在是夜所采取之軍事行動,不能認為合法之自衛(wèi)手段。”*橘秀一編《國聯(lián)調(diào)查報告書》,1932年12月滿洲報出版部,第76—77頁。從事實上和法理上否定了日軍發(fā)動九一八事變的合法性。

        中國政府也及時對日本的侵略行為進行了抗議。1931年9月19日,中國外交部向日本提出了嚴重抗議,9月21日又提出了第二次嚴重抗議。9月22,外交部向日本提出第三次抗議,同時訓令中國駐國際聯(lián)盟代表施肇基向國聯(lián)提起申訴。

        中國民間人士開始陸續(xù)發(fā)表文章駁斥日本軍政當局的侵華謬論。他們首先批駁日本“自衛(wèi)”說的荒謬。龔德柏一針見血地指出,日本使用的“自衛(wèi)”無疑是“侵略”的代名詞。日軍攻占沈陽吉林等地,稱為“自衛(wèi)”,攻占黑龍江,又稱“自衛(wèi)”,以此類推,“日軍將來即攻擊吾喜馬拉雅山,亦必曰自衛(wèi),即將來統(tǒng)一全亞洲,進而攻擊中歐各國,亦必曰自衛(wèi)。蓋自衛(wèi)之適用,系與國境之擴張而具進。在全世界未統(tǒng)一于日本之前,自衛(wèi)決無不能適用之地”[33]?!白孕l(wèi)”是日本欺騙世人最好的名詞,是最適用的侵略擴張概念。還有學者指出,“自日人對我東北實施暴力發(fā)動而后,日人鼓其如簧之舌,以‘自衛(wèi)行動’、‘地方事件’、‘保障占領’等滑稽名詞,掩飾事實之真相,希圖瞾蔽天下人之耳目,吾人尚以為此種背棄信義蹂躪公理之言論,為一部分自由行動之野心軍人于事后希圖卸罪之循詞。”③日本軍政當局使用“自衛(wèi)”一詞,是想掩飾事實之真相,更是其希圖逃避罪責的循詞?!叭艟乓话耸伦?,誠如日本之所言,實系基于自衛(wèi)之見地,然則以后占領滿洲全境所有迭次之軍事行動,又果有何根據(jù)耶?”[34]假使破壞鐵路可以作為日軍合法自衛(wèi)行動的理由,那也只能向侵入的軍隊加以反攻,“即令自衛(wèi)也,日軍最大限度之可能行動,亦只有將北大營實行占領”,可是日軍占領了北大營的同時復攻擊沈陽城市,這也能叫做自衛(wèi)之行動?鐵路被炸后的六小時之內(nèi),北去四百多公里的溝幫子被占領(時間在九月十九日午前四時四十分),南去二百多公里的營口亦為日軍所占(時在九月十九日午前五時),“此種事實,尚又何能強釋為含有自衛(wèi)行動之動機耶?!盵34]由此可見,日方所謂的“自衛(wèi)”,不過“皆屬欺人之詞,而在國際公法及國際習慣上,皆不能有其理由”。

        齊之公開指出日軍發(fā)動的九一八事變是戰(zhàn)爭行為。第一,日本借口中村事件,突然以有組織有計劃的國家軍隊向我進攻,占領我東北要地,殘殺我軍民,破壞我學校機關,擅改我地方行政組織,疫置偽官,換易國旗,以征服向相,以敵國相視,此正為國際公法上所謂侵略戰(zhàn)爭與攻擊戰(zhàn)爭的具體表現(xiàn),所以“此次日軍侵入東北,是一種戰(zhàn)爭行為,是一種因侵略土地而用兵之‘侵略戰(zhàn)爭’,又是一種非法的‘攻擊戰(zhàn)爭’?!钡诙?,在此次事變前,中國并沒有對日進行攻擊或其他的脅迫危險,“日方以自衛(wèi)權之發(fā)動為籍口”,是一種欺瞞世人的行為。第三,日本此次侵略中國的戰(zhàn)爭行為,“完全破壞一九一九年之國聯(lián)盟約、一九二二年之九國遠東公約以及一九二八年之凱洛克的非戰(zhàn)公約?!盵35]

        周意彪更站在國際法角度駁斥日本方面所謂“自衛(wèi)”謬論,他說:“自九月十八日日軍侵入遼吉兩省以來,舉凡日軍在中國領土內(nèi)之一切暴行,如占領土地,沒收財物,飛機之拋擲炸彈,軍艦之駛?cè)雰?nèi)河,日本政府無不以‘自衛(wèi)’名之,認為一種當然之行動。此種‘自衛(wèi)’的幌子,日政府不獨用以騰出口端,且時揮諸毫墨,自事變以來,其以‘自衛(wèi)’為言者,已不一而足?!泵髅飨等毡拒婈犌终贾袊I土,卻偏說“此乃我軍方面自衛(wèi)之措置”;明明因日軍侵略引起中國民眾之反感,而日言卻偏說“此次滿洲事件,乃中國之多年排日思想,對我軍隊挑撥的態(tài)度使然”;明系攻城略地,劫掠財物,卻偏說“根據(jù)正議以努力擁護權益”。“蓋日本當局,認‘自衛(wèi)’為動人觀聽之絕妙好詞,以為日方之行動,既出于自衛(wèi),則他一言面之行動,必系出于攻擊,此毫無疑義者,如此一轉(zhuǎn)手之勞,其一切侵略之暴行,可于輕描淡寫間,遮掩無余……殊不知自衛(wèi)權之行使,雖為獨立國家所具有,國際法上所公認;但自衛(wèi)與侵略之間,分際綦嚴,行動甚顯,初非可以詭辯與虛飾,顛倒混淆者也?!盵30]

        在他看來,國際法上的“自衛(wèi)”權是有明確界限的,決不可以毫無原則地濫用。關于自衛(wèi),近代國際法學者已有明確論述:(一)自衛(wèi)有明確的時間范圍。自衛(wèi)權的行使,原系生存上不得已之最后手段,被害國甲方行使自衛(wèi),是在其遭遇到重大危機而又無其他方法可以救濟或避免而不得不采取的行動。但是這種自衛(wèi)行動,只應限于正值遭遇危險之時。換言之,即正值對方國即乙國施行攻擊之時,如果乙國施行攻擊的危險已過,或已停止攻擊時,而被害國甲國猶繼續(xù)此種行動,則此種行動,實非出于必要,否則決不能說是自衛(wèi)行為。(二)自衛(wèi)有明確的空間范圍。被害國甲方所采取的自衛(wèi)行動,其行動范圍應以實際危險地帶為限。如非危險地域,或雖瀕險危,但尚未達到行使自衛(wèi)時機時,若被害國甲方仍然采取激烈的行動,那么這種行動,事實上并非必要,也決不能用自衛(wèi)來解釋,求諒解?!肮首孕l(wèi)之解釋,當以程度、時間、空間三者為衡,在此范圍以內(nèi),可以謂之自衛(wèi);突出此種范圍以外即非自衛(wèi)而系侵略矣。”[30]周意彪運用國際法中關于自衛(wèi)權的原則,詳細分析了日軍的侵略行徑,如在中國軍隊不抵抗背景下,不僅占領了北大營并進而占領了沈陽,并進而占領了東北全境。并對東北其他對日軍沒有威脅的部門進行摧毀。在時間、空間和烈度上都大大違背了國際法中關于“自衛(wèi)權”使用的準則。他依據(jù)事實和國際法準則對日本所強調(diào)的“滿洲事變?nèi)哲娮孕l(wèi)”謬論所進行的深入駁斥,反映了中國知識界在反駁日本謬論中所具有的理論性和思想性。

        “滿洲事變?nèi)哲娮孕l(wèi)”謬說本是日本軍政當局為遮掩其侵略行徑的托詞,經(jīng)受不住半點歷史檢驗,即使在當時就已遭到國際社會的否定,然而,其余毒遠播,謬種相傳。在三四十年代的日本及偽滿歷史教科書中就已有體現(xiàn)。*參見焦?jié)櫭鳌稄膫螡M〈歷史教科書〉看日本殖民當局對歷史的篡改》,《史學理論研究》,2008年第3期。作為九一八事變當事人的重光葵在1952年出版的《昭和之動亂》一書中就提出了九一八事變起因的“中國壓力”說,可以說是“自衛(wèi)”說的變種。1965年出版的服部卓四郎所著的《大東亞全史》、1983年出版的伊東六十郎所著的《滿洲問題的歷史》所提出的“中國侵犯日本在滿洲的主權”說等都沿襲了其觀點。其中,1995年中村粲提出的九一八事變“中國責任”說,也是對“滿洲事變?nèi)哲娮孕l(wèi)”說的一個現(xiàn)代翻版。*相關內(nèi)容可參見孫立祥《駁中村粲的九一八事變“中國責任說”》,《世界歷史》,2005年第4期。由此可知,“自衛(wèi)”說盡管是謬論,但因在當時符合日本侵華的需要,在當代更符合日本右翼歷史翻案的需要,因而仍有其市場,這不能不使我們保持警覺。因此,考察中國知識界駁斥日方相關謬論的歷史延革,仍有其現(xiàn)實借鑒意義。

        本文所討論的三個侵華謬論,主要是日本政學兩界有針對性地專為侵占中國東北而炮制的侵華謬論。僅從這三個侵華謬論產(chǎn)生的來龍去脈來看,其侵華戰(zhàn)爭一開始就是全日本民族的共同事業(yè)。日本學術界及野心學者積極配合日本政府的侵略戰(zhàn)略和軍部的侵略意圖,有計劃、成系統(tǒng)地炮制用學術外衣包裝的侵華謬論,用以迷惑世人,為其侵略行動制造所謂“合法性”理由。這一文化侵略活動與軍事侵略和經(jīng)濟侵略相比,更加隱蔽,使人不易察覺,故其危害性也更大。盡管它已曾是經(jīng)過歷史檢驗的荒謬理論,然而“謬論重復千遍就變成真理”,其流毒所及,直到今日,在日本的學術界仍有影響。故不得不究,不可不察。

        長期以來,中國史學界對于日本軍事侵略、經(jīng)濟侵略方面研究成果較多,而對日本文化侵略方面的研究相對較少。因此,系統(tǒng)地開展對日本侵華謬論的研究,同時研究當時思想界學術界的反應及應對策略,對于當下仍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1][日]矢野仁一郎.近代支那論[M].京都:京都弘文堂書房,1923.

        [2]胡伯玄.東北四省建置歷史與民族源流——為辟日人“東北非中國領土”說而作(上)[J].新亞細亞,1943年3卷4期.

        [3]孔祥熙.辟日人東北非我土地謬說[J].海外月刊,1932年創(chuàng)刊號.

        [4]陳嘯江.從前代史實辟“滿蒙非支那領土”的謬說[J].中山大學文史學研究所月刊,1934年第2卷第1期.

        [5]傅斯年.東北史綱[M].國立中央研究院出版委員會,1932.

        [6]馬維鴻.斥日本學者空構(gòu)滿洲史的謬見——關于滿洲史的根本問題[J].日本評論,1935年第7卷第1期.

        [7]胡伯玄.東北四省建置歷史與民族源流——為辟日人‘東北非中國領土’說而作(下)[J].新亞細亞,1943年3卷5期.

        [8]子曰.東北主人起信論(上)[J].黑白半月刊,1934年第2卷第6期.

        [9]子曰.東北主人起信論(中)[J].黑白半月刊,1934年第2卷第7期.

        [10]伍學文.斥細著之日本并吞滿蒙論之謬論[J].新聲,1930年第9期.

        [11][日]長谷川如是閑.中國的軍閥與現(xiàn)代國家[J].東方雜志,1926年第23卷第11號.

        [12][日]長谷川如是閑.現(xiàn)代國家與中國革命[J].當代,1928年第1卷第4期.

        [13][日]鈴江言一.中國今日的危機[J].社會與教育,1932年第3卷第10期.

        [14][日]鈴木言一.中國今日的危機[J].幼雄,譯.新社會,1932年第2卷第2期.

        [15]阮毅成.日本意見書與李頓報告書的對照[J].時代公論,1932年第1卷第35期.

        [16]荒謬無理之日本意見書[N].國聞周報,1932年第9卷第47期.

        [17]明.日本意見書之狂悖[J].國家與社會,1932,(3).

        [18]楊公達.一個“梅特涅式”的意見書[J].時代公論,1932年第1卷第35期.

        [19]惠勞勃.日本的罪狀[M].重慶:正中書局,1942:37.

        [20]汪精衛(wèi).對于日本侵華之最近宣言[J].南華評論,1933年第4卷第1期.

        [21]胡適.慘痛的回憶與反省[J].獨立評論,1932,第1卷第18號,第12-13頁.

        [22]辟氛.“支那非國家”乎?![J].中日評論,1932,(10).

        [23]石竹.斥日本荒謬無理之所謂《意見書》[J].行健月刊,1933年第2卷第2期.

        [24]陳養(yǎng)鋒.斥日本對我的誣蔑并促國人之反省[N].人民周報,1933年第2卷第57期.

        [25]傅斯年.國聯(lián)調(diào)查團報告書一瞥[J].1932年10月16日《獨立評論》第22號.

        [26]傅斯年.這次的國聯(lián)大會[J].1932年12月18日《獨立評論》第31號.

        [27]林肇岐.狂?;闹囍找庖姇鳾J].南華評論,1932年第3卷第16期.

        [28]周緯.駁斥日政府意見書及松岡洋右致詞[J].時代公論,1932年第1卷第36號.

        [29]羅家倫.滿洲事變機密作戰(zhàn)日志.革命文獻(第34輯)[G].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57:946.

        [30]周意彪.暴日之所謂自衛(wèi)與其侵略實據(jù)[J].新亞細亞,1931年第3卷第2期.

        [31]日對國聯(lián)宣言全文[N].明是日報(抗日???,1931年11月.

        [32]日本政府對于國聯(lián)調(diào)查報告書之意見書全文[J].外交月報,1932年1卷5期.

        [33]龔德柏.日本之自衛(wèi)與我之不抵抗[J].日本評論三日刊,1931,(7).

        [34]九一八事變及自衛(wèi)問題[N].中央周報,1933,(245).

        [35]齊之.異哉日人之所謂自衛(wèi)戰(zhàn)[J].軍事雜志,1931,(42).

        〔責任編輯:曹金鐘〕

        2015-06-02

        遼寧省社科規(guī)劃項目“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知識界批駁日本侵華謬論研究”(L14BSS004)

        焦?jié)櫭?1958-),男,遼寧本溪人,教授,博士,從事中國近現(xiàn)代史研究。

        K264.3

        A

        1000-8284(2015)09-0209-10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αpp| 精品av熟女一区二区偷窥海滩| 极品嫩模大尺度av在线播放| 一本久道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 亚洲av日韩av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最猛黑人xxxx黑人表情 | 一级二级三一片内射视频| 麻豆视频av在线观看| 97久久国产亚洲精品超碰热| 真实国产老熟女无套中出| 黑人大荫道bbwbbb高潮潮喷| 亚洲区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在线无码免费看黄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芒果|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免费|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粉色| 少妇隔壁人妻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 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人妻少妇 | 欧美人与物videos另类xxxxx| 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2| 日本老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 妺妺窝人体色www婷婷| 欧美激情内射喷水高潮| 日韩在线观看你懂的| 久久久调教亚洲| av是男人的天堂免费| 夜夜骚久久激情亚洲精品|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中国农村熟妇性视频|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一区二区亚洲精品国产精| 中文字幕无码乱人伦| 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 色窝窝手在线视频| 日本一级三级在线观看| 人妻少妇中文字幕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