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瑜 山西省長治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 046011
氨磺必利治療精神分裂癥46例臨床觀察
趙瑜山西省長治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046011
摘要目的:探究氨磺必利治療精神分裂癥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來我院就診的46例精神分裂癥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將其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23例。治療組采用氨磺必利進行治療,對照組采用利培酮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和不良反應。結果:治療組顯效20例,治療總有效率為87.0%,對照組顯效13例,治療總有效率為56.5%。治療組的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治療組出現不良反應的患者有4例,不良反應率為17.4%,對照組出現不良反應的患者有12例,不良反應率為52.2%,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率明顯高于治療組。兩組比較有明顯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氨磺必利在治療精神分裂中療效確切,具有副作用少,治療時間短,提升患者生活質量的作用,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氨磺必利精神分裂癥臨床效果
精神分裂屬于一種慢性、反復發(fā)作的嚴重精神性疾病,發(fā)病率較低,但是對患者的影響比較大。精神分裂的臨床表現為語言活動、肢體活動和環(huán)境不協調,甚至出現功能障礙和智能障礙等問題,近些年來受到廣泛的關注。氨磺必利屬于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是苯甲酰胺的衍生物,能阻斷突觸前膜的D2/D3受體及突觸后膜的D2/D3受體,對邊緣系統的阻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F選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來我院就診的23例精神分裂癥患者為觀察對象,采用氨磺必利進行治療,對治療效果進行分析。具體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來我院就診的46例精神分裂癥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將其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23例。對照組男12例,女11例,年齡22~56歲,平均年齡(35±1.2)歲,病程1~4年,平均病程(2.0±0.3)年。治療組男14例,女9例,年齡21~55歲,平均年齡(32.1±1.1)年,病程0.5~4.2年,平均病程(2.3±1.1)年。排除患有其他精神疾病,酒精濫用或者身體出現嚴重疾病的患者。兩組患者在年齡、病程等方面無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所有患者在入院治療期間禁止服用其他抗精神藥物,治療組采用氨磺必利進行治療(齊魯制藥公司生產),劑量為22mg/d,根據患者病情變化,實時對藥量進行調整。如果患者病情加重,可將藥量調至400~600mg/d[1]。治療1周后觀察臨床效果,1個療程為8周。對照組則采用利培酮進行治療(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劑量為1mg/d,如果患者病情嚴重,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藥量,將其控制在3~5mg/d。在治療期間如果存在其他問題,要根據實際情況配合使用抗膽堿能的藥物,進行輔助治療[2]。
1.3臨床指標評價標準在本文中,將評價指標分為顯效、有效、無效三個等級。顯效:患者精神情況明顯好轉,意識恢復正常,臨床不良癥狀消失,PANSS 評分減分率≥80%。有效:患者臨床不良癥狀明顯減少,PANSS 評分減分率在40%~80%之間。無效:患者臨床癥狀沒有得到緩解,精神每況愈下,不良癥狀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PANSS評分減分率在<40%??傆行?顯效人數/總人數×100%。
1.4統計學方法在本文中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 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以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治療效果比較治療組顯效20例,治療總有效率為87.0%,對照組顯效13例,治療總有效率為56.5%。治療組的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明顯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分析
注:兩組比較,t=6.9,P<0.05。
2.2不良反應比較治療組出現不良反應4例,不良反應率為17.4%。對照組出現不良反應12例,不良反應率為52.2%。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率明顯高于治療組,兩組比較具有明顯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比較分析
注:兩組不良反應比較,t=7.2,P<0.05。
3討論
近些年來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越來也關注精神疾病的發(fā)病率。相關資料顯示,當前全球有1/4的人在某一時間段患有一種或者多種精神疾病,疾病類型和臨床表現趨于多樣性。精神分裂是比較嚴重的一種疾病,對患者的傷害極大,甚至會影響到周圍人的日常生活,因此探究正確的治療方式至關重要。當前對精神分裂的治療方式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氨磺必利具有特殊的藥理學作用,對患者自身機能影響比較小,無毒副作用,在治療精神分裂中有重要的作用[3]。
氨磺必利是一種選擇性多巴胺D2和D3受體拮抗劑,是當前治療陰性癥狀效果顯著的新型抗精神藥物,在治療中能使多巴胺進入間隙增加,進而使活躍額皮質多巴胺功能。 如果應用的劑量比較小,則能改善原發(fā)性陰性癥狀。如果應用的劑量比較多,會出現突然阻斷多巴胺受體的情況,甚至出現拮抗作用,導致多巴胺結合位點減少,降低紋狀體乙酰膽堿水平。為了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要根據患者的病情變化,選擇適當劑量的藥物進行治療[4]。不同劑量的藥物治療效果存在一定的差異,低劑量的藥物對缺乏活力及患有抑郁癥的患者治療效果明顯,能達到緩解患者精神緊張分裂癥的情況。高劑量藥物對存在思維障礙或者肢體活動不協調的患者有一定的作用,能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防止出現行為混亂及興奮過度的情況。要求醫(yī)護人員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及時了解患者的身體情況,采取對應的治療方式,將藥量控制在合理范圍內,進而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
利培酮在治療過程中會引起患者泌乳素升高,血糖不穩(wěn),體重增加,甚至會引起心功能和血壓功能混亂,導致不良事件的出現。采用氨磺必利進行治療,心跳過度、體重增加及血壓失常情況的發(fā)生概率較小,應用效果明顯[5]。
在本文中,治療組的臨床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且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明顯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氨磺必利在治療精神分裂癥中有明顯的作用,治療效果明顯,不良反應少,總有效率高,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氨磺必利具有用藥方便,治療確切,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減輕患者心理壓力,尤其是對陰性癥狀治療效果較佳,具有較高的依從性,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鄺云航,李小芳,鐘瀟琦,等.氨磺必利治療精神分裂癥40例臨床療效初探〔J〕.精神醫(yī)學雜志,2009,22(3):180-182.
[2]馬金芳,陳永新.小劑量氯氮平聯合氨磺必利治療精神分裂癥的臨床療效分析〔J〕. 醫(yī)藥導報,2013,32(10):1309-1312.
[3]劉萍,高歡.氨磺必利治療精神分裂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臨床觀察〔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3,25(15):56-58.
[4]印文娜,張廣東,李慶麗.氨磺必利與舒必利治療精神分裂癥后抑郁臨床對照研究〔J〕.中國民康醫(yī),2014,7(13):44-46.
[5]趙智萍,張波婷,錢俊.氨磺必利與舒必利治療精神分裂癥對照研究〔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4,7(1):320-322.
(編輯楊陽)
收稿日期2015-02-04
中圖分類號:R749.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1-7585(2015)20-276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