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屈騷楚韻:《蟠虺》的楚文化意蘊解讀

        2015-02-25 03:57:57萬桂紅王宇珅

        摘要:劉醒龍的長篇小說新作《蟠虺》在文本內容的建構中充分彰顯了楚文化意蘊,從而讓這部作品充滿了楚文化色彩。小說創(chuàng)造了典型的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借助環(huán)境營造出濃郁的楚文化氛圍;塑造了一批典型人物,借人物的精神品格彰顯了以楚文化為內核的傳統(tǒng)知識分子精神;融入了眾多楚文化符號,并借助這些文化符號進一步展現(xiàn)了楚文化的斑斕色彩。這是當代文學史上少有的一部展現(xiàn)楚文化魅力的長篇小說力作。

        關鍵詞:劉醒龍;《蟠虺》;楚文化;傳統(tǒng)知識分子精神

        中圖分類號:I206.7;I207.425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5.04.027

        一貫專注書寫民間鄉(xiāng)土題材的劉醒龍,第一次將小說的視野聚焦在大都市的人物和故事上,推出第一部反映都市人事和心靈百態(tài)的力作《蟠虺》。由于作者在文本內容建構中凸顯楚文化意蘊,從而讓這部作品充滿文化色彩。誠如作者自己所言:“我寫的是曾侯乙尊盤這個曠世寶貝,想把楚文化的好說給所有人聽”。[ 1 ] 這句表露創(chuàng)作心聲的話語正是解開作品繁復意義的法門。作者本人也是想通過這部作品來彰顯楚文化精神以及自己對楚文化的敬仰之情。筆者認為,這部文化小說的獨特之處或曰最有價值的地方在于:作品創(chuàng)造了典型的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借助環(huán)境營造出濃郁的楚文化氛圍;作品創(chuàng)造了一批典型人物,借人物的精神品格彰顯了以楚文化為內核的傳統(tǒng)知識分子精神;作品穿插了眾多楚文化符號,借助文化符號進一步展現(xiàn)了楚文化的斑斕色彩。

        一、以典型環(huán)境營造楚文化氛圍

        作為一部具有批判現(xiàn)實主義傾向的文化小說,《蟠虺》營造了堪稱典型的楚文化環(huán)境,作者精心描繪的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都是在高度寫實的基礎上參與了藝術虛構的典型化加工,將生活真實與藝術真實有機統(tǒng)一,為小說中人物事件的展現(xiàn)營造出典型的楚文化氛圍,充分彰顯了楚文化意味。

        從自然環(huán)境來看,小說將歷史與現(xiàn)實有機結合,營造出高度逼真于現(xiàn)實的楚文化自然環(huán)境。作品以武漢市為中心,向周邊地域如隨州、荊州、黃州等地輻射,構成以武漢為中心的自然地理場域,這也是楚文化的中心地理場域。小說的核心生活場域是“楚學院”?,F(xiàn)實生活中,湖北省和武漢市都沒有這個如小說所言的楚學院,但又有與楚學院極為相似的文物發(fā)掘、研究與保護的機構,即湖北省博物館及其毗鄰的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這兩個機構都屬湖北省文化廳管轄,并且地理位置相鄰,也都在武昌的東湖之濱,與小說所言自然地理位置相同。可見作者所虛構的“楚學院”就是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這個機構為原型的。2014年6月10日,作者在湖北省博物館為志愿者贈書,并親自書寫《青銅三百字》《春秋三百字》書法作品贈博物館留藏,也充分說明作者是有意借此現(xiàn)實生活中楚文化聚結之所來弘揚楚文化精神的。小說中出現(xiàn)的東湖公園、小梅嶺、可竹軒、先月亭、老鼠尾、水果湖、洪山禮堂、東湖路、黃鸝路、中北路等都是湖北省博物館和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附近的真實地名和街道名。其它如江北監(jiān)獄、黃州的禹王等地名,也是周圍現(xiàn)實生活中的真實地名。正是這一系列高度逼真于現(xiàn)實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城市街道名、地名等,將小說的自然環(huán)境牢固鎖定在楚文化中心區(qū)域。除楚學院這個名稱是虛構的以外,其它都是現(xiàn)實世界真實的自然地理存在。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作者將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虛構為“楚學院”,并以此為中心向周邊區(qū)域延伸,形成一個以楚文化中心場所為核心的自然地理場域,為營造小說中的楚文化氛圍提供了典型化的自然環(huán)境。

        從社會環(huán)境來看,作者以寫實和虛構結合的方式創(chuàng)造了高度典型化的社會環(huán)境。和自然環(huán)境相比,社會環(huán)境虛構的成分顯然超出了寫實的成分,這是服從作者營造典型的楚文化社會環(huán)境之需要所決定的。虛構成分最濃也最能彰顯楚文化氛圍的是 “楚學院”這個小社會、小環(huán)境。楚學院的辦公室門牌名稱都以帶“楚”字的成語命名,這個顯然是作者的創(chuàng)意設計,并不是現(xiàn)實中的真實存在。如曾本之的辦公室名為“楚弓楚得”,馬躍之的為“楚才晉用”,郝嘉的叫“楚璧隋珍”,其它如楚云湘雨、楚歌四面、楚水吳山、眾楚一齊、楚乙越鳧、織楚成門、楚楚可人、楚腰纖細、楚珠秦女、楚館秦樓、楚囚對泣等。這是一個極富創(chuàng)意的著意虛構。顯然,作為成語,每個詞的背后都蘊含了有關“楚”國的歷史、典故、人文等文化內涵,但作者并沒有在小說中逐一闡釋這些成語的語義和用意,只對“楚囚對泣”等幾個成語作出了具體闡釋,沒有將成語典故和室內人物以及文本故事之間作簡單的類比聯(lián)想,也沒能見出深層的隱喻。于是,我們就可以看到這些帶“楚”字成語的門牌所具有的最大的文本召喚功能就在于吸引讀者追問這些有關楚國文化典故背后的楚文化豐富內涵,其最顯著的藝術效果就是營造出濃郁的楚文化社會環(huán)境。圍繞這個小社會生活的人們,都是研究楚文物與楚學的人員。有研究青銅重器的專家曾本之、郝嘉、郝文章、鄭雄等,也有研究楚墓出土的絲織漆器類專家馬躍之,還有青年才俊萬乙等。這個小環(huán)境的人物都在和遠古的楚文化打交道,他們的生活、工作、行為、心情乃至語言都深深打上了楚文化的烙印。如小說寫道:曾本之對著話筒說“好久沒聽到躍之兄絲綢般的聲音了!”[ 2 ] 8電話那頭的馬躍之馬上回答說“彼此彼此,我也好久沒有聞到身上的銅臭了!”[ 2 ] 8作者還有意將楚文物注入人物的心理活動中去作主觀化心理描寫:“在修養(yǎng)同樣深厚的曾本之聽來,馬躍之說的每一個字和每一句話,都像那把國寶級的越王勾踐劍,有詩意很優(yōu)雅地戳著他的心窩?!盵 2 ] 11這樣的社會環(huán)境設計,充分創(chuàng)造了楚文化氛圍。

        從社會大環(huán)境看,影響楚學院這個小社會的是以武漢為中心的社會各界人物與人心,以及由人心衍生出的事件。核心人物事件涉及知識界、政界、商界、警獄、江湖盜墓者等社會場域,各色人等上演的盜取曾侯乙尊盤和守護曾侯乙尊盤的事件成為一面照亮時代社會人心的鏡子,既照亮了作品中各色人物的內心世界和人格狀況,也照亮了當下中國現(xiàn)實社會中各色人等的心靈人格。劉醒龍正是通過這一典型的社會環(huán)境的描寫,來揭示當下中國社會的一些共性的本質問題,即人心變異、靈魂變質,極端功利主義的價值觀正在腐蝕人心。一批研究楚文化的國寶級文物的學者們原本在研究文物、保護文物、發(fā)掘文物價值的學術生涯中,平靜地工作著、生活著、探索者、期望著。然而,隨著中國社會的改革開放,市場經濟、消費文化、功利主義、享樂主義等等西方現(xiàn)代資本主義價值訴求迅速地改變著國人的價值觀,迅速崛起的市場經濟激發(fā)了人們的貪欲,打破了學者們平靜的學術生活。影響到“楚學院”這個小環(huán)境的就是猖獗盜墓、盜賣文物、官商勾結、國寶危機以及學術界的學術腐敗、追名逐利的時代社會大環(huán)境。終于有一天,省博物館的國寶級文物、楚國青銅重器曾侯乙尊盤被盜了,盜竊者偷梁換柱,復制的仿品逼真到可以亂真,就連楚學院的研究專家都無法研究出的復制技術居然在民間被投機者掌握了。于是,在高度緊張的氛圍中,圍繞這個國寶文物的被盜、尋找、守護展開了一系列矛盾沖突。這是正義與邪惡之間的沖突,也是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之間的沖突,更是知識分子堅守學術良知與否的內心人格沖突,這一系列矛盾沖突,恰恰是這個時代中國社會涌現(xiàn)出來的普遍性矛盾沖突。由于在曾本之等知識分子的內心世界中,國家利益高于個人利益,學術道德高于學術名利,最后他們才追回了、守住了國寶。曾本之等知識分子是楚文化精神的代表,也是楚文化的精魂,他們的不辱使命正是楚文化精神的勝利??梢姡髌返臅r代社會大環(huán)境也是能夠揭示時代社會本質特征的典型環(huán)境。

        二、以典型人物彰顯楚文化精神

        小說《蟠虺》塑造了一批典型人物。圍繞曾侯乙尊盤失竊復歸故事的主要人物可分四類:第一類是知識分子群體,主要有楚學院的研究人員曾本之、馬躍之、郝嘉、郝文章、萬乙等;第二類是官方人物群體,主要有退休老省長、熊達世、監(jiān)獄長等;第三類是民間人物群體,主要有江湖青銅大盜老三口、華姐等;第四類是第一類與第二類交叉的代表,即學者兼官員的鄭雄。從作品中的人物品格和作者的價值取向看,第一類學者是被肯定的褒揚性人物,他們代表了精英知識分子的人格精神和價值取向。第二類人物則是被否定的批判性人物,他們是中國政界反面人物的代表,他們代表了權利與市場結合衍生的欲望功利性人格。第三類人是中間型的民間人物,他們身上具有正反兼?zhèn)涞碾p重人格,他們既盜墓走私文物、造假偷換國寶,但又具有基本的道德良知、歸還所盜尊盤,是罪犯與君子兼容的悖論式雙重人格。第四類人物鄭雄則是介于第一類與第二類人之間的雙重人格,即正道直行的知識分子人格和偽善功利的政客人格的結合,但側重于向后者轉變。

        應該說,這部小說具有強烈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精神,這種精神既來自作品中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也來自作者作為知識分子的強烈的批判現(xiàn)實精神。一方面,作者敘寫了一批盜取文物和試圖盜取國寶的各色人等的瘋狂行徑,并對他們的罪惡行為和利欲熏心的人格給予了否定和批判,這也是對現(xiàn)實世界中拜金主義社會風氣的批判。隨著市場經濟和欲望文明的來潮,曾經極度節(jié)制現(xiàn)實功利欲望的中國人一下子打開了潘多拉的欲望魔匣,表現(xiàn)出對金錢的不擇手段的攫取。具體到文物界則表現(xiàn)為盜墓猖獗、盜取并倒賣文物的現(xiàn)象泛濫成災,就連一位監(jiān)獄長都能擁有大批文物,家有小博物館,這是中國式權力尋租的見證。人們的膽子越來越大,自然就出現(xiàn)了國寶危機,既有盜賊高新技術仿真的偷梁換柱,又有政界當權者與文物專家合謀的巧取豪奪。一出出盜取國寶和守護國寶的明爭暗斗就這樣悄悄登場了。另一方面,作者刻畫了一批守護國寶的知識分子形象,并對他們的以楚文化為內核的傳統(tǒng)知識分子精神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頌揚。他們面對市場經濟下的各種名利誘惑,拒絕出賣學術良知和知識分子人格,拼死追回、保護了國寶,捍衛(wèi)了國家尊嚴與自己的人格尊嚴。作品通過正反兩種類型人物的鮮明對照,鮮明地表達出作者對作品中人物與事件的價值立場。

        小說如果僅僅停留在對正反兩種人物的褒貶上,就顯得淺表化了。作者可貴的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作品所褒揚的一批知識分子形象正是楚文化精神中特立獨行的傳統(tǒng)知識分子人格精神的寫照,與整部作品所要弘揚的楚文化精神高度統(tǒng)一。楚文化中能夠代表知識分子精神的歷史人物很多,最有代表性的應該是老子、莊子和屈子。他們普遍以自然天道為最高價值,清心寡欲、淡泊名利、追求真理、質樸率真、特立獨行,以“真人”的理想人格范式對抗儒家官方文化的“圣人”人格范式。正是這種特立獨行的獨立人格與傳統(tǒng)的官方儒家文化人格形成鮮明對照,老莊精神和屈子精神所共同鑄就的楚文化精神為后來的中國傳統(tǒng)知識分子精神的形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這就是,在官方文化和民間文化之間形成了一股既能吸納民間文化精髓,又能吸納官方文化優(yōu)秀成分的知識分子文化。這種知識分子精神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一直與偽善圓融、世故功利等儒家文化人格之弊端相抗衡,形成儒道互補、真善合一的價值取向和文化人格。小說《蟠虺》開頭的一句話最能體現(xiàn)這種人格價值取向:“識時務者為俊杰,不識時務者為圣賢”。[ 2 ] 1《晏子春秋》中說“識時務者為俊杰,通機變者為英豪”。楚學院的一批學者只有鄭雄稱得上“識時務”、“通機變”,他也希望自己成為“俊杰”與“英豪”。然而作者卻并沒有肯定鄭雄的這種價值立場,而是借曾本之來表達另一種價值取向,即“不識時務者為圣賢”。這里的“圣賢”顯然不是指儒家的“圣人”,而是指以楚文化為內核的傳統(tǒng)知識分子精神的“圣賢”。楚學院的幾位學者,除鄭雄和早期的曾本之外,個個都既不識時務,也不通機變。郝嘉以死來證明自己的清白,堅守自己的知識分子立場,捍衛(wèi)知識分子的人格尊嚴,這是屈子精神的再現(xiàn)。他的兒子郝文章也繼承了父親的精神人格和個性,為弄清楚曾侯乙尊盤的下落不惜去蹲8年大獄,結識老三口,企圖查出復制尊盤的大盜。馬躍之同樣如此,當他懷疑曾侯乙尊盤被仿品替換,卻又無法確證時,他借死者郝嘉來信的方式提醒曾本之查出真相。在他們身上都有莊子和屈原所代表的楚文化為內核的傳統(tǒng)知識分子精神。

        曾本之是小說中塑造得最為成功的典型形象。他的成功之處在于他的內心深處經歷了價值選擇的斗爭、人格立場的斗爭。早期的曾本之基本上還算是一位“識時務者”。作為自己學術強勁對手的郝嘉自殺了,他雖然充滿敬佩、疑惑和痛惜,卻也為自己失去競爭對手易于成為該領域權威而暗自慶幸,于是也不太主動過問郝嘉的死因。曾侯乙尊盤出土后,他第一個提出“失蠟法”的學術觀點,后來“失蠟法”受到懷疑和挑戰(zhàn),只有學生鄭雄堅決捍衛(wèi)自己的學術觀點,于是他就讓鄭雄接替楚學院院長的職務,并且違背女兒意愿讓他做了自己的女婿。曾本之所在的楚學院年年負責對送來的尊侯乙尊盤進行檢測,然而10多年前他就發(fā)現(xiàn)真正的曾侯乙尊盤在楚學院進行檢測時已經被調換、省博物館展出的尊盤是仿品,但他并沒有聲張,也沒有急于追查。郝文章被捕入獄,他也聽之任之。鄭雄極力幫助他申請向往已久的院士頭銜,他也沒有明確拒絕。這個時期的曾本之并沒有強烈的憤世嫉俗、追求正義真理、特立獨行的舉動,相反卻表現(xiàn)得隨方就圓。然而,自從收到那封借死者郝嘉之名的來信后,他便開始反思了,反思的根本就是應該“識時務”還是應該“不識時務”的做人的選擇。一方面,郝嘉的自殺、郝文章的蹲獄、馬躍之的旁敲側擊喚醒和激發(fā)了他的知識分子的正道直行的精神品質;另一方面鄭雄背棄學術道德、世故圓滑的行為也讓他越來越厭惡,特別是老省長、熊達世等當權者為攫取尊盤而為所欲為、殺人放火的行徑,更讓他忍無可忍,也讓他堅定了追查真相、尋找尊盤下落、保護國寶的信念。當青銅大盜老三口、華姐最后選擇秉持正義讓國寶回歸并對他寄予信任和希望時,曾本之身上的知識分子的良知和使命徹底回歸了。他終于鼓起勇氣拒絕名利誘惑,直面死亡的威脅,反擊一切邪惡勢力,哪怕身敗名裂。他說:“我只是遵循青銅重器只與君子相伴的古訓。作為研究者如果不遵循古訓,青銅重器就會變成懸在頭上的利劍”。[ 2 ] 213最后,曾本之終于找回了尊盤,結束了這場長達20余年的文物大案;同時他也實現(xiàn)了自己人格精神從“識時務者”向“不識時務者”的轉變,以實際行動踐行了正道直行、特立獨行的楚文化為內核的傳統(tǒng)知識分子精神。

        三、以文化符號凸顯楚文化內涵

        作為一部現(xiàn)實主義的小說作品,如何通過客觀現(xiàn)實世界中的真實人物、事件、場景等來體現(xiàn)作者帶有寓意色彩的寫作意圖,實在是較為困難的藝術設計。在《蟠虺》這部小說中,作者為了凸顯楚文化色彩,引起讀者對楚文化的關注,除了在典型環(huán)境和典型人物上強化文本的楚文化氛圍與精神個性外,還特意設計了一系列楚文化符號,試圖通過這些文化符號,進一步強化楚文化氛圍,突現(xiàn)楚文化的個性化內涵。

        首先,小說成功設計了人物和故事集結的核心物象:曾侯乙尊盤,這是楚文化中青銅重器的典型代表。圍繞曾侯乙尊盤,作者構思了與其相關的研究、仿制、保護、失竊、偵查、回歸等一系列事件。曾侯乙尊盤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最繁復精美的青銅器件,1978年在湖北隨州市曾侯乙墓中出土。蟠虺是青銅器中一種常見的紋飾,以卷曲盤繞的小蛇形象組成連續(xù)不斷的裝飾。蟠虺恰是曾侯乙尊盤這一神奇文物上特有的圖飾,玲瓏剔透,鬼斧神工;曾侯乙尊盤的尊口是蟠虺狀鏤空花紋,仿佛朵朵云彩上下疊置,尊的頸部則是蟠虺紋的蕉葉形向上舒展,尊腹和足都是由細密的蟠虺紋嚴嚴包實,尊底的盤也在四只方耳上飾滿蟠虺紋,與尊相呼應。[ 3 ] 作為楚文化符號典型代表的曾侯乙尊盤,作者的描述充滿極致贊美之情:“作為青銅重器中極品的曾侯乙尊盤,是王者用來盛酒和溫酒的一套器皿,其存在的意義被視為國寶中的國寶?!盵 2 ] 2 “如果說曾侯乙編鐘是青銅重器中的皇冠,那曾侯乙尊盤則是皇冠上的明珠”[ 2 ] 86,“正是(曾侯乙尊盤)這種橫空出世獨步天下的絕對之美,給曾候乙尊盤帶來空前的神秘與玄幻”[ 2 ] 87。這樣的贊美是絲毫不為過的。是的,曾侯乙墓中出土了很多國寶級文物,有精制編鐘、編磬以及其它眾多青銅禮器、漆器等,唯獨這套尊盤制作工藝最為復雜,設計最為神奇,科技含量最高,審美效果最顯著,它空前絕后,獨步天下。她高貴華美而又沉著渾厚的氣質蘊藏著王者的尊嚴,精美的造型和復雜的工藝彰顯著楚人豐富的想象力和浪漫奇詭的藝術才能。劉醒龍借曾侯乙尊盤表達了自己對文化、對文物的獨特而正確的理解:“楚國用青銅鑄造戰(zhàn)爭機器,隨國用青銅鑄造國之重器。千年之后,我們所看中的偏偏是后者。希望我與我的同時代人能夠一起明白,何為國寶何為重器?!盵 1 ] 劉醒龍對青銅器的認識體現(xiàn)了作家的文化自覺,這種文化自覺體現(xiàn)了作家作為知識分子的文化良知和天職,即任何先進的戰(zhàn)爭機器都會隨著社會進步而落后消亡,同時因為它們的殘忍和血腥而備受詛咒,只有那些技藝高超且光照人生的生活藝術品才能與世長存、備受推崇。這就是不可復制的鏤空技藝以蟠虺紋成就的尊盤所蘊含的文化內涵,也是小說名稱《蟠虺》的象征寓意。

        其次,與曾侯乙尊盤相關的文物符號的大量設置與穿插,也為小說中楚文化意蘊的彰顯起到了很好的支撐作用。除曾侯乙尊盤外,作者還用飽含敬仰、自豪和熱愛的筆觸書寫了編鐘、楚鼎、絲綢、越王勾踐劍等楚國的經典文物和史實?!奥暶h播的曾侯乙編鐘,是青銅重器領域最廣為人知的精品”[ 2 ] 86小說中反復出現(xiàn)的一些甲骨文文字、甲骨文書信、楚簡、古墨等字眼,都是對楚文化的彰顯,就連老鼠尾的先月亭也被作者形容成一枚“楚簡”。比如,作者對古墨的詳細描寫,不僅給人增添知識,也能帶讀者走進中國古老幽深的厚重文化歷史中,感受先人的藝術文化情懷:“古墨是用松煙、油煙,再加入珍珠、玉屑、龍腦、麝香等名貴藥材,經過一系列繁瑣的工序,千錘萬杵而成,否則哪會溫軟如玉,幽香恒久?!盵 2 ] 30還有楚學院門牌上那些帶著楚字的成語,以及楚楚拿來考問客人的青銅器“三十個字”等等,這些離我們現(xiàn)代社會越來越遠的文化符號,正在和我們遠古文化血脈中那些底蘊深厚的歷史一同漸漸堙沒于現(xiàn)代化洪流之中。然而這部小說卻有意將楚文化的歷史喚醒、復活,將整部小說籠罩在楚文化氛圍中,體現(xiàn)出楚文化的博大精深。小說的字里行間楚風流溢。楚地的藝術品體現(xiàn)出來的動感、活潑、繁復、自由、激揚等精神特質更“是上古時代同期文化中所相對缺乏的,以及后來的中國文化中所相對被壓抑了的一種精神”[ 4 ] 。 “楚文化在中國古代藝術創(chuàng)造與想象力方面具有領導地位”,“真正的楚文化以其獨特的形式從各個方面表現(xiàn)自己”[ 5 ] 。馮天瑜教授也說:“楚藝術的特色之一,是將具象世界的實物以及想象中的神物(如龍、鳳)肢解打散,加以變形,根據表現(xiàn)和象征的需要,予以選擇、重組,造成‘鉤佩與環(huán)飾’樣式,達成流暢瑰麗、富于想象力的形式美?!盵 6 ] 楚青銅重器正是對“被壓抑了的精神”的重啟與張揚?!肮胖笫?,唯祭與戎”,作為祭祀祖宗山川的禮器是最足以反映其所處時代和國人之風尚的,正如作品中所說:“在青銅時代,楚地制造的青銅重器,奇美浪漫更具有藝術氣韻。而秦地制造的青銅重器,凝重霸道帶有威脅壓迫的政治特色”[ 2 ] 272“楚鼎用一道優(yōu)雅的束腰將自己與同等物什區(qū)別開來,正如世間脊梁堅挺腰撐傲骨之人,自當思哲高尚雄美萬方,以詩情氣節(jié)歲月境界為人生最重,其他權力、地位、財富以及榮譽,都是很輕的東西?!盵 2 ] 26這種藝術精神和人格精神正是莊子和屈子的精神,也是楚文化的特質,同時也是小說作者景仰的一種文化價值立場。

        再次,鬼神占卜等神秘楚文化符號的設置,也充分體現(xiàn)了楚文化的民族個性特征。楚地既是“信巫鬼、重淫祀”之鄉(xiāng),又是中國道家文化孕育與生存之地。不少研究者認為,楚文化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巫風盛行、信神信鬼。[ 7 ] 《呂氏春秋·異寶篇》中言楚人信鬼?!稘h書·地理志》也指出:“楚人信巫鬼,重淫祀。”[ 8 ] 王逸認為楚地“其俗信鬼而好祀”[ 9 ] 。范文瀾先生在《中國通史簡編》中說:“楚國傳統(tǒng)文化是巫官文化,民間盛行巫風,祭祀鬼神必用巫歌,《九歌》就是巫師祭神的歌曲”。[ 10 ] 這種“信巫鬼、重淫祀”的信仰恒久地浸潤著楚民族的文化土壤,深深地融入了其文化血脈中,從而形成了楚民族獨具個性的文化特色。楚人信巫好祀、占卜吉兇的信仰文化至今仍在民間保存。小說中郝文章說:夏商周時代的甲骨文,主要用于祭祀,用于朝拜天地和對不明事物的求知;殷人創(chuàng)造的甲骨文,主要用于記事和卜卦。小說中書寫了這種古老的信仰,曾本之的龜甲片不僅可以卜卦還可以辟邪鎮(zhèn)邪。小說26節(jié)中寫道:沙璐的車在九峰山的外面等曾本之,不想遇到鬼魂與之糾纏、東沖西撞,曾本之用龜甲片朝車扔過去,馬上一切平靜下來,龜甲上一股腥臭;回到市內,剛才的腥臭一點都沒有了。[ 2 ] 330331楚人信鬼神,相信萬物有靈,相信人死了靈魂卻不死。正如郝文章所說:“我們確實應當相信,世間萬物都是有靈魂的”[ 2 ] 466。小說多次提到曾侯乙尊盤會冒紫氣,最后真器回到博物館,曾侯乙尊盤中傳出細微的鼓樂聲、發(fā)出一股異香。小說的前面兩三次提到龍王廟有人溺水的神奇事件,看似是市井迷信之說,但為文章最后結尾作了鋪墊,結尾處鄭雄帶著曾侯乙尊盤坐船經過龍王廟時,“突然之間,像有一只大手從江底伸出來,生生地從他懷里奪過那只木箱,轟隆一聲墜入江中。奇怪的是,剛剛還在翻江倒海的快艇,馬上恢復平靜”[ 2 ] 469。讓你不得不相信“天意,一切都是天意”。作品中的鄭雄的情人許姬竟然和古代楚莊王的妃子許姬不僅同名同姓,而且形貌相似,讓人驚嘆,讓人無從解釋。小說中那位公墓管理員一再說不停地從郝嘉的墓碑下冒出來一股白色霧氣,“是死者心里有大冤屈,躺在地下仍在大吼大叫的緣故?!盵 2 ] 255所有這一切,讓整個作品充滿了神秘的楚文化色彩。也正是這種復魅的文化精神,在祛魅的現(xiàn)代科技文化中獨樹一幟。在當下這個欲望狂歡卻毫無節(jié)制之心的時代,些許恢復人對自然天命和靈魂神異的敬畏之心,對當下的國人洗刷靈魂、重構節(jié)欲的人心,不無裨益。

        總之,劉醒龍的新作《蟠虺》是一部批判現(xiàn)實主義的力作。作者以寫實和虛構結合的方式,創(chuàng)造出了典型環(huán)境和典型人物。作品通過對楚文化環(huán)境的設計與描寫,對楚文化符號的穿插與闡釋,對楚文化為內核的傳統(tǒng)知識分子精神的弘揚,既鞭撻了現(xiàn)實生活中的假惡丑,也高揚了現(xiàn)實生活中的真善美。對當下社會現(xiàn)實中以知識分子為核心的人們具有深刻的反省作用。它彰顯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知識分子的“圣賢”意識,激發(fā)了當代中國知識分子追求真理的學術精神、崇尚科學的敬業(yè)精神、明辨是非的批判精神、堅持操守的道德精神、正道直行的獨立精神、崇藝愛美的藝術精神。只有這樣,中國的知識分子才不會在市場化、商業(yè)化、名利化的大潮中迷失方向,中國文化才有希望,才有未來。

        [ 參考文獻 ]

        [ 1 ] 歐陽春艷.劉醒龍:把楚文化的好說給所有人聽[ N ] .長江日報,20140611(22).

        [ 2 ] 劉醒龍.蟠虺[ M ] .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4.

        [ 3 ] 賀紹俊.青銅重器的分量:讀劉醒龍長篇小說〈蟠虺〉[ N ] .人民日報,20140610(14).

        [ 4 ] 皮道堅.楚藝術史[ M ] .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127.

        [ 5 ] 王生鐵.楚文化的六大支柱及其精神特質[ N ] .光明日報, 20040420( B3).

        [ 6 ] 馮天瑜.返本開新,追尋大美[ M ] //周韶華.“荊楚狂歌”作品集.武漢:湖北美術出版社,2006.

        [ 7 ] 陳 琦.屈原精神與楚文化特質[ J ] .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4):2328.

        [ 8 ] 班固.漢書·地理志[ M ] .北京:中華書局,1962:1666.

        [ 9 ] 王 逸.楚辭章句·九歌[ M ] . 長沙:岳麓書社,1994: 5.

        [ 10 ] 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第1冊 [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288.

        (責任編輯 文 格)

        91国内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摸日日摸狠狠添| 猫咪www免费人成网最新网站| 国产呦系列呦交|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 欧洲熟妇色xxxx欧美老妇软件| 午夜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77| 亚洲男人在线无码视频| 大陆成人精品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精品| 婷婷成人基地| 无码熟妇人妻AV不卡|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综合在线| 蜜臀av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av在线| 放荡成熟人妻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av| 久久99国产亚洲高清观看韩国|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产久久久| 青青草在线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中文字幕成人无码| 久久久伊人影院| 全程国语对白资源在线观看 | 色婷婷七月| 免费观看在线一区二区| 91九色免费视频网站| 无码av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少妇久久高潮不断免费视频| 男女无遮挡高清性视频|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av| 国产在线拍偷自拍偷精品| 国产精品自拍视频在线| 中国老熟妇506070| 国产黑丝在线| 日韩女同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色又黄又爽18禁免费网站现观看| 亚洲色无码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成人擦边 | 国产深夜男女无套内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