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之娟,郝文文,李明
(青島市膠州中心醫(yī)院眼科,山東266300)
顱內占位病變誤診為球后視神經炎1例
許之娟,郝文文,李明
(青島市膠州中心醫(yī)院眼科,山東266300)
腦膜瘤;誤診;顱內占位病變;球后視神經炎
腦膜瘤約占顱內腫瘤的15%~18%,發(fā)病率僅次于膠質瘤,是一種生長緩慢的腦外腫瘤,大多為良性。2013年12月本科收治1例腦膜瘤誤診為球后視神經炎患者,現報道如下。
患者,女,42歲。于2013年12月18日因右眼視物不清10 d來本院就診?;颊哂诰驮\10余天前出現右眼視物不清,不伴眼紅、眼痛,無眼球轉動疼痛、分泌物增多、頭痛、頭暈、惡心、嘔吐等。曾去外院就診,診斷為右眼球后視神經炎,給予激素、擴血管、營養(yǎng)神經等藥物綜合治療,病情不見好轉?;颊邽榍筮M一步治療,來本院就診。入院查體:體溫36.6℃,脈搏70次/分,呼吸頻率18次/分,血壓120/80 mm Hg(1 mm Hg=0.133 kPa)。發(fā)育正常,自動體位,神志清,精神狀態(tài)可,查體合作。皮膚、黏膜色澤正常,全身及局部淋巴結未捫及腫大,頭顱大小正常、無畸形,耳郭、鼻、口唇、齒齦、扁桃體、喉、頸部、氣管、甲狀腺、胸部、肺臟、心臟、腹部、脊柱、四肢等均未見明顯異常。神經系統(tǒng):感覺、運動正常,腹壁,肱二、三頭肌,膝腱反射正常。Hoffmann征、Babinski征、Kernig征均陰性。
眼部檢查:視力為右眼0.12,不矯正;左眼0.5,矯正1.0。眼壓為右眼19 mm Hg,左眼18 mm Hg。雙眼瞼無水腫,結膜無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深度可,房水清,右眼瞳孔圓,直徑約3.5 mm,對光反射遲鈍,相對性傳入性瞳孔障礙(+);左眼瞳孔圓,直徑約3 mm,對光反射存在。雙眼晶體透明,雙眼底見視盤邊界清,色澤可,杯/盤比不大,黃斑區(qū)正常,中心凹反光可見,視網膜未見明顯出血、水腫及滲出。雙眼B超:雙眼玻璃體混濁,右眼視神經直徑明顯增粗。雙眼電腦視野檢查:右眼周邊視野點狀缺損,左眼基本正常。視覺誘發(fā)電位檢查:右眼明顯異常,左眼輕度異常。顱腦增強掃描磁共振成像(MRI):蝶骨、篩骨(偏右側)和右側眶尖部及雙側額底占位性病變,考慮為腫瘤,不排除腦膜瘤。建議轉上級醫(yī)院進一步診治。后經多次檢查,最終確診為腦膜瘤。
顱內腫瘤約占全身各種腫瘤的18%,為神經系統(tǒng)常見嚴重疾病,其中兒童顱內腫瘤發(fā)病率相對成人高,約占全身腫瘤的7%,主要原因是由于兒童全身其他部位腫瘤少見。顱內腫瘤中成人多見大腦半球瘤,兒童多見顱后窩腫瘤[1]。顱內腫瘤是指顱內原發(fā)性、繼發(fā)性新生物的總稱,簡稱為腦瘤。分為原發(fā)性、繼發(fā)性兩種,其中原發(fā)性腫瘤來源于顱神經、腦膜、腦、胚胎殘余組織及血管等顱內各種結構;繼發(fā)性腫瘤分為轉移瘤及侵入瘤。膠質瘤為腦實質腫瘤,腦膜瘤為腦膜上的腫瘤,血管瘤為腦血管上的腫瘤,神經鞘瘤為顱神經上的腫瘤。膠質瘤約占各種腦瘤的40%左右,最為常見;其次為腦膜瘤、神經鞘瘤、垂體瘤、轉移瘤等。腦瘤可見于任何年齡,其中以20~40歲年齡段多見,腦膜瘤多見于年輕女性,其他腦瘤多見于男性[2]。
本文患者經多次進一步的檢查,最終診斷為腦膜瘤。腦膜瘤最多見于幕上,常位于大腦凸面、矢狀竇旁及大腦鐮旁,其次為蝶骨嵴、鞍結節(jié)、顱中窩、嗅溝、小腦的腦橋角等位置。本文患者腦膜瘤發(fā)生于蝶骨、篩骨(偏右側)和右側眶尖部及雙側額底。腦膜瘤多見于中年人,男女之比約為1∶2,其生長緩慢,病程可長達數年之久,臨床表現主要取決于腫瘤生長的位置,顱內壓增高的表現常出現較晚[3-4]。位于鞍區(qū)的顱內占位性病變由于蝶鞍位于顱底,遠離腦組織和腦室系統(tǒng),該區(qū)病變常無顱內高壓和神經系統(tǒng)陽性體征,早期可僅出現球后視神經炎改變[5]。
本文患者神經系統(tǒng)不典型臨床特征為急性發(fā)病,視力迅速下降,可能與顱內壓迅速增高有關;無慢性持續(xù)性頭痛,無顱內高壓的臨床表現,眼底檢查視盤無水腫,以上特點容易導致誤診為炎癥或脫髓鞘疾病,不易引起重視,常因視力下降快,無頭痛癥狀而被眼科誤診為球后視神經炎,從而忽略了顱內占位性病變,而視野、誘發(fā)電位、B超等眼部檢查的改變不典型,不能準確定位病變部位。因此,對于這種不是創(chuàng)傷性的球后視神經病變,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議盡早進行頭顱MRI檢查[6]。本文患者以視力下降為首要癥狀而誤診于眼科,及早進行CT及MRI等檢查有助于早期確診。
[1]Qu H,Yang M.Early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of62ca-ses of 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J].Exp Ther Med,2013,5(1):233-236.
[2]Padovani L,André N,Gentet JC,et al.Medulloblastoma[J].Eur J Cancer,2011,47 Suppl 3:S338.
[3]康艷美.腦膜瘤的CT、MRI影像表現及對比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11):192-193.
[4]王忠誠.神經外科學:(2)顱內腫瘤[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79,362-366.
[5]葛堅.眼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5-333.
[6]賴春濤.顱內占位誤診為視神經炎9例分析[J].腦與神經疾病雜志,2003,11(2),118.
10.3969/j.issn.1009-5519.2015.04.069
:B
:1009-5519(2015)04-0639-02
2014-08-02)
許之娟(1983-),女,山東費縣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眼科醫(yī)療工作;E-mail:zhijuanxu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