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南
拾掇消逝中的木匠工具
□撰文/陳南
有人說:“一個木匠就等于半個知識分子?!惫磐駚?,也就是“木匠”,通過師徒傳承,把“幾何學”運用到爐火純青,分毫不差。木匠以木頭為材料,他們伸展繩墨,用筆畫線,后拿刨子刨平,再用量具測量,制作成各種各樣的家具和工藝品。雖然現(xiàn)代木匠已經全面轉向電機化的工藝,不過在我們的腦海中總有那么一些關于傳統(tǒng)木匠的剪影揮之不去,雖然電動化工具目前已經普及,但傳統(tǒng)的木工工具依然有一定的實用性與歷史價值。
刨子。傳統(tǒng)古典家具制作中用來刨平、刨光、刨直、刨薄木材的一種常用工具,由刨刃和刨床兩部分構成。刨刃由碳鋼鍛制而成的,刨床用硬木制成,即將一段鋼質刀刃斜向插入一只帶方形孔的臺座之中,上用壓鐵壓緊,臺座長條形,左右有手柄,便于手持。手工刨削的過程,就是刨刃在刨床的向前運動中不斷地切削木材的過程。
墨斗。用于木材表面畫線定位。主要結構為一纏繞墨線的線輪和浸有墨汁的墨倉,使用時,將墨線從墨倉中經線輪拉出,引于欲加工木材表面,繃直彈拉畫線,用畢裝墨線纏回線輪。墨斗的原理是由墨線繞在活動的輪子上,墨線經過墨斗輪子纏繞后,端頭的線拴在一個定針上。使用時,拉住定針,在活動輪的轉動下,拉直墨線在木材上彈出需要加工的線。
龍擔鋸。用于木材的橫向切斷及縱向分解,條形鋸片又稱“鋸條”,鋸鑿角度一般呈帶傾斜的45°角,鋸牙逐個相隔向左右岔開,便于鋸條在鋸縫中往復運行。其中框架鋸,鋸條裝于一側,另一側裝一繩框纏繞絞緊,插竹別子固定,可以調節(jié)鋸條松緊與角度,即可使用。
原始鉆頭。是由握、鉆桿、拉桿和牽繩等組成的,內有圓孔,竹片與鉆桿相接,可以自由轉動,是用來鉆孔的。常用的鉆子有牽鉆和弓搖鉆兩種,弓搖鉆適用于鉆較大的孔。這兩種鉆子都可以通過更換鉆頭來改變鉆孔大小。
鑿子。傳統(tǒng)木工工藝中木結構結合的主要工具,用于鑿眼、挖空、剔槽、鏟削等。一般與鐵錘配合使用。
鐵錘。主要用于敲擊。錘子有多種樣式,常見的樣式是一柄把手以及頂部,頂部的一面是平坦的以便敲擊,另一面錘頭的形狀像羊角,其功能為拔出釘子。
鏟子。常用的傳統(tǒng)工具之一,主要用于鏟削局部平面。形狀較鑿子細薄,刃口角度較鏟子小,手柄長,上端一般不帶箍,操作者用手或肩部頂手柄作業(yè),也可用手錘輕敲作業(yè)。根據(jù)用途的不同,鏟分為平口鏟、圓口鏟、斜刃鏟等。
斧頭。主要用于砍削木材。斧子有單刃斧和雙刃斧。單刃斧的刀刃居一側,適合做細加工,雙刃斧的刀刃居于中,適合做粗加工。
角尺。用于下料畫線時的垂直畫線;用于結構榫眼、榫肩的平行畫線;用于衡量產品角度是否正確與垂直,加工面板是否平整等等。
三角銼刀。平整構件表面的工具,用來銼削構件的孔眼、棱角、凹槽或修整不規(guī)則的表面。按其形狀不同,分為平銼、圓銼、扁銼等。木銼在使用時都裝有木柄。在銼木頭時,要順著木紋銼,才能使表面光潔,反之則可能倒毛。
磨刀石。用來磨刀的石頭,一般選用質地細膩,硬度適中,且有一定摩擦系數(shù)的石種。磨刀時右手握緊刀柄,左手手指輕穩(wěn)壓住刀面,沿順時針方向運動。
木韻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