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琴 廣東省廣州市中醫(yī)醫(yī)院中藥房 510130
腰骨痹痛湯輔助治療寒濕淤血型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分析
郭麗琴廣東省廣州市中醫(yī)醫(yī)院中藥房510130
摘要目的:探究腰骨痹痛湯輔助治療寒濕淤血型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治療效果。 方法:選擇2013年2月-2014年9月在我院進行診治的94例寒濕淤血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按照入院治療的先后順序將所有入選病例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對照組采用西醫(yī)的常規(guī)療法進行治療;觀察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腰骨痹痛湯加以輔助治療,比較分析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疼痛程度和臨床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80.85%,明顯高于對照組(61.7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患者的疼痛程度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腰骨痹痛湯對寒濕淤血型腰椎間盤突出癥進行輔助治療,臨床效果顯著,能夠明顯減輕患者的疼痛,值得在臨床上積極推廣應用。
關鍵詞腰骨痹痛湯寒濕淤血型腰椎間盤突出癥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主要是指腰部椎間盤的纖維環(huán)出現損傷,內部的髓核連同殘存的纖維以及覆蓋在上面的后縱韌帶向椎管內突出,對周圍的脊神經根造成壓迫[1],從而產生腰腿痛等一系列臨床癥狀。西醫(yī)認為機械壓迫、化學物質刺激以及自身免疫是造成腰椎間盤突出的主要原因[2]。在臨床上主要采取保守和手術進行治療,治療后并發(fā)癥較多,且費用昂貴,多數患者并不容易接受。為此,我院在傳統醫(yī)藥治療的基礎上,加以腰骨痹痛湯進行輔助治療,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現將詳細情況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3年2月-2014年9月在我院進行診治的94例寒濕淤血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所有入選患者均經臨床病理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癥,并經中醫(yī)證型為寒濕淤血型。排除了有重要器官出現病變、造血功能障礙以及精神不健全的患者,同時也排除了對本文中所用藥物過敏的患者。開始之前,所有入選患者均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按照入院治療的先后順序將所有入選病例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7例。其中觀察組男25例,女22例,年齡23~56歲;對照組男28例,女19例,年齡21~61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無明顯差異(P>0.05),實驗對象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患者采取腰痛寧、扶他林以及布洛芬等藥物進行口服治療,同時加以常規(guī)牽引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以腰骨痹痛湯進行輔助治療。其藥方為:丹參18g,川斷12g,茯苓20g,蜈蚣3條,當歸、木瓜、杜仲、烏梢蛇、白術、川牛膝、骨碎補各15g,桃仁、土鱉蟲、紅花各10g,三七6g,甘草8g。水煎服2次/d,1個月為1個療程,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連續(xù)服藥觀察3個療程。
1.3觀察指標采用制定好的療效評定標準對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評價比較,并根據疼痛評分標準對兩組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行評定對比。
1.3.1療效評定標準:參考《中醫(yī)臨床病癥診斷療效標準》[3]制定。痊愈:臨床用藥1個療程之后,腰部疼痛等癥狀基本消失;顯效:臨床用藥2個療程后,腰腿疼痛等臨床癥狀部分消失;有效:臨床用藥3個療程之后,尚有輕微的腰腿疼痛癥狀;無效:臨床用藥3個療程以上,腰腿疼痛等癥狀無明顯好轉。
1.3.2疼痛評分標準:采用主訴分級法對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行評分:0分,無明顯疼痛感;1分,感到輕微疼痛;2分,疼痛感明顯;3分,疼痛劇烈難忍。
2結果
2.1兩組病例治療后疼痛情況評分治療后對兩組病例進行疼痛評分后發(fā)現,觀察組評分為(1.46±0.39)分,明顯低于對照組(1.74±0.45)分,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t=3.223 6,P=0.001 8)。
2.2治療后兩組病例臨床療效治療后對兩組病例的臨床療效進行比較,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80.85%,明顯高于對照組(61.7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病例臨床療效比較〔n(%)〕
注:兩組總有效比較,u=2.792 4,P=0.005 2。
3討論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一種常見多發(fā)的骨科病,機械性壓迫、化學性物質刺激以及自身免疫是致使其發(fā)病的主要原因。因此解除神經根炎性水腫、組織缺血以及腰部下肢肌肉痙攣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關鍵所在。由于突出的腰椎間盤組織對神經根造成摩擦和壓迫,從而導致神經根內部出現水腫,從而引起疼痛[4],而髓核作為一種致炎因子,直接作用于血小板、白細胞以及巨噬細胞等,對這些細胞造成損傷,通過對這些細胞的刺激作用使其產生5-羥色胺、前列腺素、白三烯以及淋巴因子等細胞源性炎癥介質[5],且髓核并不能被自身免疫系統所識別,從而產生炎癥刺激以及免疫排斥反應。而中醫(yī)認為,腰椎間盤突出癥屬于“閃腰”、“痹癥”范疇[6],多是由于跌仆閃挫導致腰背受傷,從而使寒、濕、風等外邪入侵體內,經絡氣血出現阻滯而發(fā)生。
本文所有入選病例經中醫(yī)證型后均為寒濕淤血型腰椎間盤突出癥。在治療過程中應主治寒濕,同時輔以活血化淤進行治療。本文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采用腰骨痹痛湯加以輔助治療,方中分桃仁、紅花能夠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有活血止痛的功效,同時輔以丹參、三七、當歸,能夠化淤止痛、養(yǎng)血活血,方中杜仲、川斷、白術、骨碎補、茯苓、土鱉蟲等則可以起到溫補肝腎、祛寒化濕的功效,烏梢蛇、蜈蚣解痙止痛,而川牛膝配合木瓜則能夠舒經活絡,強筋健骨[7]。本方諸藥合用,能夠起到通痹止痛、祛除寒濕、活血通絡的功效。本文結果也顯示,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以腰骨痹痛湯進行治療,治療的總有效率為80.85%,明顯高于采用常規(guī)西藥進行治療的患者(61.70%),同時加以腰骨痹痛湯進行輔助治療的患者的疼痛程度評分為(1.46±0.39)分,也顯著低于采用常規(guī)治療的患者。在治療寒濕淤血型腰椎間盤突出癥上,腰骨痹痛湯確實能夠有效地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減輕患者的疼痛。
綜上所述, 采用腰骨痹痛湯對寒濕淤血型腰椎間盤突出癥進行輔助治療,有效地減輕了患者的疼痛程度,療效確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江星,邱爽.中藥局部熏洗治療寒濕痹阻型類風濕關節(jié)炎效果觀察〔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3,24(5):1188-1189.
[2]劉曉虹,汪珍秀. 中藥聯合手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46例療效觀察〔J〕. 新中醫(yī),2013,45(7):153-154.
[3]韓彬,黃濤,陳衛(wèi)衡,等. 溫熱療法治療寒濕型腰痛療效的相關因素分析〔J〕. 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2013,19(8):939-941.
[4]張國福,楊陽,李華南,等.熱敏灸療配合中藥內服治療風寒濕型腰椎間盤突出癥〔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2,18(8):255-257.
[5]郭華洋,聶勇,李虎,等.中西醫(yī)綜合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觀察〔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12,24(10):976-977.
[6]張志南.傳統中醫(yī)藥治療方法對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癥狀改善分析〔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3,24(8):1923-1925.
[7]劉紅偉,何琴.中醫(yī)綜合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觀察〔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13,29(7):535-536.
(編輯雅文)
收稿日期2014-12-08
中圖分類號:R681.5+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1-7585(2015)06-076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