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門科學(xué),是一門藝術(shù),其中,做好與員工的思想溝通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要求。因此,要了解員工,抓住時機;要熱情誠懇,善于啟發(fā);要寓情于理,以情感人;要因人至宜,方法靈活;要耐心細致,不怕反復(fù)。如果做到這幾點,思想政治工作就會得取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guān)鍵詞:思想政治;思想溝通;技巧
做好新聞單位思想政治工作中有一個重要的方式,就是要對員工進行思想溝通,這個方式經(jīng)過廣大政工干部的多年的運用并不斷總結(jié)、完善、改進、創(chuàng)新,提高,有事半功倍之效。在和員工的思想溝通中,許多不便或不愿在公開場合暴露的問題可以得到有效而妥善的解決。實踐證明,要獲得滿意的思想溝通效果,政工干部運用正確的科學(xué)的溝通方式及技巧至關(guān)重要。否則,即使用心良苦,也將難以奏效。搞好員工思想溝通的方法很多,但主要是掌握技巧,做到“五要”:
一、要了解員工,抓住時機,把握思想溝通的重要前提
對員工進行思想溝通前,政工干部要充分了解自己要達到的思想溝通的目的,這種了解是基于對對方個性分析和自己對對方熟悉程度之上的了解。只有達到了了解的程度,才能在思想溝通過程中抓住要點,切中利弊,才能把問題講深、講透。同時,要抓住和員工思想溝通的“契機”,擇機而發(fā),因勢利導(dǎo)。言貴在精,更貴在時,當(dāng)其時一言值千金,反其時,則一言不計半文錢。不宜進行思想溝通有幾種情形。
一是當(dāng)政工干部對要溝通的思想認識還處于模糊階段時;二是當(dāng)對方思想情緒還處于波動中時;三是當(dāng)有第三者在場或有其他因素干擾時;四是當(dāng)時間倉促時。那么,何時是思想溝通的最佳時機呢?一般來說,在一定時間里,或因某種不利于對方成長的因素暫時消失,或因某種有利對方進步的因素突出出現(xiàn),就會形成思想溝通的有利時機的到來,進而取得談話的主動權(quán),這是思想溝通有利的關(guān)鍵時刻,抓住這個火候,思想溝通的成功就有了把握。
二、要熱情誠懇,善于啟發(fā),要打好思想溝通的堅實基礎(chǔ)
思想溝通,是說理的藝術(shù)、交心的渠道。古人說“人之相交,貴在交心”。思想政治工作中思想溝通,要達到“推心置腹”的境地和推心置腹的程度,就應(yīng)該做到平等的進行思想交流,進行感情交流。政工干部在和員工思想溝通中不能盛氣凌人,說酸話、辣話,應(yīng)當(dāng)以誠相見,以理服人,想方設(shè)法把自己的一片真情呈現(xiàn)給對方,使對方真誠地感受到你的熱情、誠懇和關(guān)心,從而點燃自己內(nèi)心自尊的火焰,產(chǎn)生“反省自我”的自覺性。同時,還要善于以光引光,以熱引熱,把對方隨時反映出來的消極思想引向正面,達到無形之中見成效的佳境。首先,政工干部誠意要足。做到表揚要實事求是,不信口開河,使對方產(chǎn)生正確的激勵作用;批評對方不無中生有,不能讓對方下不了臺。要本著誠懇與善良的態(tài)度,平等與對方進行思想交流。其次,涵養(yǎng)性要強。思想溝通中,對方有時會對政工干部的某些言行表示出反對的意見來,這就需要政工干部具有良好的個性修養(yǎng)。即使面對嚴(yán)厲的斥責(zé),也不能在言語或表情上有反對的表示,更不能急躁,甚至大發(fā)雷霆。否則,一方面會使對方封閉自己的思想,不愿再同你進行思想溝通;另一方面,也會破壞思想溝通的氣氛,使思想溝通無法進行下去。三是要運用得體的語言。主要是指出對方的錯誤或缺點時,要回避那些生硬和帶有刺激性的語言,盡量選擇那些既能表達本意又能使對方欣然接受的詞句。有人說,成功的啟發(fā),“恰如投石擊破水中天”,啟人以思,導(dǎo)而弗牽。引導(dǎo)對方掌握正確的思想和道德標(biāo)準(zhǔn),調(diào)動對方接受教育的自覺性,是進行思想溝通的一種高超藝術(shù)。
三、要寓理于情,以情感人,要提供思想溝通的可靠保證
對員工進行思想溝通時,政工干部的語言不但要有一定的思想性,還要有一種感召力和高尚的情趣,以調(diào)動對方的感情,陶冶對方的心靈。心靈的呼喚,離不開感情作媒介;思想的共鳴,也需借助友愛去撞擊。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種感情和藝術(shù)。而這種感情離不開對邪惡、對卑鄙的憎恨之情。尤其是寓有哲理的感情流露可以打動人心。在對員工進行思想溝通進入正題之前,要有意識地加進一些敘家常之類的對話,也同樣可以營造融洽交流的氣氛。因為,第一,可以減輕對方的心理壓力及倉促感,使其漸漸進入“角色”;第二,能夠縮短彼此間的心理差距,達到聯(lián)絡(luò)感情,融洽氣氛,引出對方說話欲望的目的;第三,可以觀察對方的情緒,為正題定好“基調(diào)”。許多企業(yè)政工干部,深有感觸地說,成功的思想溝通,應(yīng)是“三分含情,七分敘理”。要將情理有機地“化合”,做到情中有理,理中含情,情理交融,使思想溝通有攝取人心的藝術(shù)魅力。
四、要因人而宜,方法靈活,要掌握思想溝通的主要環(huán)節(jié)
有的放矢,因人而宜,思想溝通才能牽人以心,啟人以志。對待脾氣剛強的人,要采取溫和的教育方法;對有智謀、善思慮而又藏而不露的人,要從平易善良方面作專門的引導(dǎo);對性格暴躁的人,就要引導(dǎo)他不越正軌;對心胸狹窄的人要使之寬宏大度,激起高尚志向。因具體對象不同,采用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正所謂“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當(dāng)然,在思想溝通中,政工干部的話題應(yīng)從大處著眼,小處入手,讓對方充分發(fā)表見解同時掌握思想溝通的主動權(quán),這也是思想溝通能否成功的關(guān)鍵所在。
五、要耐心細致,不怕反復(fù),要清楚思想溝通的關(guān)鍵因素
人的認識問題并非偶然現(xiàn)象,都有著較為深刻的思想根源,甚至是世界觀問題。做思想政治工作如果忽視其艱巨性,企求在一朝一夕就能解決,往往事倍功半,“欲速不達”。特別是在改革開放的進過程中,認識上的差異幻想僅憑一兩次思想溝通,就能徹底解決,是完全不客觀也不現(xiàn)實的。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些問題要培養(yǎng)耐心,不怕反復(fù),思想溝通是一門科學(xué),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式,政工干部不能憑經(jīng)驗、憑感覺,而要堅持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要改進方法,掌握技巧,迂回曲折,還有些問題需要創(chuàng)造客觀條件,還有些問題需要創(chuàng)造客觀條件,以致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例如,對一些企業(yè)在改革中做出的裁員決定,既需要政工干部言明事理,從理論上闡明裁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時也要妥善做好安置工作,才能有更強的說服力。對此,務(wù)必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企求一兩次的思想工作就能達到效果理想化,則會欲速則不達。要耐心細致地做工作,真正把政工干部的話、要做的工作都說到、做到員工的心坎上,才能使員工正確對待改革,支持改革。
作者簡介:章榮平(1964-4-17),男,岳陽縣人,現(xiàn)任岳陽市廣播電視臺人事科長,工程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