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源 范振海 章濤 王家輝 陳珺 周星 余麗梅 張逸群
(1. 遵義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 貴州省細胞工程重點實驗室,貴州 遵義 563003;2.遵義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腫瘤醫(yī)院)
?
腫瘤患者外周血單個核細胞采集中常見護理問題及處理方法
馮源1范振海1章濤1王家輝2陳珺1周星1余麗梅1張逸群2
(1. 遵義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 貴州省細胞工程重點實驗室,貴州 遵義 563003;2.遵義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腫瘤醫(yī)院)
目的 探討外周血單個核細胞采集過程中,常見護理問題和處理方法,保障安全、優(yōu)質地采集血細胞。方法 回顧性分析386例血細胞分離機采集實體瘤患者外周血單個核細胞過程中的常見護理問題、處理措施與效果。 結果 386例腫瘤患者在外周血單個核細胞采集中,進液壓力低報警285例次,采取綁壓脈帶、擠捏壓力球、調低血流參數和調整穿刺針斜面措施;空氣探測器報警7例次,予徹底填充滴量腔、上排氣泡和75%酒精擦拭空氣探測感應器;回輸壓力高報警5例次,需選擇大于20G留置針或18G靜脈穿刺蝶形針穿刺、調整針頭位置、按下“排氣”鍵或重新選擇血管穿刺;采血套件預沖失敗和管路滲漏2例次,注意正確開閉夾子、保持管路通暢、二次預沖和密切觀察、及時更換套件;上述措施均確保采血成功率達到100%。 結論 熟練掌握外周血單個核細胞采集過程中常見護理問題與正確的處理方法,可有效解決采血過程中遇到的常見問題。
腫瘤; 自體免疫細胞; 血細胞采集; 護理問題; 處理方法
Cancer; Autoimmune cells; Blood cell collection; Nursing problem; Treatment
細胞因子誘導的殺傷細胞(cytokine-inducedkiller cells,CIK)具有非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MHC)限制性和廣譜的腫瘤殺傷活性,樹突狀細胞(dendritic cells,DC)發(fā)育為成熟DC后,具有很強的抗原呈遞功能,可有效誘導抗原特異性T細胞增殖與活化[1]。與單獨CIK細胞回輸治療相比,DC-CIK 聯合應用以其特異、高效的殺瘤效應,逐漸成為目前腫瘤過繼性細胞免疫治療的最佳方法之一[2]。因具有較好的細胞成分分離和高效的特定細胞收集功能,并可大大減少患者血液中其他成分的損失,利用血細胞分離機采集血細胞,已在臨床自體免疫細胞抗腫瘤治療中廣泛應用。除要求嚴格把握自體免疫細胞抗腫瘤治療適應癥和禁忌癥外,外周血單個核細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MNC)采集還需嚴格把握血細胞采集條件、操作規(guī)程與注意事項,醫(yī)護人員也需準確判別應急情況,及時有效地采取應急處理,是保障患者安全治療及醫(yī)療質量的重要措施。本研究分析了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2月386例腫瘤患者外周血MNC采集過程中,出現的常見護理問題,總結了及時、有效的處理方法?,F介紹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386例20種惡性實體瘤行DC-CIK細胞治療患者,其中,男性202例,女性184例,年齡17~87歲,腫瘤類型見表1。本組患者均按腫瘤類型及分期等進行規(guī)范放、化療,或經過外科手術切除腫瘤后的輔助化療,按照自體免疫細胞治療適應癥和禁忌癥的要求,由臨床臨床醫(yī)生評估,完成心、肺、肝、腎功能及血象檢查后,確定滿足血細胞分離機采集外周血單個核細胞條件后,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知情告知,簽署我院“自體免疫細胞治療知情同意書”和“外周血血細胞采集、制備知情同意書”。采血前做好溝通,指導患者采集前1日晚和采集當日早晨進食清淡飲食,多飲水,以免血清中脂肪過多和血液粘稠,影響細胞分離效果[3]。
表1 2011-2013年DC-CIK細胞抗腫瘤治療患者的腫瘤患者病分類、例數、分期情況 例
續(xù)表1
1.2 方法
1.2.1 儀器與材料 COM.TEC血細胞分離機、P1YA white blood cell set一次性采血套件均為德國費森尤斯公司產品,血液保存液500 mL/袋(四川南格爾生物醫(yī)學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號為:130804)。
1.2.2 準備工作 采血前做好環(huán)境及物品準備,采血室溫度保持22~25 ℃,環(huán)境安靜、安全、整潔。將一次性采血套件,按操作規(guī)范要求,正確連接、安裝于COM.TEC血細胞分離機,沖入管路生理鹽水1 000 mL,血液保存液500 mL,開始預沖管路;并根據病人基本身體參數值及血常規(guī)檢測報告結果,設置血細胞分離機參數,包括性別、身高、紅細胞壓積值和白細胞數量,循環(huán)容量、泵出白膜容量、收集白膜容量、循環(huán)次數、全血容量、全血流速。評估患者血管、無菌操作下靜脈穿刺,爭取穿刺一次成功,減輕患者心理壓力,穿刺部位首選雙側肘正中靜脈或貴要靜脈,若上肢靜脈條件較差無法穿刺時,征得病人或家屬同意后,行鎖骨下靜脈穿刺或股靜脈穿刺。穿刺成功后,需確保管路通暢。 1.2.3 采集血細胞 按照外周血血細胞采集操作要求,采集所有患者血液指標需滿足以下條件:外周血白細胞計數(WBC)>1 00/μL;紅細胞壓積(HCT)>30%;血小板(PLT)>50 000/μL;無顯著肝腎功能異常及凝血功能障礙。完善采集前各項準備后,采用費森尤斯卡比投資有限公司生產的費森尤斯COM.TEC血細胞分離機控件,啟動autoMNC程序進行外周血MNC采集。每個病人平均采集7~8個循環(huán),耗時70~90 min,終產品收集血漿130 mL左右,收集外周血單個核細胞懸液50~60 mL。期間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和臨床表現,維持管路通暢、無滲漏與血細胞分離機的運行正常,出現常見護理問題時,及時采取處理措施。采集完畢,拔出采血針,無菌棉球按壓穿刺處,避免滲血,老年患者及凝血機制不良者延長按壓時間;并詢問患者有無不適,指導患者慢慢起身,避免發(fā)生體位性低血壓,30 min內密切觀察患者有無頭暈、胸悶、惡心等不適;囑患者注意安全和休息,及時進食,護送回病房,待細胞培養(yǎng)成功后回輸。
采集過程中,所出現的護理問題包括:進液壓力低報警、空氣探測器報警、回輸壓力高報警、采血套件預沖失敗和采血套件滲漏等,其中進液壓力低報警發(fā)生率達73.8%,為最常見的護理問題,其中97.5%患者為自身血管條件不能滿足采集流速所致。給予綁壓脈帶和采集肢體手掌緩慢、反復擠捏壓力球,增加進液壓力,明顯減少了因采血儀器反復報警而導致細胞白膜收集不好。本組患者均順利完成細胞采集,該處理措施實施有效率為100%。其它4種護理問題發(fā)生率低于1.8%,處理方法有效率為100%。見表2。
表2 腫瘤患者386例次外周血細胞采集過程中常見護理問題及處理方法
在不同分期的腫瘤患者中,盡管血象檢查等指標滿足外周血細胞采集基本要求,但在利用血細胞分離機anto MNC模式采集外周血單個核細胞過程中,仍可發(fā)生不同情況的護理問題,其中,以進液管路壓力低最為常見。除安裝管路時,要留意管路有無打折、受壓、扭曲等可能導致采血套件預沖失敗的基本注意事項外,安裝完采血套件后需常規(guī)檢查各個管道是否處于正常安裝位置;選擇穿刺部位時,盡量選擇充盈、彈性好的血管,保證采血通道與回輸通道通暢,以避免進液管路壓力低等問題的發(fā)生。病人自身血管條件不能完全滿足采集流速需求、靜脈血管條件差或靜脈穿刺針尖斜面貼于血管壁也是導致進液管路壓力低的常見原因。針對病人靜脈血管條件差,不能完全滿足采集流速需求這一最為常見的護理問題,在穿刺成功、開始采集時,積極采取在采集側讓病人握拳擠捏壓力球,采集處上方綁壓脈帶,能明顯減少進液壓力低報警次數;若采用該方法仍不能奏效時,可適當調低血流參數,或行鎖骨下/股靜脈穿刺,可有效解除進液壓力低報警,保障順利完成外周血單個核細胞采集。
采集過程中,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傾聽患者主訴,注意不良反應的發(fā)生[4],并嚴密觀察穿刺部位處有無腫脹或滲漏。尤其是采血套件盡管通過了出廠檢驗,發(fā)生滲漏幾率極低,但仍有罕見的采血套件滲漏現象發(fā)生,因此,采集過程中應嚴密監(jiān)測預防不良事件的發(fā)生。
總之,嚴格把握外周血細胞采集指針、選擇適宜的采集時機、精湛的血管穿刺技術、采集參數的科學設置、采集過程的嚴密觀察及有效的護理措施,是獲得良好細胞采集的必要保障。同時,采集護士熟練掌握操作流程及采血機的工作原理和常見故障處理方法,是保證采集順利、成功、安全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1] 音正浪,周才明. 腫瘤淋巴結轉移過程中樹突狀細胞的變化[J]. 廣東醫(yī)學,2010,31(9):1204-1206.
[2] 張志偉,末鑫. DC-CIK細胞臨床制備規(guī)范化研究[J]. 中國腫瘤,2011,20(2):85-88.
[3] 周富蓮,付霞. CIK細胞治療的護理[J]. 中外醫(yī)學研究,2011,9(36):107-108.
[4] 張玉鳳,韓桂紅.DC-CIK細胞治療惡性腫瘤的護理[J]. 健康天地,2010,4(10):63-64.
貴州省省長資金臨床應用課題(編號:黔省專合字2012107號)
馮源(1982-),女,貴州 ,本科,護師,從事腫瘤臨床護理工作
余麗梅,E-mail:ylm720@sina.com
R472,R730.51
B
1002-6975(2015)13-1173-03
2014-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