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 郡
(安徽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安徽 蚌埠 233000)
淺談央行“雙降”對股市的利好分析
聶郡
(安徽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安徽蚌埠233000)
摘要:2015年以來,我國已經歷了多次降息降準,8月26日,央行再次宣布同時“雙降”,而“雙降”對股市是否對股市利好正是本文研究主題。針對當前情況,本文從降息降準背景出發(fā),從實例層面與理論層面進行分析,認為降準降息對股市干預效果不大,利好發(fā)展不明確。在經濟層面上,應該不斷推進市場利率化改革,合理保持市場資金流動性,使市場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雙降;利好;利率;存款準備金率
“以更好地平衡好總量穩(wěn)定與結構優(yōu)化的關系,促進穩(wěn)增長、調結構并降低社會融資成本”。2015年以來,樓盤持續(xù)萎靡;實體經濟融資依舊困難,融資成本仍然較高;今年1月下旬,瑞士、丹麥、俄羅斯、印度等國相機推行了量化寬松政策,受此影響,美元國際走勢增強,人民幣貶值,從而加劇資本外流,“雙降”應勢而生。
一、“雙降”背景分析
2015年年初以來,我國已經歷了四次降準三次降息。2月4日,央行宣布降準,我國股市迎來利好前景,自3251.21點開始上升,中途雖有回落,但上升趨勢明顯;3月1日,央行降息;4月20日,央行降準,從而提高貨幣流動性以增強市場信心,促進經濟增長,使得股市朝利好發(fā)展,進入牛市,一舉突破5000點大關,于6月12日達到最高5178.19點,后回落;此后,股市雖伴有V型反彈,但下降趨勢明顯。
6月28日,央行宣布降息0.25個百分點,同時定向降準0.5個百分點;時隔兩月,央行再次宣布雙降,自8月26日起,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4.6%;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1.75%;其他各檔次貸款及存款基準利率、個人住房公積金存貸款利率相應調整。同時,放開一年期以上定期存款的利率浮動上限,活期存款以及一年期以下定期存款的利率浮動上限不變。除降息外,央行再次降準,自9月6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以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平穩(wěn)適度增長。此后股市有反彈,且突破3200點大關,但MA10依舊呈下降趨勢,利好前景堪憂。另外,8月份以來,人民幣大幅貶值,外匯市場波動頻繁,我國外匯儲備壓力巨大。因此,央行6月28日與8月26日宣布降息降準,救市意圖明顯。
1、對沖外占下滑:人民幣貶值壓力之下,央行被迫拋美元資產進行外匯干預,回收基礎貨幣。此前央行已通過逆回購和MLF釋放短期和中期流動性對沖,此次降準意在釋放長期流動性對沖,穩(wěn)定利率。之所選擇定向方式,意在通過設定降準條件激勵銀行放貸,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同時達到穩(wěn)增長和調結構的作用。
2、對沖經濟下行:7月工業(yè)投資消費出口全面下行,8月財新PMI初值創(chuàng)09年以來新低,商品數(shù)據(jù)也顯示總需求沒有明顯改善,三季度經濟破7壓力越來越大,迫使央行進一步采取措施降低融資成本。
3、穩(wěn)定市場情緒:人民幣突然貶值、股市連續(xù)下跌與全球市場動蕩形成負反饋,市場恐慌情緒蔓延,周末養(yǎng)老金入市等小招不給力,迫使中央加快放大招。
二、“雙降”前后股票指數(shù)分析
關于本文采取的數(shù)據(jù)說明:為了更好的說明降準降息對股市的影響,筆者選取6月28日降準降息前10日與降后10日,以及8月26日降前3日與降后3日的上證股票指數(shù)收盤價進行分析。(數(shù)據(jù)來源:大智慧軟件)
對6月28日“雙降”前后上證股票指數(shù)收盤價進行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降準降息后,僅有6月30日出現(xiàn)利好反彈,但很短暫,之后跌勢明顯,中間雖起起伏伏,但收效勝微。筆者認為,6月下旬大盤連續(xù)急跌原因之一即資金流出,僅6月29日滬市融資凈流出達266.28億元。而8月24日與8月25日,上證指數(shù)暴跌8.49%、7.63%,滬市融資凈流出達到526.88億元、554.07億元,資金流出愈亦嚴重。
對8月28日“雙降”前后上證股票指數(shù)收盤價進行分析,而對于此次的“雙降”影響股市的效果,很容易聯(lián)想到6月26日宣布降準降息。8月26日宣布降準降息的當天,股票不升反降,反映出維持股市穩(wěn)定的任務較為艱巨。之后的短暫時間,利好趨勢明顯,但由于時間過短,“雙降”是否有效,是否是股市反轉的號角,是否會走上6月份“雙降”的老路,并不能確定,仍然有待于考察。
三、“雙降”對股市的利好分析
(一)降息對股市的傳導分析
降息,顧名思義,降低利率,意味著利息減少,使銀行存款轉移到消費與投資,利率是衡量金融市場的一個重要經濟指標。在完善的市場化國家,利率與股票價格呈反方向變動關系。一般來講,央行下調利率時,股票價格上升;提高利率時,股票價格下降。
降息一方面通過利率變動直接作用于股票價格,另一方面也降低了上市公司的融資成本,進而使企業(yè)規(guī)模化。利率降低,會減少企業(yè)的融資成本,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會增加企業(yè)利潤,進而增加上市公司的分紅派息,股票價格上升;利率提高,會增加企業(yè)的融資成本,進而減少企業(yè)利潤,導致分紅派息減少,股價下降。另外,利率提高,會使社會的儲蓄額增加,消費、投資減少,社會總需求趨于下降。
但6月28日降息后,大盤不升反降,且急劇暴跌,而8月28日降息后,股市短暫時間內回升。另外,利率的進一步下行,境內外利差的進一步縮小,有可能會引起人民幣的貶值預期以及資本流出壓力,進而引起股市的進一步下跌。
我國的金融市場并不是十分完善,信息不完全對稱,許多因素影響著股票市場的健康發(fā)展,股市對降息的反應不太明顯。由此,筆者認為,降息是否對股市利好,還有待商榷。但從邏輯上來講,對于我國的資本市場,降息是股市走出陰霾的關鍵。
(二)降準對股市的傳導分析
降準,即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存款準備金是金融機構為了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準備的,存放在中央銀行的存款。央行要求的存款準備金占其存款總額的比例即為存款準備金率。當央行提高法定準備金率時,若果金融機構存款總額一定,則存放在央行存款增加,商業(yè)銀行可提供的放款及創(chuàng)造信用的能力就下降,進而導致流放到市場上的資金供應減少;當央行降低法定準備金率時,則社會資金供應增多,市場資金相對寬松。
盡管降準短期可以降低銀行負債成本,但長期而言,降準有利于改善銀行流動性,引導貨幣市場利率下行,并通過信貸供應帶動社會融資成本下行,將進一步降低企業(yè)融資成本,從而壓縮銀行在資產端的收益,導致利差縮窄。
縱觀2015年幾次降準,2月4日與4月20日宣布將準,股市大盤利好前景明顯;而6月28日宣布降準以來,股市急劇下跌,7月2日下跌突破4000點,甚至8月25日跌至3000點以下。由此,筆者認為,央行調準存款準備金率對股市升跌情況并無規(guī)律可言。降準本質上無法左右股市走勢,更多的是看政策走向,
降準是否對股市利好,依舊有待于進一步考察。
四、建議
1、市場利率化:一方面利率是貨幣政策有效進行的重要手段,在完善的市場條件下,利率變動直接影響著股票價格。另一方面利率變動影響著企業(yè)的融資成本,進而關系著企業(yè)的規(guī)模經濟。另外,8月份以來,人民幣大幅貶值,降息雖在短期內可能導致人民幣進一步貶值,但從長期看,利率的降低將使匯率反轉奠定了物質基礎。但由于我國市場不十分完善,在市場改革下,利率并沒有對股市有實質性的作用,且與貨幣市場協(xié)調性不夠,經濟效應傳遞不明顯。由此,在之后的市場利率化改革下,需要加強利率變動在資本市場的影響力,注重提高利率與貨幣市場的協(xié)調性,真正發(fā)揮利率的決定性作用。
2、降準有效化:降準并非直接作用于股市,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資金流動性,增加社會的基礎貨幣,讓釋放的資金流向于實體經濟。但如果資金流向虛擬經濟如股市過多,很有可能通過杠桿使股市泡沫。另外,流動性對于實體經濟是一把雙刃劍,過高的流動性將掩蓋風險和其他經濟問題。因此,要加強實體經濟的健康發(fā)展,降準要控制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之間的資金流轉額,且注意資金流動的適度,讓降準真正對股市產生利好發(fā)展。
3、杠桿合理化:股市之所以熱,就在于股市高杠桿,相比于將資金存放于銀行、購買債券或者基金,股票很明顯收益高,且獲得利益的時間短,速度快。但正因為股市的高杠桿,購買股票的風險較高,可以一夜成翁,也可以一夜成窮。下半年股市大盤大跌原因之一即是杠桿,從之前的平倉觸發(fā)“被動去杠桿”開始逐漸擴大為“主動降杠桿”,導致行情大跌。但筆者并不支持“去杠桿”,如果股市沒有杠桿,或者杠桿很低,甚至低于基金,股市是否利好是值得商榷的。因此,要保證股市杠桿的合理性,不能過高亦不能過低,與此同時,要警惕過度炒作和膨脹的炒作,完善監(jiān)督體制。
五、結束語
降準降息雖是貨幣政策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我國金融市場的不完善,信息的不完全對稱,“雙降”對股市的影響是有限的。需要推進市場的利率化,維持市場資金的流動性在合理區(qū)間,從而促使金融市場的健康發(fā)展。本文所提出的一些觀點僅作拋磚引玉之言。
參考文獻:
[1] 秦銳.央行降準,市場如何反應[J].科學智囊.2015(42).
[2] 程實.繼續(xù)降息將打開中國資本市場潛在空間[N].上海證券報.2015(008).
[3] 唐齊鳴.降息對股市的影響分析[N].華中理工大學學報.2000(14).
[4] 張煒.降息降準難改A股跌勢[N].中國經濟時報.201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