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 慧,張 磊,趙遲梅
(南京郵電大學體育部,江蘇 南京 210023)
教練風格對青少年花樣游泳運動員訓練比賽滿意感的影響研究
湛 慧,張 磊,趙遲梅
(南京郵電大學體育部,江蘇 南京 210023)
2008年北京奧運會后我國花樣游泳運動隊雖在世界大賽上屢獲佳績(如:2012倫敦奧運會獲女子雙人第三,女子團體第二),但仍然與俄羅斯、日本等傳統(tǒng)強隊間有著不小的差距。這樣的差距不僅來源于針對運動員體能、技能方面的訓練,更重要的是對于運動員心理層面的關注長期以來都未被教練員、運動員各方所重視,這也成為了國內花樣游泳運動發(fā)展的制約因素之一。
作為一種特殊生活滿意感,訓練比賽滿意感考察的是運動員對訓練比賽經歷的認知評價,其與組織行為學研究中的工作滿意感較為接近。目前國內有關訓練比賽滿意感與運動成績間直接聯(lián)系的相關研究較少,但在可查閱的研究中訓練比賽滿意感均作為與其他因素相關的重要心理變量進行研究,如:與自尊、運動心理疲勞、團隊凝聚力等。
領導風格的研究與滿意感均同屬于組織行為學所關注的問題。行為理論認為領導風格所指的便是領導者的行為模式,因領導者的行為主要在于實現(xiàn)組織目標和組織內的人際溝通兩個層面,因此行為理論將領導者的行為分為“定規(guī)”與“關懷”兩個維度。長期以來國內針對運動隊教練員領導風格的理論與實證研究一直較少,這樣的原因主要是受制于研究思路和研究工具所限。但楊尚劍,孫有平,季瀏(2014)的最新報告已指出了教練員領導風格的研究對于運動隊管理的重要意義。
那么對于青少年花樣游泳運動員,教練員的領導風格與其訓練比賽滿意感間是一種怎樣的關系?兩者之間又是怎樣作用影響的?則成為了本文接下來的研究興趣所在。
2.1 年齡、訓練年限與青少年花游運動員訓練比賽滿意感的關系
舒爾茨(1978)在其對工作滿意感的的研究中指出:員工的年齡越小,其感受到的工作滿意感也越少。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員工的工作滿意感也在增加。同時,國內學者諸葛偉民(2006)針對賽艇運動員訓練比賽滿意感的研究中也指出:年齡、訓練年限等會對運動員的訓練比賽滿意感產生影響[8]。有鑒于前人的研究,本文在此基礎之上提出第一組研究假設:
H1-1年齡可顯著預測青少年花游運動員的訓練比賽滿意感。
H1-2訓練年限可顯著預測青少年花游運動員的訓練比賽滿意感。
2.2 教練領導風格與青少年花游運動員訓練比賽滿意感間的關系
葛輪費德(1962)、洛克(1976)在針對工作滿意感的研究中,均指出了領導者對于員工工作滿意感的影響。諸葛偉民(2006)也在其研究中指出了教練員的行為方式會對運動員的訓練比賽滿意感產生影響。因此本文依據前人的研究,以花游教練員領導風格為自變量,以青少年運動員的訓練比賽滿意感為因變量,繼續(xù)提出第二條研究假設:H2教練領導風格可顯著預測青少年花游運動員的訓練比賽滿意感。各假設將通過IBM SPSS 22.0進行統(tǒng)計檢驗。
3.1 研究樣本
本次研究選取的樣本為82名江蘇省各地區(qū)的青少年花樣游泳運動員,研究過程共發(fā)放問卷82份,回收率100%。無效問卷1份,為填答不完整,有效率為98.7%。剔除無效問卷后樣本分布為:南京地區(qū)20名、常州地區(qū)19名、連云港地區(qū)17名、鹽城地區(qū)8名,以及江蘇省代表隊17名。樣本最小年齡7歲,最大年齡21歲,平均年齡為11.04±3.80歲;訓練年限最少為1年,最多為14年,平均訓練年限5.09±3.27年。
3.2 研究工具
3.2.1 教練領導風格的測量 采用Challadurai和Saleh(1980)編制的《運動領導行為量表》。該量表共25個題項,分為訓練和教學、民主、專制、社會支持、獎賞5個行為分量表,分量表均為Likert5點式量表:從1到5對應為“從不”到“一向”,各分量表分別相加算分。本次研各行為分量表的a系數(shù)依次為:訓練和教學0.784、民主0.839、專制0.861、社會支持0.775、獎賞0.749,信度均較為理想。
3.2.2 運動員訓練比賽滿意感的測量 采用張力為和梁展鵬(2002)編制的《訓練比賽滿意感量表》。該量表共6個題項,為Likert 7點式量表,從1到7對應為“完全不同意”至“完全同意”。量表得分越高,說明訓練比賽滿意感水平越高。本次研究量表的a系數(shù)為0.775,信度較為理想。
4.1 年齡與青少年花游運動員訓練比賽滿意感的關系
從調查可以看出:青少年花樣游泳運動員的年齡與其訓練比賽滿意感間呈顯著負相關,那么年齡是否可以顯著預測運動員的訓練比賽滿意感,將在下一步的回歸分析中進行解釋。
從表1的回歸分析(逐步法)可以看出:模型整體性檢驗F值為5.246(p<0.05),年齡可顯著預測青少年花游運動員的訓練比賽滿意感,其解釋變異量達6.2%,影響為負向。
從圖1花游運動員訓練比賽滿意感隨年齡變化的趨勢圖中可以看出:訓練比賽滿意感隨著年齡的增長總體處于下降的趨勢。
表1 訓練比賽滿意感對年齡的回歸分析
圖1 訓練比賽滿意感隨年齡變化的趨勢圖
因此,本文提出的假設H1-1“年齡可顯著預測青少年花游運動員的訓練比賽滿意感”獲得了支持。
4.2 訓練年限與青少年花游運動員訓練比賽滿意感的關系
從調查可以看出:青少年花游運動員的訓練年限與其訓練比賽滿意感為-1.44呈負相關,但因統(tǒng)計檢驗未達顯著(p<.05)所以不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由于兩個變量間未達顯著相關,接下來再進行回歸分析將無意義。
因此,本文提出的假設H1-2“訓練年限可顯著預測青少年花游運動員的訓練比賽滿意感”未獲得支持。
4.3 教練領導風格與青少年花游運動員訓練比賽滿意感的關系
從表2的相關分析結果來看:教練員領導風格的五個維度,除社會支持行為與運動員訓練比賽滿意感間未達顯著相關,訓練與教學行為、民主行為、專制行為、獎賞行為四個維度與訓練比賽滿意感間均達到了顯著相關,其中除專制行為維度為顯著負相關外,其余三個維度均為顯著正相關。那么,教練領導風格是否可以顯著預測青少年花游運動員的訓練比賽滿意感,將在接下來的回歸分析中進行檢驗。
從表3的回歸分析(逐步法)可以看出:模型整體性檢驗F值為7.617(p<0.05),可顯著預測青少年花游運動員訓練比賽滿意感的教練領導行為依預測力的大小首先是訓練與教學行為,其解釋變異量達11.5%;其次是專制行為,其解釋變異量為4.9%。訓練與教學行為對訓練比賽滿意感的影響為正向,教練員的訓練與教學行為表現(xiàn)越高,青少年花游運動員的訓練比賽滿意感也就越高;而專制行為對訓練比賽滿意感的影響為負向,教練員的專制行為表現(xiàn)越高,運動員的訓練比賽滿意感則越低。
5.1 年齡可顯著預測青少年花游運動員的訓練比賽滿意感
從之前的回歸分析中可以發(fā)現(xiàn):年齡可顯著預測青少年花游運動員的訓練比賽滿意感,但是這種影響卻是負向的——隨著年齡的增長運動員的訓練比賽滿意感卻在降低,這與舒爾茨針對工作滿意感的研究有著很大的區(qū)別。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有可能在于運動員群體與一般員工仍有區(qū)別,其對各自領域中滿意感的認知與評價存在差異。當然這種差異是存在于所有青少年運動員群體?大多數(shù)青少年運動員群體?還是僅存于花游運動中?將可以作為滿意感研究的另一個研究起點。同時就本次調查的樣本而言,為何訓練比賽滿意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這同樣也是一個值得探尋的問題。
此外,從圖1中可見青少年花游運動員的訓練比賽滿意感隨年齡增長總體呈下降的趨勢,但從7歲開始持續(xù)下降到13歲左右之后,有了一個上升;到16歲左右又繼續(xù)下降。這一過程中形成了兩個高點:7歲左右、16歲左右。從實際中來看:7歲通常是運動員花游入門不久的年紀,這一時期對運動項目本身的興趣與熱情也許可以說明這一階段訓練比賽滿意感較高的原因;而16歲左右則是從地方隊進入省級代表隊的時期,訓練環(huán)境、方法、手段等因素的改進與提高,可能是這一時期運動員訓練比賽滿意感較高的解釋。
5.2 青少年花游運動員訓練年限與訓練比賽滿意感間相關未達顯著
從相關分析的結果來看,青少年花游運動員的訓練年限與訓練比賽滿意感為負相關,但是因相關系數(shù)未達顯著,所以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這里將不再展開探討。
5.3 教練領導風格中的訓練與教學行為、專制行為可顯著預測青少年花游運動員的訓練比賽滿意感
表2 教練領導風格與運動員訓練比賽滿意感間的相關
表3 訓練比賽滿意感對教練領導風格的回歸分析
由于我國特殊的體育環(huán)境,運動隊的訓練目標主要是為了獲得優(yōu)秀的運動成績,教練員執(zhí)教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與運動成績的好壞相關聯(lián)。作為對過去訓練比賽經歷的認知評價,教練員的訓練與教學行為之所以可以顯著預測花游運動員的訓練比賽滿意感,從另一個層面上看:運動員訓練比賽滿意感的高低也正是對教練員執(zhí)教水平的一個評價。教練員執(zhí)教水平高,則訓練比賽滿意感高;反之,訓練比賽滿意感則低。從回歸模型中教練員訓練與教學行為對訓練比賽滿意感的影響為正向,也可印證這樣的解釋。
同時,專制行為之所以對訓練比賽滿意感的影響為負向,這主要是因為教練員的一意孤行往往會產生不利于訓練比賽的結果,運動員對運動訓練經歷的認知和評價也會降低。事實上,花樣游泳運動本身雖然在比賽過程中需要運動員表現(xiàn)出高度的配合與紀律性,但是在平時的訓練以及比賽前的準備等過程中,青少年運動員往往對自身、搭檔甚至對手有著自己的理解。對于教練員因頻繁未與團隊成員討論而進行的決策,尤其是當這樣的決策產生了負面的后果時,青少年運動員會將失敗的歸因從自身轉換到教練員身上,訓練比賽滿意感便會隨之下降。這也反映了隨著我國青少年花游運動員個人運動素養(yǎng)的不斷提高,相對于教練員個人決策,團隊商議、決策應當是未來花樣游泳運動訓練比賽過程中的一個更好選擇。
[ 1 ] 崔浩瀾,張連成.運動員心理疲勞與訓練比賽滿意感、自尊及心理控制源的關系[ 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31(9):1237-1239.
[ 2 ] 于少勇,籃球運動員對球隊的信任與訓練比賽滿意度、團隊凝聚力的關系[ J ].體育科學,2010,30(6):85-91.
[ 3 ] 馮秋婷,齊先樸.西方領導理論研究[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 4 ] 楊尚劍,孫有平,季瀏.教練領導行為與凝聚力:信任的中介作用[ J ].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4,38(2):69 -73.
G861.18
A
1674-151X(2015)04-113-03
2015-03-10
江蘇省體育局局管課題“教練領導風格對江蘇花游運動員自我效能感的影響研究”(編號:ST14002207)。
湛慧(1985 ~),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運動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