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霞紅
巧用緘默藝術促成高效課堂
沈霞紅
如何提高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筆者結合十多年的課堂教學實踐,提出了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巧妙運用“緘默”藝術:以“等待”促成思維的解放,用“留白”實現(xiàn)文本的審美愉悅,讓“自由”提升樂學的境界,從而促成閱讀教學中高效課堂的實現(xiàn)。
心理學家羅杰斯指出,一個人的創(chuàng)造力只有在其感覺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條件下才能獲得最大限度的表現(xiàn)和發(fā)展。教育學研究也表明,人在輕松、自由的心理狀態(tài)下才可能有豐富的想象,才會有創(chuàng)造性思維火花的迸發(fā)。如有一位老師在教學《羅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時,他有這樣一個教學設計,即由他給課題加三個標點符號——。?!然后要求學生用三種語氣讀課題:羅布泊,消逝的仙湖。羅布泊,消逝的仙湖?羅布泊,消逝的仙湖!并思考討論加上這三種語氣后的課題分別具有了何種內涵?
然后教師“無言”,保持著緘默,耐心等待,學生們則開始自行品讀,當學生面對這樣新奇的課堂設計,教師又充分保證了他們討論和言說的時間和自由,自然熱情高漲……課堂討論像炸了鍋一樣,有朗讀,有激辯,有商討……
學生最終完成了對文本由淺入深的解讀,明確:第一種語氣,學生讀出了人們對羅布泊消逝的漠視;第二種語氣則又可讀出三種疑問,羅布泊曾經(jīng)是仙湖嗎?羅布泊為什么會被稱為仙湖?羅布泊將來又會有怎樣的面貌?第三種語氣則可讀出和品味出作者對羅布泊的憂慮和痛心。
就這樣,教師適時的隱退等待,用平等、尊重、信任的態(tài)度,創(chuàng)造了一個心理寬松的、具有親和力的教學氛圍,從而自然地收到了意料中的滿意效果。
在創(chuàng)造性解讀的過程中,學生思維常常會顯得異?;钴S,主要集中在文本和自己心靈兩個方面。
首先,是文本方面,文學性文本內涵的多義性和模糊性,能給學生留下無盡的想象空間。比如在教學《清兵衛(wèi)與葫蘆》時,當文末清兵衛(wèi)找到了新的寄托——繪畫時,將會有怎樣的發(fā)展?文本戛然而止,教師要不要組織學生展開討論:以小說的主旨為綱,讓新的結論再度呈現(xiàn)?其實大可不必,在前期文本主旨的探討中,文本的召喚已躍然紙上,應該有的情節(jié)發(fā)展走向,學生了然于心中,教師要做的就是緘默到“底”。讓小說“隱性的尾聲”由得學生自行去想象和體味,真要想讓其呈現(xiàn),不妨用“續(xù)寫”作業(yè)的方式,再現(xiàn)學生對文本留白的想象,完成由于老師適時緘默而造成的課堂“留白”的再創(chuàng)造。
另一方面,讀者的心靈情感在文本的召喚下,有時泛起圈圈漣漪,有時引發(fā)劇烈震蕩,從而可以導向不同的審美體驗和價值判斷。
如在教學經(jīng)典作品《祝?!窌r,由于文本內涵深,可挖掘的情感或精神多,本來教師設計是以主問題“究竟誰對祥林嫂的死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為線,串起課堂教學,但在討論過程中,學生思維不斷地打開,參與面逐漸地變廣,打破了課堂預設,實現(xiàn)了新的生成。比如有同學提到了魯迅筆下的看客,這些看似不重要的人物在一定程度上映照了當下時代的影子。這時教師是順應學生的表達需求使其“暢說欲言”還是“中場阻止”,當然不同的老師可以有不同的選擇。但私下覺得最佳選擇應傾向于課堂的“留白”,首先肯定學生對“看客”的聯(lián)想和聯(lián)系,在引燃學生思維的觸點后,看學生還有想說的話,還有更深層的現(xiàn)實聯(lián)想,不妨先緘默處之,再引導學生以“隨筆”的方式 ,讓課堂上產(chǎn)生的新思維充當引子,在課后給學生留足更多的空間,深入思考,廣泛聯(lián)想;反觀現(xiàn)實,深度檢省,以新的“余音繞梁”的寫作形式完成。
有效的緘默,教師就能給學生個性的體驗和表現(xiàn)提供更多的自由和空間。以教學《荷塘月色》為例,這樣的文本,并不艱深,而語言又極其精美。在教學設計時,設想不妨從學生實際出發(fā),根據(jù)學生的情志和意趣來組織教學,比如可指導學生進行聲情并茂的朗讀,比如可引導學生自主品味散文的語言美、畫面美、情趣美。而在賞析文章的“畫面美”時,把全班分成幾個小組,每組負責一個段落的鑒賞任務,要求人人參與,個個發(fā)言。小組討論完畢后,請小組組長代表本組在全班交流觀點,學生個體還可從旁補充深化。
在教學的主體環(huán)節(jié),教師因適時的“噤聲”,只是在課堂討論結束后,作一歸納總結,對小組及個體的感性體驗和零星的鑒賞方法作最后理性的提領。而在整堂課的教學中,動腦最多的是學生,動嘴最多的還是學生,處于緘默狀態(tài)的教師只是那個最負責任的旁觀者,所謂“最負責任”則是因為在課堂討論的過程中,其實有一雙眼、一對耳始終在關注著學情,同時思維也在高速地運轉——如何根據(jù)學生碎片化的解讀使其還原成理性的提升和方法的引領。
沈霞紅,教師,現(xiàn)居浙江桐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