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桂英
正如世界上找不到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一樣,每一個孩子在每一個學期都有不同的表現(xiàn)。即使是同一個孩子,他的情況也會不斷地發(fā)生改變。十幾年的教書歲月,十幾年的班主任工作,讓我體會到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名班主任,肩上的擔子是多么的沉重。如何教育好學生、管理好班級,是我最費心思的一個問題。經(jīng)歷了長期的實踐、思考,我逐漸形成了一套自己獨特的教育和管理方式,獲得了一定的成功。
一、愛字當頭——有關心,有溫暖
農村的孩子,有一部分因父母離婚而從小與爺爺奶奶一起生活長大。無論是從物質條件還是精神生活上都比不過其他同學,一定程度上比別的孩子自卑。平時的吃穿不說,一涉及金錢方面的事,更讓他們抬不起頭,面對老師詢問的目光,匆匆避開。2000年時班里有位學生王某,正是這種情況。黑瘦又駝背的奶奶含辛茹苦地把他養(yǎng)大,送進學校,希望通過知識能改變王某的命運。王某是一個孝順懂事的孩子,平時認真學習,不需要老師多管。直到學校要交學雜費時,他出現(xiàn)了反常的現(xiàn)象:始終低著頭,沒有微笑了,學習也沒勁了。我立即把王某找來談話,鼓勵他別被生活的困難打倒。不要因為錢不能及時交上而難為情,從而耽誤了自己的學習,得不償失。另一方面,我積極地找到上級領導尋求幫助,為他申請?zhí)乩a助。在學校的幫助下,解決了王某的困難。當我把好消息告訴王某時,王某感動地流下了眼淚。從此,王某學習更認真了,最終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
像這樣的事例舉不勝舉:學生生病了,我會適時端上一杯溫開水;學生進步了,我會送上欣賞和鞭策的話語;學生因叛逆而犯錯時,我會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此時的我既是老師,又是父母。
我從情感上敞開心扉,和學生真誠地交往。正如《牽手》中的歌詞“因為路過你的路,因為苦過你的苦”,學生怎能不安心地牽著我的手?即使前途坎坷,學生與我也會幸福著彼此的幸福。
二、嚴字緊跟——有規(guī)范,有秩序
愛學生,不等于寵愛、溺愛,愛的前提是嚴。我深知:一個良好的習慣能使學生終身受益。因此,從我接手一個班級起,就努力著手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我沒有用師者的身份去命令學生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而是以身作則,以自己的人格感召學生,培養(yǎng)言行一致的人。例如,每天的值日工作,學生做得并不好。即使他們是農村的孩子,在這方面也是一個欠缺。開始的一周,我會帶領不同的組員掃地,從細節(jié)上進行指導。地上有垃圾,自己帶頭去撿,再要求學生去撿。從自身出發(fā)帶領學生一起創(chuàng)造一個清潔的學習環(huán)境,讓大家體會在這種環(huán)境下學習時的愉悅,學生自然而然地關注身邊的衛(wèi)生,養(yǎng)成隨手撿垃圾的習慣。不是說“勞動創(chuàng)造了人類本身”嗎?學生能從細節(jié)上注重衛(wèi)生,也就養(yǎng)成了對待事情的一絲不茍。進一步開始著手課堂學習、課后學習習慣的要求。由于農村的特殊環(huán)境,父母在外長期打工,留守的是祖孫。隔代親的原因,使得祖輩對孩子的要求明顯放松。要想學生能學好,這對班主任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zhàn),只有培養(yǎng)好孩子的學習習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我利用班會課介紹名人成長的故事,告訴學生學習的重要性;我請畢業(yè)了的優(yōu)秀學生回校做講座,介紹農村孩子學好了同樣有大作為。在一系列鋪墊的基礎上與學生共同探討出課堂、課后該怎么做才能學好。由于學生的年齡階段正處于好玩的時期,我經(jīng)常采用目光暗示、語言鼓勵、行為提示等方法幫助學生渡過一段適應期,直到他們能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止。在一件件、一樁樁小事中,我沒有用教師的權威去壓制學生,可“嚴”字卻如杜甫筆下的“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般滲透到學生的生活中。
三、系字相連——有目標,有合力
一個班級只有每個任課老師、每位學生和班主任聯(lián)系在一起,充分發(fā)揮各自的作用,向著一個目標前進,這個班級才能與日俱進。
首先,要選擇一批得力的班干部和課代表。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好幫手,優(yōu)秀的班干部可以獨當一面,協(xié)助班主任管理好班級。課代表除了為同學們收發(fā)作業(yè),傳達任課老師的指令外,最主要的是將同學們課堂上沒學透的知識及時反饋給老師,以便于同學們更好地學習。這樣的班干部和課代表要有一定的組織能力、學習能力、交際能力。本著唯才是用的目的,在班干部和課代表的選拔上,先讓學生自我推薦,在班會課上進行競選演講;接著同學、老師推薦;之后試用一周后由同學、老師考核,最后上崗。我對正式上崗的班干部與課代表及時進行定期的培訓,適時地對他們進行工作反饋,讓他們成為聯(lián)系同學與老師、管理班級的中堅力量,是班級中正氣的使者、開拓的先鋒,以便帶動同學們共同奮進。
其次,我積極配合各學科老師管理好學生,探討教育學生的方法,用大家的智慧解決問題。同時積極地向優(yōu)秀的班主任學習先進的管理經(jīng)驗,學以致用。
參考文獻:
吳學文.淺談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J].學習方法報:教研周刊,2011(52).
編輯 魯翠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