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的中國春節(jié)快到了! 人們辛苦了一年, 春節(jié)的時候都愿意樂和樂和。我記得去年春節(jié)的那個月,我心情不好沒有回國。那段日子我特別想父母。好在有很多中國同學都非常關心我, 還有老師們也是。記得放假前的一天,我的漢語老師邀請我跟她一起回她老家過年。我突然開心起來了,很興奮地等待著第一次在中國過年!
我的老師老家在安徽。回老家的路上,我覺得風景特別漂亮,特別是有很多古老的建筑。我對美麗的風景特別是中國的建筑非常感興趣,所以一路上都非常著迷地看著。
到了老師家鄉(xiāng),我發(fā)現(xiàn)家家戶戶門上都掛了紅燈籠,人們在外面包小籠包,大家有說有笑,氣氛真好!待我們到老師的家門口,老師的媽媽滿臉笑容地迎了出來,開心地擁抱了我。我突然感受到了一種只有家人才有的溫暖。我把自己畫的一幅畫送給了老師的媽媽,她非常開心地收下了。
除夕,吃年夜飯的時間到了。餐廳里擺著一張超大的圓桌子。桌子上擺滿了菜,豐盛極了。房子里很熱鬧!大家端起酒杯,互相祝福,互相恭喜。全家老小歡聚在一起。我這才體會到中國人說的天倫之樂大概就是這個樣子吧。
后來聽老師說我才知道,如果不是過年,家里除了爸爸媽媽,其余人都在外地;只有過年了,一家人才從各個不同的城市回到爸爸媽媽身邊;也只有過年這幾天是爸爸媽媽最忙碌也是最開心的日子。所以現(xiàn)在的中國人過年,大概最重要的就是一家人團圓吧。到那天我才理解為什么中國的春運那么擁擠,票那么難買:人們都要回到自己的家!因為大家都知道,家里有自己的爸爸媽媽在等著自己回去團圓。
中國人過年最開心的應該是小朋友吧,因為小朋友都能收到紅包,中國人叫“壓歲包”。原來我不知道為什么叫“壓歲”,也許是希望小朋友不要長大、永遠可愛,所以需要把年齡“壓”著。后來聽說了關于“壓歲”有個很長的故事,故事里的“歲”原來是一種怪獸“祟”,專門對小朋友不好,所以用了特別的東西把“祟”趕走。這也許就慢慢變成現(xiàn)在的壓歲錢了。我看過小朋友的壓歲錢,大部分都是很新很新的紙幣。有個小朋友告訴我他的壓歲錢上的數(shù)字是連著的。我覺得中國的小朋友真的非常幸福。
吃完晚飯后,大家都出去外面看煙花。在烏克蘭我也看過煙花,但非常少,能買到的煙花大部分也是Made in China。這次有機會在中國,看煙花也是件非常幸運的事情。除夕夜的時候從很遠的地方就能聽到煙花鞭炮的聲音,大門口、街道上,家家戶戶晚飯前要放鞭炮。晚飯后孩子們都出去,手里拿著小煙花畫圈圈。年輕的小伙子姑娘們成雙成對地也放著這種小煙花。真浪漫。
煙花放得差不多的時候,還有一件事是人們在中國的春節(jié)必須做的,那就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看電視“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好像全中國都在同一時間看。我們一邊看一邊笑一邊評論誰唱得好聽,誰跳得好看。還有一些人會趁著不用上班的放松時間打麻將。他們也叫我去玩兒,真可惜我不會。我只能和老師一起看春晚的節(jié)目。真好看。不過我覺得如果我能學會打麻將的話,應該更有意思。
至今,我仍然特別感謝老師帶我到她的老家過年!老師家里的過年氣氛讓我有了回到家里的感覺。我想那次過年會永遠留在我的美好記憶中!
[鏈接]
作者和美,原名Alina Ilchuk,國籍烏克蘭,浙江農(nóng)林大學風景園林與建筑學院建筑學專業(yè)。本文指導老師歐陽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