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偉偉,阮為勇,王宇軍,畢明遠
(江蘇省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江蘇 南京 210028)
中藥泡浴聯(lián)合新生兒撫觸治療新生兒黃疸療效觀察
馮偉偉,阮為勇,王宇軍,畢明遠
(江蘇省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江蘇 南京 210028)
目的探討中藥泡浴聯(lián)合新生兒撫觸對新生兒黃疸的作用。方法收集黃疸新生兒89例,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46例予常規(guī)治療,治療組43例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給予中藥泡浴聯(lián)合新生兒撫觸,觀察比較臨床效果。結果中藥泡浴聯(lián)合新生兒撫觸治療新生兒黃疸在臨床有效率、膽紅素下降程度及黃疸消退時間上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中藥泡浴聯(lián)合新生兒撫觸對新生兒黃疸有良好效果。
新生兒黃疸;中藥泡?。恍律鷥簱嵊|
新生兒黃疸是由于體內膽紅素聚集引起的皮膚或其他器官黃染, 是新生兒時期常見疾病之一,當新生兒血中膽紅素達到85.5~119.7 μmol/L,臨床上可出現(xiàn)肉眼可見的黃疸,研究表明在嚴密監(jiān)測新生兒血清膽紅素的基礎上,給予及時有效的早期干預,可預防核黃疸的發(fā)生,降低致殘率[1]。大部分黃疸可自然消退,但由于膽紅素的毒性,少數(shù)患兒可出現(xiàn)嚴重高膽紅素血癥,過高的膽紅素可以透過細胞膜進入細胞內干擾細胞的代謝功能,引起腦細胞功能代謝紊亂,對新生兒造成極大危害[2]。新生兒黃疸屬于祖國醫(yī)學“胎黃”范疇,中醫(yī)對于生理性黃疸提倡進行早期干預從而防止病理性黃疸的發(fā)生,對于病理性黃疸則根據(jù)患兒的臨床癥狀辨證施治,取得了較好療效,減少不良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對新生兒黃疸進行早期干預已成為正確處理新生兒黃疸的發(fā)展趨勢。撫觸、游泳、中藥泡浴等外治法在防治新生兒黃疸方面具有療效確切、安全可靠、經(jīng)濟方便的優(yōu)勢,在臨床已被廣泛應用[3]。本研究中通過對比中藥泡浴聯(lián)合新生兒撫觸療法與常規(guī)治療的效果,觀察其對新生兒黃疸的作用。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收集2014年1—12月因新生兒黃疸在我院NICU治療的患兒90例,納入標準:西醫(yī)診斷標準參照《實用新生兒學》[1]關于新生兒黃疸干預方案的診斷標準。中醫(yī)“胎黃”濕熱郁蒸型辨證標準參照《中醫(yī)兒科學》[4]中“胎黃”的有關辨證標準。所選患兒均為足月兒,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研究過程中,治療組1例男嬰在確診為先天性膽管狹窄后轉入外科治療,退出試驗。因此,最終有89例患兒進入試驗,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43例,男嬰23例,女嬰20例;胎齡37~42(39.1±1.3)周,出生體質量2 550~4 250 g;發(fā)病原因:生理性黃疸12例,新生兒肺炎13例,新生兒感染10,新生兒ABO溶血5例,敗血癥3例;膽紅素(303.4±33.6)μmol/L;接受藍光治療時間(26.5±6.9)h。對照組46例,男嬰25例,女嬰21例;胎齡37~42(38.9±1.2)周;體質量2 600~4 100 g。發(fā)病原因:生理性黃疸13例,新生兒肺炎15例,新生兒感染10例,新生兒ABO溶血6例,敗血癥2例;膽紅素(306.3±34.9)μmol/L;接受藍光治療時間(26.2±7.1)h。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積極治療原發(fā)病,同時予以新生兒藍光治療(新生兒黃疸治療箱,浙江寧波戴維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chǎn)),口服益生菌、苯巴比妥鈉,加強喂養(yǎng),及時補充液體量及能量,監(jiān)護、保暖等常規(guī)護理措施。治療組:在上述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予以中藥泡浴及新生兒撫觸治療。中藥泡浴池準備:泡浴所用中藥均來自江蘇省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中藥房,組方為茵陳蒿20 g、大黃2 g、梔子10 g,加水500 mL煮沸30 min后過濾倒入藥浴池中,加潔凈水適量,控制水溫37~39 ℃。藥浴前新生兒臍部貼好防水貼,選用特制的頸圈托住新生兒的頸部,將新生兒放入已配置好的藥浴池內,室溫26~28 ℃,水溫37~39 ℃,使新生兒頸部以下的全身浸浴在藥池中泡洗15 min,每天2次。泡浴結束后取下防水貼,用75%乙醇消毒臍部;泡浴完畢后均配合撫觸,每天2次,每次10 min。新生兒撫觸方法:撫觸前護士需要洗手、修剪指甲,溫暖雙手,面帶微笑,語言聲音柔和,并且播放一些柔和舒緩的音樂。撫觸由經(jīng)過正規(guī)培訓的護理人員實施,采用國際標準按摩法,在室溫26~28 ℃,脫去新生兒衣物全裸在操作臺上,將嬰兒潤膚油倒于掌心,選擇一個合適的姿勢,撫觸動作由輕至重進行,按頭部、胸部、腹部、四肢、手足、背部、活動四肢依次進行撫觸。每天對患兒黃疸分布面積、皮膚顏色變化進行記錄,記錄治療后2組血清膽紅素值水平及新生兒黃疸消退時間。2組均以3 d為1個療程,治療前后均采集靜脈血檢測血清膽紅素值水平,隨訪至完全退黃,隨訪期間以經(jīng)皮黃疸儀(型號JH20-1B,南京理工大學科技開發(fā)公司生產(chǎn))監(jiān)測皮膚黃疸情況,每日1次,取前額眉間1 cm、胸骨第2肋間正中水平線兩個部位,兩個部位所得數(shù)值之平均值為最終統(tǒng)計數(shù)值,以膽紅素小于102 μmol/L為黃疸消退,隨訪時間為15 d,隨訪期間停用其他干預黃疸的藥物及措施。
1.3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黃疸明顯消退,外觀皮膚無明顯黃染,精神、哺乳好,膽紅素值下降>75%或血清膽紅素水平<119.7 μmol/L。有效:皮膚黃染大部分消退,黃疸消退至僅面部有輕微黃染,精神良好,哺乳較好,膽紅素值下降50%~75%或血清膽紅素水平<171 μmol/L。無效:皮膚黃染消退不明顯,或有所加重,精神、哺乳差,膽紅素值下降<50%且血清膽紅素水平>171 μmol/L。
2.12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注:①與對照組比較,P=0.014。
2.22組治療前后血清膽紅素水平比較 2組治療前膽紅素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治療后血清膽紅素均較治療前明顯下降(P均<0.05),且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治療前后血清膽紅素水平
2.32組治療開始至黃疸消退時間比較 治療組從治療開始至黃疸完全消退時間3~12(5.49±1.35)d,對照組從治療開始至黃疸完全消退時間3~14(6.55±1.25)d,治療組黃疸消退時間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
新生兒黃疸屬中醫(yī)學“胎黃”范疇,病機為脾胃濕邪內蘊,肝失疏泄,膽汁外溢所致,其病位在肝膽,與脾胃密切相關。本研究所選病例中醫(yī)辨證均屬濕熱郁蒸型,治則以清熱利濕退黃為基礎。所選組方中茵陳為君藥,專于利濕退黃;梔子、大黃合用共奏清利濕熱、瀉肝膽火、解濕去熱之功,諸藥合用達到除濕退黃、清熱之效,促進了新生兒黃疸的消退。
新生兒皮膚薄,皮膚體表面積相對較大,皮下毛細血管豐富,黏膜柔嫩,浴水中加入中藥容易透過新生兒的皮膚被吸收,從而達到體表治療作用;且溫水泡浴過程中,皮膚血管擴張血流加速,增強皮膚的血液循環(huán)和新陳代謝,從而促進藥物的吸收達到體內治療作用。因此,諸多研究證實嬰幼兒常見病均可考慮用外治達到內治的效果[5]。王利民等[6]觀察生后24 h開始予新生兒退黃洗液防治新生兒黃疸,與對照組比較,黃疸出現(xiàn)時間推遲,血清總膽紅素水平明顯降低。相關研究也證實新生兒撫觸有降低新生兒黃疸指數(shù)和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作用,可有效地治療新生兒黃疸和預防新生兒核黃疸[7]。新生兒撫觸融合了心理和生理的交流,增強了新生兒的食欲,提高了新生兒的消化、吸收和排泄功能,促進胎糞盡早排出,抑制膽紅素的腸肝循環(huán),減少膽紅素的重吸收,從而降低血清膽紅素水平,達到降低發(fā)生核黃疸的危險[8]。對新生兒黃疸予以撫觸等護理干預后胎便轉黃時間明顯提早,排黃便次數(shù)增加,每日吸吮次數(shù)明顯增加,血清膽紅素濃度明顯降低[9]。
本次研究結果亦顯示,對新生兒黃疸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予以中藥泡浴聯(lián)合新生兒撫觸治療,患兒的臨床有效情況得到明顯改善,且血清膽紅素水平下降更為明顯,黃疸消退時間明顯縮短,這說明中藥泡浴聯(lián)合新生兒撫觸治療新生兒黃疸效果顯著。
近年來中醫(yī)藥治療新生兒黃疸取得了諸多進展,其治療方式多樣,療效肯定,大多數(shù)患兒不需特殊醫(yī)療儀器,藥物價格低廉,減輕了廣大患兒家庭的經(jīng)濟負擔;采取中醫(yī)藥外治聯(lián)合撫觸、游泳等干預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且不良反應少,易被家長接受;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新生兒黃疸臨床療效明顯優(yōu)于單純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使用。
[1] 金漢珍,黃德珉,官希吉. 實用新生兒學[M]. 3版.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266-268
[2] 陳昌輝,吳青,李茂軍. 新生兒黃疸的診治及其相關問題[J]. 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1,26(14):1132-1135
[3] 裴宇,王曉鳴. 外治法預防新生兒黃疸研究進展[J]. 中醫(yī)兒科雜志,2009,5(6):43-45
[4] 汪受傳,俞景茂,馬融,等. 中醫(yī)兒科學[M]. 2版. 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7:52
[5] 李勁,李健. 游泳、水療對新生兒黃疸的療效分析[J]. 中國婦幼保健,2007,22(11):1492
[6] 王利民,吳曙粵,黃春蘭,等. 新生兒退黃洗液早期干預新生兒黃疸的療效[J]. 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6,21(14):944-945
[7] 萬正敏. 撫觸對新生兒黃疸的影響[J]. 中國婦幼保健,2009,24(2):206-207
[8] 馬增霞. 新生兒撫觸的臨床效果觀察和體會[J]. 山東醫(yī)學高等??茖W校學報,2010,32(7):536-538
[9] 肖紅,彭俠,金桂英,等. 護理干預對新生兒黃疸影響的研究[J]. 中國中醫(yī)急癥,2005,14(10):1020-1021
10.3969/j.issn.1008-8849.2015.32.032
R722.17
B
1008-8849(2015)32-3618-02
2015-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