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合作精神與能力是重要的培養(yǎng)目標之一,學生必須加強合作。合作學習使教師成為了教學過程的指導者、參與者和合作者,學生成為了課堂學習的主人,讓學生在生生交往、師生交往、課堂互動、資源共享的課堂氛圍中,體驗學習的成功。本文從高考題型入手,對合作學習的內涵及特征,合作學習的方法,和合作學習應注意的問題結合具體的課堂實踐展開了論述。
關鍵詞:合作學習;新課程標準;高考題型
合作學習是20世紀 70年代初興起于美國,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實質性進展的一種富有創(chuàng)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體系。我國學者自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研究合作學習。2001年國務院頒發(fā)的《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決定》中指出:“鼓勵合作學習,促進師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共同發(fā)展,促進師生教學相長?!庇纱丝梢妵覜Q策部門對合作學習的重視。
我在認真學習和研究國內外有關“合作學習”理論和實踐的基礎上,結合高考題型和自己教學實踐,探討了合作學習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一些做法?,F分述如下:
一、合作學習的內涵及特征
合作學習,是教學中學生學習的一種組織形式,是學生在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學習任務,按照明確的責任分工進行的互助式學習,通常以小組活動為基本教學形式。
1.“合作”的兩層含義。合作學習中的“合作”有兩層含義:一是行動上的合作,二是知識資源的共享和思想方法的合作。在學習過程中,這兩個層面的合作常常相互交叉、相互促進。行動上的合作多依賴于老師的課堂調控,而資源的共享和方法的交流則需要學生的自覺意識。
2.“合作”的三種模式。合作學習有三種基本模式,即師生、生生、師師合作。合作教學首先是師生之間的教與學合作,師生之間的交往合作,有利于實現教學相長。其次,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相互幫助,能有效地緩解緊張的情緒,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有意識地多提供給學生合作的機會,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與人共事的意識。最后是教師與教師之間的合作,更側重在資源共享和教學方法交流方面,主要通過集體備課來實現。每位老師在教學內容處理、教學方法選擇、教學整體設計等方面都有他的獨特之處,只有多交流才能博取眾家之長,相互啟發(fā),不斷提高自我的素養(yǎng)。
二、從高考幾種題型出發(fā)談合作學習
在平時的教學中,合作學習常被應用于對話型課文的教學,許多教師片面的認為合作學習就是小組討論或角色扮演。下面我將以湖北高考英語題型為依托,談一談如何通過合作學習來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考試的能力。
1.聽力是試卷的第一部分,直接影響學生的情緒以及后面題目的發(fā)揮,因此,我們的聽力教學不在于讓學生聽懂某篇聽力材料,而旨在通過過程性訓練培養(yǎng)學生有效的聽力策略。然而,在聽力教學中許多英語教師仍奉行陳舊的教學模式:放錄音,對答案。這種方式只強調聽力結果,忽視了聽力過程。
2.多項選擇題考的主要是詞匯,不僅考詞的用法含義,而且考近義詞和形近詞的辨析。高考大綱要求高中生掌握3500詞,經驗告訴我們詞匯的記憶對于高中生是一大難點,學生常常抱怨記不住,記混了,記憶的時間不夠…… 那么,怎么在有限的時間里記住更多的單詞呢?我們可以借鑒合作學習的方式。
3.完形填空實際上是語法填空和多項選擇的結合,它不僅要求學生有很好的詞匯和語法知識,而且還要求學生依靠上下文的暗文處理各種語言要素,通過填補空格把全文的意思完整地表達出來。我的做法是小組討論,全班交流,合作思考解決疑難。
4.閱讀理解考查學生的閱讀能力。傳統(tǒng)的英語閱讀理解教學是教師講學生被動地聽,缺乏互動過程。我認為新課改中所倡導的合作學習適宜于英語閱讀理解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如通過對課文標題、插圖等展開討論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對課文段落、細節(jié)、佳句、寫作特點等進行討論來拓寬學生視野及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和概括能力。
5.完成句子不僅考查學生的語法知識,也要求學生有足夠的細心。我常用的做法是:先在黑板上寫幾個含有同一語法點的句子,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并用一句話把它總結出來,再集體評出一句最好的。最后進行語法練習鞏固,就可以讓一個小組出題另一個組答題,相互檢測。
6.書面表達考查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在高考中平均分一直不高。我一貫的做法是先找?guī)灼獙W生的習作在全班進行改錯練習,這樣就把典型的錯誤呈現出來了,也加深了學生對寫作中錯誤的印象。然后在小組內學生相互改正作文,老師從旁指導。最后每個小組合力整理出一篇優(yōu)秀文章交給老師。
三、教師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合作學習是一種富有創(chuàng)意和實效的教育實踐,也是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一種重要學習方式,但在教學實踐中仍存在著一些低效率現象,如學生合作不主動、學生參與度不均衡、教師角色轉換不到位以及教師評價不全面等。要想充分發(fā)揮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我們還應在實踐中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合作意識。教師要讓學生意識到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意識到一個集體的成功離不開每一個成員的努力和付出,每個小組成員都有義務為小組做貢獻,每個人都必須依賴其他成員合作與支持,這樣就能化個人競爭為組內合作。
2.合理分工。教師要充分信任每一個學生,幫助他們在交往中尋找各自恰當的位置,分工明確,把學習任務落實到每一個人,不能讓個別優(yōu)等生一人主導,要經常變換角色,讓每一個學生獲得不同方面的發(fā)展。
3.總結歸納。教師要指導學生將小組內討論所形成的共識及主要分歧作小結疏理,必要時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但不要將所謂的“標準答案”強加給學生,扼殺學生思想的火花。
四、啟示與反思
合作學習的實施過程可以總結為:個體獨立思考——小組合作學習——全班統(tǒng)一交流。它不僅體現了新課標“以人為本”的學習理念,強調了學生的主體性,而且有利于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覺得,首先只有教師對合作學習有了正確的認識,并精心準備每一次活動,才能真正減少合作學習低效現象,提高教學效率。其次,教師要始終以學生為主體,多創(chuàng)設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讓學生在討論、合作、探究、體驗中鍛煉思維,培養(yǎng)學生學英語的興趣和自信心,讓學生在提高聽、說、讀、寫能力的同時,培養(yǎng)合作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最后,合作學習應與獨立思考相結合,通過獨立思考來提高學生的自主性,通過合作學習來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池瑾.合作性學習的原理與方法[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08, (2).
[2] 王坦.論合作學習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
[3] 教育部.國家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4] 徐紅.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1,(10).
作者簡介:陳娜(1985-4-),湖北省黃岡市人,學歷:大學本科,湖北省襄陽市第五中學英語教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