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林君
【摘 要】電大脫產(chǎn)班學生心理現(xiàn)狀令人擔憂,耐挫力普遍較低,耐挫教育刻不容緩,心理咨詢、調(diào)適情緒、磨煉意志是提高電大脫產(chǎn)班學生耐挫力的有效對策。只有提高耐挫力,有較好的心理素質(zhì),電大脫產(chǎn)班學生才能真正成為社會有用的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電大脫產(chǎn)生 受挫心理 耐挫教育
教育部頒發(fā)的《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實施綱要(試行)》已過去12年。全國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以《綱要》為工作規(guī)范,做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工作。但心理健康問題是一個普遍的社會問題,不是一朝一夕能杜絕的。高校學生中受挫心理現(xiàn)狀依然十分嚴峻,尤其是文化基礎普遍較低的電大脫產(chǎn)班學生受挫心理更為嚴重。本文試圖對如何提高電大脫產(chǎn)生耐挫力這一刻不容緩的問題作一粗淺的探討。
一、提高電大脫產(chǎn)班學生耐挫力的重要性
挫折,是指個人從事有目的的活動過程中遇到障礙或干擾,致使個人動機不能實現(xiàn),需要不能滿足時的情緒狀態(tài)。任何一個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和挫折。所謂“人生逆境十之八九,順境十之一二”,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梢?,挫折感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心理現(xiàn)象。
從人的成長過程來看,挫折感始終都是客觀存在的,只是表現(xiàn)不同而已,處于身心發(fā)育時期的青少年表現(xiàn)尤為明顯。而大學生除具有一般青少年的表現(xiàn)外,與普通中學生比,他們有更多的社會實踐活動,他們接受的是完成性教育,所以他們的獨立性與成人感更強,希望以一個主體人格參與社會活動,與他人交往;但由于自身個性心理的發(fā)展尚不穩(wěn)定、不完善,因此承受挫折的能力普遍較弱,一旦遇到挫折,情緒容易波動,身心健康受到影響。所以對處在人成長過程特殊階段的大學生加強挫折教育,提高他們承受挫折的意志和能力,不僅對其在校期間,而且對他今后踏上社會、參與競爭,成就事業(yè)都是至關重要的。
從電大的培養(yǎng)目標來看,電大要把原來文化基礎普遍較低、言行舉止很不規(guī)范的學生培養(yǎng)成為既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文化素質(zhì)和身體素質(zhì),又有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的社會應用型人才,加強耐挫教育無疑是刻不容緩。
二、電大脫產(chǎn)生受挫心理現(xiàn)狀
據(jù)調(diào)查表明,我國每年有25—28萬人死于自殺,在3.4億青少年中,有各類學習、情緒和行為障礙等心理健康問題的人已達3000萬人。據(jù)天津市高校心理衛(wèi)生驗收資料統(tǒng)計,在全市5萬名大學生中,60%以上的大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由于電大脫產(chǎn)生中以高考落榜生、職高生、中專生為主,多數(shù)學生文化基礎普遍較低,厭學現(xiàn)象極其嚴重,行為懶散,情緒低落,而家長期望高,學校要求嚴,學習任務重、壓力大,心理健康問題更為嚴重。就目前電大脫產(chǎn)生的心理現(xiàn)狀看,他們的心理問題主要是強迫、自閉、抑郁、焦慮、恐懼、偏執(zhí)、悲觀和精神分裂等,受挫心理突出表現(xiàn)為:
1.目標過高,脫離實際。當需要不能滿足,又不會調(diào)整心態(tài),結果是自暴自棄。
2.缺乏刻苦磨煉和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如兔子一樣只會躲避,遇到困難束手無策,甚至出現(xiàn)一些極端行為。
3.心態(tài)不正,意志薄弱。外表上個性十足,爭強好勝,但內(nèi)心意志脆弱,不堪一擊,就像一只外形完整的雞蛋殼,只要輕輕一擊,就成碎片。具有這種心態(tài)的學生,表揚贊歌聽得進,批評逆語受不了,在競爭中只能贏,不可輸,逢輸往往采取消極行為。
4.目中無人,不善交際。在人際關系上,不正確估計自己,不善于理解別人,對人要求甚高,忘記要求自己,說話做事渾身帶刺,像刺猬一樣。遇到不如意則發(fā)脾氣,埋怨人,甚至干出蠢事(如聚眾鬧事)。事后又十分沮喪,冷漠退讓,放棄人生追求。
5.缺乏鍛煉,體質(zhì)較差。很少參加體育鍛煉和體力勞動,身體素質(zhì)差,不能承受艱苦的勞動和節(jié)儉的生活。如軍訓時站隊不到二十分鐘就休克、升旗儀式時立十幾分鐘就倒下,這種現(xiàn)象并不少見。我們學院在每年的運動會之前都要進行一次體檢,從近幾年的體檢結果來看,學生體質(zhì)呈下降趨勢,2013年10月份的體檢中,700多學生,超過50%的學生健康問題比較嚴重,有的肝功能異常,有的心率不齊,有的竟然是高血壓患者,都不宜參加較為劇烈的運動。
三、電大脫產(chǎn)生受挫心理形成原因
電大脫產(chǎn)生的受挫心理形成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有學生本人的,有家庭的,也有社會的。概括起來主要是以下幾方面:
一是嬌寵養(yǎng)成“蛋殼”性格?,F(xiàn)在的大學生中獨生子女比例大。獨生子女在家里處于特殊地位,家長(尤其是祖輩)對他們往往嬌寵有余,管教不足,不讓他們參加體力勞動,使得他們養(yǎng)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習慣。體質(zhì)上外強中干,一離開大人保護就難以適應艱苦的環(huán)境,導致“蛋殼效應”,很脆弱。
二是順境形成缺少斗志。達爾文說:“圓滿的人生會造成弱智”。大學生從幼兒園到大學,衣食不愁,一帆風順,加上家長、學校往往只把社會上美好的一面告訴孩子,使他們不知道生活中還有不順心的一面,缺乏挫折存在的意識,甚至不知道困難是怎么回事,對挫折的到來沒有心理準備。一旦遇到挫折,措手不及,缺乏斗志,只會自怨自嘆,一籌莫展。
三是認識偏差帶來心理平衡失調(diào)。多數(shù)教育工作者,往往強調(diào)表揚的手段,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誠然,“鼓勵”“稱贊”是一種激勵機制,但運用過當,會帶來反作用,其結果是“自我感覺良好”,過高估計自己,目空一切,高傲自大;對別人,則看不起人家,低估人家,低估困難。一旦失敗,心理難以平衡,從此一蹶不振。
四是生理心理的矛盾,造成需要不能滿足。從生理心理的角度講,大學生的獨立性和成人感日益增強,較高層次的各種需要不斷產(chǎn)生,但他們個性發(fā)展尚未成熟、穩(wěn)定,心理發(fā)展還不夠完善,耐挫折的能力普遍較弱,一旦“自尊”“交往”“自我實現(xiàn)”等高層次需要得不到滿足,就會出現(xiàn)各種心理挫折。
四、電大脫產(chǎn)生耐挫教育手段
(一)心理咨詢
心理咨詢(Psychological Counseling)是通過“商談”和建議等來幫助人們解決心理上的矛盾、沖突與疑難,從而改善人際關系,提高社會適應能力,促進身心健康的一門科學。endprint
心理咨詢的途徑主要有門診咨詢、電話咨詢、書信咨詢、專欄咨詢、現(xiàn)場咨詢和網(wǎng)絡咨詢等。心理咨詢是一種嚴肅的科學實踐活動,要遵循以下原則:
1.來訪自愿原則。任何一次心理咨詢,都是以咨詢對象愿意使自己的某一方面心理因素有所改變?yōu)榍疤?,咨詢員不能以任何借口對來訪者施加壓力進行心理咨詢。
2.關系平等原則。在整個心理咨詢的過程中,咨詢者和來訪者始終處于平等的地位。這種平等,是一種心理上的完全平等,即咨詢員把來訪者作為一個同自己一樣的有尊嚴的人,尊重他們,樂于同他們一起討論問題。也就是說咨詢要建立在尊重、坦誠和共情之上。
3.價值中立原則。咨詢員在價值判斷上要保持一種“中立”態(tài)度,不用自己的價值標準去評論來訪者心理問題的是非好壞,更不能將自己的價值標準強加給來訪者。不替當事人做決定。
4.方案守法原則。心理咨詢實施的全過程,特別是對咨詢對象的干預,其措施必須遵守法律和倫理要求,不能侵害咨詢對象的基本權利。
5.內(nèi)容保密原則。不應泄露來訪者陳述的內(nèi)容,對來訪者的“隱私”或相關的人與事,都應保密。
心理咨詢對優(yōu)化學生心理素質(zhì),減少學生心理疾患,提高學生健康水平,促進學生人格發(fā)展和全面成長,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是一種極為有效的耐挫教育手段。
(二)調(diào)適情緒
人對挫折的承受能力是調(diào)適能力的表現(xiàn),調(diào)適能力強的人,也就是對挫折有心理準備、對挫折情境有正確認識、對挫折損失能作客觀評價的人。這樣的人更能承受挫折,渡過難關。所以說調(diào)適情緒是提高耐挫力的重要手段。
1.進行挫折存在性意識教育。讓學生知道,“萬事”并非都“如意”,人生之路總是坎坷的,任何人在成長的道路上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挫折,懂得挫折存在的客觀性和必然性,在心理上做好準備,坦然地接受生活中的“不如意”,如:學習上的障礙,同學間的矛盾,就業(yè)時的迷惘。同時讓學生明白一個人的成長需要挫折,因為人在戰(zhàn)勝挫折的過程中,會變得更有力量,更有智慧,更成熟。如果能正確看待挫折,那挫折就是人成長的助長劑。
2.要進行自我認識教育。教育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對自己的能力、社會角色以及自己與周圍事物的關系,要有正確的看法。其實傳統(tǒng)的總結交流,批評和自我批評都是正確地自我評價的很好的方法。應該重視這方面的工作,并落實到實處:班主任要仔細閱讀每個學生的總結,組織學生交流總結,了解學生自我認識的水平,讓學生扮演好自己的社會角色,以減少學生由于認識上的偏差而帶來的挫折。
3.引導學生學會自我調(diào)適情緒的方法。當學生遇到挫折時,指導學生換一種思路或角度考慮問題,以排遣心中的郁悶和愁楚,勇敢地面對并戰(zhàn)勝挫折。自我調(diào)適情緒的方法比較多,以下幾種較為有效:
(1)培養(yǎng)情趣。有意識培養(yǎng)廣泛的興趣,如書法、繪畫、唱歌、打球、收藏、旅游等等,陶冶情操,開闊胸懷,在學習中忘卻不快,增添自信與充實生活。
(2)宣泄情緒。找個合適的時間、地點、對象,用合適的方式,向所信賴的朋友、師長傾訴衷腸,或者干脆把苦惱、憤恨寫在紙上,然后撕個粉碎。
(3)積極暗示。任何人不能總是貶低自己,要看到自己的短處,也要看到自己的長處,不要成為不良情緒的奴隸,要善于用意志控制自己朝積極的方向思考,要勇于承認現(xiàn)狀,學會為自己喝彩,用“勝人者智,自勝者強”來激勵自己,不斷變換角度觀察身邊事物,相信“太陽每天都是新的”,也許明天就會有奇跡出現(xiàn)。
(三)磨煉意志
良好的意志品質(zhì)表現(xiàn)在自覺、堅韌、果斷和富有自制力。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這些良好的意志品質(zhì),使他們有主見、有耐心、有毅力,既不盲從,也不武斷;既不畏縮不前,也不魯莽行事,能在困難中磨煉自己。
1.志向教育?!坝兄菊?,事竟成”,古今中外凡有大成就的人,無一不具有堅定的志向,并為之進行不懈的努力。矢志不渝,自強不息,才有希望成為社會的棟梁,到達光輝的頂點,才能應付各種復雜的局面,真如洪應明在《菜根譚》中所說“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萬變不窮之妙用”。通過志向教育,培養(yǎng)學生樹立競爭意識,克服惰性心理。
2.加強體力勞動、體育鍛煉等磨難式訓練,教育學生,人生并非處處舒適美好,要生存得靠自己拼搏。學??梢越M織小型多樣的各種有益活動,端正學生的勞動觀念,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培養(yǎng)學生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磨礪和錘煉學生的意志,讓他們敢于競爭,樂于競爭,面對艱苦,面對挫折不妥協(xié),不氣餒,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
3.有意識創(chuàng)造適當?shù)拇煺郗h(huán)境,也就是俗語所說,讓他“碰碰釘子”。鼓勵學生在“碰釘子”中吸取教訓,設法排除障礙,磨煉和提高征服挫折的能力。
總之,今天的大學生,要在新時期里生存和發(fā)展,必須有高境界的理想、信念與責任感,強烈的自立精神、堅強的意志和良好的環(huán)境適應能力及心理承受力。做到了這些,他們才能領到新時期“競技場”的“入場券”,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有幾分勝算。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實施綱要(試行),2002.
[2]張琴.從大學生抗挫折能力現(xiàn)狀反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探索,2009(5).
[3]陳桂蘭.高職學生心理抗挫折能力培養(yǎng)的途徑和方法[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4).
[4]深圳廣電集團.中國每年25萬人死于自殺 成青壯年人群首位死因[D].北京:人民日報,2013-09-11.
[5]傅白水.大學生的心理現(xiàn)狀[D].北京:中國教育報,2002-04-0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