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虹
良好的應用文寫作能力是一個現(xiàn)代人應具備的基本素質之一。對于一名中職生來說,不管是為了將來求職,還是對于個人素養(yǎng)的提升,具備一定的應用文寫作能力都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然而在一些中職學校,應用文寫作的教學狀況和教學效果并不容樂觀。為此,筆者嘗試運用體驗式教學法,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并努力提高寫作教學的趣味性;同時,授課內容盡量貼近現(xiàn)實生活,使學生邊學習邊體驗,從而提高其應用文寫作能力。下面,筆者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體會。
一、情境創(chuàng)設,引入體驗
為了增加應用文寫作教學的趣味性,我們可以設計和編創(chuàng)一些小故事,以此來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體驗,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如,在講授“會議記錄”時,筆者先給學生播放了一段黨的“一大”的視頻資料,把學生帶入歷史場景中,接著提出問題: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于1921年7月23日召開,而黨的誕辰紀念日是7月1日,為什么兩個時間不一致呢?大家紛紛陷入思考,這時筆者講解了原因:當時在延安曾經參加過“一大”的黨的創(chuàng)始人只有毛澤東和董必武兩人。他們回憶“一大”是七月份召開的,但記不清確切的開會日期。由于缺乏檔案資料,一時無法查證,所以就把7月1日確定為黨的生日。然后啟發(fā)學生:如果當時有人對“一大”做了會議記錄,依據(jù)這份記錄,還會出現(xiàn)二者的不一致嗎?顯然答案是明確的。這樣的導入,一下子讓學生明白了會議記錄的意義。再如,筆者在教寫“書信”時,先導入《浙江時報》上刊登的一則消息:一位來自浙江紹興縣實驗中學二年級的小女生,憑借一封書信,站在了國際比賽的領獎臺上,其事跡也上了聯(lián)合國網站的首頁。通過這個故事,學生認識到書信的作用不可小覷。如果我們能夠通過這一個個簡短而有趣的故事導入教學,引發(fā)學生學習體驗,必定能為一向沉悶的應用文寫作教學課堂增添不少生氣,也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
二、案例解析,加深體驗
解析案例為學生學習應用文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使學生在大量的感性訓練中加深體驗,從而達到理性的認知。但教材中的案例往往比較刻板,缺乏時代氣息,學生并不太感興趣。教師不妨多關注一下學生的日常生活,從校園宣傳欄、班主任等處收集學生寫的請假條、通知、啟事、感謝信等常見應用文寫作案例,并用相機記錄下來;也可以通過報紙、網絡和企業(yè)網站等傳媒平臺收集案例。當然,我們還可以在教學中針對不同的專業(yè)和崗位需求選擇不同的案例,尤其是選用了許多學生的典型習作作為案例,使學生更能感同身受,從成功的案例中積累經驗,從失敗的案例中吸取教訓。例如,在“求職信”的教學案例中,筆者選取了本校一名畢業(yè)生的自薦信,自薦者將自己的名字與自己的專業(yè)和求職意向掛鉤,文筆流暢,才思敏捷,對學生產生了很強的閱讀吸引力。教授“簡歷”寫作時,筆者特地從當?shù)匾患移髽I(yè)的人事部門收集了幾份往屆學生應聘時的簡歷,并附上詳細的專家點評和用人單位的意見。這些案例具有強烈的時代感和現(xiàn)實指導意義,使學生深受啟發(fā)。筆者將這些生動的案例引入課堂,并配以多媒體課件,以圖片或網頁為載體,有講有練,有改有析,使學生從直觀的現(xiàn)場演示中學習并掌握相關應用文體的寫作技巧,切實提升了寫作的能力。
三、活動模擬,強化體驗
中職學校每年都會舉行一些大型的模擬招聘活動。筆者在教授“簡歷”“求職信”等文種時,結合各個專業(yè)部的模擬招聘意向,組織開展了模擬招聘演練。首先根據(jù)不同的專業(yè),將擬定好的 “企業(yè)招聘啟事”貼在教室里,創(chuàng)設出招聘的氛圍。接著,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逐步分析 “應聘”的相關步驟,將學習任務分解為:第一步,通過企業(yè)大事記來了解應聘單位的情況和應聘職位的要求;第二步,根據(jù)企業(yè)要求指導學生有針對性地完成簡歷和求職信;第三步,模擬面試現(xiàn)場,讓學生在模擬體驗中更有效地鍛煉溝通與表達能力;第四步,擬發(fā)聘書和簽訂工作合同,獲得工作崗位。在模擬活動中,學生通過撰寫求職信、簡歷、聘書、用人合同等應用文文體。既強化了學生的自我體驗,充分發(fā)掘出他們的潛能,又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其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有利于其對知識的掌握。同時,教師也能夠更好地了解到每位學生的特點,這更利于有針對性地對他們進行個別指導,從而幫助每一個學生寫好簡歷和求職信。這為他們以后的求職之路做了良好鋪墊。
四、運用多媒體開展互聯(lián)網教學
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相比,互聯(lián)網教學有著無可比擬的優(yōu)越性。在應用文教學中運用網絡技術,可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的多種功能,把抽象的教學內容形象化,把枯燥的學習變成生動活潑、充滿情趣的過程。
一方面,教師本人必須透徹理解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同時要了解學生應用文寫作的實際水平,通過網絡或其他途徑獲取與應用文文種有關的素材,設計具有個性化的多媒體教學課件或網頁。另一方面,網絡資源無窮無盡,教師可指導學生運用各種搜索引擎去豐富自己的應用文知識;向學生介紹一些有助于應用文學習的網站,如中學語文教學資源網、LD遠程語文教學學習網、語文教育網、中學生作文課堂等。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學生既學習了知識,鍛煉了收集和分析資料的能力,同時也學習了寫作技能。當然,網絡教學也有局限性,網絡信息良莠不齊,垃圾信息會對學生產生消極影響。我們應在課前做好網絡課件,教學時提出明確的教學要求,讓學生按照教師交給的任務從網上查找、篩選、匯總資料,圍繞問題進行閱讀和寫作。
五、結合實訓,真實體驗
我校的二年級學生每年都要參加為期20天的專業(yè)實訓工作。活動前后,實訓管理處會要求學生撰寫工作計劃和工作總結。以此為契機,筆者加強了有關“計劃”和“總結”的寫作知識教學。在課堂教學中,筆者選取一些不太規(guī)范、不合要求的問題“計劃”“總結”等,要求學生運用已學過的應用文相關知識,對問題案例進行“診治”。通過課堂“會診”,學生總結新知,錘煉并提升運用所學知識撰寫工作計劃和總結的能力,從而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同時,教師也可以伺機布置實訓任務,讓學生在實訓中真實體驗應用文的實際運用。比如,兩周后你就要參加校園酒店式管理實訓工作,并已知具體崗位分配,如禮儀崗、物業(yè)崗等。請你根據(jù)即將參與的具體崗位任務,仔細思考該如何寫好自己的崗位工作計劃,實訓結束后又該如何寫好自己的工作總結?
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引導學生結合專業(yè)擬訂工作計劃和總結的主要內容,并多強調寫作時的相關注意事項。通過取舍,教師指導學生完成一份內容詳實、重點突出、條理清晰、有崗位針對性的工作計劃。實訓結束之后,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回顧實訓過程,以實訓小組為單位交流討論,完成工作總結。通過課堂上的任務參與和演練,學生在參加實訓工作時,就能夠更加順利地完成崗位工作計劃和總結,并真實體驗到應用文寫作對于他們的重要性。如果條件許可,除了學校安排的集體實訓,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到一些與其專業(yè)相關的單位見習,了解行政公文的成文程序和處理程序;帶領學生到人才市場,體驗真實的求職應聘環(huán)境,掌握求職信與求職簡歷的寫作技巧;利用假期,安排、指導學生參與一些社會調查,撰寫調查報告;組織學生參加有關就業(yè)指導講座和就業(yè)推介會,等等。
應用文寫作教學應該提倡實踐、體驗、交流與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用中學、在學中用,最后能活學活用。而體驗式教學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例如,我們還可以優(yōu)化課堂教學評價,教師有意識地把評價課堂化、過程化——將評價的激勵和改進功能與日常的教育教學行為結合起來,把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結合起來,真實地反映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力的發(fā)展與變化,讓學生在實際寫作中能夠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但無論是采取哪種方式,關鍵是教師要在教學內容中融入學生的特點和需求,引導學生結合社會、生活、就業(yè)對自己的要求,從而激發(fā)寫作熱情,在活動中自覺運用和鍛煉,提高寫作能力。
(責編 王鵬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