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您好:一休禪師在比叡山鄉(xiāng)下時,有一天看到一群群的信徒都朝山上走去,原來比叡山上的寺院在曬藏經。傳說曬藏經的時候,如果風從經上吹拂而過,人繼承這種風,能夠消除災厄,增長智慧,因此聞風而來的人不斷地涌向山上去。一休禪師知道了說道:“我也要曬藏經?!闭f完一休就袒袍露肚的躺在草坪上曬太陽,很多要上山的信徒看到了很不以為然,實在太不雅觀了。一休這樣做是不是太沒有威儀了呢?
編輯回復:一休這種乍似玩世不恭的作風,實在有其至理。宇宙真理,無非要從自心中顯露,修行最怕舍本逐末。經只是紙印的,真心才是法,為什么不照顧自己而只知照顧經書?祈福增智慧要知門徑,參禪入佛要知道機要,一切應從用心下手。珍貴的藏經,不是印在紙上,而是印在心上。心上的藏經才能生萬法。
編輯您好:常常聽人說起,房子太小,想要換大房子;車子開得不爽,要買更加智能的;手機還沒壞,趕時髦再去買個新的;電腦還能夠用,卻要再換個新的;衣服剛買不久,就要扔掉;包包總是不停地在換……物不能盡其用,真是極大的浪費。浪費已經覆蓋到現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編輯回復:物不能盡其用,浪費的不是商品,浪費的是他人的勞動,浪費的是他人的時間,浪費的是他人的閑暇。如此一來,物不能盡其用,導致人與人之間互相浪費著對方的時間。浪費對方的時間,也等于浪費自己的時間。
社會病態(tài)式快節(jié)奏運轉,導致人們浮躁心態(tài)的產生。忙碌和浮躁,將造成更大的浪費;社會整體的浮躁和忙碌將影響個人的心態(tài),進而影響個人的生活品質和內心的空虛。
世界本不應該這么忙,那么,從現在開始抵制誘惑、杜絕浪費,讓物盡其用從你我開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