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近乎惱怒地發(fā)現(xiàn):如果再不整理一下各種密碼,生活的很大一部分就會被尋找記憶、修正記憶的忙亂分割掉了。
密碼是一個保護性的接口。它是在將私密的自己聯(lián)入到公共生活之時,能最大可能地保護這個私密。相信這是一個普遍的體驗,在超市排隊遇到前面一個人刷卡,你會下意識地帶有某些夸張地向別處張望。即便如此,如果那個人也環(huán)顧一下,并用一只手捂住那個輸入器,你多少還是有些不舒服。
原本我們沒有這么多密碼,有數(shù)的幾張銀行卡,記得比父母的生日牢靠多了?,F(xiàn)在不同了,上網(wǎng)買書、買二手書,訂火車票、訂酒店,淘各種寶、付各種費,手機聯(lián)到電腦、再聯(lián)到平板,還要備份、云存儲,這些,統(tǒng)統(tǒng)都需要密碼。現(xiàn)在的注冊也越來越復雜,字母數(shù)字組合的一大串,沒有被格式化的大腦,必然要在各種格式中疲于應付。
秘密自古就有,但是將秘密的自我轉化為一種“代碼”,卻是網(wǎng)絡時代所賜。這種恩賜就像是武俠小說中的“吸星大法”,它將自我連同我們的身體,不費吹灰之力地“吸”出,再轉移到了某個虛擬的所在。那里與“天堂”很接近,它以“云”的意象,被想象為晴空萬里舒卷自如,但用技術的、也是很煞風景的說法,那里叫“服務器”,排列著一些纏繞著線端的冰冷機器。
密碼式生存也就是數(shù)字化的生存。上述所有那些需要密碼的舉動,原本都無法脫離我們的身體,現(xiàn)在身體被淘空了,它們以0和1的方式被轉化成“軌跡”,就像宇宙中看不見的塵埃。然后,我們將我們與自己的接觸方式,化作了一個密碼的接口。我們端坐在各色的終端面前,可以一動不動,卻通過密碼來支配、管理著我們的身體的“移動”。
與密碼一起泛濫的,是“表情”。當我們的身體在與他人相遇時日趨機械、刻板,都市中的眼神空洞又冷漠之際,我們在另一個空間的“表情”卻已是出奇地豐富。甚至,我們創(chuàng)造表情的種類和速度,也已遠遠超出了身體表達的可能。在那些“表情”里,我們出奇地幽默和富有智趣,像個孩子般與動物、與身體的某個部位出奇地和解。
身體的外化,連同大腦的外化一起發(fā)生。我們需要記憶的,只是各種密碼。一旦接入,記憶會自動為我們展現(xiàn)自己。終于,記憶密碼本身也已成了負擔。
據(jù)說,解決這個麻煩也很簡單。有些聰明人早已開發(fā)出了密碼管理的APP之類——說到底,解決身體和大腦所有麻煩的方式,我們還是得依賴“機器”??墒?,恐怕多數(shù)人和我一樣,至死都不愿稱自己為“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