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媛
高脂血癥應用辛伐他汀不同劑量治療的療效分析
陳俊媛
目的分析比較高脂血癥應用辛伐他汀不同劑量治療的效果以及對血脂的影響。方法 184例高脂血癥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 各92例。對照組患者使用辛伐他汀20 mg/d;試驗組患者使用辛伐他汀40 mg/d,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以及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改變情況。結果 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TC、TG、LDL-C和HDL-C較治療前均得到改善, 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且治療后試驗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 應用高劑量辛伐他汀治療高脂血癥較低劑量具有更加顯著的治療效果, 更好的改善患者血脂水平, 并且不良反應未增多, 是更為理想的治療用法。
高脂血癥;辛伐他??;不同劑量;療效
高脂血癥是誘發(fā)各種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 是引起冠心病以及缺血性腦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1]。辛伐他汀作為臨床一線常用的調整和降低血脂藥物, 能夠有效地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率以及病死率[2,3]。2014年2月~2015年2月本科對不同劑量辛伐他汀治療高脂血癥的效果和對血脂的影響進行了比較, 現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以2014年2月~2015年2月本科184例高脂血癥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試驗組, 各92例。對照組中男47, 女45例;年齡60~74歲, 平均年齡(64.7±5.2)歲;病程2~15年, 平均病程(8.4±3.5)年;TC(6.79±0.65)mmol/L、TG(2.57±0.71)mmol/L、LDL-C(4.77± 0.69)mmol/L、HDL-C(1.24±0.33)mmol/L。試驗組中男49例,女43例;年齡62~71歲, 平均年齡(65.1±5.3)歲;病程4~13年,平均病程(8.1±3.3)年;TC(6.74±0.62)mmol/L、TG(2.52± 0.68)mmol/L、LDL-C(4.73±0.65)mmol/L、HDL-C(1.21± 0.39)mmol/L。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以及血脂水平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應用辛伐他汀片(康普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93910)20 mg/d、睡前1 h口服,治療周期2個月。試驗組患者應用辛伐他汀片(康普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93910)40 mg/d、睡前1 h口服,治療周期2個月。
1.3 療效評定標準[4]①顯效:TC降低>20%、TG降低>40%、HDL-C提高>0.26 mmol/L; ②有效:TC降低10%~20%、TG降低20%~40%、HDL-C提高0.10~0.26 mmol/L;③無效:TC降低<10%、TG降低<20%、HDL-C提高<0.1 mmol/L??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后對照組患者顯效43例、有效32例、無效17例,治療總有效率為81.5%;試驗組顯效54例、有效34例、無效4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95.7%, 試驗組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出現皮疹2例、惡心1例、頭暈2例、腹痛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6.5%;試驗組患者出現皮疹3例、惡心2例、頭暈1例、腹痛3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9.8%, 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治療后TC(5.59±0.52)mmol/L、TG(2.28±0.57)mmol/L、LDL-C (3.22±0.53)mmol/L、HDL-C (1.29±0.42)mmol/L, 試驗組患者治療后TC(4.35±0.42)mmol/L、TG(1.78±0.36)mmol/L、LDL-C (2.65±0.38)mmol/L、HDL-C(1.68±0.54)mmol/L, 兩組治療后均低于治療前, 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且治療后試驗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
高脂血癥通常是由于脂肪運轉或者代謝出現異常而造成血漿中的脂質高于正常指標的一種疾病。脂質代謝出現紊亂,特別是高TC、高TG、高LDL-C以及低HDL-C在冠心病的進展中起到關鍵的作用[4]。因此將血脂控制在理想水平, 對防止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和保護冠狀動脈血管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辛伐他汀是具有代表性的他汀類藥物, 被廣泛的用于控制和調節(jié)血脂的治療中。藥理學研究表明[5], 辛伐他汀能夠對羥甲基戊二酰輔酶A還原酶產生特異性的抑制作用, 使得機體的內源性膽固醇在肝臟合成作用得到抑制, 造成膽固醇在血清中含量下降;通過誘導作用增加細胞表面的低密度脂蛋白的受體, 使得受體介導的低密度脂蛋白分解代謝活動增強、將血清中的低密度脂蛋白予以清除并能夠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在血清中含量。盡管曾經有報道認為辛伐他汀治療劑量的增加將會增加不良反應幾率, 但是并沒有得到醫(yī)學工作者的廣泛認可。相關的研究報道較少。
本組研究中, 應用40 mg/d的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應用20 mg/d的對照組(P<0.05), 表明隨著辛伐他汀治療劑量的增加將會達到更加滿意的治療效果, 同時試驗組患者血脂水平中TC、TG和LDL-C下降水平高于對照組、HDL-C水平升高高于對照組(P<0.05), 表明高劑量的辛伐他汀降血脂的作用更強。同時本組研究中試驗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高于對照組, 但是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證實高劑量的辛伐他汀在有效的降低血脂水平的同時并沒有相應的增加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這與劉富春等[6]的研究報道結論相符合。
綜上所述, 應用高劑量辛伐他汀治療高脂血癥較低劑量具有更加顯著的治療效果, 更好的改善患者血脂水平, 并且未發(fā)生不良反應的增多, 是更為理想的治療用法。
[1] 毛雯, 董軍, 李紅霞, 等.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酯化速率與冠心病的相關性.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11, 39(5):402-404.
[2] 陳靜, 李永成.辛伐他汀干預對腦血管腦卒中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影響.臨床內科雜志, 2012, 29(4):264-265.
[3] 張楠.不同他汀類藥物治療高脂血癥的療效比較.河北醫(yī)藥, 2013, 35(17):2600-2601.
[4] 羅斌, 梁碧濤.不同劑量辛伐他汀治療老年高脂血癥的療效對比.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2, 32(6):2370-2371.
[5] 許格.辛伐他汀治療高血脂的療效觀察.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3, 6(5C):45-46.
[6] 劉富春, 王國威, 宋航, 等.辛伐他汀劑量對老年高脂血癥患者療效與安全性的影響.重慶醫(yī)學, 2014, 43(9):1088-1089.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1.123
2015-04-22]
110006 遼寧電力中心醫(yī)院體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