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磊 劉明輝
探析推拿與針刺結合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
劉明磊 劉明輝
推拿與針灸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傳統(tǒng)治療方法, 并在臨床實踐中論證了推拿與針灸對治療此癥療效顯著。
推拿;針灸;腰椎間盤突出癥;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癥系腰椎間盤發(fā)生退行性變, 并在外力作用下, 使纖維環(huán)破裂, 髓核突出, 刺激或壓迫神經(jīng)根而引起腰痛及下肢放射痛為特征的腰腿痛疾病, 也是臨床最常見的腰腿痛原因之一。中醫(yī)學將其歸屬于“風、寒、濕”邪引起腰腿痛的“痹證”[1]范疇。在治療方面, 有推拿、針灸、牽引、中藥離子導入、中藥熏洗等, 均有一定療效。
椎間盤富有彈性, 緩沖脊柱活動中產(chǎn)生的震蕩, 保護脊柱不受損傷的作用[2]。30歲以后開始退變, 包括3個內(nèi)容:①纖維環(huán)的退變;②髓核的退變;③軟骨板的退變。中醫(yī)腰腿痛的病因:①外因:由于外感風寒濕邪引起。②內(nèi)因:由于肝腎虧虛, 氣血瘀滯, 筋脈失去濡養(yǎng)、腠理空虛, 易致風寒濕邪留于筋骨筋脈而發(fā)病。
主要包括:①有腰部外傷、慢性勞損或受寒濕史[3]。②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 腹壓增加時疼痛加重。③腰椎生理孤度消失, 病變椎旁有壓痛, 并向下肢放射, 腰椎活動受限。④下肢受累神經(jīng)支配區(qū)有感覺過敏或遲鈍, 可出現(xiàn)肌肉萎縮。直腿抬高及加強試驗陽性, 膝、跟腱反射減弱或消失, 拇趾背伸肌力減弱。⑤X線攝片檢查, 腰椎生理前凸消失, 病變椎間隙變窄, 骨贅增生。CT檢查可顯示椎間盤突出。
3.1 推拿是在中醫(yī)理論指導下, 應用手或肢體部位在患者體表特定的部位和穴位上施以特定的技巧動作達到防治疾病的方法。
3.1.1 治療運用手法 滾法、點法、掌揉法、扳法相結合,即“松解點穴”、“理筋整復”[4]。
3.1.2 治療的操作程序 松解點穴, 患者俯臥床上, 術者施以手法:①掌揉法:用掌跟按揉脊柱兩側兩遍, 用力柔和,力量適度。②滾法:用滾法沿脊柱自上而下操作兩遍。③點穴:用拇指點穴:命門、腰陽關、環(huán)跳、承扶、委中、承山,每穴點按5~10 s。④理筋整復:整復腰椎小關節(jié)錯位, 糾正脊柱力學平衡, 具體如下:斜扳腰椎法:施術時, 患者側臥,上面腿屈曲, 下面腿伸直。醫(yī)者用一手扶住其肩前部, 另一手扶住臀部, 兩手同時用力做相反方向推動, 使其腰椎扭轉活動, 扭轉幅度3~5°, 可聽到“咔噠”聲響, 另側再做同樣的斜扳。
3.2 針刺是一種綠色環(huán)保物理療法, 是在中醫(yī)理論指導下,術者手持毫針刺入人體的特定穴位, 疏通經(jīng)絡、調(diào)理氣血、調(diào)和陰陽, 增強免疫力, 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目的[5]。
3.2.1 治療運用針法 運用平衡針法, 辯證選穴和相應的針刺行針手法, 達到滿意的治療效果。
3.2.2 治療的操作程序包括 ①腰痛:術者手持2寸毫針在腰痛穴(印堂穴上1寸)常規(guī)消毒 , 雙側腰痛或腰部的中間疼痛向下平刺1.5寸, 左側腰痛向右平刺, 右側腰向左平刺,腰上部向上平刺1.5寸。手法采用上下提插法, 達到針感即可出針。腰痛劇烈者, 可針刺委中穴, 留針20 min。②臀部疼痛:術者手持3寸毫針在臀痛穴(肩關節(jié)腋外線中點)常規(guī)消毒, 針尖向腋窩中心方向呈45°角斜刺1.5寸。手法采用上下提插法, 針感出現(xiàn)酸麻脹或向肘、腕關節(jié)放射為宜。③小腿疼痛:術者手持2寸毫針在承山穴常規(guī)消毒, 針尖朝上45°刺入, 深度1.5寸, 得氣后留針20 min。
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證明, 祖國醫(yī)學“通則不痛”的理論, 在傷筋的推拿治療中可具體化為“不松則痛, 松則不痛”[6]。推拿不僅可以加強損傷組織的循環(huán), 促進損傷組織的修復,松解軟組織粘連, 糾正解剖位置異常, 還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針刺對緩解或消除患者的腰腿痛癥狀, 具有明顯的效果和良好的治療作用。
總之, 推拿與針刺相結合的方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能夠縮短療程, 減少患者的痛苦, 療效顯著, 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
[1] 周仲瑛, 薛博瑜.實用中醫(yī)內(nèi)科學.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12:827-828.
[2] 孫樹椿, 孫之鎬.中醫(yī)筋傷學.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205-209.
[3]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93-94.
[4] 俞大方.推拿學.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1:8.
[5] 石學敏.針灸治療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1-10.
[6] 岑澤波.中醫(yī)傷科學.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1:42.
Investigation of massage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protrusion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LIU Ming-lei, LIU Ming-hui.
Department of Pliable Damage, Shenyang Ci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enyan.110004, China
Massage and acupuncture are traditional methods in treating protrusion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and their precise effects are demonstrated by clinical practice.
Massage; Acupuncture; Protrusion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Treatment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2.192
2015-06-11]
110004 沈陽市中醫(yī)院軟傷科(劉明磊);遼寧醫(yī)藥職業(yè)學院(劉明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