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巖 張方順 趙軍 王璐 劉靜 李慶華 朱寧云
中西藥聯(lián)合視網膜激光治療增殖性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并發(fā)玻璃體積血臨床觀察
田巖 張方順 趙軍 王璐 劉靜 李慶華 朱寧云
目的觀察中西藥聯(lián)合視網膜激光治療增殖性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合并少量玻璃體積血臨床效果。方法對42例(48眼)增殖性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合并玻璃體積血患者進行中西藥聯(lián)合視網膜激光治療, 觀察1.5~2年術后效果。結果中西藥聯(lián)合視網膜激光治療增殖性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合并玻璃體積血有效率87.5%。結論中西藥聯(lián)合視網膜激光治療增殖性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合并玻璃體積血臨床效果良好。
中藥聯(lián)合視網膜激光治療;增殖性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玻璃體積血
增殖性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是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發(fā)展的嚴重時期, 尤其是并發(fā)玻璃體積血后, 如不進行有效、規(guī)范的治療, 將進一步形成牽拉性視網膜脫離, 虹膜紅變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不可逆病變, 嚴重危害視功能[1]。因此, 探索增殖性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合并玻璃體積血治療的有效手段尤為重要。近年來, 本科采用中西藥結合視網膜激光的方法, 明顯提高了玻璃體積血的吸收速度, 減少了視網膜新生血管、增殖組織的發(fā)生及減慢了其發(fā)展速度, 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或維持了患者的視力及視網膜的功能,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2年6月~2013年5月本院眼科住院的增殖性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患者, 均并發(fā)玻璃體積血Ⅰ~Ⅱ級(Ⅲ~Ⅵ級患者因玻璃體積血吸收時間差別較大未納入選取中), 42例(48眼), 所有患者均既往或本次入院后行眼底及FFA檢查診斷為增殖型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病程為發(fā)現患病4~26年, 本組選取的患者均未接受過視網膜激光光凝術治療, 年齡34~67歲, 平均年齡54.6歲。其中單眼發(fā)病36例, 雙眼發(fā)病6例, 治療前視力:<0.1者12例(14眼),0.1~0.3 者25例(27眼), 0.4~0.8 者5例(7眼), 白內障人工晶體術后7例(8眼);黃斑水腫者28例(30眼);玻璃體積血Ⅰ級:31例(34眼), Ⅱ級:11例(14眼)。 玻璃體積血分級:Ⅰ級:指極少量出血不影響眼底觀察;Ⅱ級:指眼底紅光反射明顯,或上方周邊部可見視網膜血管[2]。
1.2 治療方法 ①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 維生素C注射液2.5, 1次/d靜脈滴注, 連續(xù)1~ 2周;②普羅碘胺注射液直流電導入, 1次/d, 連續(xù)2~ 4周;③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 舒血寧注射液20 ml, 1次/d靜脈滴注, 連續(xù)1~2周;④和血明目片(非糖衣片)5片口服, 3次/d, 連續(xù)4~8周;⑤臥床休息1 ~ 4周;⑥應用降糖藥物, 空腹血糖控制在6~10 mmol/L, 糖化血紅蛋白5%~8.5%, 合并高血壓、高血脂等患者控制血壓、血脂等;⑦1~4周玻璃體積血吸收較好后,可以看清眼底給予全視網膜激光光凝術(PRP)治療(標準全視網膜激光光凝術)[3-5]。在3~ 4周內完成光凝, 隨后2、4、8周定期復查眼底, PRP后間隔3個月復查FFA, 若新生血管未消退或無灌注區(qū)殘留則補充激光光凝治療, 觀察期為1.5~2年。
1.3 治療效果標準 評定標準:國際視力表查遠視力, 增加 2行為提高視力, 視力減少 2行為視力下降, 否則為視力無變化;原有新生血管消退, 未出現新的新生血管及增殖帶,未發(fā)生玻璃體出血為治療有效。
視網膜激光光凝術后視力變化:36眼視力提高≥2行,占75%;8眼視力無變化, 占16.7%;4眼視力下降, 占8.3%。視網膜激光光凝術后新生血管的變化:PRP術后眼底檢查和FFA檢查, 有2眼再次發(fā)生玻璃體出血, 占4.2%;4眼新生血管部分消退, 占8.3%;新生血管消退42眼, 占87.5%。
增殖性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發(fā)展到一定程度, 視網膜組織重度缺血缺氧, 視網膜血管壁萌發(fā)新生血管, 逐漸加重并妨礙視力[2], 增殖型發(fā)生率約為14%[6],本科近5年來臨床資料顯示: 5年發(fā)病率為26%, 10年發(fā)病率為51%, 有效的控制增殖型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發(fā)展尤顯重要, 目前視網膜光凝術是世界范圍公認最有效治療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方法之一, 但對于玻璃體積血及視網膜增殖帶效果欠佳, 因此中西藥結合全視網膜激光光凝術成為治療增殖性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行之有效的方法, 不僅促進了玻璃體積血的吸收速度, 而且阻止了視網膜新生血管、增殖組織的發(fā)生及發(fā)展速率。增殖性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在中醫(yī)學中屬“消渴目病”范疇, 多由素體陰虧, 氣陰兩虛, 飲食不節(jié), 傷耗腎精, 痰瘀互結, 目失濡養(yǎng), 治宜益氣養(yǎng)陰, 化痰祛瘀[7], 根據其特點, 本科應用中藥和血明目片及舒血寧注射液, 西藥維生素普羅碘銨注射液進行治療。和血明目片具有止血、凝血、促進滲出物和出血的吸收, 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 改善眼后節(jié)微循環(huán), 使視網膜及玻璃體出血吸收良好, 減少增殖帶形成, 并能夠預防再出血;舒血寧注射液能夠擴血管, 改善微循環(huán), 抗缺氧;維生素C注射液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 加速血液的凝固;普羅碘銨注射液促進病理性混濁物吸收, 促使組織內炎癥滲出物吸收和慢性炎癥的消散;激光能夠破壞缺氧的視網膜組織, 使其耗氧量減少, 避免產生新生血管, 并使其消退, 同時封閉滲漏的病變血管及微動脈以減輕視網膜水腫。各治療作用相互補充, 對增殖性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達到有效的治療作用。
總之, 中西藥制劑結合視網膜激光術應用于增殖性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并發(fā)玻璃體積血患者中, 臨床實踐證明遠期效果良好, 值得臨床應用。
[1] 劉豪杰, 周明, 邵彥.激光光凝治療增殖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中國實用眼科雜志, 2006, 24(2):167-168.
[2] 李鳳鳴.中華眼科學.第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2252-2256.
[3] 趙堪興.眼科學.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8:205.
[4] 王康孫.眼科激光基礎與臨床.北京:上??萍冀逃霭嫔?,2008:318-319.
[5] 黎曉新.眼底病激光治療指南.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14-17.
[6] 鄭志.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臨床防治:進展、挑戰(zhàn)與展望.中華眼底病雜志, 2012, 28(3):209-210.
[7] 曾慶華.中醫(yī)眼科學.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 2003:84-86.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7.144
2014-11-18]
113004 撫順市第三醫(yī)院眼科(遼寧中醫(yī)藥大學2013級碩士研究生)(田巖 張方順 趙軍 王璐 劉靜);撫順市眼病醫(yī)院(李慶華);遼寧中藥醫(yī)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朱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