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qū)寶玉直小學 夏穎新 張衡嘉 劉偉明
古典詩詞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幾千年積淀下來的瑰寶,也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古典詩詞大多感情豐富、意境深遠、含蓄雋永。在小學階段,必背古詩就有70首,補充篇目18首,如何教學古詩,使學生通過學習古詩詞,掌握一定的吟詩技巧,積累一定的詩詞,感悟詩中哲理?本文通過教學實踐,摸索出一些方法,經(jīng)梳理后與大家共同研究、探討。
筆者進行詩詞教學活動的流程大致可以圖示說明如下:
關于上圖,有幾點問題加以說明:
吟詠的特點在于具有一定音樂性,但沒有固定的曲調(diào)。依字行腔,根據(jù)文字的聲調(diào)發(fā)展為音樂旋律,曲調(diào)簡單重復,使字調(diào)和聲腔完全結(jié)合,只要不出現(xiàn)倒字即可。例如,《明月幾時有》一曲中把“明月幾時有”唱成“明月幾時憂”,“把酒問青天”唱成“巴鳩問青天”,這就是倒字。吟詠的方式多樣,普通話、廣州話、客家話、潮州話等任何一種人們擅長的語言均可。
(1)自然朗讀:這個階段要求讀準字音,通過讀,理解古詩文字的含義;通過讀,感受每個字音的長短、高低、輕重、強弱,以及句與句之間的節(jié)奏韻律。吟詠是建立在對古詩細讀的基礎上進行的活動,所以對詩句的揣摩、與作者的“溝通”需要反復品讀,因為朗讀本身就是學習古詩的好方法。
(2)腔音唱法:嘗試把古詩里的每個字音拉長,配合腹式呼吸,用唱的方式“讀”出來,聲調(diào)不要忽高忽低。同時,要注意平仄,一般是平長仄短。另外,筆者授課時指導學生記住一句話:“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币馑际枪旁娭械诙?、四、六個字的韻腳和其他重要的字有文讀時要文讀,入聲要按入聲讀短音,其余的字可靈活處理。
(3)自成曲調(diào):曲調(diào)可學教師的調(diào)也可以自己創(chuàng)作新調(diào),但終以自成曲調(diào)為佳。在創(chuàng)作曲調(diào)過程中需要注意下列三點:①音節(jié)確定。節(jié)奏是吟詠古詩的關鍵。每一首古詩都要靠節(jié)奏進行調(diào)整,顯示出它要表達的是婉轉(zhuǎn)低沉還是激昂慷慨,是深情厚誼還是離別傷感,詩句間的快慢變化也因此而體現(xiàn)出來。②音階調(diào)整。字與字之間、詞與詞之間、句與句之間,既可以使聲音升上去也可以使聲音降下來。③泛音處理。在古詩停頓處,特別是韻腳及重要字詞可加修飾聲調(diào),修飾聲調(diào)可以低也可以高,可以短也可以長。
一個人獨自吟誦是吟詠古詩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技巧。對詩句文字的玩賞、聲音表情的展示、節(jié)奏快慢的掌握等,都需要個人慢慢感悟。
一句接一句吟詠??梢允窍嗤渥拥闹貜?,為了突出該詩句的重要性;可以一人將詩句吟詠得迅速、緊張,另一人接得悠然、舒緩,由此產(chǎn)生不同趣味。
視詩句的需要,小組內(nèi)五人至十人一起吟誦,如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合詠的效果是最好的。
分兩個小組,第一組的聲音較低作為襯底,另一小組的聲音較高作為吟詠主音調(diào)。襯底聲音可以誦讀、歌唱、吟詠,吟詠聲音也可以誦讀、歌唱、吟詠。襯詠效果極為豐富而獨特,往往能塑造出吟詠的立體感。
多個小組輪流吟詠。以李白《將進酒》為例,“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甭曇艚化B起伏,像合唱隊的混聲合唱一般,把黃河的磅礴氣勢通過吟詠一一展現(xiàn)。
整個教學流程都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是從旁協(xié)助及引導,學生對于詩句的理解有自己的詮釋。分小組學習時,組員需要通力合作、互相溝通。不過,在學生建立自己的吟詠調(diào)之前,仍然需要具備一定的音韻常識,也就是說毫無經(jīng)驗的學生不可能憑空建構(gòu)自己的吟詠調(diào),仍需教師指導。例如,宋朝陸游的《示兒》,
此詩風格悲壯沉痛,聲情應偏向低沉而響度大,但也不是一味的低沉?!巴鯉煴倍ㄖ性铡本鋺袧M懷希望、充滿殷切之感,可以在“日”字的吟誦聲音后面加上裝飾性的“泛音”,使聲音更顯高昂、有力。“家祭無忘告乃翁”句則應顯示斬釘截鐵的口氣,以突出“絕對要如此”的叮嚀。
以上是筆者在古詩詞教學中探索出的教學方法,希望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進行更多、更細的探索,與學生一同學習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