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鳳
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護理分析
李家鳳
【摘要】目的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康復護理方法以及效果進行分析研究。方法 選取2012年11月~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精神分裂癥患者55例,將患者隨機分為常規(guī)護理組(26例)和康復護理組(29例)進行對照研究,觀察常規(guī)護理和康復護理的效果并進行比較。結(jié)果 康復護理組患者的BPRS評分低于常規(guī)護理組,NOSIE評分以及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以及物質(zhì)功能等生活質(zhì)量評分均高于常規(guī)護理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康復護理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具有十分顯著的臨床應用效果,能夠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得到提高,對促進患者的康復具有重要的作用。
【關(guān)鍵詞】精神分裂癥;康復護理
作者單位:150000 哈爾濱市普寧醫(yī)院
Analysis on Rehabilitation Care o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LI Jiafeng, Harbin Puning Hospital, Harbin 150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Rehabilitation care method and its effect o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are to be studied. Methods 55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who are treated were chosen in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2 to July 2015 and separate control group(26 patients)that are given conventional care and study group(29 patients)that are given rehabilitation care and then compare clinical effects of conventional care and rehabilitation care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Patients’ BPRS assessment scores in rehabilitation care group is much lower than that in conventional care group, and patients’ NOSIE assessment scores, and life quality assessment scores in terms of physical function, psychological function, social function and material function in rehabilitation care group are much higher than counterparts in conventional care group, there is a differential between two groups and such a differential has statistic value(P<0.05). Conclusion Rehabilitation care is of clinical efficacy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it is conducive to promoting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and improving patients’ recovery.
[Key words]Schizophrenia, Rehabilitation care
精神分裂癥是臨床上一種對人類生活質(zhì)量造成嚴重影響的精神疾病,以青壯年為主要的發(fā)病人群。臨床上主要采用抗精神病藥物來對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治療,但是該病具有很高的復發(fā)率以及病殘率,因此在進行治療的同時還需要給予相應的護理措施進行配合[1]。本院對2012年11月~2015年7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癥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chǔ)上給予康復護理,效果顯著,現(xiàn)將研究結(jié)果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1月~2015年7月經(jīng)臨床確診并且在我院接受治療的精神分裂癥患者55例,其中有女性患者23例,男性患者32例;年齡23~66歲,平均年齡(33.7±4.7)歲;病程7個月~9年,平均病程(4.2±1.4)年;PANSS總分(88.8±7.8)分,臨床療效總評量表(CGI-SI)疾病嚴重程度(5.5±0.7)分。采用單純隨機法將患者分為常規(guī)護理組(26例)和康復護理組(29例)進行對照研究,兩組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以及疾病程度等一般基本資料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規(guī)護理組的26例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主要包括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的入院宣教,給予患者生理護理、藥物護理以及安全管理等;康復護理組的29例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chǔ)上給予康復護理,具體護理措施如下。
1.2.1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要主動與患者進行交流,并對患者進行心理支持、心理疏導及心理護理,使患者的恐懼、焦慮以及抑郁等情緒得到緩解;指導患者進行心理調(diào)整以及放松,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改善,與患者建立相互信任的護患關(guān)系,并讓患者保持最佳的心態(tài)[2]。
1.2.2康復訓練 護理人員要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來對患者進行日常生活能力的訓練,指導患者進行個人衛(wèi)生的整理,例如讓患者保持衣物整潔,鼓勵患者保持病房內(nèi)的衛(wèi)生以及生活用品擺放整齊等;然后根據(jù)患者的康復情況來鼓勵患者盡早接觸社會,同時可以鼓勵患者通過參與各種社會活動等,來讓患者慢慢的接觸社會[3]。
1.2.3家庭以及社會的支持 護理人員要對患者家屬進行精神分裂癥相關(guān)知識的健康教育,對家屬詳細說明家庭支持的重要性,通過與家屬的溝通、交流來取得家屬的支持,讓患者家屬、朋友以及親戚等多關(guān)心、體貼患者。
1.3療效標準
采用BPRS量表(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以及NOSIE量表(住院患者護士觀察量表)來對兩組患者的康復效果進行比較。同時采用 GQOLI-74問卷來對兩組患者的軀體、心理、社會和物質(zhì)等四項生活質(zhì)量情況進行評分并進行比較。
1.4統(tǒng)計學分析
本文所得實驗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的形式表示,組間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對比采用χ2檢驗,檢驗標準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比較兩組患者的BPRS評分和NOSIE評分
常規(guī)護理組患者的BPRS評分平均為(29.9±4.9)分,NOSIE評分平均為(266.6±58.6)分;康復護理組患者的BPRS評分平均為(24.0±3.7)分,NOSIE評分平均為(323.2±67.6)分。兩組數(shù)據(jù)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比較兩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情況
常規(guī)護理組患者的軀體功能評分平均為(60.2±6.5)分,心理功能評分平均為(62.3±6.6)分,社會功能評分平均為(61.7±6.8)分,物質(zhì)功能評分平均為(62.2±7.0)分;康復護理組患者的軀體功能評分平均為(70.3±7.5)分,心理功能評分平均為(71.7±7.1)分,社會功能評分平均為(69.9±7.7)分,物質(zhì)功能評分平均為(7.30±7.9)分。則康復護理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評分高于常規(guī)護理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病程很長,需要長期服用抗精神藥物來對病情進行控制,但是由于藥物的副作用以及本身疾病的影響使得患者的病情反復發(fā)作,并且會出現(xiàn)一系列的負面情緒[4]。因此,在對患者進行積極治療的同時,給予患者康復護理對提高治療效果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本次研究中,給予患者康復訓練、家庭以及社會支持等康復護理后,康復護理組患者的BPRS評分低于常規(guī)護理組,NOSIE評分以及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以及物質(zhì)功能等生活質(zhì)量評分均高于常規(guī)護理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踐證明,康復護理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具有十分顯著的臨床應用效果,能夠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得到提高,對促進患者的康復具有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錦芬,姜義彬,胡芳珍. 綜合性康復護理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效果和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 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3,51(23):109-110,113.
[2]馮輝,姜益明,陳玉明,等. 行為技能訓練對社區(qū)與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效果的對照研究[J]. 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11,22 (6):561-562.
[3]梁麗芬,何彩霞,陳少芬. 整體康復護理對精神分裂癥患者恢復期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 中國當代醫(yī)藥,2014,21(29):108-109.
[4] 韋紅梅,王翠棋,陳翠薇. 針對性護理干預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危險行為的影響[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1(5):41-4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24.152
【文章編號】1674-9308(2015)24-0215-02
【文獻標識碼】B
【中圖分類號】R4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