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麗波
新理念下的課堂是鮮活的,隨機生成的,課堂教學應(yīng)該是師生共度的生命歷程、共創(chuàng)的人生體驗,是真實的生活經(jīng)歷。因此新課程強調(diào)教學是一個動態(tài)過程,強調(diào)學生的主體參與,這就決定了教師不僅要盡量預(yù)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問題,盡可能地做好教學設(shè)計,更需要教師理智地面對和巧妙地處理課堂教學中始料未及的突發(fā)事件。
有這樣一位語文老師教學《白楊》時,老師請學生仔細觀察畫面,說說自己了解的白楊。學生都說白楊的樹型優(yōu)美,高大挺秀??墒怯幸晃粚W生卻說:“白楊一定在埋怨老天爺不公,把它安排在這樣一個鬼地方。它哭得臉色(發(fā)白),愁得臉上布滿了深深淺淺的皺紋。”這個學生的回答超出了老師的預(yù)設(shè),老師不悅的說:“坐下。”這個學生好像犯了大錯,將頭緊緊埋下。
其實這個意外來得很好,而這個學生回答的也不錯,老師完全可以這樣評價:你是一個觀察仔細,富于想象的學生。當大家只注意到白楊的高大挺拔時,你卻注意到了它的深深淺淺的皺紋,可謂觀察仔細;當大家只注意到白楊的外形時,你卻注意到了它的情感,可謂富于想象。同時你還給大家提出了一個值得探究的問題,白楊身上的皺紋是哭愁的結(jié)果,還是其他原因造成的呢?下面就請大家一起跟著作者去找尋這個答案吧。
上述的評價不僅認可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還通過老師的因勢利導(dǎo),機智巧妙的將其變?yōu)檎n堂導(dǎo)入,設(shè)置了懸念,激起了學生讀課文的興趣。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作者借大戈壁上的白楊禮贊了在新疆扎根落戶的邊疆創(chuàng)業(yè)者。主旨明確了,課前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那深深淺淺的皺紋自然是風沙雨雪的洗禮,艱苦卓絕的印跡。我想這一課一定給那個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這個意外也成就了課堂的精彩。
那是一節(jié)很美的課———《旅游景觀的欣賞》: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風景如畫,擁有多種多樣的旅游資源,有如廬山、黃山、漓江、喀納斯等諸多自然景觀,也有如萬里長城、蘇州園林、故宮、大觀園等許多人文景觀。自然景觀的美感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形象美、色彩美、動態(tài)美和聽覺美……正當我陶醉地滔滔不絕之時,忽然,一個調(diào)皮的聲音傳來:“老師,今天你也很美!”
我驚愕了兩秒之后,鎮(zhèn)定下來,就勢說:“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說‘言辭具有不可思議的力量’,老師優(yōu)美的語言,祖國山河的壯美不僅注入了你的心田,而且還外化為你對生活的熱愛,相信在你面前不光我美,同學們也很美,是吧?我們祖國有這么多的景觀,你知道怎樣才能觀賞到它的佳景嗎?還記得‘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這兩句詩嗎?它形象地描述出景觀的欣賞要選擇適當?shù)挠^賞位置?!边@個意外讓我輕松的解決了教學難點。
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說過:“一個能動聽地,明晰地教學的教師,他的聲音便象油一樣浸入學生的心田,把知識一道帶過去?!庇们逍?、優(yōu)美、幽默風趣的語言步步引導(dǎo)學生,激發(fā)出他們的求知欲,他們就會積極思考,以培養(yǎng)出分析、總結(jié)問題的能力。教師富有節(jié)奏感的語言有輕有重,抑揚頓挫,推起學生一個又一個的情感浪潮,是教師傳授知識、傳遞信息的主要載體之一。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高度的語言修養(yǎng),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币虼耍瑥哪撤N意義上來說,課堂教學藝術(shù)首先是教學語言的藝術(shù)。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關(guān)注課堂意外情況,及時捕捉有利于教學的信息,對學生加以正確的引導(dǎo),從而使課堂變得開放而有活力,學生在這種輕松,無壓力的氛圍中能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從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讓我們的課堂多一些意外的精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