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俊華 陳家紅 龔婭玲 胡慶華 劉曉娟
CT引導下經皮肺部腫瘤穿刺活檢的臨床效果
方俊華1陳家紅2龔婭玲3胡慶華3劉曉娟1
目的探討CT引導下經皮肺部腫瘤穿刺活檢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60例患者,在CT引導下經皮肺部腫瘤進行穿刺活檢。將標本進行組織病理學和細胞學分析,研究組織病理診斷,觀察穿刺活檢成功率。結果60例患者中取材成功有58例,成功率為96.7%,組織病理學診斷陽性為50例診斷率為83.3%,細胞學診斷確定為陽性40例,診斷率為66.7%。結論CT引導下經皮肺部腫瘤進行穿刺活檢對于肺部腫塊和周圍性病灶能夠很好的定位,準確率非常高。
CT;穿刺活檢;診斷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我國對惡性腫瘤的細胞學診斷和組織病理診斷進行了深入的研究[1]。肺部疾病在臨床上通常是采取肺部腫塊穿刺活檢的方法進行診斷。使用CT引導進行穿刺活檢,安全性能高、費用低、創(chuàng)傷小,在肺部腫瘤診斷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就我院使用CT引導進行肺部腫瘤穿刺活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在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肺部腫瘤患者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齡32~72歲,平均(47.2±0.6)歲;肺部腫塊的最小直徑為2 cm,最大直徑為7.5 cm,平均(4.4±1.3)cm。患者的血小板計數(shù)、凝血四項、心電圖、心功能、肺功能均在正常范圍內。
1.2方法
1.2.1術前準備告知患者及其家屬在知情的情況下進行簽字。若患者情緒緊張,可給予鎮(zhèn)靜藥物,若咳嗽可使用鎮(zhèn)咳藥物。患者在進行穿刺活檢前,首先進行常規(guī)檢查,保證患者能夠進行穿刺活檢。醫(yī)護人員要準備好無菌紗布、無菌洞巾、5 ml注射器、碘仿、0.1%腎上腺素、利多卡因、標本瓶、10%甲醛溶液、TSK18G半自動切割式活檢槍等設備。
1.2.2手術過程首先要認真檢查肺部腫瘤的部位,確定患者使用側臥位、俯臥還是仰臥的方式。讓患者進行平穩(wěn)的呼吸,將縱向平行的鉛絲放在患者進行穿刺的體表部位,采用西門子雙排CT行第一次掃描,依據腫塊的大小確定2~5 mm的掃描厚度。然后確定深度、進針角度、進針點,使用定位激光線和體表鉛絲確定體表上進針點的位置,并標記。使用無菌洞巾進行進針路徑、皮膚等的消毒麻醉,進針點根據之前設定的深度和角度插入活檢槍,CT進行2次掃描,確定厚度為2 mm。根據掃描結果,對進針角度、進針深度、進針點的位置進行確定,無誤后,再次進行3次左右的取材。將取材的活檢組織進行常規(guī)圖片細胞學檢驗,進行組織病理學檢查時,使用10%甲醛溶液進行固定。若需要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基因檢查,則需另外送檢。完成取材后進行消毒工作,使用無菌紗布覆蓋手術部位,減少并發(fā)癥。
1.2.3術后處理患者在進行手術后,需避免劇烈咳嗽和活動,使用推床或者推車將患者送回病房,檢測患者的血壓、心率、呼吸等指標,同時使用止血藥物。
1.3觀察指標記錄患者組織病理學和細胞學診斷結果,觀察穿刺活檢成功率。
1.4統(tǒng)計學分析本研究使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60例患者中,穿刺活檢成功58例,成功率為96.7%,根據組織病理診斷確定為陽性50例,診斷率為83.3%,細胞學診斷確定為陽性40例,診斷率為66.7%。
2.1組織病理學診斷確診為非惡性腫瘤患者 10例,其中炎性假瘤2例,肺部感染3例,局限性間皮腫瘤2例,肺結核3例。確診為惡性腫瘤患者50例,其中腺癌17例,鱗癌14例,轉移癌3例,小細胞癌6例,胸腺瘤2例,癌肉瘤1例,惡性間葉組織腫瘤2例,不能分型5例。5例不能分型的腫瘤患者有4例使用細胞學診斷的方法進行了分型。
2.2細胞學診斷確診的40例患者為陽性,其中腺癌25例,鱗癌10例,肺癌不能分型5例。
在臨床治療中,肺部腫瘤的診斷有很多種方法,非定向診斷方法有磁共振成像(MRI)、CT、X線胸片、胸腔鏡、纖維支氣管鏡、經皮活檢等[2]。胸腔鏡的創(chuàng)傷較大,費用昂貴,臨床不實用。纖維支氣管鏡對支氣管腔內腫和中央型肺癌有很好的效果,但對支氣管腔外、氣管、周圍性病灶診斷不到位。經皮活檢對部分中央型的腫塊和大多數(shù)周圍型腫塊均有明顯效果,創(chuàng)傷小,并發(fā)癥少,為經濟實用的方法[3]。經皮活檢失敗的主要原因為腫塊太小、定位困難、腫瘤組織大量壞死液化等原因。CT引導穿刺活檢利用了CT的高分辨率,結合組織病理學和細胞學診斷,能夠在微創(chuàng)的環(huán)境下取得樣本組織,然后使用細胞學和組織病理學進行診斷,能夠提供準確的依據。使用CT引導下穿刺活檢術,可以實現(xiàn)準確定位,且治療過程中創(chuàng)傷小、操作簡便,應用方便。CT診斷不但能夠對結節(jié)和腫塊進行穿刺,還能保證進針的安全路徑[4]。
現(xiàn)如今臨床上已經到了個性化治療和分子靶向治療的階段,很多患者不愿進行手術,可采用CT診斷進行經皮穿刺活檢,完成肺部腫瘤的臨床診斷[5]。本文研究顯示,60例患者進行CT引導下經皮肺部腫瘤穿刺活檢,其中58例患者成功取材,成功率高達96.7%。依據組織病理學確診的陽性患者為50例,依據細胞學確診的陽性患者40例,并且對組織病理學中5例不能分型的患者有4例進行了分型,提高了臨床診斷的效率。
綜上所述,CT引導下經皮肺部腫瘤進行穿刺活檢對于肺部腫塊和周圍性病灶能夠很好的定位,準確率非常高,在臨床上非常適用。
[1] 白雪蓮.模擬定位機和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定性診斷價值的對比分析[J].西部醫(yī)學,2011,23(9):52-53.
[2] 梅志鋒.64層螺旋 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技術的臨床應用[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2,23(12):45-46.
[3] 袁惠.CT引導下肺部腫瘤穿刺活檢的觀察護理[J].微創(chuàng)醫(yī)學, 2014,9(4):24-25.
[4] Lucidarme O,Howanh N,Finet JF,et a1.Intrapulmonary lesions: Percutaneous automateed biopsy with a detachabie,18-gauge, coaxial cutting needle[J].Radiology,2012,15(21):759-763.
[5] 肖群敏,陽毅,余秋萍.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方法改進初探[J].介入放射學雜志,2013,8(10):621-622.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Percutaneous lung tumor Puncture Biopsy under CT Guided
Fang JunhuaChen JiahongGong YalingHu QinghuaLiu Xiaojuan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ercutaneous CT guided percutaneous puncture biopsy of lung tumor.MethodsIn our hospital 60 patients,CT guided percutaneous puncture biopsy of lung tumor.The specimens for histological and cytological analysis of histopathology,diagnosis of histopathology,observe the success rate of puncture biopsy.ResultsIn 60 patients,58 cases were successful,the success rate was 96.7%,pathological diagnosis for 50 cases of positive diagnostic rate was 83.3%,the cytological diagnosis identified as positive in 40 cases,the diagnosis rate was 66.7%.ConclusionCT guided percutaneous lung biopsy for pulmonary lesions of tumor and peripheral lesions can be well positioned,accuracy rate is very high.
CT;Biopsy;Diagnosis
R730.4
A
1673-5846(2015)02-0177-02
1湖北省枝江市中醫(yī)醫(yī)院放射科,湖北宜昌443200
2湖北省枝江市安福寺鎮(zhèn)中心衛(wèi)生院麻醉科,湖北宜昌443211
3湖北省枝江市人民醫(yī)院五官科,湖北宜昌44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