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滿60歲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韓正,在滬港通開通、中國上海自由貿(mào)易試驗區(qū)周年之際,接受英國《金融時報》專訪。就任政治局委員以來,這已是韓正第二次接受非官方媒體專訪。2013年10月,他曾就上海自貿(mào)區(qū)成立同《新世紀》周刊暢談,這在政治局委員中并不多見。
與現(xiàn)在從容應對媒體的狀態(tài)不同,10年前的韓正,還被媒體形容為“不擅言辭”。
韓正是上海本土成長起來的官員,做過倉庫管理員,當過膠鞋廠副廠長。1990年開始任共青團上海市委副書記,后歷任區(qū)長、副市長等職。2003年,49歲的韓正成為繼陳毅之后,50年來上海最年輕的市長。
在官員任職流動性不斷提升的當下,韓正出任上海市長10年,成為任職時間最長的地方省級政府“一把手”。期間經(jīng)歷了上海世博會的成功舉辦,處理了2010年的靜安大火。正是這段經(jīng)歷,幫助他積累了豐富的與媒體打交道的經(jīng)驗。
2006年開始,上海成為“兩會”期間最早對記者開放全團會議的地方之一。2010年兩會上,有記者請韓正評價一下常批評政府的“小本家”韓寒,韓正則用“聞過則喜”表明了自己的態(tài)度。
除了正面面對媒體,韓正還把媒體請進自己的辦公室,公開展示辦公狀態(tài)。
2009年1月,上海市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期間,《新聞晨報》跟訪韓正一天。此時正值全球金融風暴,韓正在一次市政協(xié)會議上坦言,金融危機對上海的影響沖擊力極強,涉及面極廣。為了應對急轉直下的經(jīng)濟形勢,上海市出臺了大量關于財稅、土地、投資體制改革、取消行政收費等政策。“韓正沒有選擇保守沉默,也沒有選擇大口承諾,而是選擇帶頭清醒冷靜地陳述。”《新聞晨報》當時這樣報道說。
2010年,韓正接待臺灣政界兼媒體名人陳文茜。陳文茜后來回憶這次采訪時表示,采訪持續(xù)了兩個小時,遠遠超出了計劃,事后她才得知,韓正為了完成采訪推掉了后面兩檔工作?!八粌H沒有回避任何一件事,還提醒我上海世博會的承辦過程中有一些事情被忽視等?!标愇能缯f,這次采訪以后,她忽然覺得上海這座城市“以后不得了”。
2010年4月,韓正赴臺“推銷”世博會,4天3夜的行程引起臺灣各界的關注。
韓正坦言自己非常重視搜集和了解外界信息,他的團隊每天早晨都會將一份“高度濃縮”的全世界網(wǎng)絡和全國所有媒體當天報道的主要內(nèi)容放在他辦公桌上,“批評我們的,表揚我們的 ,都讓我們知道,特別是批評意見?!表n正說,自己每天用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時間起碼要兩三個小時,經(jīng)??吹臋谀坑腥齻€:新聞、體育和評論。“網(wǎng)絡是我們和市民溝通非常重要的渠道?!彼f。上海每出臺一個政策,他都會注意網(wǎng)上評價,并據(jù)此“對所有政策進行實事求是的評估?!?/p>
2011年11月,上海市政府政務微博“上海發(fā)布”開通,第二年的兩會上,韓正親自做起了“推銷”:“我天天都瀏覽,期望在座的各位媒體朋友,多多關注‘上海發(fā)布。”
“我覺得新媒體發(fā)展是趨勢,作為一個承擔了一定領導職務的官員,你必須高度關注新媒體的發(fā)展?!表n正甚至用“這個社會離開新媒體簡直不可思議”這句話來形容新媒體的重要性?!拔⑿?,我沒有設立個人賬號,但是微博,我‘潛水?!表n正說。
(摘自《博客天下》徐歐露/文)
黨建文匯·下2015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