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清償規(guī)則之解構*

        2015-01-30 07:43:39李洪祥
        政法論叢 2015年2期
        關鍵詞:代理權家事清償

        李洪祥

        (吉林大學法學院 ,吉林 長春 130012)

        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
        清償規(guī)則之解構*

        李洪祥

        (吉林大學法學院 ,吉林 長春 130012)

        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的性質(zhì)是個人債務還是共同債務,直接影響到非舉債方配偶和債權人的合法權利保護,現(xiàn)有的法律規(guī)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相關司法解釋盡管有一些認定規(guī)則和推定規(guī)則,但其價值取向、判斷標準不同。有的從保護非舉債方配偶權利和婚姻家庭整體利益出發(fā),形成以“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債務為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規(guī)則和推定規(guī)則,這種規(guī)則有時導致夫妻合謀假離婚實現(xiàn)逃債,侵害債權人權利情形的發(fā)生;有的從維護交易安全、保護債權人權利出發(fā),形成以“婚姻關系存續(xù)”時間內(nèi)所負債務為夫妻共同債務的推定規(guī)則,這種規(guī)則有時導致夫妻一方與第三人合謀制造虛假債務,侵害非舉債方配偶權利情形的發(fā)生。上述情況造成了司法實務部門對具體案件法律規(guī)則適用上的困局,破解該困局的最佳方案應當是:依據(jù)兼顧交易安全、保護債權人權利與非舉債方配偶的權利的價值取向和原則,在現(xiàn)有法律、司法解釋框架下,對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清償規(guī)則進行重新解構。在實體法層面以日常家事代理權制度為中心,實現(xiàn)相關法律規(guī)范與清償規(guī)則的有序銜接;在程序法層面,通過在一定條件下增加債權人注意義務,合理分配舉證責任實現(xiàn)各方利益的平衡。

        夫妻債務 清償規(guī)則 推定規(guī)則 認定規(guī)則 規(guī)則解構

        一、 以夫妻一方名義所負債務清償規(guī)則的現(xiàn)狀

        (一)以夫妻一方名義所負債務清償規(guī)則的立法和司法解釋

        以夫妻一方名義所負債務按照我國婚姻法和相關司法解釋,依據(jù)一定的條件做出推定或者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或者夫妻個人債務,這種立法或者司法規(guī)范為本文所稱的“以夫妻一方名義所負債務清償規(guī)則”。當前對于夫妻在共同生活中一方所負債務的清償規(guī)則散見于1988年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民法通則意見》)、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chǎn)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以下簡稱《離婚財產(chǎn)分割意見》)、2001年修訂后的《婚姻法》(以下簡稱《婚姻法》)及2001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以下簡稱《婚姻法解釋(一)》)、2004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以下簡稱《婚姻法解釋(二)》的規(guī)定中,近年來在司法實踐中也不乏有地方法院對該問題提出具體意見來指導審判活動的情況出現(xiàn)。其中,《離婚財產(chǎn)分割意見》的相關規(guī)定為認定規(guī)則,其它相關規(guī)定在不指明情況下均為推定規(guī)則。

        《民法通則意見》第43條規(guī)定:“在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一方從事個體經(jīng)營或者承包經(jīng)營的,其收入為夫妻共有財產(chǎn),債務亦應以夫妻共有財產(chǎn)清償?!贝藯l在夫妻一方債務的推定規(guī)則上首次提出以“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且收入為夫妻共有財產(chǎn)”為判斷的標準,不論該債務是否用于共同生活,只要收入屬于夫妻共有財產(chǎn),債務就推定為共同債務。

        《離婚財產(chǎn)分割意見》第17條第二款規(guī)定:“下列債務不能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應由一方以個人財產(chǎn)清償:(1)夫妻雙方約定由個人負擔的債務,但以逃避債務為目的的除外。(2)一方未經(jīng)對方同意,擅自資助與其沒有撫養(yǎng)義務的親朋所負的債務。(3)一方未經(jīng)對方同意,獨自籌資從事經(jīng)營活動,其收入確未用于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比绻麑σ陨先椧?guī)定的個人債務的認定規(guī)則進行反對解釋,則影響債務性質(zhì)的核心要素并不取決于夫妻雙方合意,而是取決于該債務的產(chǎn)生是否為了夫妻雙方的共同生活。

        《婚姻法》第41條對夫妻債務的清償作了如下規(guī)定:“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chǎn)不足清償?shù)模蜇敭a(chǎn)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xié)議清償;協(xié)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蓖瑫r,在該法第17條第二款又規(guī)定:“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chǎn),有平等的處理權?!睂ω敭a(chǎn)做擴大解釋可以得出財產(chǎn)包括積極財產(chǎn)和消極財產(chǎn)的結論,而消極財產(chǎn)主要的內(nèi)容就是債務。這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夫妻財產(chǎn)的范疇,也相應擴大了《婚姻法解釋(一)》規(guī)定的日常家事代理權的權利行使外延。該解釋第17條規(guī)定:“婚姻法第十七條關于夫或妻對夫妻共同所有的財產(chǎn),有平等的處理權的規(guī)定應當理解為:(一)夫或妻在處理夫妻共同財產(chǎn)上的權利是平等的。因日常生活需要而處理夫妻共同財產(chǎn)的,任何一方均有權決定。(二)夫或妻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對夫妻共同財產(chǎn)做重要處理決定,夫妻雙方應當平等協(xié)商,取得一致意見。他人有理由相信其為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另一方不得以不同意或不知道為由對抗善意第三人?!薄痘橐龇ā繁3至艘浴盀榉蚱薰餐睢毙纬蓚鶆沼煞蚱揠p方共同清償?shù)呐袛鄻藴省T陔S后的《婚姻法解釋(一)》中首次引入“日常家事代理權”的概念,將“日常生活需要”作為判斷夫妻處理財產(chǎn)行為的準繩。從該司法解釋的頒布時間上看,其緊隨《婚姻法》之后,且該解釋擴充了夫妻共同財產(chǎn)的內(nèi)涵。從該條解釋所處的體系來看,其意在完善我國夫妻共同財產(chǎn)的推定規(guī)則,因此該解釋不僅適用于夫妻共同財產(chǎn)中積極財產(chǎn)的處理權限還適用于消極財產(chǎn)的處理。

        此后,《婚姻法解釋(二)》第24條規(guī)定:“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于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guī)定情形的除外。”不難看出該條司法解釋的宗旨意在保護交易安全、減少交易風險,特別是側重保護與夫妻一方交易的第三人的利益。

        針對該問題的立法整體狀況而言,擺在法官面前可供選擇的法律規(guī)范較為豐富,這一方面反應了立法發(fā)展緊跟司法實踐和時代進步的步伐,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法官在適用法律上陷入難以抉擇的尷尬境地,特別是在不同時期、不同位階、不同價值取向的法律規(guī)定面前甄別取舍,找到夫妻舉債方、非舉債配偶和債權人利益平衡點的前提下實現(xiàn)實質(zhì)公平正義的判決結果,在現(xiàn)行法律框架下已然成為司法實務界面臨的困局。

        為了解決同案不同判的窘?jīng)r,已經(jīng)有地方法院以出臺指導意見的形式試圖統(tǒng)一司法適用,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于2009年出臺的《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民間借貸指導意見》)。該指導意見第19條規(guī)定:“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因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應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日常生活需要是指夫妻雙方及其共同生活的未成年子女在日常生活中的必要事項,包括日用品購買、醫(yī)療服務、子女教育、日常文化消費等。夫妻一方超出日常生活需要范圍負債的,應認定為個人債務,但下列情形除外:(一)出借人能夠證明負債所得的財產(chǎn)用于家庭共同生活、經(jīng)營所需的;(二)夫妻另一方事后對債務予以追認的。不屬于家庭日常生活需要負債的,出借人可以援引合同法第四十九條關于表見代理的規(guī)定,要求夫妻共同承擔債務清償責任”??梢?,該條在推定夫妻一方舉債的債務歸屬問題上采取的思路是利用日常家事代理制度推定債務的性質(zhì)并適當加重第三人的舉證責任,以此來尋求第三人利益和非舉債一方配偶利益的平衡。

        (二)對以夫妻一方名義所負債務清償規(guī)則的審思

        上述清償規(guī)則是我國多年來夫妻債務清償制度演進的縮影,以該項制度歷史沿革為視角可以發(fā)現(xiàn),夫妻債務清償規(guī)則的發(fā)展貫穿著立法者對夫妻共同債務之目的推定的主線。在主線延伸的方向上又反映出法律和時代演進過程中對個體利益和交易安全保護的烙印。夏吟蘭教授認為凡所欠債務是為了夫妻共同生活之用,即可推定為夫妻共同債務,反之則推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債務[1]。

        目的推定的實質(zhì)是看所負債務是否為家庭共同生活的需要。這樣的立法規(guī)定最早出現(xiàn)在我國1950年《婚姻法》第24條規(guī)定:“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擔的債務,以共同生活時所得財產(chǎn)償還”,2001年修訂后的《婚姻法》第41條是對前項制度保留和發(fā)展的結果?!峨x婚財產(chǎn)分割意見》第17條的規(guī)定是在延續(xù)目的推定的前提下,在完善夫妻意思自治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夫妻一方對共同財產(chǎn)支配權的行使范圍。在夫妻財產(chǎn)關系領域滲透民法財產(chǎn)交易規(guī)則,這一情況的發(fā)生與市場經(jīng)濟鼓勵交易的時代背景密不可分。正是基于對交易安全的保障,《婚姻法解釋(二)》第24條對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一方舉債的推定規(guī)則做出了更有利于保障第三人交易安全的規(guī)定。這樣的制度傾斜在隨后一度引發(fā)了債權人與舉債方配偶惡意串通,損害非舉債一方配偶利益的亂象,更由此加劇了夫妻關系的道德危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出臺的《民間借貸指導意見》將日常家事代理權制度引入夫妻一方舉債推定規(guī)則中來,雖然有關條文出臺后飽受爭議,但此條充分體現(xiàn)了一線法官審判智慧和制度思考的融合。法律規(guī)定之間的不統(tǒng)一引發(fā)了社會各界對以夫妻一方名義所負債務清償規(guī)則的關注和反思。隨著近年來夫妻離婚數(shù)量的增加和夫妻對外債務的頻發(fā),夫妻雙方和債權人之間的矛盾也愈加凸顯,妥善平衡非舉債配偶和債權人利益之間的沖突,保障家庭、社會關系的和諧穩(wěn)定,已經(jīng)成為破解該困局的難點所在。[2]P178-180

        通過對現(xiàn)行法律和司法解釋中有關該問題的法律規(guī)定進行類型化梳理有助于發(fā)現(xiàn)并填補法律漏洞。正如黃茂榮先生所言:由于具有共同存在特征者,有共同之當為要求。是故,以共同特征建立之類型,其規(guī)范或多或少會相似。此所以利用類型可以觸類旁通,幫助了解或解釋法律的道理[3]P632。當前,以夫妻一方名義所負債務清償規(guī)則可做如下分類:

        第一種,看所負債務是否為家庭共同生活所需,也可稱之為目的推定規(guī)則。該類規(guī)定的代表是《婚姻法》第41條、《離婚財產(chǎn)分割意見》第17條的債務認定規(guī)則;第二種,看舉債時間是否發(fā)生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代表性的推定規(guī)則有《婚姻法解釋(二)》第24條、《民法通則意見》第43條;第三種,看舉債是否為日常家事代理權范圍。此種分類是基于日常家事代理權范圍來判斷是否為夫妻共同債務。屬于此種分類的推定規(guī)則有《婚姻法解釋(一)》第17條、浙江省高院《民間借貸指導意見》第19條。

        二、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清償規(guī)則的檢討

        (一)關于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清償規(guī)則的主要觀點

        當前學術界和司法實務界對此問題所提出的解決困局的觀點并未形成一致意見且各方分歧較大。爭議主要圍繞兩個層次進行,第一,法律適用位階之爭。即在夫妻一方舉債的清償規(guī)則堅持采取《婚姻法》確立的夫妻法定財產(chǎn)制為婚后所得共同制,因此,以共同生活維持為夫妻共同清償?shù)囊话阃贫ㄒ?guī)則。第二,法律對策中的立法重構與法律解釋之爭。按照上述邏輯進路對現(xiàn)有觀點可做如下區(qū)分:在夫妻一方舉債清償規(guī)則中主張按照民法債的相對性原理,無論是承擔債務還是獲得利益均為其個人債務或權利[4]P122。該觀點同時認為,將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按共同債務處理完全突破了個人責任的基本原則,使得另一方配偶必須為他方行為負責。此種規(guī)定與民法的基本精神相悖[5]。還有學者指出,“共同債務推定”原則否認了夫妻各自人格的獨立[6]。在結論上,持此觀點的學者普遍提出,改夫妻共同債務為推定規(guī)則原則的現(xiàn)狀,變?yōu)橐耘e債方個人債務為債務推定規(guī)則的原則,以夫妻共同債務為例外的立法建議。

        與上述觀點相對的是,夫妻一方債務問題堅持在《婚姻法》及相關司法解釋所確定的原則和框架下,通過法律解釋的方法或者通過創(chuàng)設新的法律規(guī)則完善債務推定規(guī)則。持此觀點的學者雖然在解決該問題的途徑上有所不同,但就如下法律基礎可以形成一致意見:其一,我國法定夫妻財產(chǎn)制為婚后所得共同制,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的債務作為消極財產(chǎn),除夫妻為約定財產(chǎn)制,且第三人知道該約定或者舉債一方配偶與第三人明確約定為一方債務的以外,由夫妻共同清償債務符合當前法定夫妻財產(chǎn)制的規(guī)定。其二,夫妻一方舉債推定為共同債務與《婚姻法解釋(一)》第17條所規(guī)定的夫妻間日常家事代理制度相適應。既然夫妻間有日常家事代理權,在此范圍內(nèi),夫妻一方的行為對另一方也會產(chǎn)生效力。將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以個人名義所負的債務推定為夫妻共同債務正是按此理[7]P128。其三,夫妻一方舉債推定共同債務擴張了夫妻雙方的意思自治能力,促進了經(jīng)濟交往,同時也有利于婚姻家庭生活的便利,減少婚姻生活成本,維護民事交往的安定性和穩(wěn)定性且該制度并非我國所獨有,域外也有類似的立法例[8]。

        盡管以上各觀點在《婚姻法》所規(guī)定的夫妻財產(chǎn)制框架下解決該問題能夠在一些方面形成共識,但是在解決措施方面仍有明顯分歧。

        其一,通過法律解釋實現(xiàn)債務推定。具體到《婚姻法解釋(二)》第24條采取擴張解釋的方法,對“但書”中夫妻一方免除責任承擔的“除外”事實作適當擴大的理解。即如果夫妻中非借款一方舉證證明債權人明知或應當知道該債務非用于家庭共同生活,而是借債方個人債務的,應由借債方承擔清償責任[9]P224。以此嘗試解決夫妻一方舉債責任承擔問題中片面依靠《婚姻法》第41條和《婚姻法解釋(二)》第24條可能帶來的沖突。

        其二,建立日常家事代理權制度。通過正式在立法上建立日常家事代理權制度,實現(xiàn)對夫妻一方舉債清償問題的合理解決是目前在各方觀點中論述最多的。多數(shù)學者贊同將日常家事代理權制度同《婚姻法解釋(二)》第24條的推定規(guī)則相銜接。學者杜江涌指出,根據(jù)日常家事代理權、表見代理的法理,審慎推定夫妻共同債務[10]P122。在司法實務領域,有法官提出根據(jù)《婚姻法》第41條規(guī)定,首先將夫妻共同生活作為夫妻共同債務的內(nèi)在本質(zhì),并將其限定在日常家事代理權所負債務范圍內(nèi)[11],再以日常家事代理權范圍承接《婚姻法解釋(二)》第24條,實現(xiàn)了對三條推定規(guī)則的有效銜接。

        其三,在現(xiàn)行法律對此問題的規(guī)定基礎上創(chuàng)設新的法律規(guī)范,彌補立法缺憾。持此觀點的學者對此提出的對策可分為兩種。一是采取具體列舉方式確定夫妻共同債務和一方債務的情形;二是采取抽象概括的方式提出新的推定規(guī)則。堅持第一種觀點的學者在列明的各項情形后分別附加“兜底條款”[12]。學者在立法設計時不僅涉及對實體法的重構,還涉及從程序法的角度平衡享有債權的第三人和非舉債一方配偶的利益。從程序的角度進行嘗試,主要以分配舉證責任的方式實現(xiàn)。有學者提出: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舉債,債權人主張為夫妻共同債務,但夫妻非舉債一方提出異議的,由夫妻非舉債一方提供證據(jù)證明該舉債并未用于家庭共同生活,舉證不能或證據(jù)不充分的,應推定為夫妻共同債務[13]。采取抽象概括方式重構推定規(guī)則的學者提出“雙重推定規(guī)則”可以完善現(xiàn)行推定規(guī)則的不足,即在《婚姻法解釋(二)》第24條夫妻共同債務推定規(guī)則的基礎上,再增加一項推定規(guī)則,推定舉債方配偶實施了欺詐行為[14]。

        (二)對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清償規(guī)則主要觀點的評析

        1.對以推定為個人債務為原則并輔以例外的觀點評析

        該觀點的主要內(nèi)容是將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舉債以推定為舉債一方的個人債務為原則,以推定為夫妻共同債務為例外。

        第一,該觀點認為其合理性在于其自身符合民法債的相對性原理,而夫妻一方舉債推定為雙方共同債務的不合理之處在于是對民法自己責任的違反。筆者認為,首先從倫理角度分析,在該問題的法律適用問題上,不應片面從債的性質(zhì)考慮,繼而適用有關債法原理,而應全面考察該債務發(fā)生的夫妻身份性特點。眾所周知,債的法律關系是財產(chǎn)法范疇,帶有濃厚的利己性特征,而夫妻間債務的分配和承擔其特殊性在于緊密的人身關系,很多情況下,債務的發(fā)生是利他的。一味從財產(chǎn)關系角度去適用法律,會對夫妻間的身份關系帶來彼此防范和誠信危機?!痘橐龇ā纷鳛檎{(diào)整夫妻間人身、財產(chǎn)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具有其特殊性,這種特殊性反映在債務承擔問題上就是具有夫妻倫理關系的債務推定規(guī)則,這是單純以債務公平分配為理念的財產(chǎn)法規(guī)則所不具備的?;橐鲫P系存續(xù)期間發(fā)生的債權債務應該考慮其特殊性而適用《婚姻法》的有關規(guī)定。其次,從法律適用規(guī)則分析,法規(guī)范依其來源不同,而在拘束力上有高低不同層次,從而構成法律的位階關系,上位規(guī)范的效力高于下位規(guī)范[3]P46?!痘橐龇ā放c《民法通則》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不存在位階上的高低之別。在夫妻債務清償問題上,《婚姻法》較《民法通則》相比,前者為特別法而后者為一般法,根據(jù)《立法法》第83條法律規(guī)范沖突的適用規(guī)則的規(guī)定,特別規(guī)定與一般規(guī)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規(guī)定??梢姡诖藛栴}上適用《婚姻法》的有關法律規(guī)范更符合法律適用規(guī)則。再次,《婚姻法》是我國民法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其基本價值和精神并不與民法精神相悖。有學者指出,親屬法雖然隸屬于民法的范疇,卻并不等同于一般的民事法律,民法的一般規(guī)則不能簡單地照搬到親屬法[15]。筆者贊同這一觀點,《婚姻法》更側重夫妻和家庭成員間的倫理關系,在處理親屬間的財產(chǎn)問題上,理應考慮人身關系的特殊性。由此可以看出,關于《婚姻法》推定為夫妻共同債務的規(guī)定有悖于民法基本精神的說法是有待探討的。

        第二,將夫妻一方舉債的清償規(guī)則調(diào)整為以舉債一方配偶個人債務為原則,夫妻共同債務為例外,不符合《婚姻法》法定財產(chǎn)制為夫妻共同財產(chǎn)制的價值理念和實踐要求。在當前夫妻法定財產(chǎn)制為共同財產(chǎn)制的條件下,如果將婚后夫妻一方的積極財產(chǎn)作為共同財產(chǎn),而將其消極財產(chǎn)原則上推定為個人財產(chǎn),則在財產(chǎn)的推定規(guī)則上恐存在規(guī)則的理念、價值的不統(tǒng)一。關鍵是該財產(chǎn)是否進入到家庭當中來。

        第三,將夫妻一方舉債的債務推定為個人債務,勢必難于防范夫妻串通逃債的現(xiàn)象發(fā)生。這一推定規(guī)則相當于使我國夫妻債務清償制度再次回到了《婚姻法解釋(二)》第24條實行前的狀況,是為立法的倒退。

        第四,在此推定規(guī)則下存在邏輯沖突。該規(guī)則認為,將夫妻一方所負債務推定為共同債務,違反債的相對性。但同時,該推定規(guī)則將日常家事代理權范圍內(nèi)債務推定為共同債務并不突破債的相對性[4]P124。以此邏輯,日常家事代理權即為推定共同債務不違反債的相對性的根據(jù)所在。但對此根據(jù),持個人債務為原則的學者認為:日常家事代理制度的合理性并不能推導出“推定共同債務”規(guī)則[4]P121。推定共同債務的前提和關鍵是該財產(chǎn)是否進入到家庭當中來,成為家庭財產(chǎn)或者夫妻共同財產(chǎn)。

        第五,針對有學者認為推定夫妻一方債務為共同債務是對夫妻個人人格的否認的說法,筆者認為,夫妻的人格權是夫妻的法律地位問題,我國當前《婚姻法》及司法解釋關于夫妻財產(chǎn)的規(guī)定一貫堅持夫妻別體主義下的婚后所得共同制。這是符合我國婚姻關系的現(xiàn)實狀況的。因此,并不能把夫妻的法律地位和婚后財產(chǎn)制的形式絕對化看待。

        2.對非舉債一方配偶增加否認途徑的觀點評析

        夏正芳法官提出對《婚姻法解釋(二)》第24條的“但書”做擴大解釋,增加非舉債一方配偶否認債務的途徑,有助于改善非舉債一方配偶的舉證負擔過重的情況。筆者雖然也贊同通過法律解釋的方法解決此類問題,但筆者同時認為,局部的法律解釋不能根本解決《婚姻法》第41條和《婚姻法解釋(二)》第24條之間選擇上的兩難境地。這種觀點盡管拓寬了非舉債一方配偶的舉證路徑,但舉證責任并未轉移、證明程度也未減輕,因此還難以實質(zhì)上平衡非舉債一方配偶和作為債權人的第三人之間的利益。

        3.通過日常家事代理權制度解決債務推定的觀點評析

        筆者以為,對于學術界和司法實務界提出通過日常家事代理權制度解決債務推定問題的考慮也具有相當?shù)暮侠硇?。對現(xiàn)有法律和司法解釋的銜接可以發(fā)揮現(xiàn)行法律的作用,節(jié)約立法資源。對于日常家事代理權制度應用到解決該問題中的研究,當前仍難以有效減輕非舉債一方配偶的證明責任。筆者認為,明確不同清償規(guī)則下的舉證責任分配仍是各方利益平衡的難點所在。日常家事代理權制度的應用主要實現(xiàn)從實體法層面對債務清償規(guī)則進行的完善,因此,必須有程序法層面的舉證責任分配制度與之對應,才能實現(xiàn)二者在功能上的互補。

        4. 對構建新的法律推定規(guī)則的觀點評析

        就構建新的立法推定規(guī)則解決夫妻債務困局的觀點,筆者認為,在對現(xiàn)行法律和司法解釋進行法律解釋的范圍內(nèi)解決當前的問題是最行之有效的。通過列舉的方式劃定個人債務和共同債務,其弊端主要是容易出現(xiàn)掛一漏萬的情形,其次是兜底條款在缺乏推定原則的支撐下又留下了巨大的立法空白。相反,通過“雙重推定規(guī)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對交易安全和非舉債配偶一方個人利益的平衡,但難以找到對第二重推定規(guī)則的合理法律支撐。而且,“雙重推定規(guī)則”與《婚姻法》第41條之間在適用中存在的沖突未能得到妥善解決。在不對債務進行區(qū)別的基礎上,單純從債務推定規(guī)則的角度很難周全的顧及非舉債配偶一方和第三人的利益。雙重推定規(guī)則的構建尚難以應對夫妻一方舉債通過離婚逃避債務的情形,在此情形下,雖然推定為共同債務,但同時又推定夫妻當中舉債一方實施了欺詐行為,只要舉債一方故意無法證明自己未實施欺詐行為,該債務則被推定為舉債一方配偶的個人債務。該規(guī)則無疑加大了夫妻串通離婚逃債的風險。

        三、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清償規(guī)則的分層和實現(xiàn)

        (一)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清償規(guī)則的分層

        筆者認為,《婚姻法》及其相關司法解釋在解決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方面的總體思路是正確的。在司法實務中之所以出現(xiàn)問題,主要是對現(xiàn)存制度沒有適當?shù)恼吓c銜接。因此,對于法律規(guī)定不周全的地方,應致力于在法律解釋層面進行完善,而非對現(xiàn)行法律做出大刀闊斧的改變。我國夫妻法定財產(chǎn)制符合當前社會發(fā)展的現(xiàn)實狀況,而對于約定財產(chǎn)制的規(guī)定又為社會的發(fā)展預留一定的空間。因此實行夫妻共同財產(chǎn)制是當今和今后一段時期必然的選擇。正是基于這一選擇,夫妻一方舉債清償規(guī)則的完善也應以此作為基調(diào)。

        通過對目前各種觀點的評析,筆者認為破解該困局的難點在于平衡非舉債配偶一方和作為債權人的第三人之間的利益。從法律對策解構的角度來看,應注意結合實體規(guī)范間的銜接和程序規(guī)范舉證責任的合理分配。就實體規(guī)范的銜接來說,既要構建層次清晰的清償規(guī)則體系作為對該問題的概括性指引,又要考慮特殊情況予以列舉性規(guī)定。而就程序舉證責任分配問題來說,證明責任的分配應該與推定規(guī)則相適應,避免出現(xiàn)對一方利益保護的不平衡。

        申言之,就實體層面的法律清償規(guī)則來說,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負債務應以判斷其是否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為邏輯起點,即以《婚姻法》第41條作為債務清償?shù)脑瓌t。在判定該債務是否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債務或者該債務是否成為了夫妻共同財產(chǎn)前提的情形下,以《婚姻法解釋(一)》第17條中對“日常生活需要”的界定作為判斷夫妻共同生活所負債務的標準。對于符合第17條第1款規(guī)定的情形,屬于“日常生活需要”之內(nèi)的債務,適用《婚姻法解釋(二)》第24條的規(guī)定;此處對《婚姻法解釋(二)》第24條應當做出限縮解釋,將其中“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實際限定為,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一方在日常生活需要范圍內(nèi)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對于符合《婚姻法解釋(一)》第17條第2款情形的,屬于“非因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按照該條后半句即表見代理有關制度處理,以推定為夫妻共同債務為原則。對于日常家事代理權范圍之外的且不屬于表見代理情形的按照舉債一方個人債務推定,對此債務的推定當下可以以《離婚財產(chǎn)分割意見》第17條第2款規(guī)定的4種認定情形為參照。由于在處理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推定問題上,堅持以夫妻共同債務為原則、個人債務為例外的推定規(guī)則,因此有必要對推定為個人債務的情形予以列舉以明確適用范圍,但在日常家事代理權范圍外的且不屬于表見代理的夫妻一方所負債務的推定不宜規(guī)定的過于狹窄,在此情形下,債權人應負有較高的注意義務。

        舉證責任分配是在實體推定規(guī)則之后的第二層次,通過平衡各方舉證責任來應對不同推定規(guī)則可能造成對一方利益保護不周的情況。具體來說,對于日常家事代理權范圍內(nèi),夫妻一方舉債,適用《婚姻法解釋(二)》第24條,原則上推定為夫妻共同債務。符合該條“但書”情形、《婚姻法》第19條第3款情形、《離婚財產(chǎn)分割意見》第17條情形的依照法律規(guī)定由夫妻一方負舉證責任。同時,筆者贊同將《婚姻法解釋(二)》第24條“但書”的文義做擴張解釋,即非舉債一方配偶如能證明債權人明知或者應當知道該債務非用于日常生活需要,應當推定為舉債一方配偶個人債務的,應由舉債一方配偶承擔還款責任。

        日常家事代理權范圍之外夫妻一方所負債務,在符合《婚姻法解釋(一)》第17條第2款“表見代理”的范圍內(nèi),推定為夫妻共同債務。夫妻一方雖不能以不同意或不知道為由對抗善意第三人,但非舉債一方配偶仍可以上述推定個人債務的途徑將其推定為舉債一方配偶的個人債務。日常家事代理權范圍之外的債務普遍為非因日常生活需要之債,債權人對其債權應有審慎注意義務。對未盡注意義務的債權人,其有責任承擔由此產(chǎn)生的債務風險。表見代理規(guī)則雖然導致推定債務為共同債務,但債權人仍須承擔證明表見代理情形成立的舉證責任,從舉證責任需要證明的程度來看,需要證明該項財產(chǎn)已經(jīng)成為夫妻共同財產(chǎn),法官可以在自由裁量權限度內(nèi)予以權衡。

        在日常家事代理權范圍之外夫妻一方所負債務又不符合表見代理情形的,原則上應推定為舉債一方配偶的個人債務。債權人對夫妻一方舉債而請求夫妻共同償還的,需對債務確實用于共同生活或者成為夫妻共同財產(chǎn)負證明責任,否則非舉債一方配偶不承擔清償責任。在這種情形下,由債權人承擔舉證責任雖然加重了其證明負擔,但對于作為出借方的債權人來說,對于其債權既不屬于夫妻日常生活需要的范圍,也沒有表見代理的情形,則對該債權存在的風險應當承擔必要的注意義務。如果在此情形下,將該注意義務及舉證責任分配給非舉債一方配偶來負擔,顯然是不公平的。

        (二)夫妻一方舉債清償規(guī)則的實現(xiàn)路徑

        1.日常生活需要范圍的界定

        在前述推定規(guī)則中,對債務性質(zhì)的最終認定需要從選擇推定規(guī)則和舉證責任分配兩個方面進行。推定規(guī)則的選定取決于對夫妻一方舉債所生債務是否屬于日常生活需要或者日常家事代理權范圍的判斷。在《婚姻法解釋(一)》第17條對日常家事代理權的界定尚不清晰的情況下,有必要以法律解釋或者司法解釋的方法明確其范圍。

        對此范圍的界定,我國司法解釋認為,日常家事代理權的范圍,通常包括家庭生活所必要的一切事物[16]P64。對家庭生活的寬泛性如不加限定勢必導致對日常家事代理權的濫用。我國臺灣學者史尚寬先生曾對日常家務的范圍有所討論,通常必要的一切事項,一家之食物、光熱,衣著等之購買,保健(正當)娛樂、醫(yī)療,子女之教養(yǎng),家具及日常用品之購置,女仆、家庭教師之雇傭,親友之饋贈,報紙雜志之訂購等,皆包含在內(nèi)。反之夫或妻純粹職業(yè)上之事務,非日常家務,為超出日常生活費之借款,將配偶特有財產(chǎn)供擔?;虺鲑u之處分行為,一般認為在此代理權之范圍以外[17]P316。我國有學者提出,對日常家事范圍宜作概括規(guī)定,界定為:“為了滿足家庭和家庭成員的生存、保健和發(fā)展需要的事務”[7]P131、“所謂日常家事是指夫妻雙方及其共同的未成年子女日常共同生活所必需的事項”[10]P111。

        當前對日常家事范圍不宜具體限制在列舉的事項中。盡管具體列舉對于司法實踐有更強的可操作性和針對性,但難以為制度發(fā)展留下空間。此外,日常家事范圍的認定在不同經(jīng)濟條件和風俗習慣的地區(qū)也會有所不同。對以數(shù)額論日常家事代理權范圍的認定模式,筆者難以認同,在不同經(jīng)濟條件下的當事人對財產(chǎn)支配的數(shù)額很難有一定的標準,如果將表示數(shù)額的“較大”、“巨大”等程度的詞語用來厘定日常生活需要的范圍,這一認定是不清晰的。對此范圍的界定,筆者贊同史尚寬先生的意見,同時還應考慮到我國現(xiàn)階段婚姻家庭生活的實際情況,以滿足夫妻及其子女所組成家庭為保持、發(fā)展共同生活需要而發(fā)生的符合家庭經(jīng)濟計劃的事項。同時,對此判斷應賦予法官根據(jù)個案自由裁量的權力。

        2.各方利益的有效平衡

        能否應對當前司法實踐出現(xiàn)的夫妻一方與第三人串通以偽造債務的方式侵害非舉債一方配偶利益的情形和夫妻串通逃債侵害債權人利益的現(xiàn)象,是制度設計的最終歸宿也是驗證該清償規(guī)則能否有效的實踐標準。

        在夫妻串通逃債的情形中,日常家事代理權范圍內(nèi)的債務可直接推定為夫妻共同債務,由夫妻雙方承擔債務清償責任。即使在日常家事代理權范圍外的債務,債權人也可以通過表見代理制度,在舉證證明符合表見代理的責任內(nèi)推定該債務為共同債務,從而充分保證債權人利益。

        在夫妻一方與第三人串通侵害非舉債配偶一方利益的情形下,通過日常家事代理權范圍的界定,對于在日常家事代理權范圍內(nèi)的債務,按照《婚姻法解釋(二)》第24條但書的規(guī)定,做擴張解釋以使非舉債配偶一方有相應的救濟途徑,同時按照法律規(guī)定可以直接推定為一方債務的情形,則直接推定為夫妻一方債務。日常家事代理權范圍之外的債務,第三人需要承擔相應的證明責任,在符合表見代理的情形下,債權人需要對使其足以相信為夫妻日常生活需要所負債務承擔舉證責任。在不具備表見代理的條件下,原則上推定為舉債一方的個人債務。在舉證責任的分配中,實現(xiàn)對非舉債配偶一方的有效保護。必須杜絕以夫妻一方名義舉債已經(jīng)超出全部家庭財產(chǎn)價值屬于夫妻共同債務的情形發(fā)生。

        [1] 夏吟蘭.我國夫妻共同債務推定規(guī)則之檢討[J].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11,1.

        [2] 李洪祥.我國民法典立法之親屬法體系研究[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4.

        [3] 黃茂榮.法學方法與現(xiàn)代民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4] 裴樺,劉接昌.論夫妻一方所負債務對債權人的效力[A].婚姻家庭法前沿——聚焦司法解釋[C].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5] 酈詩遠.我國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24條重構[J].時代金融,2012,11.

        [6] 江海.論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的認定[J].中國檢察官,2013,12.

        [7] 卓冬青.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的認定[A].婚姻家庭法前沿——聚焦司法解釋[C].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8] 劉雁兵.關于確認夫妻共同債務的審判思考[J].法律適用,2006,5.

        [9] 夏正芳.由兩則案例引發(fā)的夫妻共同債務認定的思考[A].中國法學會婚姻法學研究會2013年年會論文集[C]. 武漢:中國法學會婚姻法學研究會,2013.

        [10] 杜江涌.審判實務視角下的夫妻共同債務制度研究[A].婚姻家庭法前沿——聚焦司法解釋[C].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11] 林振通.夫妻一方對外舉債糾紛裁判方法的選擇與適用[J].人民司法,2010,22.

        [12] 何煥鋒.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的性質(zhì)——兼評<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24條[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9,4.

        [13] 姜大偉.我國夫妻共同債務認定規(guī)則的反思與重構[J].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13,4.

        [14] 胡苷用.夫妻共同債務的界定及其推定規(guī)則[J].重慶社會科學,2010,2.

        [15] 馬憶南,楊朝.日常家事代理權研究[J].法學家,2000,4.

        [16]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婚姻法司法解釋的理解與適用[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2.

        [17] 史尚寬.親屬法論[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

        (責任編輯:黃春燕)

        On the Rules Deconstruciton to the Debt Occurred
        by One Person of Spouses

        LiHong-xiang

        (Law School of 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Jilin 130012)

        During marital relations subsisting, the debt occurred by one person of spouses is the nature of personal debt or joint debt, directly affects the legal protection of the rights of non-borrowing party spouse and the creditor, although there are a number of confirmation rules and presumption rules in the existing legal provisions and relevant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of Supreme People’s Court, but due to the value orientation and criteria are different, that proceed from protecting the right of non-borrowing party spouse and the overall interests of the family, to form the confirmation rule and presumption rules that the debt owed when “l(fā)iving together as husband and wife” is the jointly debt. Such rules sometimes lead to couples conspire fake divorce to achieve avoiding debt, infringing creditors’ rights.Others proceed from maintaining the security of transactions and protecting the rights of creditors, to form the presumption rules that the debt during the period of “existence of marital relationship” is couple’s joint debt. Such rules sometimes lead to a spouse conspires with a third party to create false debt, infringing the rights of non-borrowing party spouse. The above situation has brought the predicament for the statutory rules application on specific cases to judicial practice departments. The best solution to break the predicament should be: based on the value orientation and principles that both transaction security, protecting the rights of creditors and non-borrowing party spouse, under the framework of existing laws and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conduct re-deconstruction for the settlement rule for the debt occurred by one person of spouses. On the level of substantial law, taking the agent power of family affair as the center, to achieve orderly connection of relevant legal norms and settlement rule.On the level of procedural law, through increasing the duty of care to creditors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reasonably allocate burden of proof to achieve the balance of interests of all parties.

        marital debt; settlement rules; presumption rules; confirmation rules; rules deconstruction

        1002—6274(2015)02—077—08

        本文系2014年度中國法學會部級研究課題《我國婦女兒童權益保障情況實證調(diào)查研究》[項目批準號:CLS(2014)D045]的階段性成果;吉林省教育廳十二五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項目《吉林省離婚婦女婚姻家庭權益司法保障實證研究》和西南政法大學2014年度重大專項項目《我國婦女兒童權益法律保障情況實證調(diào)查研究》﹙項目批準號:2014XZZD-002﹚的階段性成果。

        李洪祥(1960-),男,吉林長春人,法學博士,吉林大學法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婚姻家庭法學、民法學。

        DF55

        A

        猜你喜歡
        代理權家事清償
        2019年影音品牌代理權資訊一覽
        論代理權的撤回
        第三人主觀認知對代理權濫用法律后果的影響
        離婚債務清償:法律規(guī)制與倫理關懷
        陳忠實與我的家事往來
        文學自由談(2016年3期)2016-06-15 13:01:04
        “家事”和“隱私”
        用法律丈量“家事”
        公民與法治(2016年3期)2016-05-17 04:08:53
        論代物清償契約的屬性和效力
        “紅樓”與“納蘭家事說”
        人間(2015年21期)2015-03-11 15:23:15
        代物清償合同之探討
        法制博覽(2015年28期)2015-02-06 15:49:15
        欧美精品videosex极品| 日本老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最新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清自在天天线|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影院| 日韩精品成人无码AV片| 日韩日本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视色| 亚洲色在线v中文字幕| 亚洲欧洲精品国产二码|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自拍|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品爱| 无码午夜成人1000部免费视频| 97人妻视频妓女网| 亚洲中字永久一区二区三区| 手机在线看片| 国产精品午夜无码av天美传媒| 成人在线免费视频亚洲| 国产成人av区一区二区三|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东京热| 无码三级在线看中文字幕完整版|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 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精品久久久久香蕉网| 91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 精品国产一品二品三品| 亚洲成人av一二三四区| 中文字日产幕码三区做法|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在线不卡|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mv视频在线| 国产乱人伦AⅤ在线麻豆A|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永永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精品人妖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在线 | 亚洲精品久久久中文字| 亚洲最好看的中文字幕|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96精品免费视频大全| 美女露出奶头扒开内裤的视频| 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