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珂
11月的APEC會議在許多細節(jié)中突出文化的展現,一時引發(fā)創(chuàng)作者們思考老話題,該如何在作品中展示傳統(tǒng)文化,參與此次會議文化統(tǒng)籌運行的甲丁告訴本刊,他認為文化交流中最好最有效的首先是精神上的共鳴,再是藝術形態(tài)上的表達。首設文化統(tǒng)籌運行團隊
APEC籌委會專門成立一個文化統(tǒng)籌運行團隊,負責APEC整體文化方面的展示和統(tǒng)籌,這是甲丁認為APEC整體運行布局最大的特別之處,是他以往參與國家級、國際級活動中從來沒有過的?!肮俜降霓k會理念不一樣了,它需要一個大的文化承載,這讓我覺得很新鮮?!彼f。官方的辦會理念已經把在國際性會議中的文化展示、傳播、推介提到了特別重要的位置,甲丁認為,這是辦會理念上一個特別本質的轉變。
作為APEC文化統(tǒng)籌運行團隊六人組成員之一,甲丁感覺到前期準備工作特別復雜細致,不僅需要很好的藝術呈現,更多還要跟國際外交相結合,要考慮各國禁忌,表達的形式更多采用國際語言。同時,他體會到不再是根據一時一地一事的項目做策劃,而是考慮國家會議中心、雁棲湖、水立方、國貿各個會場的一體化文化展示,考慮舉辦會議的場所與周邊的互動呼應。
上善若水 同舟共濟
據甲丁介紹,APEC之所以選擇水立方作為重要活動場所,是希望通過水立方能夠展現一個新形象,給世界釋放出一個信號,我們做事是平和的。水立方能夠給人親和力,而且又契合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的形象。最初的口號是“上善若水”,之后大家覺得這還不夠,“上善若水”只能表示主人的姿態(tài),于是加上了“同舟共濟”,是大會的一個共同姿態(tài)。
未來之舟
“上善若水,同舟共濟”是一種抽象概念,能不能設計一個與水有關的象征物?于是大家就想到了“未來之舟”的創(chuàng)意,甲丁回憶到?!拔磥碇邸笔怯葾PEC21個經濟體的21位在華兒童共同參與制作,再經藝術家修版,最后形成了一片既像羽毛又像橄欖葉的葉子,代表“未來之舟”的風帆。
“設計完成后,21個孩子在上面共同著色,到這一步,作品還沒有完成,還需要21個經濟體的領導人鄭重地簽上他們的名字。”甲丁說。21個經濟體的領導者和21個孩子,共同完成“未來之舟”,代表著大家同舟共濟,駛向未來和平的寄愿和祈盼。
神奇的光藝紅地毯
光藝紅地毯是通過光反射到鏡面上,通過鏡面再反射回來,這樣不影響司機的視線,觀眾也不會一眼看出原理,甲丁說,光藝上的創(chuàng)意是這次活動的特別之處。他說,這次活動的文化承載與包裝理念較傳統(tǒng)意義上大型活動的設計理念有所變化,采用光藝技術就是一大突破,而這次采用的大部分燈具都是利用現有的燈具,很多道具都是可以再利用的。
擊鼓表演的國際語言
節(jié)奏是國際語言,是音樂語言,是大家能夠交流、能夠達成一致的語言,當考慮要呈現一種國際語言時,甲丁想,唯有節(jié)奏是不獨特的。
甲丁說,鼓沒有旋律,但是有音律,有節(jié)奏,有高中低音,比如威風鑼鼓呈現出的是低音,而腰鼓有來自黃土地的興奮感與灑脫,有獨特的文化,但是它聲音單調,必須要加上一些其他元素,把聲音豐富起來,所以這次擊鼓表演選用安塞腰鼓、洛川蹩鼓和威風鑼鼓三種。
他說,這三種鼓的表演性很強,通過擊鼓這種動作性很強的表演,通過他們腳下的節(jié)奏,通過鼓的聲響,是希望給大家一種大地在震顫的感覺,這也符合習總書記說過的“醒來的獅子”的理念,這個獅子不霸氣,但有旺盛的生命力,強調這是一個有活力,有深厚底蘊的國家。
“鼓錘甩出去最保障的距離是25米。在11月4號,中央領導審查時說,表演這么精彩,可以推進10米,最后擊鼓表演離領導人只有15米的距離。帶器械的表演離領導人這么近的距離之前是沒有過的,所以我們在安全上都有非常嚴格的準備?!彼f。
鳥巢“網幕”
鳥巢和大屏幕組成的巨大“網幕”成為演出背景,是APEC焰火表演的一大亮點。甲丁說,13000多平米的大屏幕做在鳥巢的框架里面,不影響鳥巢的整體景觀,甚至連里面的燈飾也不影響,網狀的幕在沒有開啟的情況下,人們看不出來鳥巢這一面有個大屏幕。在不破壞鳥巢的結構下,這樣的屏幕中間配以APEC的文字,還呈現出結構之美。燈光、焰火、網幕和地面人群的表演,形成四位一體的表演,用地面的表演激活屏幕,用屏幕畫面帶動燈光,用燈光引出焰火。
流動的紫禁城
APEC工商之夜中,一場充滿民族特色的精彩演出,讓賓客仿佛穿越到古老的紫禁城。整個舞臺利用高科技手段,以寫意的方式融合紫禁城建筑元素,將表現范圍拓展至會場全部區(qū)域,讓賓客仿佛置身于紫禁城中。甲丁負責的整個表演選用了600多套中國古典的建筑造型的服裝,跟整個環(huán)境,跟來賓互動交流。甲丁以此來體現北京的特色。據他介紹,整個活動有很多細節(jié)上都能體現北京特色。比如,餐具的顏色選取上,選用中國黃,這是代表北京首都、北京古都的顏色,他也談到沒有選擇中國紅,是因為一些經濟體對紅色是有禁忌的。
傳統(tǒng)文化精神
在思考文化展示的過程中,甲丁感到,文化交流更多強調的是一種文化精神的傳播,而不僅僅是文化形態(tài)的傳播。就像千手觀音能夠眾口一詞都說好,就是因為不僅找到了一個能夠和大家交流的藝術語言和形象,還能夠代表一種強調和諧美好的精神。
節(jié)奏美感
甲丁說策劃分為好策劃和差策劃,好的策劃是你所有的想法都能夠去實現,而差策劃是憑空想象,不考慮最后能否實現,他說自己從策劃到導演,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他剛開始是幫著出主意,提出想法讓一個平凡的選題變成不平凡的呈現,甚至能夠化腐朽為神奇,而有些時候,導演認為甲丁提出來的想法實現不了,而甲丁覺得他能實現,于是就去當了導演。
在多年導演、策劃經驗中,甲丁也體現出了自己的特質。他認為,策劃首先要完成其結構和節(jié)奏,就像搭建一個建筑一樣,必須要把結構打好,再讓參與者感受到其中的節(jié)奏,拉長,縮短,急促等等,這其中就有美感的呈現。
文化交流更多強調的是一種文化精神的傳播,而不僅僅是文化形態(tài)的傳播。就像千手觀音能夠眾口一詞都說好,就是因為還能夠代表一種強調和諧美好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