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枝云山
《小窗幽記》又名《醉古堂劍掃》,屬格言警句類小品文,明代陳繼儒撰。主要闡明涵養(yǎng)心性及處世之道,表現(xiàn)了淡泊名利、樂處山林的陶然超脫之情,文字清雅,格調(diào)超拔,論事析理,獨(dú)中肯綮,為明代清言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工書善畫,與董其昌齊名,其文今日讀來,頗有風(fēng)致,清賞美文外,于處世修身,砥礪操守或有啟發(fā)。與《菜根譚》《圍爐夜話》并稱為中國修身養(yǎng)性的三大奇書,從問世以來一直備受推崇,對我們感悟中國文化、修養(yǎng)心性都有不小助益。
初讀書名,心便恬然。斗室小窗,幽然洞開,清風(fēng)明月、日光樹影,穿行自如。幽坐窗前,攬卷閑讀,心內(nèi)恬然,萬物亦然。如果說《菜根譚》和《圍爐夜話》如同閱歷頗豐的前輩端坐堂中規(guī)勸世人,苦口婆心,《小窗幽記》更似世外高人斜倚老樹娓娓道來,清雅脫俗。與傳統(tǒng)儒家經(jīng)典勸人積極入世不同,書中所言又融合了道家和佛家指導(dǎo)人在自然之中尋得內(nèi)心平和、體悟自然之道的思想,真正體現(xiàn)了儒釋道三家合一。
向天地自然問道
世間萬象,紛擾人心。天地雖寬,而人心有時狹窄得難容芥蒂。這一寬一狹之別、人心之間隔,似一雙不速之手,時時擾亂人的心弦。人心不堪其擾,難免發(fā)出處世艱難之嘆:
觀世態(tài)之極幻,則浮云轉(zhuǎn)有常情;咀世味之昏空,則流水翻多濃旨。
天上浮云游走,似奔馬,似群羊,似高山,似游絲;一切顯得那么純真自在。清澈泉水流淌,纖弱婉轉(zhuǎn),時而低吟,時而高亢,一路東去。自然界的變化都是這樣明明白白、毫無掩飾,但人世間的變幻卻常令人無法捉摸,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v然身披蟒袍,金玉滿堂,最后也難免荒草沒冢。人間悲歡離合接踵而至,循環(huán)不息,讓人難以把持情緒。世態(tài)變幻莫測,天地萬物何時生、何時滅使人捉摸不透,而滄海桑田之變化更是奇妙若幻影。但當(dāng)我們看到空中飄動的浮云時,卻讓人似乎可以找出其變化的常情:“變”才是常情,“空”才是真旨。這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時刻都在變化。即使在浪花的流轉(zhuǎn)中也蘊(yùn)藏了無盡的旨趣,令人興味頗濃。德誠禪師的《船居》說得好“千尺絲綸直下垂,一波才動萬波隨。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月明歸?!贝m空,心已滿。當(dāng)物欲橫流,人心難安之時,能填滿人心的,或許只有那一船明月了。過多地計(jì)較得失,最后只會落得將大好韶光輕拋,心內(nèi)悠然消耗。既然如此,人為什么要對終將逝去的東西那樣執(zhí)著呢?要知道,放下才是得到。
笑對生活的理由
明霞可愛,瞬眼而輒空;流水堪聽,過耳而不戀。人能以明霞視美色,則業(yè)障自輕;人能以流水聽弦歌,則性靈何害?
自然美景往往美艷絕倫,但大美之景也往往在倏然之間。譬如天邊明麗的云霞、幽谷之中的流水之音,看過、聽過便不必再留戀。如果我們能以此等襟懷看待世間美色,那么貪戀美色的惡念自然會減輕。如果能以聽流水的心情來聽弦音歌唱,那么弦歌對我們的性靈又有什么危害呢?人可以平凡,但不能庸俗;人可以愛慕美色,但不能好淫;人可以張揚(yáng),但不能瘋狂;人可以謙虛,但不能做作。美雖為人所喜,但審美應(yīng)有距離,有分寸。正如周敦頤在《愛蓮說》中所說: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美好事物如能存留心間,已屬難得,不應(yīng)有更深的占有之心。貪心不足是痛苦的,得不到的東西拼命去追求,必會身心交瘁,無異作繭自縛。只有懂得放棄,才會讓身心得到凈化。蔚藍(lán)天空,朵朵白云,婉轉(zhuǎn)鳥鳴,潺潺流水,都能陶冶心性,皆為我們笑對生活的理由。
過多計(jì)較得失,終會落得將韶光輕拋,心內(nèi)悠然消耗。那么就讓我們到天地自然中去吧!萬物皆有道,唯有縱浪大化中,方能不喜亦不悲。
真正的自我
云煙影里見真身,始悟形骸為桎梏;禽鳥聲中聞自性,方知情識是戈矛。
在縹緲的云影煙霧中顯現(xiàn)出真正的自我,才明白肉身原來是拘束人的東西;在鳥鳴聲中聽見了自然的本性,才知道感情和見識原來是攻擊人的戈矛。六祖慧能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佛家認(rèn)為色身是空幻虛無的,如夢幻泡影一般,看到云影煙霧,悟見肉身也如云煙一般易逝,明白生命實(shí)在不應(yīng)為肉身所縛。人生只有如云煙般隨心所欲、自由自在,方能悟出生命的本意。此中自由并不是放縱,而是因循自然之法的超脫。我們之所以感到生活疲憊、空虛乏味,皆因我們的心靈沉寂在荒涼的沙漠中,得不到一點(diǎn)水分的滋潤。如果我們想讓心靈快樂地感悟到生活的情趣,就要在平常的日子里找些自己分內(nèi)的事情做,而不是毫無作為地讓時光匆匆溜走。唯其如此,我們才會擺脫塵世間的愛恨情仇的拖累,讓自己變得活潑開朗,樂觀豁達(dá)。空閑時郊外走走,聽鳥兒歌唱,看花開花謝,你必定會從大自然中獲取諸多的感悟。知道了寂靜襯托聲音的美好,明白了人的本性之真純,就不會再生出無謂的愛憎之情。
天地不恒常,況乎人事?人心向背難測,唯其明月不負(fù)人。天地大道,自在不言。把你的心掏空了,天地萬物才能進(jìn)來。到那時,天也悠然,地也悠然,萬物恬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