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玉華(陜西省西安涇河工業(yè)區(qū)中心學校710000)
談如何利用學習小組進行初中化學有效教學
曾玉華(陜西省西安涇河工業(yè)區(qū)中心學校710000)
現(xiàn)代教學把教師看成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設計者、幫助者與合作者的角色。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教學方式,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這是課程改革的重心。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依靠增加學生的上課時間、作業(yè)量,來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的做法,已經(jīng)越來越不適應現(xiàn)代教育,而且還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初中化學是初三畢業(yè)階段才開設的一門學科,涉及學生升學,時間短,任務重,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無法提高教學質量,完成教學任務。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工作,談談如何利用學習小組進行有效教學。
我們學校從2011年開始在初中全面推行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劃分為“4—2”,小組成員根據(jù)男女生比例、個性互補等原則,分為“A1和A2”“B1和B2”微型小分隊,界定為“一幫一”學習,分配給每個小組長課堂學習任務,小組長再組織組內成員快速高效合作完成任務,信任學生,相信他們有能力完成人任務。
安排各小組長組織小組成員收集一些趣味化學知識或小實驗,或生活中的化學常識等,給予適當?shù)闹笇?,并在班里進行展示。有小組展示“白富美”的泡椒鳳爪不能食用,可能用了有損食道的雙氧水浸泡過,并教給大家如何選擇可口的鳳爪方法。有的小組利用家里安裝的自來水進化器給同學展示,安裝前后水的色澤和口感都發(fā)生了變化,家里有必要安裝自來水凈化器。這些都讓學生感到化學就在身邊。
對于一些化學理論中的難理解、枯燥乏味的知識點,如元素符號的記憶、元素化合價的應用等,采用醫(yī)學上的“少量多餐的方法”,以小組為單位,每節(jié)課后布置一組(一般五種)元素符號和名稱,讓小組成員隨時抽查記憶,下節(jié)新課前我抽查,沒有過關的小組人人都會按照小組約定受到懲罰。同時在新課教學過程中,我還及時有針對性補充一些課外視頻,尤其是讓學生觀看當下很火的視頻“美麗的化學”“瘋狂化學”,讓學生感受化學的魅力!
對于識記類化學知識展開小組競賽記憶。以小組為單位,讓他們自己先研討元素的學習方法,并展開小組競賽,看哪組的學生完成得最好。同時利用諧音加深記憶如“蛋白質中含有的元素氮(N)”“氫元素(H)”“氧元素(O)”“靈活的大腦中含有必不可少的磷元素(P)”等。每小組把元素符號、原子團,化學方程式等制成小卡片,小組成員隨時抽查,讓學生在玩樂中學習這些難記的化學用語。課前播放“化合價之歌”讓學生在歌聲中輕松學習。
實驗室提供化學用品和場所,讓小組成員自己利用課外時間做些有趣的化學小實驗,發(fā)動各小組成員收集生活中的用品進行一些小制作,小實驗,感受化學的趣味性。
教師的精心備課不容忽視。備課不僅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根據(jù)各小組學習情況,確定教學目的和任務。“備學生”就是根據(jù)學生現(xiàn)在的情況,已經(jīng)掌握的知識、技能,學過但還沒有掌握、容易出現(xiàn)錯誤的知識,確定教學的目標、重點、難點。比如,在教學第八單元“生活中的酸、堿、鹽”的化學性質的時候,是學生寒假回校后學習的第一個重要內容。雖然各小組學生已經(jīng)在上學期熟悉了元素、原子團的化合價,會利用化合價書寫化學式,但經(jīng)過一個假期,對這些知識可能已經(jīng)忘得差不多了。因此,教學中確定的目標之一應該是化學式的書寫,教學難點是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教師是不可能整天都盯住學生不放,但同學之間的交往就不一樣了,尤其是同一小組的同學之間,他們接觸時間最多,相互之間了解得也多,教師要善于利用學生的這一優(yōu)勢,讓他們自己管理自己。教學中的每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自己對其他同學做出評價,教師再利用學生的上課表現(xiàn)及作業(yè)完成情況做出合理評價。
評價既是激勵,又是最有效的管理。運用好評價可以保持小組合作學習良性和長效的發(fā)展趨勢。組員的個人反思是提升自己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小組學習評價是對一個小團體進行綜合評價,而不是針對某一名學生,從而使“人人都有貢獻,人人都有進步”成為現(xiàn)實。
通過調查,學生普遍認為,這種以小組總體成績?yōu)樵u價依據(jù)來決定獎勵與認可的做法,使小組成員之間成為“榮辱與共”的合作關系,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內在驅動力,調動了主動學習的自覺性,營造了一種“利己利人,共同進步”的學習情境,增強了成員的歸屬意識、團隊意識、爭優(yōu)意識和合作意識。
例如,“二氧化碳是否與水反應”的實驗,讓每個小組自帶軟塑料瓶和一瓶碳酸飲料,每小組利用身邊的實驗用品探究二氧化碳是否與水反應?最后各小組展示實驗結果,有極個別小組在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加入的水少了,瓶變癟現(xiàn)象不明顯,大多數(shù)小組實驗非常成功,學生都處于一種成功的喜悅中,利用身邊的物質也能成功做好化學實驗。
小組長形成凝聚力,當學生有一定的化學基礎知識后,要善于鼓勵各小組設計實驗,或對所做過的實驗進行改進,給出一定的時間讓各小組代表展示成果,其余小組給予評價,尤其是學了“生活中的酸、堿、鹽”,有的小組設計物質的制備,有的設計幾種無色未知溶液的鑒別;還有的從自家種鮮花中提取酸堿指示劑;還有的用不同比較老的葉片制作葉脈書簽,但也有用比較嫩的且好看的葉片卻沒有成功制得葉脈;還有的組進行實驗的改進,有的組甚至設計出氨氣氧氣中燃燒的實驗,并自己選擇藥品和儀器進行驗證……每個學生再利用已學的化學知識解決自己心中的設想,這種創(chuàng)新能力是很寶貴的,學生可以終生受益!
總之,在化學課堂教學中,要想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課堂效率,必須精心的備課,既把握教材,又知曉學生的學習接受能力;既要激發(fā)學生對化學學科的學習興趣,又要關注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精心設計課堂練習,加強對學生的學習方法的指導。這樣,學生的學習成績一定會大幅度提高,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1]萬興平.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J].湖北教研,2007.
[2]王坦.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施[M].中國人事出版社,2002.
[3]黃育粵.實施素質教育課堂教學模式探索[J].福建教育,1998.
[4]王燦明.登上學習快車——新課程學習方式的革命[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責編趙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