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作生+郭健健
摘 要:為走出東京奧運會后競技體育長期低迷狀況,日本于2000年提出構建培養(yǎng)運動員的“一貫指導系統(tǒng)”,并在培養(yǎng)各階段和各領域貫徹實施。“一貫指導系統(tǒng)”要求:學校體育要為“一貫指導系統(tǒng)”人才挖掘奠定基礎;制定培養(yǎng)計劃應依據運動員的身心特點;指導者應明確培養(yǎng)計劃的指導要求;在培養(yǎng)計劃中重視運動比賽的級別和次數的設置?!耙回炛笇到y(tǒng)”突顯人文性、整體性、統(tǒng)一性、連貫性和經濟性,它優(yōu)化了日本競技體育結構,積極推動了日本競技體育復蘇。
關 鍵 詞:體育管理;一貫指導系統(tǒng);競技運動;日本
中圖分類號:G80-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7116(2014)06-0055-05
An analysis of the “consistent guidance system” used by Japan for
cultivating competitive athletes
LU Zuo-sheng,GUO Jian-jia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get out of the situation of a long-term competitive sports downturn after the Tokyo Olympic Games, in 2000 Japan proposed to build a “consistent guidance system” for cultivating athletes, and to implement it at various stages of cultivation and in various areas. The “consistent guidance system” puts forward the following requirement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should lay a foundation for hunting talents for the “consistent guidance system”; cultivation plans should be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athletes physical and mental characteristics; guiders should specify cultivation plans guidance requirements; in a cultivation plan, the setting of competition levels and times should be well considered. The “consistent guidance system” highlights humanity, wholeness, unity, consistency and economy, having optimized Japans competitive sports structure, and actively boosted the revitalization of competitive sports in Japan.
Key words: sports management;consistent guidance system;competitive sports;Japan
日本構建“一貫指導系統(tǒng)”的策略實施后,日本在奧運會上的成績讓世界刮目相看,尤其是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日本競技體育水平突飛猛進,奪得金牌16枚、銀牌9枚、銅牌12枚。國際上反響強烈,韓國《朝鮮體育報》評論:“1988年漢城奧運會以后,長期在低谷苦苦掙扎的日本競技體育在雅典奧運會上十分精彩地復活了。”顯然,日本“一貫指導系統(tǒng)”值得認真剖析,為我國競技體育發(fā)展提供參考。
1 “一貫指導系統(tǒng)”的提出及構建
1.1 “一貫指導系統(tǒng)”的提出
1964年的東京奧運會,日本代表團一舉奪得16枚金牌,僅次于美國和前蘇聯(lián),位列第3,創(chuàng)造參加奧運會的最好成績。但在此后長達30余年中,日本的競技體育水平卻陡然下降。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獲獎牌25枚,金牌9枚;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獎牌14枚,金牌3枚;,1988年漢城奧運會獎牌14枚,金牌4枚;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獎牌22枚,但金牌只有3枚。
東京奧運會后,日本的生涯體育與學校體育、競技體育之間,雖然在體育工作中相互關聯(lián),但在培養(yǎng)競技人才方面缺乏緊密合作,各地方組織和中小學與各競技團體之間的聯(lián)合發(fā)展競技體育機制不健全,運動員在生涯體育和基礎教育的學校體育中,有目的主動培養(yǎng)挖掘力度不足,日本的競技體育結構從運動員培養(yǎng)主體上看較為松散,缺乏攜手合作的制度。
在“一貫指導系統(tǒng)”提出之前,日本的基礎教育學校中,有指導少年運動員的指導員,大學、企業(yè)中,有以培養(yǎng)高水平運動員為目標的指導員,體育俱樂部中,有訓練教學的指導員,但各領域的指導者都按照各自的想法指導運動員,沒有統(tǒng)一、系統(tǒng)、長期的培養(yǎng)計劃,致使運動員的指導缺乏統(tǒng)一性和連貫性。日本學界認為,運動員指導者各自為政、缺乏統(tǒng)一規(guī)劃,阻礙了高水平運動員的培養(yǎng),與國外培養(yǎng)運動員的計劃相比較,這是日本國際競技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為了扭轉頹勢,重新進入競技體育強國之列,日本政府于2000年制定《體育振興基本計劃》,該計劃明確未來10年間的體育目標,其中之一便是要實現生涯體育及競技體育和學校體育之間的攜手合作培養(yǎng)運動員的目標,同時提出構建培養(yǎng)競技運動員的“一貫指導系統(tǒng)”,并要求貫穿于培養(yǎng)運動員各階段[1]。endprint
“一貫指導系統(tǒng)”要求在一貫的理念指導下,根據優(yōu)秀運動員的成長過程和規(guī)律,制定科學的培養(yǎng)計劃與指導要求,并在結合運動員個性特點及需要基礎上,有組織,有計劃,連貫地在各階段和各領域實施,使之培養(yǎng)成為世界高水平運動員[2]??梢钥闯觯耙回炛笇到y(tǒng)”培養(yǎng)運動員是以運動員發(fā)展為中心,建立統(tǒng)一指導計劃和指導要求,并在運動員成長各階段和各領域貫徹實施,從而避免了因教練、練習場所的變化,導致指導計劃和要求頻繁變化而缺乏連貫性和持續(xù)性,同時整合了與競技運動員培養(yǎng)有關的主體,使其目的一致,相互協(xié)同發(fā)揮作用。
1.2 “一貫指導系統(tǒng)”的構建
“一貫指導系統(tǒng)”培養(yǎng)運動員的模式分為導入、發(fā)掘、培養(yǎng)、強化4個階段,這幾個階段層層遞進、缺一不可,共同組成一個優(yōu)秀運動員發(fā)展所必須經歷的完整過程[3]?!皩腚A段”強調讓青少年兒童參與多種多樣的體育活動,了解競技體育運動,豐富競技運動經驗,感悟競技運動的價值與意義,培養(yǎng)競技運動興趣傾向?!鞍l(fā)掘階段”的選才過程中,經常有3種方式:選拔方式、識別方式、改變運動項目方式。選拔方式是通過競技比賽來選拔,識別方式是把所有優(yōu)秀運動員所具有的特征作為參考標準來選才;改變運動項目方式是讓不同運動項目中的優(yōu)秀運動員重新選擇更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一貫指導系統(tǒng)”要求除采用競技成績選拔方式外,還要積極運用識別方式和改變運動項目方式選拔,推崇多樣化選拔?!芭囵B(yǎng)階段”中有兩種培養(yǎng)類型,一是項目化類型,二是非項目化類型。項目化類型是依據某種運動項目應具備的素質來培養(yǎng)運動員,非項目化類型不依據運動項目的要求培養(yǎng)運動員,而是依據運動所需要的基本素質培養(yǎng),在非項目化類型中,經常采用識別方式來選才?!皬娀A段”的目的是為了提高運動員競技水平,有計劃地集中地連續(xù)進行強化訓練[4]。這4個階段中,一貫指導在運動員成長過程各時期都發(fā)揮重要作用,不僅是培養(yǎng)和強化時期,而且在接觸體育運動項目時期和比賽及退役后的傳承時期都發(fā)揮重要作用,這為發(fā)掘人才和培養(yǎng)體育運動指導者奠定了基礎。
從運動員成長時期,即青少年與成人兩個時期來看,也可將運動員“一貫指導系統(tǒng)”培養(yǎng)過程劃分為兩個階段:第1階段為青少年時期在學校中的挖掘與培養(yǎng)階段:在學校的體育課及課外體育活動中實施“一貫指導培養(yǎng)計劃”,并從各學段中進行人才挖掘和選材,然后在學校運動部和綜合性地域體育俱樂部著重培養(yǎng)。可見,“一貫指導系統(tǒng)”充分利用教育系統(tǒng)的優(yōu)勢,積極走“體教結合”之路,主動為競技運動人才培養(yǎng)承擔責任,借助學校教育物力和人力的優(yōu)勢,節(jié)約和降低了運動員培養(yǎng)的成本。第2階段為成人化的培訓與強化階段:當這些運動員達到一定水平時,便會送到大學、企業(yè)、縣級代表隊及地域俱樂部進行針對性培訓與強化。此階段運動員經常參加地域或全國的競技團體的比賽活動。當有國際重大比賽時,還會把成績好的運動員集中起來進行強化訓練,最終成為世人矚目的頂級高水平運動員。但是,無論運動員到哪里培養(yǎng),到哪里強化,還是參加什么級別的比賽,都要貫徹“一貫指導系統(tǒng)”所提出的培養(yǎng)計劃和指導要求,在統(tǒng)一指導思想下,目標一致,提高競技運動水平。
2 “一貫指導系統(tǒng)”的實施
2.1 學校體育為“一貫指導系統(tǒng)”人才挖掘奠定基礎
日本學校體育除了促進學生身心協(xié)調健康發(fā)展之外,也重視學生運動技術水平的提高?!扼w育振興基本計劃》要求學校體育與地方團體及競技團體協(xié)同合作,推動競技體育發(fā)展。日本的學校體育課程設置與基礎教育中學校體育的發(fā)展兼顧是“一貫指導系統(tǒng)”培養(yǎng)運動員的要求。課程設置充分考慮“一貫指導系統(tǒng)”的導入、發(fā)掘階段,其運動內容設置重視連貫性。小學低年級主要安排與項目有關的游戲,學生初步接觸某個項目。小學高年級才逐漸安排項目性的練習和活動,學生初步體驗運動項目技術。小學運動內容的設置從游戲中初步體驗項目內容到從練習活動中初步體驗項目技術,為培養(yǎng)學生運動興趣,豐富學生項目體驗提供了寬廣的平臺。到了初中,隨著學生身心的發(fā)展和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開始學習更為復雜的運動技術和戰(zhàn)術,但所有運動項目都是與小學相對應,而且初一學生學習的運動內容與小學六年級相銜接,是小學基礎上的提高,這就保證了小學與初中運動內容的連貫性[5]。日本在初中開始實行限選授課制,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和之前的學習經驗選擇運動項目,提高了學生的自主性。
可以看出,日本的小學主要是學習與項目有關的游戲、簡單的項目活動練習,到了初中,才開始逐漸接觸與項目有關的技術和戰(zhàn)術。雖然各種運動項目在內容上各有不同,但內容的安排上都有共同的特點,即所有項目的運動內容都與學生每個學齡段對應,各種運動內容合理連貫的分配在學生各個水平階段,這樣強化了學生對運動項目內容的深刻體驗,也保證了技戰(zhàn)術學習的連貫性,為挖掘競技體育運動人才奠定了厚實的基礎。表1列出“日本小學和初中學校體育課程綱要”規(guī)定的游泳內容設置情況。小學階段就為初中游泳項目奠定基礎,讓學生體驗水中的游戲、浮的練習和游的練習,為其初中項目選擇積累體驗,奠定基礎,在這過程中也造就了大量可供挖掘的人才。
2.2 制定培養(yǎng)計劃依據運動員的身心特點
“一貫指導系統(tǒng)”要求準確分析各階段運動員的身心發(fā)展狀態(tài),以此為依據制定適應各年齡階段的一貫性培養(yǎng)計劃。該計劃是培養(yǎng)高水平競技運動員的系統(tǒng)計劃,對于不同項目和不同年齡段的運動員來說,適應其發(fā)展階段的培養(yǎng)計劃是不同的,但都有共同特點:計劃一定要適應運動員的發(fā)展階段特征,如網球運動員10~13歲的培養(yǎng)計劃;10歲:學習技術,連續(xù)對打和比賽。提高打球協(xié)調性。多做提高柔韌性體操。11歲:通過信號,提高視覺反應,做有氧跑步、提高肌力和柔性的體操。12歲:做各方向的短跑、矯正姿勢,增加上肢和下肢肌肉,強化腹部、背部肌肉,40分鐘連續(xù)的或間歇短距離跑。13歲:跑和走練習,呼吸和步幅要輕快。利用輕松快速的動作,提高肌力。網球運動員不同年齡階段練習內容的安排,都依據運動員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及成長需求來制定,10歲:身體素質得到提高,注意力得到加強;11歲:動作的頻率和反應速度得到改善,上肢和下肢能夠獨立運動;12歲:骨骼堅固,速度和爆發(fā)力提高,肌肉力量和柔韌性得到提升,身高增長達到最高峰;13歲:青春期到來,肢體的動作能夠統(tǒng)一正確支配。endprint
對網球運動員身心狀態(tài)的分析包含了身體、精神狀態(tài)及成長需求等方面,這將有利于科學地確定運動員適宜接受的運動內容以及合適的比賽活動安排,為訓練計劃順利實施奠定了基礎。可以看出網球運動員在各個年齡段智力思維、身體各器官組織、身體素質的發(fā)展狀態(tài)和規(guī)律。從10歲開始,各項身體素質不斷提高,注意適當增加負荷的量和強度,滿足身體素質發(fā)展的要求;針對11歲時上下肢可以獨立運動的特點,可以單獨地進行上肢、下肢的專項化練習;12歲時,骨骼堅固,速度、耐力、柔韌等多項運動素質進一步提高,可以安排一些專門性的練習進行強化;13歲時肌體動作可以統(tǒng)一支配,可以安排較為復雜的技戰(zhàn)術等等[6]??梢钥闯?,“一貫指導系統(tǒng)”要求仔細分析不同年齡階段運動員的身心發(fā)展特點,這樣不僅有利于科學的選拔和培養(yǎng)人才,也更有利于運動員潛力的挖掘與發(fā)揮。
2.3 指導者明確培養(yǎng)計劃的指導要求
“一貫指導系統(tǒng)”要求競技運動人才的指導要明確連貫,指導要求涵蓋運動能力、身體、心理、社會適應以及飲食等方面。無論是運動能力的發(fā)展,還是身心、社會的發(fā)展,都是將來立足社會的基本保證,這對于運動員來說,無論將來是否從事競技運動,這幾個方面的指導要求的極為重要。
為了保證青少年運動員健康全面的發(fā)展,對運動能力、身體、心理、社會適應以及飲食等方面在培養(yǎng)過程中提出具體指導要求。各個階段的指導要求具體明確。如網球訓練的指導要求[6]。“一貫指導系統(tǒng)”強調指導要求是針對所有的指導者,不能因指導不同,而改變指導要求。不同指導者之間要互相聯(lián)系,明確共同責任,擁有統(tǒng)一指導要求,嚴格按照指導要求培養(yǎng)運動員[7]。
2.4 在培養(yǎng)計劃中重視比賽的級別和次數設置
“一貫指導系統(tǒng)”要求在培養(yǎng)運動員的計劃中不同年齡階段都要安排一定級別和次數的比賽。計劃中各種類型的比賽活動視為運動員在不同水平階段的培養(yǎng)活動,目的是積極發(fā)揮“以賽代練”的作用,通過參加各種級別的比賽,有目的有計劃地提高競技水平,同時也為運動員提供社會表演舞臺,促進競技體育社會化。從網球各年齡段運動員所參加比賽活動的級別和次數可以看出:參加比賽的次數和級別隨著年齡的增加不斷提高,10到12歲之間主要是參加俱樂部內部、縣級水平等一些初級比賽,通過這些比賽可以進一步提高運動員技戰(zhàn)術水平,同時可以逐漸積累比賽經驗。從13歲開始參加國家級別的比賽,比賽的級別和次數也不斷增加,到了15歲開始參加國際比賽,步入運動生涯的巔峰期[8]?!耙回炛笇到y(tǒng)”強調對各年齡階段后備人才進行基礎、專項訓練外,還重視安排適當的等級與次數的比賽加以強化,因為比賽級別和次數的不同會對運動員的身心發(fā)展產生不同效果,當然也對競技體育環(huán)境氛圍產生積極影響。
3 “一貫指導系統(tǒng)”的特點
3.1 “一貫指導系統(tǒng)”的人文性
“一貫指導系統(tǒng)”強調依據人體生長發(fā)育的規(guī)律,確定每個年齡階段的身心特點,在此基礎上制定培養(yǎng)計劃,同時也強調指導要求要涵蓋運動能力、身體、心理、社會適應以及飲食幾個方面,這些都充分體現了“一貫指導系統(tǒng)”的人文性。
由于運動員在練習運動技術時,身心的參與必不可少,只有通過對身心的不斷刺激才能形成穩(wěn)定的動作技能,而動作技能從泛化階段到自動化階段又需要較長的時間,期間必然伴隨著身心各方面的發(fā)展變化,所以尊重運動員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才有利于提高運動員的技術水平,取得良好的成績?!耙回炛笇到y(tǒng)”對每個年齡階段身體狀態(tài)的分析都是以這些規(guī)律為依據,具有一定的科學性,但這種從運動員成長規(guī)律和需求出發(fā),其人文性更是彌足珍貴。
3.2 “一貫指導系統(tǒng)”的整體性
“一貫指導系統(tǒng)”以一貫指導為引領,不僅明確了各階段的培養(yǎng)主體,還將各階段的培養(yǎng)主體通過一貫指導計劃與指導要求進行統(tǒng)一規(guī)劃與協(xié)調,從而優(yōu)化了系統(tǒng)各主體要求及其相互關系。
青少年階段的培養(yǎng)主體是小學、中學、大學的運動部,以及綜合性地域體育俱樂部,主要負責運動員的選拔和基礎訓練。當運動員步入成年且達到一定運動水平時,便會進入企業(yè)、大學以及縣級代表隊等培養(yǎng)主體,開始專業(yè)化的培訓與強化訓練。各類培養(yǎng)主體在運動員的導入、挖掘、培養(yǎng)、提高階段雖然有各自不同目標,發(fā)揮著不同作用,但各自始終要與“一貫指導系統(tǒng)”的整體目標保持一致,要以整體目標的優(yōu)化為準繩,以此協(xié)調主體間的關系與責任??梢姡耙回炛笇到y(tǒng)”的構建非常重視整體性原則的要求,將競技運動人才的培養(yǎng)視為一個系統(tǒng)任務,以系統(tǒng)目標協(xié)調各類培養(yǎng)主體之間的關系,發(fā)揮系統(tǒng)的強大作用。
3.3 “一貫指導系統(tǒng)”的統(tǒng)一性
“一貫指導系統(tǒng)”下的培養(yǎng)主體有各級學校的運動部,地域性的體育俱樂部,也有社會企業(yè)等部門,雖然各類培養(yǎng)主體的性質有所區(qū)別,但實際都以“一貫指導”作為培養(yǎng)運動員的理念。指導理念的核心就是培養(yǎng)訓練計劃和指導要求,在各地域統(tǒng)一制定,統(tǒng)一實施貫徹。
學校、俱樂部、社會中的教練員、指導者要互相配合,按照統(tǒng)一的計劃與指導要求培養(yǎng)運動員,無論將來運動員處于哪個培養(yǎng)階段,在何地接受訓練指導,培養(yǎng)計劃和訓練指導要求都是一致的,任何個人和組織都不能隨意更改原則上的規(guī)定,這種統(tǒng)一性可以避免競技運動人才培養(yǎng)中出現“各自為政”的現象,突出強化了教練員、指導者的統(tǒng)一合作精神與效果,提高了人才培養(yǎng)的效率和質量。
3.4 “一貫指導系統(tǒng)”的連貫性
“一貫指導系統(tǒng)”在培養(yǎng)主體的選擇、運動內容的設置上,以及訓練指導要求和比賽活動的安排等方面體現了一種連貫性的特點?!耙回炛笇到y(tǒng)”在各級學校貫徹實施,這就充分利用了教育系統(tǒng)的連貫性特點,通過小學、中學、大學運動部的“一貫”系統(tǒng)培養(yǎng)競技運動人才。
在運動內容的設置上,日本為了貫徹“一貫指導”思想,讓學生真正能積累運動經驗,其體育運動內容設置重視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的連貫性,根據項目本身的內在規(guī)律,再結合學習者的身心特點,將各個項目的運動內容合理連貫的分配到運動員不同年齡階段及技術水平發(fā)展階段。在指導要求上,能夠適應不同階段被指導者的身心特點,指導要求遵循一種循序漸進的特點,更加符合后備人才的學習規(guī)律。在比賽的安排上,隨著年齡的增加和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參加比賽的次數和級別也在不斷增加、提高,每個年齡段都會規(guī)定運動員適宜參加的比賽次數和級別,各級比賽的安排體現出一種系統(tǒng)連貫的特點。由此針對運動員發(fā)展階段的身心特點以及項目要求制定適應的學習、訓練、比賽內容,從最初的挖掘階段到最后的深化階段,每個階段之間連貫過渡,有利地推動“一貫指導系統(tǒng)”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endprint
3.5 “一貫指導系統(tǒng)”的經濟性
日本培養(yǎng)運動員的“一貫指導系統(tǒng)”主要在各級學校運動部(小學、中學和大學的運動部)貫徹實施,并沒有單獨構建系統(tǒng),從而避免了單獨建立指導系統(tǒng)造成資金、人力、物力資源的巨大浪費。學校是競技體育運動人才挖掘基地,脫離學校自成一體的“一貫指導系統(tǒng)”將會成為無源之水,導致許多在學校中有天分的競技運動人才被埋沒。培養(yǎng)競技運動人才,發(fā)揮學校教育系統(tǒng)的資源優(yōu)勢,共享已有的資源,放棄粗放式發(fā)展模式,節(jié)約成本,以盡量少的耗費,取得盡量多的成果,增加競技人才培養(yǎng)的效益。
體教密切結合的“一貫指導系統(tǒng)”是面向全體學生,不放棄任何有潛力的競技運動人才,所以人才得到充分挖掘,避免天才的埋沒。體教密切結合的“一貫指導系統(tǒng)”,不僅重視競技運動員運動水平提高,還重視科學文化知識、生活技能以及社會交往等方面發(fā)展。競技運動的淘汰率高,運動員的運動壽命短,當沒獲得冠軍或競技運動生涯結束時,因為運動員是在體教密切結合的“一貫指導系統(tǒng)”中培養(yǎng),將有效避免走競技體育獨木橋帶來的擇業(yè)風險和人才的浪費,極具經濟性。
日本足球隊屢創(chuàng)佳績,日本排球堪稱亞洲霸主,中國籃球在亞洲的地位也被日本撼動,今年羽毛球湯姆斯杯,日本隊表現出色,首奪該賽事的冠軍??梢?,日本競技體育走強,是其體育體制的創(chuàng)新和競技體育結構優(yōu)化的結果?!耙回炛笇到y(tǒng)”的構建與實施就是其創(chuàng)新與優(yōu)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貫指導系統(tǒng)”的建立及作用的發(fā)揮,保證了日本競技運動人才培養(yǎng)的系統(tǒng)性和連貫性,對于提高日本競技體育可謂功不可沒。
參考文獻:
[1] 伊藤尭. 山田良樹だった.?????六法[M]. 東京:道と書院,2002:106.
[2] 日本の文部科學省. 文部科學白書を発表した[M].東京:文部科學省の編,平成16年.
[3] 日本の公益社団法人登録をした. 競技選手の育成計畫だ[EB/OL]. JTU官方網站:http://www.jtu.or.jp/news/2010/pdf/2010athletes-program%20.pdf,2010-11-20.
[4] 原朗. 東京の情報大學研究という論文集だ[EB/OL]. 豆丁網:http://www.docin.com/p-24473051,2005-12-20.
[5] 東京書籍編集部. ????????·???????·???????·??????保健體育科の學習指導要領の改正?????をまとめてみる[M]. 東京:東京書籍,2008.
[6] 日本の公益財団法人體育???協(xié)會だった.???選手に一貫して育成計畫だ[EB/OL]. http://124.40.17.208/img/pdf/ikkan/ikkanpro.pdf,2010-12-10.
[7] 日本の公益財団法人???連盟だった. 5~10歳に適応する小學生の???訓練の指導を要求している[EB/OL]. http://www.jsta.or.jp/wp-content/uploads/2011/12/player_development.pdf.p:10,2012-01-20.
[8] 一貫指導????·年齢別???????(3~20歳)[EB/OL]. http://124.40.17.208/img/pdf/ikkan/ikkanpro.pdf,2012-08-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