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珊珊(河北省邢臺市馬市街小學054000)
小學語文教學需要“文道結合”
武珊珊(河北省邢臺市馬市街小學054000)
教師“傳道授業(yè)解惑”的最終目的是教書育人。因此,我們教師在傳授語文知識的過程中,要始終堅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努力做到文道一致,相輔相成,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加深對德育的理解,有效地將德育思想內容運用到生活中去,這樣可以讓學生一邊學習語文知識,一邊塑造自己的道德情操。本文從以下幾點進行淺析。
語文教學德育滲透策略
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正確地把握課本內容中德育滲透的重點,從不同的訓練內容出發(fā),實事求是地確定每節(jié)課的教育目的,有針對性地對語文教學的一些內容進行強化,以便切實地在語言訓練過程中,幫助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習慣和健全的人格,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中接受德育教育的熏陶。
(一)充分利用語文教材,挖掘教材的德育內涵
通過小學語文教學實現(xiàn)對小學生的道德教育,本身就是一種德育手段。例如我們在學習《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時,上課一開始,語文教師就可以問學生:“有哪些同學讀過《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童話?你們知道小女孩最后為什么會凍死呢?”通過這幾個問題拉開這節(jié)課的序幕。當我們深入學習這篇文章的內容后,學生就會很快明白,文章中小女孩被凍死的原因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壓迫和罪惡,同時還體會到作者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語文教師此時在用激昂的語氣講道:“同學們,我們現(xiàn)在生活在社會主義的大家庭里,這是多么幸福和溫暖呀!因此,我們更要熱愛我們的祖國,熱愛社會主義制度?!蓖ㄟ^對比學習,學生會更加珍惜這種來之不易的幸福,德育教育也很好地在教學中進行有效的滲透了。
(二)小學階段的語文教材的文章體裁廣泛,教師通過對學生進行語文知識的疏導,逐步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滲透
例如,在學習《愛之鏈》一課內容的時候,我在引導學生學習文章中“喬依”和“老婦人”的故事后,順便組織學生也去尋找班級中的“小雷鋒”的足跡,這樣很快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他們積極發(fā)言,課堂氣氛熱烈,羅列了很多雷鋒做好事的例子。很多學生都表示要學習“喬依”和“老婦人”那種助人為樂的精神。這樣教師引導學生用情感去體會文章,去感受人物的真摯情感。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闭Z文課堂教學中,可以讓學生通過朗誦一些聲情并茂、文質兼美的課文佳作來進行德育教學。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可以體驗祖國文學的音韻美,在朗讀的過程中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在朗讀的過程中去品味文章中的思想情感,進而有效地培養(yǎng)自己的美好心靈和高尚的情操。通過有感情的朗讀教學活動,既能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同時又能豐富學生的內心世界,把德育滲透到教學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有效地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
(一)朗讀有助于審美教育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通過朗讀再現(xiàn)自然美,讓學生從中感受自然美。例如在教學《桂林山水》一課內容的時候,可以讓學生通過朗讀(朗讀時,要把握一些技巧,比如鮮明的節(jié)奏、抑揚的語調、一氣呵成的語勢等)讀出桂林山水的優(yōu)美,誘發(fā)他們去想象一下桂林山水的自然美,讓他們在朗讀中站在作者的角度品味文章,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之處。這樣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他們感受美、鑒賞美的能力,熏陶學生的情感,進而幫助他們樹立起正確的審美觀。
(二)多次朗讀
例如,我們在學習《地震中的父與子》一文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多次進行朗讀,這樣他們在多次朗讀中很自然地入情入境了,在朗讀中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還能很快地走入到人物的內心中去,讓他們在品讀中去獲得情感體驗與心靈的震撼,在朗讀中去體會文章中那對父子濃濃的親情,以此來豐潤自己的情感體驗。
語文教學是思想教育的良好載體。隨著素質教育的推行,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訓練學生的語感,激發(fā)他們的合理想象,陶冶學生的心智,最直接的效果是培養(yǎng)學生的詩性,一顆有詩性的心靈比任何東西都珍貴。因此,我們在教學詩詞的時候,要讓學生以喜悅的心情、跳躍的節(jié)奏、贊美的語調進行反復吟誦,這樣,學生的審美情趣便會油然而生,進而帶給學生美的享受和陶冶,有效地達到德育教育教學的目的。
(一)創(chuàng)設情景,啟發(fā)想象,感受古詩的畫面美
例如,我們在欣賞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一詩的時候,本詩描寫的是詩人遠望瀑布時所見到的壯麗景觀,歌頌的是祖國的大好河山。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把美好的想象與現(xiàn)實的景物自然地交融在一起,形成一副完美的畫面:瀑布在山頂上飛流而下,水珠迸濺,水霧蒸騰,陽光照射呈現(xiàn)出一派迷迷蒙蒙的紫色……這種仙境的畫面,加深了學生對“紫煙、掛、飛”等詞有了感性上的理解,同時也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二)反復誦讀中感受古詩詞的韻律美,激發(fā)學生熱愛古詩的情感
詩詞要在反復誦讀中來體會其中的韻味,讓學生在讀中理解、感悟、體驗、積淀。通過詩句中豐富的隱性內涵,這樣能夠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激發(fā)學生對我國優(yōu)秀古典文化的興趣,這也是德育滲透的一種有效的方式。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材中也蘊含著很多豐富的德育因素,這就需要語文教師選好德育教學的切入點,隨時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真正地寓德育教學于語文教材的內容之中,讓學生在學好語文知識的同時也能提高自己的德育素養(yǎng),在提高德育素養(yǎng)的基礎上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
[1]潘小梅.充分發(fā)揮小學語文課堂中情感教育的作用[J].學生之友:小學版,2011(5).
[2]范尚澤.情感教學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06(1).
[3]張娥,黃清濤.讓閱讀開啟學生的心智[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2).
[4]俞錦佳.試論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的達成[D].華中師范大學,2014.
(責編張亞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