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論小說《家庭制造》中的不可靠敘述

        2015-01-28 21:11:02姜燕燕云南大學滇池學院昆明650228
        名作欣賞 2015年2期
        關鍵詞:倫理道德敘述者意義

        ⊙姜燕燕[云南大學滇池學院,昆明650228]

        論小說《家庭制造》中的不可靠敘述

        ⊙姜燕燕[云南大學滇池學院,昆明650228]

        不可靠敘述是當代敘述學研究中的重要問題之一。這一問題所產(chǎn)生的爭議主要集中在隱含作者的建構當中。修辭方法和認知方法分別從作者和讀者的角度來看待這一問題,認知方法的貢獻在于突出了判斷不可靠敘述的文本外標準以及不可靠敘述的動態(tài)性和差異性;修辭方法則強調了文本意義和價值應當具有穩(wěn)定性。本文以英國作家伊恩·麥克尤恩的短篇小說《家庭制造》為例,具體分析了不可靠敘述如何在文本內部的矛盾和文本外部的闡釋規(guī)約中顯現(xiàn)。這篇小說還進一步顯示,不可靠敘述如何通過展現(xiàn)主體意識的分化來表達嚴肅的道德企圖。

        《家庭制造》不可靠敘述倫理道德

        一、關于不可靠敘述的討論

        不可靠敘述是當代敘述學研究中的重要問題之一,也是一個爭議不斷的問題。從敘述交流過程來看,任何敘述文本都需要一個表述的源頭,敘述者即承擔了這一功能。在故事層面,他決定了“講什么”;在話語層面,他安排了“如何講”。敘述者成為敘述交流過程的一個主體。同時,作為一個表意過程,敘述文本總是希望承擔一定的意義與價值,不論我們認為這一意義與價值是內在于文本、呼喚讀者的接受與理解,還是由文本外部的讀者在解讀和闡釋中歸納出來?!半[含作者”這一稱呼,正是人們賦予這種意義與價值一種主體地位的結果。在這種情況下,一個敘述文本中便會出現(xiàn)兩個或兩個以上主體(有的敘述文本有多個敘述者),當它們之間出現(xiàn)不同一、不合作的情況時,一個統(tǒng)一穩(wěn)定的意義和價值體系便受到了挑戰(zhàn),而不可靠敘述正是敘述文本中主體意識間的這種分化和矛盾的表征。

        盡管“不可靠”這個詞容易使人聯(lián)想到具體人物的品格,但西摩·查特曼曾經(jīng)清楚地提醒我們:不可靠性之領域在于話語,“也就是說,對于發(fā)生了什么及實存是什么樣子的看法,而不在于敘述者的人格”①。此外,所謂的“不可靠”,實際上表現(xiàn)的是敘述者與隱含作者之間的不可靠關系;亦即敘述者對于自己所述之事的報道、判斷和評價等與隱含作者的不一致。

        這一最早由布斯所確立的判斷看起來十分清晰,但正如其名稱所顯示的那樣,“隱含作者”(implied author)是一種暗示,其作為文本意義和價值的主體,在文本中卻無法像敘述者和人物那樣擁有進行直接交流和顯示自身的聲音、行為等途徑,它并不在文本中現(xiàn)身,毋寧說,其本身是一種建構。對于隱含作者的建構方式,出現(xiàn)了修辭方式和認知方式兩種看法。修辭方式將文本視作作者實現(xiàn)自己修辭意圖的手段,隱含作者主要體現(xiàn)的是文本傳達的一套價值標準或規(guī)范,這套價值標準或規(guī)范內在于敘述文本,而敘述者與這套標準和規(guī)范之間的偏差是作者控制文本意義的一種手段,它呼喚讀者對作者意圖進行正確歸納和理解。認知方式則對這一看法提出了挑戰(zhàn)。認知方式將文本的接受者置于更加重要的地位,認為隱含作者出自讀者的建構,由此,不可靠敘述成為讀者對文本中所出現(xiàn)的矛盾的解讀方式,而不再是由作者控制的修辭策略。

        兩種方式都對于理解不可靠敘述具有重要價值,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修辭方式試圖為文本價值和意義錨固一個穩(wěn)定的來源與中心,但文本價值和意義的實現(xiàn)實際上離不開接受者。讀者對于文本的解讀和評價是文本意義實現(xiàn)的重要步驟,且讀者的接受具有獨立性和主動性,并非完全服從于作者的修辭意圖。而認知方式通過引入讀者這一維度,豐富了不可靠敘述這一問題的內涵,同時也使這一問題變得更為復雜。

        盡管紐寧曾舉過較為極端的例子來強調讀者在解讀文本意義和做出道德評判時可能出現(xiàn)的差異②,但他在討論不可靠敘述問題時對讀者的強調,主要是為了強調在文本的接受和闡釋過程中(同時也是意義和價值的生成過程中),讀者所攜帶的預設規(guī)范的重要性。即喬納森·卡勒所說:“大部分文學效果,尤其是敘事散文的文學效果,來自讀者建立的文本內容與普遍人類問題的聯(lián)系,來自按照完整統(tǒng)一模式建構的人物行動和反應?!雹垡簿褪钦f,紐寧所討論的讀者實際上近于斯坦利·費許所說的“闡釋社群”(Interpretative Community)觀念:“我們的閱讀都是文化上被構筑的,認同這個文化,就大致上遵循其理解方式?!雹?/p>

        這樣一來,隱含作者的建構機制便被引向了文本之外,實際上是將歷史性和文化意識引入到了文本意義和價值的建構之中,由此,不可靠敘述也具有歷史和文化差異性及可變性。

        但認知方式由于其對作者意圖的輕視而潛藏著文本意義和價值虛無化的風險。紐寧自己也意識到“‘道德規(guī)范標準’‘基本常識’和‘人類得體性’這些標尺看似不證自明,但問題是,并不存在可以成為公允判斷之基礎的普遍接受的規(guī)范標準”⑤。特別是在文化多元的時代,為所有讀者建立一套共享的價值體系是十分艱難的。同時,由于實際上以讀者置換了隱含作者,在認知方式對于不可靠敘述的判斷中,實際上沒有考慮到一種可能性,即讀者與隱含作者之間可以存在差異,亦即不可靠敘述實際上不是一個評價對錯或判斷真假的問題,而是一個文本中各主體之間是否和諧一致的問題?!都t樓夢》中,在賈母的眼里,才子佳人小說中的隱含作者是“陳腐舊套”,但才子佳人小說的敘述者與隱含作者價值觀完全合一,因此是可靠敘述。當隱含作者這一意義主體實際上被承載著現(xiàn)實性的讀者所取代之后,文本當中的主體沖突和矛盾可能被簡化,文本意義的空間也可能被壓縮了。

        讀者在文本意義的實現(xiàn)過程中固然具有主動作用,但文本意義實際上不能與作者完全脫離。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是,托爾斯泰的小說《克萊采奏鳴曲》是一個說辭滔滔但是沒有悔意的殺妻犯的自白,契訶夫初讀贊不絕口,但在讀到托爾斯泰的后記之后,才認為小說傲慢愚蠢。契訶夫作為讀者,最初認為小說中的敘述者不可靠,但作者本人的意圖顯示小說的隱含作者與敘述者之間并沒有距離;在此,作者意圖作為隱含作者判定的底線,與讀者的判斷相左,并最終決定了敘述者的可靠性。但讀者仍然有權力來對這一文本及其意義做出自己的判斷和評價。

        主張修辭方式的費倫通過對隱含作者這一概念的調整使作者的意圖問題得到強調。費倫將隱含作者的概念移到文本之外,把隱含作者看成是代理者,強調其與真實作者之間相連但不等同:這是一個“流線型的真實作者,是真實作者的能力、性格、態(tài)度、信念、價值觀以及在建構一個具體文本時發(fā)揮積極作用的其他屬性的實際或設想中的綜合體”⑥。這一重新定義使得隱含作者成為敘述文本之外的一種能動力量,在此基礎之上,將文學理解為作者用來交流意義和思想的一種方式。

        從以上的粗略梳理可以看出:不可靠敘述表征了敘述文本中各主體意識間的分化。對不可靠敘述的判斷實際上是對敘述文本中各主體間關系的判斷,而非對這些主體本身的評價。對于敘述文本中各主體間關系的判斷,涵蓋了敘事交流的整個過程,涉及文本之內和文本之外的諸多因素,這也使得不可靠敘述本身具有復雜性和可變性。不可靠敘述本身只涉及關系問題,其所發(fā)揮的意義問題則維系于作者意圖和讀者解讀中對于關系各方的評價。

        二、《家庭制造》中的不可靠敘述

        如前所述,不可靠敘述中的“不可靠”,實際上指的是敘述者對于隱含作者的不可靠。在敘述文本的各主體成分之中,最為活躍的也是最容易引起不和諧關系的是敘述者,因此,對于《家庭制造》中不可靠敘述的分析,將從這一敘述文本的敘述者入手。

        敘述者可能在哪些方面不可靠?詹姆斯·費倫和瑪麗·帕特里夏·瑪汀的《威茅斯經(jīng)驗:同故事敘述、不可靠性、倫理與〈人約黃昏時〉》一文認為,敘述的不可靠性,主要在事實/事件軸、倫理/評價軸和知識/感知軸上展開。⑦考慮到虛構敘述文本所追求的主要是“逼真性”,而非所謂的“真實性”,所謂的發(fā)生在事實/事件軸上的不可靠報道,實質上涉及的是敘述者對何為“事實”的判斷,或“什么事件值得講出來”的評價。并且在上述論文中,費倫和瑪汀也強調:“不應把分類看作一套強求一律的新工具,而是看作一種啟發(fā)手段,使我們能夠敏銳地感知個體的不可靠敘述行為。”⑧因此,本文認為,不可靠敘述關乎的主要還是意義和價值層面的問題,即敘述者主要是在解讀和評價方面不可靠。

        《家庭制造》收錄于伊恩·麥克尤恩出版于1975年的短篇小說集《最初的愛情,最后的儀式》,作為作家的處女作,這部小說集中于與青少年成長有關的故事,十分引人注目。圍繞著“成長”這一題材,這些故事涉及了對存在的邊緣性、道德倫理、孤獨感、恐懼感等問題的思考?!都彝ブ圃臁肪蛯儆谶@些故事中的一個。這篇小說采用同故事敘述的方式,第一人稱敘述者講述了“我”在青春期性意識萌動中的一些經(jīng)歷,故事的高潮,同時也是終結:“我”認為自己以與妹妹康妮“過家家”的游戲方式失去了童貞,并將此作為真正進入成年人世界的標志。

        由同故事的第一人稱敘述者所敘述的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往往使人們傾向于將敘述者歸為“天真”或“無知”的敘述者,即主要從其認知和評價能力的不充足方面來界定其不可靠性,并將兒童世界與成年人世界的對比和差異作為解讀文本意義的鑰匙。但應當注意的是,所有的敘述實際上都是一種倒敘,敘述者是在事情結束之后來對事情進行敘述的。在與成長相關題材的小說中,經(jīng)驗自我與敘述自我的距離往往有特定的寓意。在《家庭制造》中,對于這種距離的明確提示值得注意。首先是時間上的距離:

        我們逼仄的浴室,現(xiàn)在依然歷歷在目。⑨

        現(xiàn)在回頭想想從很多方面看,我已經(jīng)這么做了……⑩

        這美名一直伴隨我進入藝術學院,點亮了我在那里的生活。?

        其次,與時間距離相關的,認知和道德能力上的差距:

        而如果世事不能以件次論之,本無往事一說,那么我就要堅持,這是一個關于雷蒙德,而不是關于童貞、交媾、亂倫和自瀆的故事。?

        在進入講述之前,敘述者對于所述事件進行了評價,刻意的否認恰恰表明敘述者實際上已經(jīng)意識到自己所要講述的故事可能引起怎樣的反應,在此壓力之下,敘述者堅持拒絕對自己失去童貞的事件做道德化的解讀和評價。這顯示了敘述者與故事中在懵懂中失去童貞的少年的認知和道德能力存在差距。從敘述者對事件評價標準的選擇中,我們可以看到敘述者并非完全缺乏所謂健全的認知和道德能力,相反,他是在具備這一能力的情況下,有意地對自己所要講述的事件采取一種非道德化的立場。換言之,敘述者并非真的“天真”或“無知”,而是“佯作天真”“佯作無知”。通過進一步閱讀文本,我們還可以發(fā)現(xiàn),這種“佯作”在文本中留下了不少痕跡。

        首先是語調風格的不一致。在敘述“我”在雷蒙德的引導和啟發(fā)之下所經(jīng)歷的一系列成長事件時,敘述語調充滿了處于青春期男孩特有的虛榮、浮夸、戲謔。而在對這些事件進行評判時,敘述者又時而流露出屬于成年人的沉思、慨嘆的語調。試將以下兩段敘述進行比較便可看到這一點:

        幸運的是,雷蒙德偷書的企圖顯得如此無望,而他的解釋又是那么白癡,太容易被看穿,助理最后竟讓他走了,我想,大概是把他當成精神不正常的人隨便打發(fā)了。?

        是雷蒙德給了我成人生活秘密的啟蒙,那些事情他天生就懂,卻從未全懂。那個他帶我發(fā)現(xiàn)的世界,所有迷人的細節(jié)、經(jīng)驗和罪孽,那個他在其中可以說是有紀念意義的人物的世界,其實從來都不適合他。?

        其次是敘述者態(tài)度前后矛盾。在敘述所謂的亂倫事件時,敘述者曾經(jīng)對“我”與康妮的“過家家”游戲作出過評價:

        我被投入到這個迷你生活秀中,這乏味的、日復一日的、沉悶庸碌的生活,我父母和他們的朋友們的可怕而瑣碎的生活……?

        并且意識到:

        我想要強暴她的想法簡直太可恥了。?

        這些都表明敘述者具備充分的認知和評價能力,但隨后敘述者就敘述了“我”引誘康妮上樓的一段對話,并且對此幾乎沒有做出任何評價。在敘述到“我”即將失去童貞時,敘述者認為“我”將因為這個變化而擁有“光輝形象”,并“自豪我現(xiàn)在業(yè)已無可逆轉地加入到人類社會的高級人群當中”?。

        對于童貞的最終失去,敘述者的態(tài)度也十分矛盾,一方面:

        它包含了謊言,欺騙,羞辱,亂倫……?

        同時:

        但我卻感到滿意,對此,對自己,對康妮,我愉快地讓一切歇上片刻,待其塵埃落定。?

        我終于進入了成人世界,我為此高興,但此刻我不想看見一個裸體的女孩,或者裸露的任何玩意兒,在一段時間里都不想。?

        第三,敘述者限制了自己的講述。他拒絕提供失貞事件帶來的后果(很有可能是道德性的),敘述在事件結束后戛然而止。

        “佯作天真”本身意味著天真的喪失,之所以要“佯作”,實際上是為了回避成年人世界中業(yè)已成立的道德規(guī)范加之于自己所要講述的故事之上的壓力,從而用一種令人可以接受的方式講出一個令人難以接受的故事。因此“佯作天真”的敘述其實是在兩種倫理道德觀的張力中展開的:成人化的、充分道德化的和青少年式的、尚未充分道德化的。敘述在這兩者之間搖擺,所言非所指,似是而非。

        一般來說,作為體現(xiàn)文本意義與價值的主體,一個敘述文本只有一個隱含作者,隱含作者應當是穩(wěn)定的。而在《家庭制造》中,敘述文本內部的矛盾、敘述者前后不一的態(tài)度與評價,使得文本主體間的關系出現(xiàn)了不一致和波動,這是我們判斷該敘述者不可靠的理由之一。

        如果我們將目光投射到文本之外,則可以發(fā)現(xiàn),文本外的接受者關于真實世界的知識與經(jīng)驗,對于虛構敘事文本承擔真實的倫理道德價值的訴求等預設的闡釋規(guī)約也對于判定該敘述者不可靠起到重要作用。如果考慮到作者是有可能與讀者共享這些闡釋規(guī)約的,那么我們的判定就具有了作者意圖這樣一條保障性的底線。這些預設的闡釋規(guī)約可能包括:亂倫行為在現(xiàn)實世界中已經(jīng)被判定為是不正確和不正常的,對與此相關的事件和行為的敘述,本身即應蘊含某種倫理道德價值的意圖,等等。以這些預設的闡釋規(guī)約為參照,讀者將可以判斷:這樣一個故意以無知和炫耀的口吻來描述自己如何引誘妹妹并在有意識的前提下回避成人世界的道德準則,卻也無法心安理得于道德化不充分的青少年世界的敘述者為不可靠。

        接下來的問題是我們應當如何來看待這種不可靠敘述?我們是否能夠簡單地因為該敘述者不可靠便將其價值僅僅理解為道德上的反面教材?

        三、《家庭制造》中不可靠敘述的倫理意義

        如同我們在本文第一部分所強調的那樣,對于不可靠敘述的判斷,是對于敘述文本各主體間關系的判斷,不可靠敘述是否成立與我們對文本中各主體本身的評價沒有必然的關系。但這并不等于說,不可靠敘述與意義和價值問題毫無關系。不可靠敘述本身是文本中各主體之間意識和價值無法和諧一致的結果,不論是將不可靠敘述視為一種修辭策略還是一種闡釋策略,它都為我們解讀文本的意義和價值提供了重要途徑。

        如前所述,《家庭制造》中,“佯作天真”的敘述在兩種倫理道德觀的張力中展開,不論其是顯現(xiàn)在文本內部的矛盾中,還是顯現(xiàn)在文本外部的闡釋規(guī)約中,不可靠的癥結都在于敘述者在價值觀念上的矛盾和模糊。這種矛盾和模糊使得文本中矛盾重重,與文本希望傳達的穩(wěn)定的意義和價值承擔相左,也與文本的接受者對于常識的判斷相左,并使他們對于倫理道德標準的呼喚落空。但值得注意的是,敘述的不可靠性有時會發(fā)生波動,出現(xiàn)可靠的敘述,它們往往出現(xiàn)于敘述者明確顯示出自己與經(jīng)驗自我之間的距離情況,實際上也是在兩種價值觀之間進行了明確抉擇的時候。

        在敘述者明確地消除與經(jīng)驗自我的距離、最大限度地認同經(jīng)驗自我時,也就獲得了一個確定的倫理定位,這時他的敘述變得可靠。以一個青春期男孩的口吻描述自己在咖啡館中所見聞的粗俗的成人世界時,敘述者對這一世界的態(tài)度完全不摻雜任何道德化的因素,而是完全展現(xiàn)了“我”對于這個世界基于性意識基礎之上的強烈好奇甚至艷羨,因為在這個世界中獲得的經(jīng)驗使自己獲得了“知識儲備”,并“點亮”了自己此后的生活。同時,“我”與雷蒙德對成人世界的嘲弄也絲毫沒有涉及對道德規(guī)范的緊張和焦慮感。

        我們還笑話他們?yōu)榱丝隙ㄗ约海岩簧牡兔颊垩闯墒敲赖?,還為從未錯過這地獄中的每一天而獎勵自己。?

        這種基于少年的認知能力和價值觀的評價可能在無意間泄漏了“真相”,從而成為對于成人世界進行反思的一種有效立場。

        而當敘述者坦然顯露自己與經(jīng)驗自我之間的距離,亦即對過去的經(jīng)歷做出完全成人化的解讀和評價時,敘述也變得可靠:

        我感到在宇宙間個人命運的陣列中,我和雷蒙德的命運被安排在了一條對角線上,只是那時我還找不到那么多詞匯來表達這種感覺。?

        這種解讀與評價擺脫了此前那種戲謔、輕浮的嘲笑口吻,并有明確的標記來顯示這是一種歷經(jīng)世事后對于過往經(jīng)歷的嚴肅、成熟的思考。

        但這些可靠性只是局部,敘述文本在總體上仍然充滿矛盾,無法由這些局部的可靠性來糾正。對于“亂倫”事件進行詳細的報道這一行為本身以及對事件的意義和評價要么左右搖擺自相矛盾,要么干脆語焉不詳,已經(jīng)在全局上決定了敘述的不可靠性。

        由這種不可靠性的波動,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家庭制造》所希望傳達的意義和價值,是對于一種更加穩(wěn)定的倫理道德訴求。敘述者搖擺不定、充斥著焦慮和緊張感的敘述讓我們可以看到,約定俗成的倫理道德觀并非自然天成,而是一種后天構建出來的產(chǎn)物,它以犧牲另外一些倫理道德觀念為代價而建立起來,在人們的身份構建過程中(在小說中,這一過程表現(xiàn)為童貞的喪失以及進入成人世界)發(fā)揮著整合作用,但它同時也造成了對于人性當中某些部分的壓抑,甚至反過來造成自我意識的迷失。自我身份的建構究竟是應當蘊藏于對約定俗成的道德的認同還是離散之中?敘述者在這兩者之間搖擺不定,表面輕松戲謔,實則困境重重。

        敘述者的矛盾與搖擺揭示了倫理道德問題的復雜性,但敘述文本所希望傳達的倫理道德訴求并非是對于倫理道德問題的某一極的肯定或否定,而是呼喚對于倫理道德問題更加嚴肅和深入的思考,從更高的層面上看待倫理道德問題的相對性,包容其多元性,這種訴求與當代社會日趨多元復雜的文化、社會和人們的心理狀況是相一致的。

        丹麥學者佩爾·克羅格·漢森在《不可靠敘述者之再審視》一文中指出,多樣性是人們在對不可靠敘述者進行理論探索的時候應當更加注意的因素,并且建議從“既是……也是……”(both-and)的角度來看待這種多樣性。他認為,“把確定不可靠敘述的全部責任都放置在某個單方面實體上,又是錯誤的。不可靠敘述的理論化需要以不同的基本策略為出發(fā)點,這則需要一個更為精當?shù)脑~匯?!?目前,關于這一概念的更為精當?shù)脑~匯雖然還沒有出現(xiàn),但對于不可靠敘述的理論探討已經(jīng)使得這一概念所具有的多樣性和開放性的特質越來越突出。

        從對不可靠敘述問題的爭議和探討中來看,對這一問題的理解從最初的僅僅涵蓋敘事交流過程到涉及敘事文本之外的諸因素,從最初的為了方便探討作者意圖、研究文本修辭策略到延伸至文學的接受端,從最初的單一概念到日益詳細和多元化的分類方式,其本身正在不斷得到豐富和充實,并成為推動當代敘述學發(fā)展的重要動力之一。

        作為敘述文本各主體間矛盾的表征,不可靠敘述的大量出現(xiàn)與社會文化和意識形態(tài)的多元化存在著一致性,它也是表現(xiàn)觀念意識、倫理道德及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復雜性及矛盾沖突的有效手段。在小說《家庭制造》中,不可靠敘述在文本之內和文本之外兩個維度之上共同顯現(xiàn),使得文本既展現(xiàn)了倫理道德問題的矛盾性和復雜性,又在此基礎上表達了嚴肅的倫理道德訴求,這一訴求并非要求非此即彼的答案,而是呼喚重新看待和思考倫理道德問題。

        1

        ○西摩·查特曼:《故事與話語——小說和電影的敘事結構》,徐強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第218頁。

        2

        ○“一個雞奸者是不會覺得納博科夫《洛麗塔》里的亨伯特敘述者兼調戲兒童者的小說人物有什么不可靠,盡管雞奸者們可能會覺得亨伯特違背了某些道德標準。一個以為與櫥窗里的服裝人體模特也可以做愛的大男子主義戀物者好像不會看出他的規(guī)范與伊恩·麥克尤萬的作品《他們到了死了》里的瘋子獨白者之間有什么差距?!币姲菜辜印ぜ~寧:《重構“不可靠敘述概念”:認知方法與修辭方法的綜合》,馬海良譯,載James Phelan等編:《當代敘事理論指南》,申丹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91頁。

        ③⑤⑥安斯加·紐寧:《重構“不可靠敘述概念”:認知方法與修辭方法的綜合》,馬海良譯,載James Phelan等編:《當代敘事理論指南》,申丹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89頁,第91頁,第94頁。

        ④轉引自趙毅衡:《兩種敘述不可靠:全局與局部不可靠及其糾正法》,http://www.semiotics.net.cn/Articl es_Show.asp? Arti_id=2158&UserID=207,2013-05-28.

        ⑦⑧戴衛(wèi)·赫爾曼主編:《新敘事學》,馬海良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42頁,第44頁。

        ⑨⑩????????????[英]伊恩·麥克尤恩:《家庭制造》,見《最初的愛情,最后的儀式》,潘帕譯,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27頁,第30頁,第35頁,第27頁,第30頁,第28頁,第44頁,第45頁,第50頁,第50頁,第50頁,第50頁,第36頁,第38頁。

        ?佩爾·克羅格·漢森:《不可靠敘述者之再審視》,尚必武譯,http://www.semiotics.net.cn/xsxts_show.asp?id=1045&10 30,2010-04-18.

        [1]安斯加·紐寧著.馬海良譯.重構“不可靠敘述概念”:認知方法與修辭方法的綜合[A].James Phelan等編.申丹等譯.當代敘事理論指南[C].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2]趙毅衡.兩種敘述不可靠:全局與局部不可靠及其糾正法.http://www.semiotics.net.cn/Articles_Show.asp?Arti_id= 2158&UserID=207,2013-05-28.

        [3]詹姆斯·費倫,瑪麗·帕特里夏·瑪汀著.馬海良譯.威茅斯經(jīng)驗:同故事敘述、不可靠性、倫理與《人約黃昏時》[A].戴衛(wèi)·赫爾曼主編.新敘事學[C].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2.

        [4][丹麥]佩爾·克羅格·漢森.不可靠敘述者之再審視.尚必武譯.http://www.semiotics.net.cn/xsxts_show.asp?id=1045& 1030,2010-04-18.

        作者:姜燕燕,文學碩士,云南大學滇池學院人文學院中文系講師,研究方向:敘述學、比較文學。

        編輯:張晴E-mail:zqmz0601@163.com

        云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項目“伊恩·麥克尤恩小說敘事倫理研究”(項目編號:2012C082)成果

        猜你喜歡
        倫理道德敘述者意義
        一件有意義的事
        新少年(2022年9期)2022-09-17 07:10:54
        企業(yè)倫理道德視角下的安全生產(chǎn)
        有意義的一天
        《漫漫圣誕歸家路》中的敘述者與敘述話語
        “我”是“不可信的敘述者”么?——魯迅作品《祝?!分械臄⑹抡咧接?/a>
        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5-28 08:39:49
        以比爾為敘述者講述《早秋》
        突發(fā)新聞采訪中新聞記者的職業(yè)道德和倫理道德平衡
        新聞傳播(2016年18期)2016-07-19 10:12:06
        對新聞攝影倫理道德的研究
        新聞傳播(2016年2期)2016-07-12 10:52:24
        倫理道德在清代借貸契約中的約束力
        法律史評論(2015年0期)2015-07-31 18:56:51
        亚洲一区二区女优视频| 装睡被陌生人摸出水好爽| 免费在线视频一区| 成人综合亚洲国产成人| 国产三级国产精品国产专区50| 少妇高潮无套内谢麻豆传|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成人网| 天天射色综合| 国产亚洲3p一区二区| 色欲人妻aaaaaaa无码| 国产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亚洲国产成a人v在线观看| 大尺度极品粉嫩嫩模免费| 美女不带套日出白浆免费视频| 亚洲成人小说| 国产伪娘人妖在线观看| 国产自拍在线观看视频| 芒果乱码国色天香| 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成人满18免费网站| 亚洲精品国产主播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18p|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观看| 伊人网在线视频观看| 一级黄片草逼免费视频| 亚洲av无码成h在线观看| 日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无线码1区| 国产三级精品av在线| 小sao货水好多真紧h无码视频| 日韩精品久久久一区| 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视频亚洲| 精品国产天堂综合一区在线| 老妇肥熟凸凹丰满刺激| 亚洲乱精品中文字字幕| 亚洲av色图一区二区三区| 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版免费| 亚洲日韩AV秘 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成av人在线观看| 真实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午夜家庭影院|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妻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