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子軍
在一片掃黃聲中,東莞這座包容的城市,形象被一黑到底,不少在東莞打工的漂亮女性自稱受到連累,有些人面對昔日同窗在網上的冷嘲熱諷,擔心自己終身大事不妙。網友“@沉睡的小草”直接在網上發(fā)帖稱:“希望別黑東莞了,不然,作為未婚單身女的我,好怕嫁不出?。 ?/p>
一直不缺關注度的東莞又“上頭條”了,而且依舊與長期以來若隱若現(xiàn)的“性都”標簽相關聯(lián),央視曝光其“黃潮”泛濫程度之嚴重、當?shù)鼐酵粨羟宀槁晞葜拼?,迅速引發(fā)全社會的廣泛圍觀。有道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無論是東莞原住民還是來莞務工者,自然難免受到波及,打工女嫁不出去的擔憂和遭遇也就不難理解。
漂亮女工希望大家別“黑”東莞,似乎顯然還是出于對“性都”之謂的敏感和不滿,也有來自朋友及網絡對在莞務工者的偏見或誤會,有關各方無疑很有必要正視這種訴求和呼聲,既不要戴著有色眼鏡打量每個東莞女孩和打工女,更不能以偏概全認為所有東莞女都與黃毒有染,即便是涉嫌從事色情服務者,其人格尊嚴也需要社會的尊重。
問題在于,到底是誰“黑”了東莞?一個“黑”字,儼然是說東莞很無辜,而早前針對網絡和社會上有關東莞“性都”的說法,東莞官方曾經也表示很委屈、很無辜,認為是輿論和網民“妖魔化”了東莞,并且不惜重金制作形象宣傳片替東莞“正名”。而此番“黃流”曝光和掃黃行動,清楚地表明并非外界“黑”和“妖魔化”了東莞,當?shù)鼐胶凸俜饺笔械淖晕覚z點和及時的主動矯正,如今才會導致色情暗流日益泛濫成災,進一步放大了“性都”標簽的負面效應。
大家都心知肚明,真正“黑”東莞的,是那些從事色情經營活動的始作俑者和他們背后的保護傘,是掃黃不力、不作為的東莞警方,甚或還有試圖借發(fā)展色情產業(yè)帶動地方經濟發(fā)展的某些官方人士,而受傷的不只有東莞打工者,更有社會風氣、道德凈土、法治權威和政府公信,媒體輿論的圍剿恰恰是敦促相關部門采取必要、果斷、堅決的行動替東莞正名。
因此,既沒必要因東莞曾經“很黃”而喪失自信、自暴自棄,也不應該遷怒了媒體實事求是的曝光和輿論的中肯批評,更不能不分青紅皂白反過來替東莞色情業(yè)的泛濫強詞奪理詭辯,而應該形成一個人人潔身自好、個個抵制黃毒的氛圍,固守道德、法治、文明底線,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重建東莞新形象,如此不但沒人“黑”得了東莞,而且大家都能夠為是東莞人或者東莞建設者而感到自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