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淼鄒香妮劉 冰于雁華孫 巍齊 波劉曉娟
工作單位:1 150001黑龍江省醫(yī)院南崗分院 2 150040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腫瘤科
?
自發(fā)酮癥起病的肥胖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特征及分型
于淼1鄒香妮2劉 冰1于雁華1孫 巍1齊 波1劉曉娟1
工作單位:1 150001黑龍江省醫(yī)院南崗分院2 150040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腫瘤科
【摘要】目的 探討自發(fā)酮癥起病的肥胖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特征及分型。方法 選取我院78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自發(fā)酮癥起病的糖尿病患者依據其特征分為肥胖組19例;正常體重組41例和低體重組28例。比較肥胖組患者與其他兩組患者在胰島功能方面存在的差異。結果 三組患者起病時的血糖狀況、體重下降狀況以及酮癥和酸中毒狀況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但肥胖組患者發(fā)生酮癥和酸中毒時胰島素缺乏較輕。結論 糖尿病逐漸為我國所重視,其對糖尿病的分型是為了對其病因和發(fā)病的機制進行探討分析,同時為科學的治療以及預后判斷提供了基本根據。
【關鍵詞】自發(fā)性酮癥;肥胖糖尿?。惶卣鳎环中?/p>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lassification of Obese Diabetic Patients with Unprovoked Ketosis
YU Miao1ZOU Xiangni2LIU Bing1YU Yanhua1SUN Wei1QI Bo1LIU Xiaojuan11 Nangang branch of Heilongjiang Hospital,Harbin 150001,China;2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arbin 15004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ketosis prone diabetes patients with obesity and type.Methods 78 cases of diabetic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diabetic patients with ketosis prone on the basis of the features are divided into obesity group and 19 cases of normal weight group; 41 cases and 28 cases of low body weight.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islet function in obese patients and patients in the other two groups.Results The three groups of patients at the onset of the body weight,decreased blood glucose statu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nd ketosis and acidosis condition (P>0.05),but the obese group occurred in patients with ketosis and acidosis,insulin deficiency is light.Conclusion Diabetes gradually to our attention,the diabetes mellitus type to the mechanism of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were analyzed,at the same time as the scientific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to provide basic according to.
【Key words】Diabetes ketosis,Obesity,Characteristics,Classification
自發(fā)性酮癥起病肥胖糖尿病病因主要是由于高血糖和以及發(fā)酮癥而引起的,并且免疫指標呈現陰性,患者在發(fā)病的過程中存在較差的胰島功能,然而伴隨酮癥以及高血糖能夠得到相應的控制,其胰島功能就能夠很好的進行恢復,通過對飲食的控制以及服用降血糖藥對血糖進行有效的控制。本研究以分析自發(fā)性酮癥起病肥胖糖尿病的臨床特征以及胰島功能素抵抗?,F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期間接收的78例由自發(fā)性酮癥而引起的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的臨床診斷結果均符合1999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提出的糖尿病診斷標準,所有患者均滿足以下癥狀:患者在入院前具有三多一少的糖尿病典型癥狀,同時并未超過6個月;患者在發(fā)病半年內產生酮癥,并且血酮體半定量大于100 m/L,或者β羥丁酸大于等于0.4 mm/L,尿酮呈現陽性2+及2+以上者;沒有較為明顯的原因而引發(fā)酮癥或者酮癥酸中毒;除妊娠糖尿病以及內分泌疾病而形成的繼發(fā)性糖尿病。按照體重特征將78例患者分成肥胖組、正常體重組和低體重組。肥胖組19例患者中,男8例,女11例,平均年齡為(49.6±1.5)歲。正常體重組41例患者中,男21例,女20例,平均年齡為(48.9±1.3)歲。低體重組28例患者中,男15例,女13例,平均年齡為(50.2±1.5)歲。三組患者均對我院本次研究知情,為自愿性參與本次研究,且均已于參與研究前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在患者進行治療之前,需要通過靜脈血來對患者的血糖、血酮以及二氧化碳的結合力進行檢測,同時采取動脈血對血液的pH進行分析;在住院之前對患者進行身高、體重進行測量,并對患者詢問是否具有家族遺傳病史。待第二天對其進行空腹采血,檢測患者的血脂狀況,同時還需要檢測FPG、FCP、2hPCP等。在糖尿病酮癥以及酮癥酸中毒之后的24小時內需要采取空腹以及患者在用餐后的2個小時之內的靜脈血以此來檢測血糖、C肽,患者空腹空腹兩小時的C肽。
1.3統(tǒng)計學意義
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3.0對研究中各項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定量資料采用表示,以t進行檢驗,P<0.05為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低體重28例患者,FPG:(12.0 3.7)mmol/1;FCP/FPC:10.4;正常體重組41例患者,FPG:(13.3 3.4)mmol/1;FCP/FPC:22.4;肥胖組19例患者,FPG:(12.0 1.9)mmol/1;FCP/FPC:36.5。上述數據能夠看出:肥胖組患者中的FCP和2 h PCP與FCP/FBS明顯大于低體重組(P<0.05),由此可以看出肥胖組患者的胰島β細胞的分泌功能高于低體重組的分泌功能,因此,胰島素并未存在較重的缺乏程度。
糖尿病分型是人們長期以來所關注的話題。而世界衛(wèi)生組織所提出的糖尿病劃分為,分別是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類型糖尿病以及妊娠糖尿?。?]。而近年來,人們逐漸開始注意由于自發(fā)酮癥而引起病的肥胖糖尿病,其發(fā)病率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自發(fā)酮癥起病的肥胖糖尿病患者乃至是酮癥酸中毒患者都是胰島β細胞的分泌功能造成了嚴重的損傷。即使肥胖組患者的胰島β細胞分泌功能較低,但是在發(fā)病的過程中患者的血糖、體重下降的程度和酮癥以及酸中毒的程度與低體重組對比而言并沒有明顯的差異性。
綜上所述,糖尿病逐漸為我國所重視,其對糖尿病的分型是為了對其病因和發(fā)病的機制進行探討分析,同時為科學的治療以及預后判斷提供了基本根據。在得病的初期,并不容易將患者進行分型,也不易為患者選取良好的治療方案,但能夠依據臨床表現對患者進行初步判斷。糖尿病患者長期治療不需依賴胰島素,單純的飲食控制或藥物治療可獲得同樣的療效。
參考文獻
[1]張冬梅,周智廣,胡白瑛,等.自發(fā)酮癥起病的肥胖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特征及分型[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03,19(3):221-224.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12.097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9316(2015)12-01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