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慶剛
(長春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針灸科,吉林 長春 130000)
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簡稱“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病因尚未明確、以結腸的潰瘍性炎癥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慢性疾病。本病常起病緩慢,病情可輕可重,病程常在1個月左右。任何年齡階段的人們均可患潰瘍性結腸炎,但青壯年是其發(fā)病的主要人群,發(fā)病率在性別上無明顯差異?;颊叨嘁猿掷m(xù)或反復發(fā)作的腹瀉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且可伴有里急后重、排出黏液膿血樣便、腹痛,發(fā)熱癥狀。潰瘍性結腸炎的特點為:表現(xiàn)多樣,病程長,反復發(fā)作,遷延不愈。潰瘍性結腸炎嚴重影響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使其生命質量下降。
潰瘍性結腸炎屬于中醫(yī)的“腸澼”、“痢疾”、“泄瀉”、 “臟毒”、“腸風”、“下利”等病的范疇[1]?!端貑?太陰陽明篇》云:“飲食不節(jié),起居不時,陰受之,……入五臟則瞋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澼”,其病因多虛實夾雜,脾虛為本,濕熱蘊結為標,可涉及脾、肝、腎、胃諸臟腑。
2.1 內治法:祖國醫(yī)學對潰瘍性結腸炎的內治法分為兩類,一是分期論治,二是辨證論治。
2.1.1 分期論治:曹婷婷[2]將潰瘍性結腸炎分為發(fā)作期和緩解期,是由于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癥狀和表現(xiàn),依此來進行辯證論治。其病性為虛實夾雜,病因病機為脾虛濕盛,濕熱蘊結大腸。①發(fā)作期:發(fā)作期患者癥狀表現(xiàn)有劇烈腹痛、腹瀉,發(fā)熱,肛門灼熱,可伴有里急后重,大便膿血樣,患者舌苔為舌紅或降紅,苔黃膩或少苔,發(fā)作期患者被濕熱之邪所侵犯而痛苦。依照“急則治其標”的治療原則,發(fā)作期患者當以清利大腸濕熱來治療,又因脾虛為本,所以在治療上要兼顧補益脾胃之氣,方用用芍藥湯加減來健脾益氣。②緩解期:李中梓在《醫(yī)宗必讀?痢疾》曰:“是知在脾者病淺,在腎者病深,腎為胃關,開竅于二陰,未有久痢而腎不損者”,指出潰瘍性結腸炎病位在大腸,而根本卻是在脾胃,但日久可傷及腎。因此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在緩解期的病因常實中有虛,脾腎兩虛,瘀血阻絡。治療上標本兼治,補脾益腎,化瘀通絡。方藥為四神丸合參苓白術散加減來治療。
2.1.2 辨證論治:根據(jù)本病的病因病機及發(fā)病部位,一般將潰瘍性結腸炎分為五種類型:脾胃均弱型:治法為補益脾胃,方選四君子湯加減;濕熱夾雜型:治宜清熱利濕,方選芍藥湯加減;木克脾土型:治宜疏肝健脾,方選柴胡疏肝散合四逆散加減脾腎陽虛型:治宜溫健脾補腎,方選溫中湯合四神丸加減;;陰虧血虛型:治宜滋陰養(yǎng)血,方用十全大補湯加減。
2.1.3 六經論治:章浩軍[3]按照六經辨證的理論將潰瘍性結腸炎分為少陽太陰寒熱利證,三陽熱利證,厥陰熱利證,太陰少陰寒利證,厥陰久利證這五種類型。臨床根據(jù)不同的表現(xiàn)辨證論治選方。
2.1.4 不同療法論治:臨床除上述治法外,還有的醫(yī)家從潰瘍性結腸炎致病的不同角度入手,創(chuàng)立了其他不同的治法。①活血化瘀法:《醫(yī)林改錯》曰:“腹肚作瀉,久不愈者,必瘀血為本”,指出了瘀血在潰瘍性結腸炎的致病的關鍵。王長洪根據(jù)他的臨床經驗將活血化瘀法分為清熱活血、健脾活血、調氣活血三種,辨證選藥,臨床療效顯著。②健脾法:李中梓在《醫(yī)宗必讀?痢疾》曰:“痢之為證,多本脾腎,脾司倉廩,土為萬物之母,腎主蟄藏,水為萬物之元,二臟皆根本之地”,認為本病的病位根本脾腎二臟。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后天之本,濕邪困脾,脾失運化,日久可病及腎臟,方用六君子湯加減。
2.1.5 驗方的應用:很多醫(yī)師根據(jù)他們的臨床經驗總結出安全有效、特色配伍的理法方藥,使用驗方,臨床運用著實有效。謝晶日根據(jù)活動期的濕熱內蘊型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用具有健脾燥濕,清熱解毒功效的腸愈寧顆粒以健脾燥濕,臨床療效顯著。
2.2 外治法:潰瘍性結腸炎不僅有內治法外,還有外治法,如灌腸療法,腹部灸法,其他療法等。這些療法在常輔助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療效確切。
2.2.1 灌腸療法:《傷寒論》曰:“陽明病,自汗出,若發(fā)汗,小便自利者,此為內竭,雖鞭不可攻之、、、皆可為導?!敝兴幑嗄c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是指將熬制好的中藥液通過肛門直接灌進直腸,使藥汁到達結腸,藥物直接作用于患處,快速發(fā)揮藥效。肝郁脾虛型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王秀珍[5]選用痛瀉要方煎汁灌腸治療,補益脾氣,疏解肝氣,臨床療效顯著。
2.2.2 腹部灸法治療:《名醫(yī)別錄》有記載:“艾,味苦,微溫,無毒,主灸百病?!本姆ǖ睦碚摶A是腧穴經絡,運用艾灸的溫熱之力刺激人體,療效顯著。
2.2.3 其他療法: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其他療法包括穴位貼敷法,腹部按摩法,耳穴療法等等。
中醫(yī)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方法多樣,臨床療效顯著,不良反應小,值得我們學習和推廣。
[1]彭艷紅.潰瘍性結腸炎的中醫(yī)病因病機探討[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12(12):274-275.
[2]曹婷婷.潰瘍性結腸炎不同病情分期病機證治探析[J].江西中醫(yī)藥,2012,7:7-8.
[3]章浩軍,范文東,李麗,等.六經辨證治療潰瘍性結腸炎66例[J].江西中醫(yī)藥,2014,7:43-45.
[4]席玉紅,黨中勤,李嚴生,等.中醫(yī)綜合療法聯(lián)合辨證施護治療潰瘍性結腸炎60例觀察[J].中醫(yī)藥導報,2014,5:110-112.
[5]王秀珍,郭琳,于永鐸.痛瀉要方煎劑口服配合保留灌腸治療肝脾不和型潰瘍性結腸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消化雜志,2014,22(11):682-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