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麗娜 張魁
(吉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畜牧總站,133000)
談春季蜜蜂排泄
侯麗娜 張魁
(吉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畜牧總站,133000)
蜜蜂在越冬期,靠取食蜂蜜及增加運動維持蜂團所需要的溫度,其代謝物糞便在大腸中逐漸增加。到了冬末,由于外界氣溫逐漸上升,蜜蜂腹中糞便負擔加重而引起蜂群不安,增加活動量,可能導致蜂團中間的溫度上升,蜂王開始產卵。因此,早春蜂王產卵不是從有了蜜源才開始的,而是在越冬后期就開始了少量的產卵。蜂王一經開始產卵,蜜蜂就要將蜂巢中溫度提高到34~35℃,從而要多消耗飼料,促使腹中的積糞增多。因此,到了越冬末期一定的時間,必須創(chuàng)造條件,讓蜜蜂飛翔排泄。尤其是越冬飼料變質而造成的下痢群,蜜蜂腹中負擔過重,急待于排出糞便脫離危險。冬末排泄除此意義之外,還能利用排泄機會重新布置蜂巢,結束越冬期,從而過渡到蜂群的恢復期。
排泄的時間并不是越早越好。若過早排泄,蜜蜂在氣溫較低而無蜜粉源下進行繁殖,一方面為維持巢溫過多浪費飼料和消耗越冬蜂,所換取的是很低的繁殖效率,另一方面剛出房幼蜂得不到排泄機會,體質差、壽命短,延長了蜂群的恢復期。正常越冬的蜂群,應在當地蜜、粉源植物開花前的20~30天進行排泄為宜。
在北方,一般是選擇晴暖無風,氣溫8℃以上的天氣,取下蜂箱上部的箱外保溫物,打開箱蓋,讓陽光曬暖蜂巢,促使蜜蜂出巢飛翔排泄。如果蜂群是在室內越冬的,把越冬蜂搬出來排泄,陳列三箱一組、兩兩排開或成排擺放,以防蜜蜂受寒偏集,促進蜜蜂爽身排泄飛翔。排泄后就不必再搬回室內,在外面做好包裝保溫工作。排泄后的蜂群,可在巢門擋1塊木板或紙板,再蓋上草簾,給蜂巢遮光,保持蜂群的黑暗和安靜,以免蜂群受陽光吸引飛出而凍僵。在天氣良好的條件下,可讓蜂群繼續(xù)排泄一二次。以后,到外界氣溫適宜時,才可撤去巢門前的遮光物。最早產的卵在蜜源開始前就能出房參加哺育和采集工作,這樣可以利用越冬蜂在較短的時間里最經濟地培育出第一代新蜂。
陳列排泄蜂群的場地,要選擇有天然或人為防風屏障(如山前坡、房前、籬笆前等)、向陽、干爽的地方。若有積雪要提前疏松和清掃,加速融化,提高地表溫度。同時,要掌握天氣變化情況,根據天氣預報和推測,選擇氣溫8℃以上,風力2級以下的晴暖天氣。如果風力大于2級,氣溫高于10℃也可以排泄。如遇到長期陰雨,工蜂不能出巢排泄,腹內積糞多,興奮情緒低落,蜂王產卵減少,此時應催蜂飛翔排泄。
根據蜜蜂飛翔情況和排泄的糞便,可以判斷蜂群情況。例如,越冬順利的蜂群,蜜蜂體色鮮艷,飛翔敏捷,排泄的糞便少,像高粱米粒大小的一個點,或是線頭一樣的細條。越冬不良的蜂群,工蜂體色暗淡、飛翔不旺盛,巢門前有下痢痕跡,有結晶蜜粒或流出發(fā)酵蜜,以及死蜂比一般群多、巢門口有過多的工蜂驚慌振翅等反常現象。對于越冬不良的蜂群要標上記號,優(yōu)先開箱檢查處理,以便找出下痢群、饑餓群、失王群、嚴重衰弱群等。
蜜蜂經過飛翔排泄,即將進入繁殖期,這時要進行一次全面檢查,清除箱底死蜂、蠟屑和霉跡,處理病蜂,調整蜂群,進行保溫、飼喂,創(chuàng)造適合蜂群繁殖的條件。
早春處理越冬不正常的蜂群要兼顧全場蜂群的群勢和蜂王情況,針對不正常蜂群的特點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