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zhí)N華
摘 要:《紅高粱》是莫言最負盛名的一部小說,作品向讀者極度張揚地展現(xiàn)了人的本性,又透過特定的時空,讓主人公實現(xiàn)了“完美超我”。本文通過淺析《紅高粱》中“我”爺爺奶奶們對性、自由、暴力、反抗與尊嚴(yán)原意識的追求與張揚,來剖析人的生命與生存本性,彰顯莫言的“東北高密鄉(xiāng)”。
關(guān)鍵詞:《紅高粱》;生命本性;生存本性;東北高密鄉(xiāng)
讀莫言先生的文章總是讓讀者感受到被凌遲的快感,他的文字就像一把利刃,在讀者身體表面劃過,帶給讀者尷尬,羞辱的同時又讓讀者暢快,如《蛙》、《檀香刑》、《豐乳肥臀》。《紅高粱》還算一部比較正常的作品,凸顯著人最原始的野性,和他們對性、自由、暴力、反抗與尊嚴(yán)最本性的追求,彰顯著濃厚的高密東北鄉(xiāng)風(fēng)味。
一、《紅高粱》中人生命本性的律動
《紅高粱》借助于高密東北鄉(xiāng)的背景,向讀者展現(xiàn)了那“地球上最美麗最丑陋、最超脫最世俗、最圣潔最齷齪、最英雄好漢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愛的地方?!本褪窃谶@樣一個充滿矛盾的地方,展現(xiàn)了人最初的本性。
1、對于“性”本性的追求
“性”本是人的本性,但在數(shù)千年傳統(tǒng)禮教世界中,“性”被滅殺,女人的生存價值就在于生兒育女,這已然成為一種文明的象征。然而在莫言先生的《紅高粱》中,這種禮法被打破,這種文化被顛覆,在沒有文明的高密東北鄉(xiāng),上演著正是人最原始的生命本性。
《紅高粱》中“我奶奶”是一個充滿著生命活力與“性”的女子。她在十六歲的妙齡中,憧憬著最大膽的憧憬,她渴望顛倒在一個強壯男人的懷抱里。然而事與愿違,她被父親因為一頭騾子嫁給一個麻風(fēng)病人,她絕望了,但是生命的本性,讓她順從自然地與一個攔路劫持、身強力壯的土匪頭子余占鰲在紅彤彤的高粱地里恣意盡情的野合。文章中采用大量的篇幅,在感覺的世界中,用最原始,最瘋狂的筆觸向讀者展現(xiàn),一個妙齡女子在被禮法世界推入火坑之后,不甘屈服于命運,通過最原始的“性”的張揚,展現(xiàn)生命的活力。小說通過這個性格像紅高粱一般的女人與禮教所不容的土匪余占鰲的故事,展現(xiàn)了邊緣社會中最純最真的生命意識。小說始終都沉浸在一種感性的世界里,原始的欲望驅(qū)使著人的“性”本性,生命的本性。整個世界都在以可笑的姿態(tài)出現(xiàn),既矛盾又和諧,既肯定又否定,正是在這種混亂的世界里展現(xiàn)了生命的律動。[1]
“奶奶和爺爺在生機勃勃的高粱地里相親相愛,兩顆蔑視人間法規(guī)的不羈心靈,比他們彼此愉悅的肉體貼得還要緊。他們在高粱地里耕云播雨,為我們高密東北鄉(xiāng)豐富多彩的歷史上,抹了一道酥紅。我父親可以說是秉領(lǐng)天地精華而孕育,是痛苦與狂歡的結(jié)晶。毛驢高亢的叫聲,鉆進高粱地里來,奶奶從迷蕩的天國回到了殘酷的人世?!盵2]這段紅高粱地中野合的片段,充分彰顯了“我奶奶”和余占鰲最原始生命本性的張揚。莫言先生通過感性的描寫將兩顆不羈的心連接在一起,構(gòu)建出充滿濃重色彩的高密東北鄉(xiāng),展現(xiàn)生命的崇拜,生命的活力。
2、對“自由”本性的追求
千百年來,違反生命自由的封建禮教牢籠扼殺了很多人的生命活力。莫言在《紅高粱》中塑造了那個混沌與矛盾的世界——在高密東北鄉(xiāng)那個邊緣的世界里,“我奶奶”和余占鰲沒有理性思維的蒼白詮釋,只順從生命本性的欲望自然前行,他們打破禮教的藩籬,按照自己內(nèi)心深處的渴望生活著。[2]
“天,你既然給了我,就不要再收回,你寬恕了我吧,你放了我吧!天,你認為我有罪嗎?你認為我跟一個麻風(fēng)病人同枕交頸,生出一窩癩皮爛肉的魔鬼,使這個美麗的世界污穢不堪是對還是錯?天,什么叫貞節(jié)?什么叫正道?什么是善良?什么是邪惡?你一直沒有告訴過我,我只有按著我自己的想法去辦,我愛幸福,我愛力量,我愛美,我的身體是我的,我為自己做主,我不怕罪,不怕罰,我不怕進你的十八層地獄。我該做的都做了,該干的都干了,我什么都不怕。但我不想死,我要活,我要多看幾眼這個世界,我的天哪……”這段話“吼出”了“我奶奶”內(nèi)心深處的愿望以及真實的想法,是她對于生命熱愛的展現(xiàn),也是她對于生命自由追求的最有力證據(jù)。在“我奶奶”的觀念中沒有正道,沒有邪惡,沒有善良,當(dāng)然也沒有貞潔,一切的一切都在為人生命本性而服務(wù),為自由的欲望而服務(wù)。莫言在他的《紅高粱》中通過“我奶奶”這個人物之口,充分地表達出對生命的熱愛,對自由的向往![3]
3、對“暴力”本性的追求
莫言在感覺上排除了倫理道德,排除了理性教條。《紅高粱》中他塑造了原滋原味的充滿愚昧粗俗的高密東北鄉(xiāng),在那里道德倫理被顛覆,民族大義被遺忘,只有最質(zhì)樸最靈氣的農(nóng)民式的思維。他們憑著自己的感覺在生存,他們解決矛盾的唯一手段便是暴力。通過暴力搶占女人,通過暴力抗?fàn)幦毡?,通過暴力彰顯生命的血性。《紅高粱》中幾乎處處都在彰顯著暴力,紅彤彤的血色充斥著文章中的每一個角落。
文章開頭就寫了我父親跟隨著土匪頭子“余司令”去打日本鬼子的感受,其中我父親一路上聞到了“血”的味道,然后作者將過去、未來混亂地結(jié)合,營造出一個蒙昧的混沌世界,然后在混亂中寫高密東北鄉(xiāng)的生命色彩,寫暴力的混亂,一直到結(jié)尾,“我奶奶”也在日本人手中走向滅亡。整部小說正如燃放一場血腥的煙花,極致美麗卻又致命易逝。
“一個吹鼓手揮動起大喇叭,在劫路者的當(dāng)頭心兒里猛劈了一下,喇叭的圓刃劈進顱骨里去,費了好大勁才拔出。劫路人肚子里咕嚕一聲響,痙攣的身體舒展開來,軟軟地躺在地上。一線紅白相間的液體,從那道深刻的裂縫里慢慢地擠出來。”這段文章寫的是故事的開頭,打劫的就這樣被打死了。行兇者、旁觀者無動于衷,對他們而言(包括“我的奶奶”),如此殘忍打死一個人太稀松太平常不過了。他們不認為是暴力,而是覺得死者太不禁打。暴力由此蔓延開,就像是一滴血滴到了水池子里,慢慢地暈染開,最終染紅整個水池。面對著血腥的暴力,“我奶奶”沒有恐懼,只有淡淡的興奮?!澳棠陶驹诼愤叄犞吡惆寺涞拇驌羧怏w的沉悶聲響,對著余占鰲頓眸一瞥,然后仰面看著天邊的閃電,臉上凝固著的,仍然是那種粲然的、黃金一般高貴輝煌的笑容?!眅ndprint
也許生命的最初就是暴力吧,在暴力中他們相遇,然后再暴力中他們歸于塵土,他們用最好的生命演繹一場夏花般的燦爛!莫言先生的文章就像是混沌初開時的上帝,用一種漠然的眼光,展現(xiàn)生命深處最張揚的火。小說中“我”用一種孩童的眼光,講述“我奶奶”和“我爺爺”的故事,那個故事中充滿了血腥,可是作為孩子的“我”,沒有恐懼,甚至是沒有情緒,“我”在講述那一個由血腥組成的故事。[4]
二、《紅高粱》中人生存本性的律動
1、抗?fàn)幈拘缘捏w現(xiàn)
《紅高粱》塑造的是抗戰(zhàn)時期的高密東北鄉(xiāng),因此小說處處都在彰顯著抗?fàn)幍囊庾R,有著個人抗?fàn)幰庾R,也有群體抗?fàn)幰庾R(領(lǐng)地意識)。
“我奶奶”是《紅高粱》中最為關(guān)鍵的一個角色,她那紅彤彤張揚的性格,以及她那離經(jīng)叛道的野合,都在表現(xiàn)著“我奶奶”這個人物有血有肉的性格。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便是“我奶奶”的抗?fàn)幰庾R,她那在生命最絕望處所爆發(fā)的生命抗?fàn)幰庾R成為整部書最鮮明的靈魂。
“低垂的天幕,陰沉地注視著銀灰色的高粱臉龐,一道壓一道的血紅閃電在高粱頭上裂開,雷聲強大,震動耳膜。奶奶心中亢奮,無畏地注視著黑色的風(fēng)掀起的綠色的浪潮,云聲像推磨一樣旋轉(zhuǎn)著過來,風(fēng)向變幻不定,高粱四面搖擺,田野凌亂不堪?!边@段對于自然環(huán)境的描寫展現(xiàn)了“我奶奶”在絕望與生出新的希望之時的心理。電閃雷鳴,但是內(nèi)心深處是亢奮的,展充分展現(xiàn)了“我奶奶”內(nèi)心深處的不甘。
面對打死人的場景已經(jīng)即將到來的暴風(fēng)雨,“奶奶撕下轎簾,塞到轎子角落里,她呼吸著自由的空氣,看著余占鰲的寬肩細腰?!北╋L(fēng)雨中,“我奶奶”的眼光看著的是“轎夫們肥大的黑褲子緊貼在肉上,人都變得苗條流暢。余占鰲的頭皮被沖刷得光潔明媚,像奶奶眼中的一顆圓月。雨水把奶奶的衣服也打濕了,她本來可以掛上轎簾遮擋雨水,她沒有掛,她不想掛,奶奶通過敞亮的轎門,看到了紛亂不安的宏大世界?!薄拔夷棠獭痹谶@個紛亂的送嫁途中,找到了新的生命,看到了“紛亂不安的宏大世界”,但正是這個宏大世界讓她充滿了反抗的勇氣,順從了生存的本性,開始一段精彩絕倫的生命歷程。在這個雨夜,“我奶奶”張揚的性格被激發(fā),抗?fàn)幍挠職獗还膭睿拖窀呙茑l(xiāng)里的紅高粱,開始展現(xiàn)屬于自己的生命美麗與生存壯麗。
群體抗?fàn)幰庾R,在《紅高粱》中指的是土匪頭子“余司令”與日本人之間的抗戰(zhàn)。理性在《紅高粱》中是蒼白的,也許蒙昧的高密東北鄉(xiāng)的農(nóng)民根本不曉得民族大義,但是他們知道被侵略、被欺負,為了自己的利益、自己的家人,他們要反抗。即使明知力量不對等,抗?fàn)幍慕Y(jié)果是死亡,他們也沒有絲毫退縮與畏懼。他們的反抗與抗?fàn)幨强蓯鄣?、出自本性的。例如余司令最后之所以去打日本人與其說是堅定的抗日激情,不如說是維護自己的領(lǐng)地,保護自己的家人,為死去的親人討一個說法。
2、尊嚴(yán)本性的捍衛(wèi)
莫言作品雖然往往在塑造一個蒙昧的混沌的世界,但是在這個世界中,卻有著最初最真的尊嚴(yán)。他們可以為尊嚴(yán)而生而抗?fàn)?,他們也可以尊?yán)而死。在苦難面前,當(dāng)我們一無所有之時,請不要忘記你是一個“人”,你還有著你的尊嚴(yán)。然后,為了它去抗?fàn)?,去隱忍,這是所有假道學(xué)中的尊嚴(yán)所不及的。在《豐乳肥臀》中母親上官魯氏為了孩子的“活”而不斷地與貧困饑餓作斗爭,那是在維護一個母親的尊嚴(yán),在《紅高粱》中“我奶奶”在生命的面前不斷地抗?fàn)?,在民族大難面前,為了死去的管家與她的情人,而與日本人抗?fàn)帲@是生命的尊嚴(yán),這是對于人生命最純最真的尊重?!拔夷棠獭痹诜纯估Ь?,捍衛(wèi)生命的尊嚴(yán)時毫不猶豫的自信、張揚的孤注一擲讓讀者敬畏?!澳棠陶f:“這酒里有羅漢大叔的血,是男人就喝了。后日一起把鬼子汽車打了,然后你們就雞走雞道,狗走狗道,井水不犯河水?!蹦棠潭似鹁?,咕咚咕咚喝了。余司令端起酒,一仰脖灌了?!边@種恣意與不羈,也許才是我們作為人內(nèi)心深處的生命狀態(tài)。
馬斯洛的需求理論把人的需求分為五個層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xiàn)需求?!都t高粱》里,“我爺爺”、“我奶奶”是在生存沒有保障的時代背景下——本我實現(xiàn)沒條件,用本我的鮮血和生命為代價追求性、自由與尊嚴(yán),酣暢漓淋地實現(xiàn)了超我,譜寫了一曲以暴制暴,反抗外侮的生命之歌,哀而不傷。
總之,莫言通過“我”這個小孩子的視角,向讀者展現(xiàn)了在抗戰(zhàn)時期,高密東北鄉(xiāng)這個禮教的邊緣世界中“我奶奶”與“我爺爺”的故事。整部小說的節(jié)奏充滿混亂感,將過去、未來,想象與現(xiàn)實相結(jié)合,就在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中向讀者展現(xiàn)了張揚的生命?!耙暗貧g愛”“殺人越貨”等等事情的感性描寫,都在自然而然的展現(xiàn)一個質(zhì)樸而粗野的世界。在那個世界中只有著生命最初的本能與人本性,那是“紅高粱”,那是莫言的“東北高密鄉(xiāng)”,是我們爺爺奶奶生活生存之處,是我們的“原故鄉(xiāng)”。
參考文獻:
[1]劉緒君.心臟與靈魂的揉搓——兼評《紅高粱》對傳統(tǒng)閱讀習(xí)慣的反叛[J].中南民族大學(xué)學(xué)報(人文社會科學(xué)版).2010(S1):10-11.
[2]孫曼歆.論莫言《紅高粱》的死亡敘述[J].黑龍江社會科學(xué).2010(02):12-13.
[3]孫曉燕.談莫言小說《紅高粱》體現(xiàn)的人的本性問題[J].安徽文學(xué)(下半月).2011(08):15-16.
[4]唐立.高粱地里的膜拜——莫言《紅高粱》的生命力禮贊[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1(01):05-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