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亞慧 劉盼
摘 要:《科爾沁旗草原》與《生死疲勞》雖然不是同一時期的作品,但是小說共同反映出地主家族興衰成敗的家族史,具有詩性張揚的史實風范,同時又不乏深刻的理性分析。兩部小說的出版時間相差近七十年,但卻共同寫出了“一群人”和“土地”的關系,并且小說在結構、語言、情感方面有諸多的相似之處。
關鍵詞:《科爾沁旗草原》;《生死疲勞》;對比分析
端木蕻良素有“大地之子”的美稱,而這一美譽得益于他早期一系列的以“土地”為背景的小說,這些小說中彌漫著深廣的憂郁情結,流露出作家端木獨特的個性氣質。端木常以“大地之子”自居,從小就立足于故鄉(xiāng)大草原,熱愛著祖國的大好河山,凝視關外、關內的熱土。《科爾沁旗草原》最初的題目就是《母親》??梢钥闯?,這部小說不僅有對故鄉(xiāng)土地的熱情也包含有母愛的親情?!犊茽柷咂觳菰分饕獙懜赶导易宓墓适?,這個大家族的發(fā)跡是建立在對廣大貧民的剝削和壓榨之上,作者又通過“大山”這一形象的描寫道出母系家族的悲劇。這兩大家族的矛盾集中在“土地”這個問題上。父系家族是土地的主宰者,他們掌握土地的使用權,關系著終年勞作在土地上的農民的命運。母系家族從開始就沒有土地,因而他們的命運悲劇是可想而知的。《科爾沁旗草原》是一部家族的發(fā)家史,同時也是家族的沒落史,圍繞著關東丁家興亡衰盛展現(xiàn)出整個農村三十年代的那種疾風暴雨式的革命風暴。與同時期描寫農村題材,反映階級矛盾題材的作品相比,《科爾沁旗草原》的突出特點就在于端木選取的故事主人公是來自地主家庭的后代,以這個地主后代的所見所聞來寫,而同時期同類題材的小說都是站在農民的立場上進行抒寫。在故事的開端,丁四太爺的陰險狡詐使他戰(zhàn)勝了草原上唯一可以與其抗衡的地主——北天王,從此丁家占據了所有土地,開始了源源不斷的資本積累。“土地”為丁家創(chuàng)造了財富,同時也成為丁家欺詐佃農的工具,一切罪惡的源泉。它是矛盾的關鍵所在。土地矛盾造就了大山和丁寧之間的“反目成仇”,大山與佃戶們謀商的“推地運動”。這些占有大量土地的財主有大量的余錢,土地的飽和使他們把目光放到高利貸上,就形成了科爾沁旗草原上的三大動脈:一、土地資本,二、商業(yè)資本,三、高利貸資本。從這可以看出丁家財富的聚斂完全來自于土地,而丁家的衰敗也來自于土地的流失[1]。《科爾沁旗草原》深刻地分析了地主、土地、農民三者之間的關系。
莫言的長篇小說《生死疲勞》運用六道輪回的佛教思想,雜糅魔幻的寫實手法展示了半個世紀的農民命運和鄉(xiāng)村變遷,探索人與靈,生與死,苦難與慈悲?!渡榔凇分v述是當代農村歷史的風云變幻。通過論述完成了對中國半個世紀土地問題和農民命運。同端木一樣,莫言對他的故鄉(xiāng)也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感。“他恨透了這個地方,也愛透了這個地方?!彼P下的“高密東北鄉(xiāng)”與端木的“科爾沁旗草原”一樣,不僅僅是現(xiàn)實意義上的故土,更成為其創(chuàng)作的文學園地?!渡榔凇吠瑯邮侵v述一個地主家庭的生死輪回的故事。地主西門鬧熱愛勞動,樂善好施,勤儉持家,這樣一個正直的地主卻不想被他的佃戶五花大綁推到橋頭上槍斃了。他的帶有仇恨的靈魂經過驢、牛、豬、狗、猴六道輪回,終于在世紀千年之初,變成了來歷不凡的嬰兒,向讀者講述這段蕩氣回腸的歷史。繼西門鬧之后,西門屯的第二代在土地問題上就出現(xiàn)了分歧。藍臉一直死守這他的一畝六分地,堅持走單干道路。而以洪泰岳為首的干部卻提出走集體化道路,矛盾逐漸產生并持續(xù)了半個世紀之久。而改革開放后,西門屯的第三代人在土地問題上又發(fā)生了變化。西門金龍妄想改變土地的功能,使之成為能給自己帶來財富的商業(yè)用地,但最終以與反抗者同歸于盡而終,而堅持走單干道路的藍臉最終也葬于他的一畝六分地上。令讀者詫異的是,不論是被冤死的西門鬧,還是作惡多端的西門金龍、悲苦一生的西門白氏、黃合作、藍開放、龐鳳凰,甚至是六道輪回的畜生都埋在這片土地上。終究是“一切來自土地都將回歸于土地”。
《科爾沁旗草原》和《生死疲勞》雖然描繪是不同時期的中國鄉(xiāng)村世界,但是共同關注了地主、土地和農民之間的關系,巧妙地選取階級關系中地主這一階層,展現(xiàn)了地主大家族的風云變幻。這兩部小說中的中國鄉(xiāng)村都是作家多年生活的故土,之所以能在眾多同類小說中脫穎而出,不僅僅是因為成功的講述了這段歷史,更在于能從別人嘴里聽到的,書上看到的用自己的語言、情感加以豐富。在中國現(xiàn)當代文壇上,致力于構建自己的文學園地的作家有許多,魯迅的“魯鎮(zhèn)”,沈從文的“湘西世界”,老舍的“老北京”,吳組緗筆下的“皖南鄉(xiāng)村”??梢哉f,他們不僅有書寫故鄉(xiāng)的本領,更有“超越故鄉(xiāng)”的能力,他們把故鄉(xiāng)土地變成自己的文學陣地,他們的鄉(xiāng)村就是他們的世界。
《科爾沁旗草原》和《生死疲勞》以鴻篇巨制的形式向讀者展示了地主家族由“中興”到“末路”的歷史。兩部作品在主題、結構和語言方面有許多相似之處,分析兩部作品之間的傳承與超越,以及各自呈現(xiàn)的創(chuàng)作經驗,理論構想,藝術特色,對作家作品本身的研究是大有裨益。
參考文獻:
[1]端木蕻良;《端木蕻良文集1》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
[2]馬宏柏:《端木蕻良小說創(chuàng)作與中國文學傳統(tǒng)》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版
[3]陳曉明:《莫言研究》華夏出版社2013年版
[4]郭小冬:《為什么是莫言》花城出版社2013年版
作者簡介:侯亞慧(1990—),江蘇徐州人,揚州大學文學院,研究方向: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劉盼(1989—)江蘇徐州人,揚州大學文學院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方向: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