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娜
尼妥珠單抗與吉西他濱聯合順鉑化療方案在晚期胰腺癌治療中的臨床應用價值分析
劉麗娜
目的探討尼妥珠單抗與吉西他濱聯合順鉑化療方案在晚期胰腺癌治療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32例晚期胰腺癌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 所有患者均行尼妥珠單抗與吉西他濱聯合順鉑化療方案治療, 并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本組32例患者中16例患者為部分緩解,10例患者為穩(wěn)定,6例患者為進展, 其治療總有效率為50.0%, 疾病控制率為81.3%?;颊叱R姴涣挤磻饕獮橄婪磻肮撬枰种?。結論給予晚期胰腺癌患者尼妥珠單抗與吉西他濱聯合順鉑化療方案治療可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且不良反應少, 安全性較高, 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尼妥珠單抗;吉西他濱;順鉑;晚期胰腺癌
胰腺癌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惡性消化道疾病, 該病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及致死率, 其已占據我國人民死亡原因的第七位, 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活質量及生命安全[1], 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治療就顯得尤為重要。本院為探討尼妥珠單抗與吉西他濱聯合順鉑化療方案在晚期胰腺癌治療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對選取的32例行尼妥珠單抗與吉西他濱聯合順鉑化療方案治療的晚期胰腺癌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 且效果顯著,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接收的32例晚期胰腺癌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 其中男20例,女12例, 年齡最小35歲, 最大72歲, 平均年齡(53.2±3.3)歲;其中26例患者為胰頭癌,6例患者為胰體癌;32例患者中24例患者為初治,8例患者為復治;以美國癌癥聯合委員會(AJCC)癌癥分期為依據:14例患者為Ⅲ期,18例患者為Ⅳ期。本組32例患者中10例患者經組織病理診斷確診,22例患者則以臨床特征、腫瘤相關抗原定量診斷及影像學診斷確診;患者ZPS評分均為0~1分, 且患者均有可測量病灶。
1.2 方法 本組32例患者均采用尼妥珠單抗與吉西他濱聯合順鉑化療方案治療, 其具體方法為:第1天于化療前1 h將200 mg尼妥珠單抗溶于250 ml濃度為0.9%的氯化鈉溶液中, 并給予患者靜脈滴注治療, 滴注時間應≥60 min,1次/周,連續(xù)用藥8周, 然后以相同劑量每2周靜脈滴注1次, 待疾病進展為止。同時于治療第1天及第8天給予患者靜脈滴注800~1000 mg/m2及10 g/(m2·min)吉西他濱靜脈滴注治療;并與治療第2天到第4天給予患者靜脈滴注30mg/m2順鉑治療, 以21 d為1個周期。治療期間應定時指導患者進行血常規(guī)檢查, 每周期結束前應對患者的肝腎功能進行復查, 如果患者發(fā)生Ⅲ級及以上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減少現象則應給予其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支持治療。
1.3 療效判定標準[2]以RECIST1.0評價標準為依據可將患者的治療效果分為緩解、部分緩解、穩(wěn)定及進展四種, 緩解:病灶徹底消失;部分緩解:病灶最大直徑和最大垂直徑的積有50%及以上縮??;穩(wěn)定:病灶最大直徑和最大垂直徑的積縮小程度<50%, 或有25%及以下擴大;進展:病灶最大直徑和最大垂直徑的積有25%以上擴大, 或有新病灶出現。治療總有效率=(緩解+部分緩解)/總例數×100%;疾病控制率=(緩解+部分緩解+穩(wěn)定)/總例數×100%。
2.1 臨床療效 本組32例患者采用尼妥珠單抗與吉西他濱聯合順鉑化療方案治療后16例患者為部分緩解,10例患者為穩(wěn)定,6例患者為進展, 其治療總有效率為50.0%, 疾病控制率為81.3%。
2.2 不良反應情況 本組32例患者采用尼妥珠單抗與吉西他濱聯合順鉑化療方案, 治療期間發(fā)生的不良反應主要有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應兩種類型, 其中消化道反應主要包含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等幾種, 其反應程度:16例患者為Ⅰ級,10例患者為Ⅱ級, 且發(fā)生不良反應的患者經對癥治療后其不良反應癥狀均顯著改善;骨髓抑制程度:14例患者為Ⅰ級,4例患者為Ⅱ級,4例患者為Ⅲ級血小板減少。且本組32例患者在第1次輸注尼妥珠單抗期間發(fā)生高熱現象, 其體溫達39℃以上, 經對癥處理后患者體溫均恢復正常;另有2例患者進行第4次尼妥珠單抗治療后皮膚有紅色小丘疹出現, 經對癥處理后其癥狀均消失。
胰腺癌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胰腺腫瘤, 其惡性程度較高,且診斷及治療均較為困難。該病約90%左右起源于腺管上皮的導管腺癌。臨床研究表明該病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及致死率, 尤其是近些年來, 隨著人們生活環(huán)境及生活習慣的不斷改變, 該病的發(fā)生率也逐漸的增加。據統(tǒng)計, 該病的5年生存率<1%, 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預后較差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嚴重威脅著人類的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 因而及早明確診斷并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治療已成為重中之重。
臨床上治療胰腺癌的最有效方式即為手術治療, 然而由于胰腺癌患者早期通常無明顯臨床癥狀及體征, 因而多數患者就診時已為中晚期, 手術切除率僅為5%~15%, 喪失了根治術手術時機[3]。因此, 臨床上必須要采取綜合治療方案進行治療。而化療則是現階段臨床上公認的治療胰腺癌的較為有效的方式。臨床上通常將吉西他濱聯合順鉑作為治療該病的常用方式, 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其效果并不理想。因而臨床上仍需繼續(xù)探討更加有效的治療方式。近些年來, 隨著臨床上對胰腺癌研究的不斷深入尼妥珠單抗也逐漸在胰腺癌的治療中得到廣泛的應用。該藥物是本院第一個人源化單克隆抗體藥物, 其通用名為重組人源化抗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單克隆抗體。該藥物具有較高的選擇形態(tài)、人源性, 且其半衰期較長, 可競爭性對內源性配體與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的結合進行抑制;且該藥物還可有效的對酪氨酸激酶的激活現象進行抑制, 可有效的阻斷EGFR介導的下游信號傳導通路進行阻斷, 進而可有效的對腫瘤細胞的增生現象進行抑制, 且該藥物在促進腫瘤細胞凋亡、抑制血管生成、增加放化療敏感性方面還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臨床研究還表明尼妥珠單抗與抗原有較強的親和力, 其可選擇性的和EGFR表達較高的腫瘤細胞相結合, 而與EGFR表達較低的正常組織結合則較少, 因而通常不會對正常組織造成影響, 進而可有效的減少皮損現象發(fā)生。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本組32例患者中16例患者為部分緩解,10例患者為穩(wěn)定,6例患者為進展, 其治療總有效率為50.0%, 疾病控制率為81.3%?;颊叱R姴涣挤磻饕獮橄婪磻肮撬枰种啤?/p>
綜上所述, 給予晚期胰腺癌患者尼妥珠單抗與吉西他濱聯合順鉑化療方案治療可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且不良反應少, 安全性較高, 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鄒嵩.金龍膠囊在中晚期胰腺癌動脈灌注化療中的作用.中國腫瘤臨床,2014,41(2):127-130.
[2]樓燕鳳, 張月榮, 丁沭玲, 等.射波刀立體定向放射治療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的護理.中華護理雜志,2014,49(5):563-566.
[3]高飛, 麻樹人, 張寧, 等.胰管支架治療伴有胰管擴張的中晚期胰腺癌疼痛的臨床對照研究.中華消化雜志,2013,33(12):853-85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7.091
2014-12-31]
473000 河南省南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腫瘤一病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