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靈芝 劉芳 周莉莉
淺談小兒心肌病的麻醉處理
查靈芝 劉芳 周莉莉
本文回顧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26例小兒心肌病患兒的臨床資料, 探討心肌病患兒的麻醉處理。應對患兒進行合理的麻醉方案, 讓患兒安全的度過麻醉期。對于比較嚴重的心肌病患兒, 就要遵循指征來麻醉, 在相應的重癥監(jiān)護病房里來實施麻醉。
心肌?。宦樽硖幚?;方法
心肌病是指心內(nèi)膜心肌病變使心臟不能正常收縮而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種心臟疾病, 原發(fā)性心肌病可分為三型, 即擴張型﹑肥厚型和限制型, 嬰兒心內(nèi)膜彈力纖維增生癥是小兒心肌病的最常見類型, 大部分屬擴張型心肌?。?]。
收集本院2012年1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心肌病患兒126例, 其中男66例, 女60例, 平均年齡3歲。
2.1 麻醉的一般準備 對于擇期進行手術的患兒, 應保證患兒不能免水, 且適當?shù)倪M食及口服液體或者靜脈給予液體。因脫水導致消耗血管內(nèi)容量減少是擴張型心肌病(DCM)和肥厚型心肌病(HCM)患兒難以耐受的。心臟醫(yī)生的會診應確保優(yōu)化的醫(yī)學治療。有正性肌力和擴血管活性作用的藥物, 如磷酸酯酶抑制劑, 可能會暫時提高DCM的功能, 但沒有顯示可以提高生存率。新藥(如鈣增敏劑左西孟坦)可能改善功能儲備和預后。
對DCM的患兒應進行圍手術期的抗凝管理, 因為大多數(shù)DCM患兒都會進行抗凝治療, 有增加血栓塞的危險。靜脈注射抗凝藥(如華法林﹑肝素或者低分子肝素), 停用抗凝藥物時間應超出術中出血危險期。凝血異常對區(qū)域阻滯和放置中心靜脈導管有一定限制。
應減輕患兒對手術的恐懼感, 隨時關注患兒手術對其監(jiān)護人的影響。監(jiān)護人對患兒的狀況及擇期的手術是十分焦慮的, 麻醉醫(yī)生應該對患兒的監(jiān)護人很實際地評價手術的利弊,解釋醫(yī)生會用特殊的預防性措施將這種高危病例的危害降至最低。對患兒應該用合適的方式解釋操作的步驟, 包括對患兒麻醉前的準備﹑原則﹑麻醉誘導及復蘇[2]。
2.2 血流動力學管理原則 對心肌病患兒進行血流動力學管理應依據(jù)心肌病類型和嚴重程度?;加袊乐谼CM或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兒通常需要特殊考慮。選擇麻醉用藥﹑血管活性藥和強心藥物, 以及液體管理方法應該建立在對心肌病的病理生理基礎之上。
間歇正壓通氣(IPPV)對DCM患兒可能很重要, 但對循環(huán)有不穩(wěn)定的影響。因IPPV功能性前負荷減少, 可能會引起嚴重的低血壓。尤其是液體限制的患兒危險更大。然而IPPV導致功能性后負荷減低, 所以心排血量可能增加。肺功能的增強, 組織供氧可能會改善, 而且隨之呼吸功的減少,氧需也趨于減少。
常用的麻醉藥物都損害心臟功能, 嚴重心肌病患兒在麻醉誘導時有可能產(chǎn)生急性循環(huán)衰竭, 直接或間接地抑制中心性交感神經(jīng)作用。氯胺酮對正常人是刺激交感神經(jīng)活性, 但對這些持續(xù)性激動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患兒可能會使其心功能減弱。
2.3 小兒麻醉的循環(huán)管理
2.3.1 小兒循環(huán)系統(tǒng)特點 為適應機體的高代謝, 小兒的
心率為成人的2倍;心臟每搏輸出量4~5 ml, 按體重計亦為成人的2倍, 維持心排血量主要依靠增加心率來實現(xiàn)。新生兒血壓為60/40 mm Hg (1 mm Hg=0.133 kPa), 脈搏120~140次/min, 血容量為85 ml/kg, 對失血耐受能力差;6歲小兒的血壓為100/65 mm Hg, 脈搏100次/min, 血容量75 ml/kg,隨年齡增長, 各指標逐步接近成人水平。因小兒麻醉情況瞬息多變, 各種生理指標數(shù)值很小, 允許誤差范圍很窄, 術中應特別注意監(jiān)測血壓﹑心電圖﹑血氧飽和度(SpO2)﹑ 中心靜脈壓(CVP)等指標的變化。
2.3.2 麻醉中循環(huán)管理的注意事項 ①小兒術中輸液量的計算主要包括:術前欠缺量﹑不顯性失水量﹑維持必需的尿量﹑體外丟失量﹑體內(nèi)轉移量﹑麻醉丟失量。小兒正常液體維持量為3~4 ml/(kg·h), 另外應根據(jù)手術大小﹑時間﹑部位, 補充手術創(chuàng)傷的轉移和丟失量, 按腹部手術10 ml/(kg·h), 胸腔和神外手術4~6 ml/(kg·h), 淺表手術3~4 ml/(kg·h)補充, 根據(jù)手術出血量﹑血壓﹑尿量﹑CVP等指標酌情增或減。因小兒對出血耐受力低, 手術出血量<10%血容量, 可按平衡液2倍于全血比例輸液即可, 失血量10%~15%, 可輸入平衡液和膠體液或酌情輸血, 失量>15%時, 必須輸血。②小兒麻醉應用阿托品后, 心率可增快達180次/min, 一般并無不良后果。小兒出現(xiàn)心率減慢﹑心搏無力常提示有低氧血癥﹑迷走神經(jīng)功能亢進和直接抑制心肌等, 應用氟烷及琥珀膽堿等藥物時也可突發(fā)心動過緩, 所以小兒術前和術中應注意阿托品的足量應用和及時追加。小兒心臟手術中由房室傳導阻滯引起的心率變慢, 可用心臟起搏器或異丙腎上腺素靜脈滴注治療。
大多數(shù)患兒可以無明顯癥狀, 但疾病進展到一定程度時可以出現(xiàn)勞力性呼吸困難, 易發(fā)疲勞﹑昏厥及心絞痛等癥狀。該癥經(jīng)常是引起小兒心源性死亡的重要原因。心電圖(ECG)的常見表現(xiàn)為室上性或室性心律失常﹑左室肥厚及深而寬的Q波。其治療主要為β受體阻滯劑和鈣離子拮抗劑, 以降低心室收縮力及梗阻程度, 同時鈣離子拮抗劑尚可改善心室的舒張順應性。胺碘酮可用來治療室上性或室性心動過速。硝酸鹽類制劑﹑地高辛及利尿劑應避免使用[3]。
近二十年來, 心肌病患兒的發(fā)病原因及其臨床診斷治療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如患兒心肌病并不嚴重, 也可在偏遠地區(qū)的醫(yī)院進行麻醉處理。如果對于心肌病患兒的病情不清楚, 麻醉醫(yī)師就應當讓患兒轉送到上級醫(yī)院。對于比較嚴重的心肌病患兒, 就要遵循指征來麻醉, 在相應的重癥監(jiān)護病房里來實施麻醉。
[1]楊婷, 陳寶林, 鮑紅光, 等.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小兒先心病手術的麻醉比較.藥學與臨床研究, 2009, 17(5):400-402.
[2]陳樹寶. 小兒心肌病研究進展.實用兒科臨床雜志, 2008, 23(13): 980-984.
[3]蔣怡燕, 喬彬, 吳莉莉, 等. 45例格林手術治療復雜先天性心臟病的麻醉管理.中國體外循環(huán)雜志, 2007, 5(4):227-22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3.103
2015-07-23]
150001 黑龍江省第二醫(yī)院(查靈芝 周莉莉);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一一醫(yī)院(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