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鋼 程景春
脊椎減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療效觀察
李鋼 程景春
目的對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給予脊椎減壓的治療方法, 觀察其臨床治療效果。方法6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 隨機分為參照組和治療組, 各30例。參照組給予常規(guī)的腰椎牽引治療,治療組給予脊椎減壓系統(tǒng)的牽引治療, 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經治療, 參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3.33%, 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3.33%,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給予脊椎減壓治療, 臨床治療效果顯著, 有利于患者受損神經功能的改善, 安全可靠,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脊椎減壓;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治療效果
在骨科中, 腰椎間盤突出癥為多發(fā)病與常見病, 主要原因是腰椎間盤的各個部分:軟骨板﹑纖維環(huán)及骨髓, 特別是骨髓于外力因素作用下, 發(fā)生不同程度退行性的改變, 纖維環(huán)因此破裂, 髓核組織從破裂處突出或者脫出于椎管內或后方, 致使相鄰的神經根受到壓迫或者刺激, 腰部發(fā)生疼痛或雙下肢發(fā)生麻木或一側下肢發(fā)生麻木等臨床癥狀[1]?,F(xiàn)階段,對于該病的治療主要是保守治療, 患者的病情極易反復發(fā)作,因此, 治療療效還需進一步的提高[2]。本文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給予脊椎減壓系統(tǒng)的牽引治療, 治療效果理想,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 隨機分為參照組和治療組, 各30例。參照組給予常規(guī)的腰椎牽引治療, 治療組給予脊椎減壓系統(tǒng)的牽引治療。其中女25例, 男35例, 年齡24~68歲。納入標準:經影像學檢查, 如特殊造影﹑CT﹑X線等, 其異常征象和該病的臨床癥狀表現(xiàn)相一致。排除標準:妊娠;脊柱結構發(fā)育不良;腰椎不穩(wěn)定;脊柱腫瘤等患者。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康復治療, 如藥物治療﹑腰圍固定及臥床休息等?;诖? 參照組行常規(guī)的腰椎牽引, 治療組行脊椎減壓系統(tǒng)的腰椎牽引。
1.2.1 參照組使用多功能的頸腰椎牽引床, 于床上仰臥, 牢固固定牽引帶, 對牽引力進行適當?shù)恼{節(jié), 應將牽引的時間控制于30 min左右, 之后靜臥20 min, 1次/d, 堅持治療1個月。
1.2.2 治療組使用脊椎減壓系統(tǒng), 對腰椎間隙與病變間隙進行確定, 牢固佩戴束縛帶, 對患者體重﹑身高進行測量,計算其治療時所需牽引力。依據(jù)患者耐受程度與感受, 于治療的過程中適當調整牽引力, 治療時間控制在30 min。最后患者應仰臥, 行中頻脈沖的治療, 其治療時間20 min左右, 1次/d, 治療時間為1個月。
1.3 療效判定標準 經治療后, 患者恢復正常的生活工作,四肢可正?;顒? 腰背疼痛消失為治愈;經治療后患者直腿抬高可達50~70°, 疼痛程度得到減輕, 可自主生活為好轉;經治療后, 患者與治療前無明顯變化, 依然疼痛, 甚至加重為無效。 總有效率=(治愈+好轉)/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治療后, 參照組治愈10例, 好轉12例, 無效8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73.33%;治療組治愈18例, 好轉10例, 無效2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93.33%, 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于腰椎間盤突出癥治療方法中,牽引治療是其保守治療的一種方法, 其治療效果較理想。于腰椎間盤治療中, 牽引治療應用廣泛[3]。傳統(tǒng)的牽引治療模式, 人力的作用時間比較短, 一維牽引對于急性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患者難以應用,而改良后的二維牽引缺乏旋轉角度與屈角角度, 牽引角度因不充分的分離工作需提前將其設置好, 治療方法難以依據(jù)患者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應用成效受到制約。為保證治療效果,需依據(jù)患者實際情況進行新型治療措施的開展。
現(xiàn)階段, 臨床上對于腰椎間盤突出癥治療方法常用脊椎減壓治療法, 將發(fā)生病變的腰椎間盤形狀進行恢復是其治療目的[4]?;颊呓邮苤委熯^程中, 其機體于太空失重模擬情況下, 治療具有定位準確﹑有效﹑安全﹑舒適及無創(chuàng)優(yōu)點。該治療方法依據(jù)患者自身感受﹑病情﹑身高及體重等對牽引力度與牽引角度進行調整, 使拉力可準確作用于患者的腰椎間盤[5]。將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所產生的數(shù)據(jù)及時向傳感器進行反饋, 治療方案依據(jù)數(shù)據(jù)情況進行調整, 治療療效因此得到提高。
本文研究數(shù)據(jù)表明, 經治療后, 參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3.33%, 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3.33%, 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應注意, 該治療方法應與患者病情程度與身體條件相結合, 保證治療有效性。
脊柱減壓的牽引治療為創(chuàng)新醫(yī)學技術, 該治療方法有利于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肌肉損傷的減輕, 保證營養(yǎng)物質的正?;亓? 椎間盤內的壓力降低, 患者病變處的血液循環(huán)恢復到正常, 神經功能因此得到改善, 治療目標也因此實現(xiàn)。
綜上所述, 脊柱減壓牽引治療對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治療效果顯著, 利于患者功能指標的恢復與治療有效率的提高, 對患者臨床癥狀可明顯的改善, 患者生活質量因此提高, 臨床應用價值顯著。
[1]張波.脊柱減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觀察.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 2014, 25(17):3859-3861.
[2]張峻.脊柱減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分析.當代醫(yī)學, 2015, 21(3):96-97.
[3]朱亞麗.脊柱減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及肌電圖觀察.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4, 12(22):270-271.
[4]陳昕,陳述榮,宋林, 等.脊柱減壓系統(tǒng)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研究.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13, 19(12):1177-1179.
[5]張敬,黃埔,廖春明.脊柱減壓牽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效果觀察.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5, 25(12):137-13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3.037
2015-08-24]
113008 遼寧省撫順礦務局總醫(yī)院